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品质学校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困境当把品质学校发展理解为一个行动的过程时,影响行动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非线性关系就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在实践中,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昙花一现,有的学校变革渐行渐远?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反而增加家长焦虑?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十年之后依然无法总结出有效的思想成果?线性思维的局限性,是一个重要的成因。本书探讨的品质学校发展,把先进观念到行为发生的转化视为一个需要中介作用的过程,这个中介就是循证改进。它由行动的主体与行动中的证据以及促进行动的制度环境构成。当品质在学校教育话语场中出现和使用时,意味着学校发展质量观或衡量标准的再审视。再审视的背后假设是质量观与标准具有动态性。美国教育质量奖评奖标准《绩效优异教育标准》的不同年度版本之间的差异,折射出美国学校质量管理观的变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组织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上海之所以在借鉴PISA基础上推出绿色指标评价,以及近年来OECD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SeCo)、美国的21世纪技能(P21)、欧盟的关键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 of EU)、新加坡的卓越学校、中国香港的优质学校改进计划、MOOCs视角的未来学校等研究之所以日益得到关注,其背景均在于学校质量观与标准的动态变化。在我国,公众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从入学公平转向过程公平,专家焦点从学校影响力移向学校核心能力、从追求分数移向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区域推进新优质学校、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等种种项目,在本质意蕴上均指向于此。但品质学校不仅承载着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转型,而且更为关注学校发展行为转型与结果转向。如果说未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于学校的现代化、办好每一所学校,那么,学校现代化的核心就在于把办学理念有效转化为办学行为。转化,挑战的是观念,抑或行为?本书对于转化的理解,更倾向于将其视为思维的挑战。对于具有变革意愿的学校,现代化的观念固然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摸着石头过河也会显现出行为转向,但线性的思维无法透彻解释学校的变或不变: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昙花一现,有的学校变革渐行渐远?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反而增加家长焦虑?为什么有的学校变革十年之后依然无法总结出有效的思想成果?本书探讨的品质学校发展,认为观念到行为的转化需要环节和中介,这个中介就是循证改进的实践,它由行动的主体与行动中的证据以及促进行动的制度环境构成。没有行动主体的变革,没有行动中证据的获得,没有积极的制度环境作为保证,学校无法实现既有固化的不变的同时又发生持续的变,转化失去存在意义,变革将很难进行到底。一、困境成因的两种解释及比较从本义上说,最后一公里困境是指公共交通末梢、衔接和微循环问题。引申义则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为体现服务品质而需要突破的、最后且关键性的步骤。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样存在着最后一公里困境。人们常常说的一个好的教育理念未必在学校形成了好的实践,一份好的方案计划未必最后能够高效实施,一项学校创新行动未必最后获得家长的支持等,这些都是最后一公里困境的表现。教育中最后一公里困境的成因是什么?一种解释基于执行力的角度。这种角度解释的人性假设在于人具有惰性,纪律对于战略目标达成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种角度能够解释合理可行方案的实施为什么会延误甚至迟迟不能落地,但其局限性在于,如果目标或方案本身没有获得执行主体的理解或认可,那么执行力就不能作为目标到结果转化的关键原因。伴随组织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当事人的目标认同成为战略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于过程中的执行策略,目标认同属于本源性的因素。从学校改革的规律和趋势来看,这一因素的意义毋庸置疑是审视和衡量品质学校发展的重要维度。所以,如果试图更为充分地解释最后一公里困境,则不得不纳入本源性因素。相应地,目标认同角度的解释应运而生。与执行力的角度相比,这种角度更为注重以人为本,把尊重、理解、道德、能动性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而把过程性的方法与策略、保障性的条件与能力视为次要因素。这种角度分析的问题是:目标是谁的目标?当事人是否真的理解目标?目标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动态调整的?如果动态调整又该怎么调整?过程性的方法与策略如何有效服务于目标?等等。目标认同角度的解释,并非否认执行力作为影响因素的存在意义,反而为更大程度地提高执行力提供了可能。为此,聚焦于目标认同角度,是消解最后一公里困境的必然选择。二、价值层面的前提性探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推进理念转化为实践、提升执行力的切入口,是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校服务品质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探问,有品质的学校要追求什么样的服务品质呢?为实现服务品质提升,前面所说的最后且关键性的步骤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呢?这正是亟待关注的两个密切关联的侧面,前者侧重需求、价值分析,后者侧重供给、路径分析。为消解最后一公里困境,价值层面分析属于前提性的探讨。思考有品质的学校追求何种服务品质,绕不开名校这个概念。名校是社会转型发展中无法回避的一个概念。关于名校的种种定义、解释、情结、选择或批判,其背景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充斥着各种价值观碰撞与行为失范,而价值观碰撞实质上是对名校的不断再定义。