人类学者、人类学电影人。主要学术兴趣是象征理论、反思人类学、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文化遗产等。代表作有《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大家庭与小家庭The Large Family and the Small》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书稿内容:该书是作者就杨光海等人1960年代丽江纳西族和摩梭人纪录片拍摄所做的口述史。是*部关于1950-60年代少数民族纪录片的访谈录。这批纪录片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目前一大批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传媒学的人都在研究。
內容簡介:
作者简介:人类学者、人类学电影人。主要学术兴趣是象征理论、反思人类学、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文化遗产等。代表作有《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大家庭与小家庭The Large Family and the Small》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书稿内容:该书是作者就杨光海等人1960年代丽江纳西族和摩梭人纪录片拍摄所做的口述史。是*部关于1950-60年代少数民族纪录片的访谈录。这批纪录片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目前一大批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传媒学的人都在研究。《你我田野》提出人类学研究对象从他者转向你我。电影人类学(Cin-anthropology)是美美与共的超理性知识,探索并展示跨文化背景中的人,以影视作品为主要的成果形式,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法、美等国家。作为一门试图综合文字、录像、录音等媒介作学术表达的新兴学科,电影人类学的称谓比较杂,也称作民族志电影(Ethnographic Film)、人类学电影(Anthropological Film)、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影像民族志(Visual Ethnography)、音像民族志(Audio-visual Ethnography)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课题始于1957年,止于1981年,一共完成21部胶片电影作品,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经典。《你我田野》以其中的两部作品《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为线索,通过作者鲍江与影片主创人员杨光海、王承权、袁尧柱的访谈,展开以人生史和人生境界为两翼的两代电影人类学学者的跨世纪对话。《你我田野》定位于电影人类学这门新兴学科,在视听媒介普及的21世纪,对关注综合媒介表达在本学科领域使用的其他人文科学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简介:人类学者、人类学电影人。主要学术兴趣是象征理论、反思人类学、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文化遗产等。代表作有《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大家庭与小家庭The Large Family and the Small》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书稿内容:该书是作者就杨光海等人1960年代丽江纳西族和摩梭人纪录片拍摄所做的口述史。是*部关于1950-60年代少数民族纪录片的访谈录。这批纪录片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目前一大批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传媒学的人都在研究。 《你我田野》提出人类学研究对象从他者转向你我。电影人类学(Cin-anthropology)是美美与共的超理性知识,探索并展示跨文化背景中的人,以影视作品为主要的成果形式,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法、美等国家。作为一门试图综合文字、录像、录音等媒介作学术表达的新兴学科,电影人类学的称谓比较杂,也称作民族志电影(Ethnographic Film)、人类学电影(Anthropological Film)、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影像民族志(Visual Ethnography)、音像民族志(Audio-visual Ethnography)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课题始于1957年,止于1981年,一共完成21部胶片电影作品,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经典。《你我田野》以其中的两部作品《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为线索,通过作者鲍江与影片主创人员杨光海、王承权、袁尧柱的访谈,展开以人生史和人生境界为两翼的两代电影人类学学者的跨世纪对话。《你我田野》定位于电影人类学这门新兴学科,在视听媒介普及的21世纪,对关注综合媒介表达在本学科领域使用的其他人文科学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人类学者、人类学电影人。主要学术兴趣是象征理论、反思人类学、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论、文化遗产等。代表作有《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大家庭与小家庭The Large Family and the Small》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书稿内容:该书是作者就杨光海等人1960年代丽江纳西族和摩梭人纪录片拍摄所做的口述史。是*部关于1950-60年代少数民族纪录片的访谈录。这批纪录片被誉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开山之作",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目前一大批研究民族学、人类学、传媒学的人都在研究。 《你我田野》提出人类学研究对象从他者转向你我。电影人类学(Cin-anthropology)是美美与共的超理性知识,探索并展示跨文化背景中的人,以影视作品为主要的成果形式,开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法、美等国家。作为一门试图综合文字、录像、录音等媒介作学术表达的新兴学科,电影人类学的称谓比较杂,也称作民族志电影(Ethnographic Film)、人类学电影(Anthropological Film)、影视人类学(Visual Anthropology)、影像民族志(Visual Ethnography)、音像民族志(Audio-visual Ethnography)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课题始于1957年,止于1981年,一共完成21部胶片电影作品,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电影人类学在中国的开创经典。《你我田野》以其中的两部作品《丽江纳西族的文化艺术》《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为线索,通过作者鲍江与影片主创人员杨光海、王承权、袁尧柱的访谈,展开以人生史和人生境界为两翼的两代电影人类学学者的跨世纪对话。《你我田野》定位于电影人类学这门新兴学科,在视听媒介普及的21世纪,对关注综合媒介表达在本学科领域使用的其他人文科学学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