人们对于名校的关注或再定义,也表明名校是无法回避的概念。无法回避的是什么?无法回避的是名校需要从个走向群,无法回避的是名校需要从扩大影响力转为增强核心能力,无法回避的是名校从追逐狭隘的学业水平走向追求由品性与质量组合而成的品质。在这样的思维下,有品质的学校需要追求品性、追求质量。衡量评判的重要主体是学生和家长。从根本上而言,有品质的学校要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为指向。美国制定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六条标准,每条标准的落脚点都是校长成为促使所有学生成功的教育领导者。英国、新西兰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也是强调校长的角色在于提高教学和学校领导质量。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有效学校运动、学校改进运动、特许学校、磁石学校,乃至分布式领导理论与实践,均指向于学生学习。品质的衡量维度只是学生学习吗?有品质的学校还需要以相关利益当事人满意为重要衡量标准。根据对东西方教育评价的反思与比较,尽管东西方之间存在差异,但都越来越重视利益当事人的满意度,包括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以及教师满意度。如此一来,学生素质发展取向和当事人满意度取向,构成衡量评估学校服务品质的双元模型。除此之外,在学校组织持续发展的意义上,学校可持续发展与核心能力是衡量品质学校的第三维度。总而言之,学校品质发展,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影响力,而是形成内在的能力;实现的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而是形成结构性的系统或制度性的安排;聚焦的不是学校内涵之外的事务,而是指向于学生学习的促进。三、困境消解:供给分析学校治理是学校品质发展的关键能力。学校治理致力于学校组织内的变革,并通过变革建立学校应对内外部挑战的常态化能力。与提高学校在同行或社区中的办学影响力和声誉不同,学校治理的着眼点在于组织内部而非外部,这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更为关键。学校治理旨在改变自上而下的管制,实现多主体参与学校发展,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也就是说,学校治理遵循系统的法则,而非碎片化的办学行为。学校治理不同于常规管理,常规管理的要素涵盖人、财、物和信息等,而学校治理的注意力主要在于人,把教师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把促进学生学习作为最根本的着眼点。(一)赢得教师参与行为做不完的事情,是在与教师座谈访谈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既意味着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又意味着教师时间是学校改进的一个重要变量。为了考察时间变量的影响,2015年在上海开展的一项学校抽样调查,特别设置了一道题目:根据目前的学校实际情况,您如果要参与一个学校创新项目,最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选项包括7个,分别是:(1)制度保障;(2)自我能力的提升;(3)有时间;(4)项目与工作能够有机结合;(5)有合作的氛围和机制;(6)有好的合作伙伴;(7)有专家指导。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选择的最关键变量是有时间。在与调查学校校长解读分析这个调查结果时,大家有相当高的认同度。确实,有时间成为学校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问题是,教师真的缺少时间吗,时间都花费到了哪里去?这不得不令人反思。反思命题一:什么是尊重教师?2015年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的作者金宇澄在凤凰读书上曾给年轻作者两条建议:一条是写自己熟悉的,另一条是把自己跟别人分开。实际上,这同样适用于教师。在校长引领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研究者,但教师的研究不同于大学教授的研究,应该写自己熟悉的教育教学生活,同时需要在追求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在实质意义上尊重教师。这也是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自2004年起在上海市乃至长三角推广学校发展创意设计概念的重要背景之一。面向教师的学校发展创意设计,是一种说明文,旨在让教师说出教育教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意(idea)、创意转化为行动的步骤与工具设计(design),这既不同于注重逻辑、抽象概念的学术性议论文,也超越了基于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简单化总结或反思。实践证明,学校发展创意设计,在时间上有助于教师把研究与工作整合起来,既解决教师关心的时间问题,又能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从法理上而言,尊重教师意味着给予教师专业自主权,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管制教师的思维不利于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享有。反思命题二:什么是好的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可行、有针对性,是衡量学校发展规划水平的重要价值准则。但从学校调查结果的分析解读来看,教师参与的规划才是好的规划,并且应将学校发展规划应视为一个体系,不仅包括学校发展总体规划,还包括与教师生活和发展直接相关的课程规划、学科规划和教育教学项目设计乃至创意设计。教师参与规划,不仅仅是指参与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还要能够参与课程规划、学科规划、项目设计。与参与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相比,参与课程规划、学科规划和项目设计,才是最后一公里。根据2015年的抽样调查,在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行为中,参与学科规划、项目设计是所占比例最低的两项行为。而实际上,教师参与学科规划、项目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TALLS(OECD的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的数据分析显示:当教师参与本校决策时,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会更有自信心(自我效能)。从此意义上说,教师参与学校的课程规划、学科规划和项目设计是最后且关键性的步骤。为此,学校治理中保障教师的制度性参与,既是目标认同角度的具体实践,又是用制度的思路实现目标、破解学校变革实践难题的必经之路。(二)形成服务核心产品学校转型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统的,包括价值转型、运行体制机制转型、技术系统转型等。在三者中,技术系统转型是关键,但目前较为薄弱。什么是技术系统转型?技术系统转型不仅仅是指向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课程开发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软技术。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好的教育理念、好的工作方案,最终往往都需要课程实施的支撑。但课程实施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就可以解决的,而需要学校形成支持教师有效实施课程的核心产品。之所以借用产品的概念,旨在关注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尽管享有教学自主权,但学校有必要开发面向广大教师的校本化的课程实施工具,比如操作指南。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知道了不等于理解了。教师如果仅仅是知道文本,充其量是一种文字概念意义上的认同,而难以有相应的行为跟进,最终导致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之前的鸿沟。填补鸿沟的办法很多,但说教式的办法是失灵的,依然需要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之上。开发教师易理解的操作指南,目的正是在于让教师从操作指南中理解目标、实践目标、达成目标。二是学校形成的课程实施工具应该是在研究基础上,基于教师的经验、智慧共同形成。也就是说,学校提升服务品质,有必要思考下列问题:学校到底有哪些方面的指南操作手册?这些手册的编制过程中教师和中层参与的程度是怎样的?这些手册在新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在学校一校多部管理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中的作用是怎样的?等等。(三)突破学校自评瓶颈传统的评价是自上而下的,依靠经验判断、数据孤岛,而有效的自评应该是参与主体多元、评价工具多样科学、数据整合分析应用。学校服务品质的提升,不能只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评价,而需要注重自我评价。当然,这并非易事。简单化地把学校自我评价理解为工作总结是不科学的,也无助于学校品质提升。学校自我评价应该是贯穿学校办学过程之中,不是一个时间点上的被动应付。十年前,上海市向明中学的一份创意设计方案让学生向老师推荐一堂成功课,是一个范例。向明中学的学生评教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种制度安排,贯穿于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涯。把学生评教结果运用于对教师的考核评价,融入学校创造教育特色办学实践。评价是教师的一项权利。从国际上看,受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影响,评价从鉴定控制走向合作协商。在理念上,把教师评价视为检查教师乃至惩罚教师的理念已经过时,让教师评价回归教师自我诊断与成就激励成为趋势。理念转变与否,可以从教师感知到的学校评价环境加以衡量。若教师能够感知到评价对于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回应了自己与同事的关切,那么这种评价是积极的评价,是教师喜欢的评价,有助于突破最后一公里困境。评价是目标认同的保证。目标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这是学校变革行动日益呈现出的特征。目标动态性调整,有赖于科学的评价,知道哪些子目标已经实现,哪些子目标还没有实现,实现的经验是什么,没有实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同时,目标动态性调整,有利于多主体参与评价。没有参与,就没有认同。教师、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评价,既是依法维护当事人评价权,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分享,凝聚彼此认可的共识。换句话说,评价不只是数字计算乃至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数字的自动化计算,评价的结果应该是多主体同意的计算结果。综上所述,按照治理理念,突破最后一公里困境的过程,也是提高学校品质发展能力的过程。从价值准则层面理解学校品质发展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空间。首先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一是在学校规划层面针对规划制定过程参与主体多元性、实施过程责任主体执行力等方面的改进空间,提高学校发展规划的品质,切实发挥规划在学校办学中的引领性功能;二是在办学要素层面针对内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激发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提升学校课程实施的品质。其次是重点关注学生品质分析结果的转化应用。学生品质是品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学校品质发展的关键是将学生品质分析结果落实到学校层面,转化成学校改进行为。学校品质发展,一方面以提高学生品质为指向,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品质结果的实证分析,所以学校品质发展是为实现学生品质发展的行动过程。这个过程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同时是实证分析基础上的变革过程。最后则是形成学校自主发展机制。学校品质发展从根本上旨在形成学校自主发展机制,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在观念上需要从传统的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学校治理,努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调适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关系,创新学校治理方式与工具,在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的同时提高学校发展的效能。自主发展机制不仅仅是治理的载体,也是评价学校品质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