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乡土课程与教学实践创新案例

書城自編碼: 319127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汤文娴
國際書號(ISBN): 978756754742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5-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6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3
《综合实践活动 建构与行动》
+

HK$ 149.7
《中国特级教师文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
+

HK$ 64.9
《物流实践教学》
編輯推薦:
1、《乡土课程与教学实践创新案例》是崇明区幼儿园、小学、中学诸多学校中成功、创新、优秀的乡土课程案例的展示,将37个教学实践创新案例归纳为7个主题来全方位地展示优秀乡土课程的认识、创造与实践。
2、《乡土课程与教学实践创新案例》以实践智慧看点、问题导向、事件记录、分析与反思4个部分为框架对每个教学案例进行叙述与剖析,将每个创新案例的得失分析透彻,帮助教师深度思考。
內容簡介:
乡土课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拓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本书从乡土德育、资源建设、课程设计、乡土课堂、教师发展、课程评估、特色学校七个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乡土课程的创新教学案例进行集合、分析、探讨。
關於作者:
汤文娴,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跨学科首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研究,是崇明区生态?乡土课程研究团队的核心人员。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奖和2006年中国福特汽车环保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或参与的研究成果获区级以上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10项。
目錄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第一章
乡土德育篇
案例1 扬子文化千里寻 3
案例2 五个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7
案例3 三烈校名的乡土德育资源开发 13
案例4 同贤文化特色班集体创建 19
案例5 为了守护家乡的一方绿土 24
案例6 让乡土多元文化扎根于孩童心中 29

第二章
资源建设篇
案例7 崇明非遗知识体验馆的开发与利用 37
案例8 借助高校智慧开发乡土课程资源 42
案例9 不该泯灭的老街记忆 48
案例10 数字化乡土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运用 53
案例11 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8

第三章
课程设计篇
案例12 乡土探究类课程设计 66
案例13 田园生活课程设计 72
案例14 崇明百里行乡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78
案例15 童心水趣课程设计 86
案例16 幼儿园生态崇明区域特色课程的开发 92
案例17 绿色家园基地课程设计 99
案例18 学科与乡土课程整合设计 105

第四章
乡土课堂篇
案例19 思维飞舞于绿地图之上 113
案例20 说乡土真事 育爱国真情 118
案例21 仿田间劳动 悟音乐之美 124
案例22 一起去果园 130

第五章
教师发展篇
案例23 分工深研 整合生长 138
案例24 让教师看到东滩的课程风景 144
案例25 绿色共同体助力教师成长 150
案例26 发出孩子们生态保护的最强音 156
案例27 集思广益话农庄 161
案例28 用微信助推乡土课程教研活动 167
案例29 在乡土课改中奔跑 173

第六章
课程评估篇
案例30 乡土课程建设学校评估 181
案例31 评估:课程优化发展过程中的催化剂 187
案例32 融通生活的课堂教学评估 194
案例33 人人争做生态小达人 201

第七章
特色学校篇
案例34 小东滩课程蜕变发展中塑造特色学校 208
案例35 崇明灶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探索之旅 213
案例36
鸟文化特色教育 218
案例37 从欢乐橘园到多样菁菁园 223
內容試閱
丛书序(一)
或许因为我担当了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的顾问,日前接到编者的邀请,让我为基地和宋林飞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联合研究成果乡土课程与教学丛书写序,尽管有点勉为其难,但恭敬不如从命吧。
2012年和2015年上海市教委分别在崇明、青浦召开全市中小学乡土课程工作推进会,我都参加了,并在会上作了点评。由此,我对上海市中小学的乡土教育有了不少感性认识,也有了些许思考。乡土课程与很多学科有关但又不隶属于某一门学科,从而给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更多的改革空间。从这套丛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乡土课程对于形成学生的科学观、人文观、艺术观、历史观乃至世界观等各方面的意义,体现了多维度的育人价值。
乡土课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拓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身边可触可感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载体。因其源于生活、贴近现实,对习得知识素养、促进情感发展和激发潜在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土课程也为弘扬本土文化精粹,融汇于世界多元文化的繁荣搭建了一个平台,体现了越是本土的,就越是世界的多元文化理念,不仅给人以艺术之美的享受,也使学生有追溯历史畅想未来的空间。由于不受学科大纲的限制,乡土课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自由实践、自主发展,使学生能体验新奇、培养兴趣、思考未知、探究问题,也从源头上回归了教育的本真目的。
与乡土文化、与在地生活融会贯通,这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值得倡导的改革方向之一,也是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原的重要举措。我与基地的老师们对乡土课程有共同的观点:唯有扎根本土,融通生活,才有底气与定力去仰望课程改革的星空。在我看来,融通乡土生活中有通向家国情怀的德育机制,有促进课标深度达成的潜在力量,有把跨学科知识、技能、方法在实践层面上进行综合应用的特殊价值,在进入全球经济一体、深度市场经济和互联网 时代,乡土课程无论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主体精神的激发、丰富学生真实生活经历,还是对学校积极履行社会文化功能均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这套丛书有厚实的教改实践基础。我与崇明县中小学乡土课程改革有一段特殊的渊源。2004年,受崇明县政府之邀,就崇明生态岛建设问题,我在文汇报上撰文,提出了建设生态岛首先要培育生态人的概念,即要重视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2005年,崇明研究团队在编写生态崇明乡土读本时,也是邀我写序。之后,崇明的老师用了十多年时间,构建了生态崇明特色乡土课程体系,这一体系覆盖了崇明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各学段、各学科。后来,我才了解到,崇明有扎根本土的教改传统,以上海市教委课题为标志的本土化教改起始于1989年,此后,从未间断过,也获得过一系列科研成果奖。2007年正式组建了宋林飞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2011年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又落户崇明。可以说,这套乡土课程与教学丛书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做出来的。
这套丛书的结构科学合理。关于乡土课程的散点式研究还真不少,但鲜见对其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系统构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都有一个不断提升优化的过程,这种提升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两者的交互促进,即不断创新的实践形态是理论形态得以优化的主要推力,而理论形态的不断优化又是牵引实践形态更新的重要力量。27年来,尤其是宋林飞乡土课程研究工作室和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建立后,在两个形态交互构建上,项目组同志走得正是这样一条改革探索之路。丛书中乡土课程与教学专著呈现的是其理论形态,而乡土课堂 乡土课程与教学实践创新案例等呈现的是其实践形态,两者互为呼应与支撑。乡土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一书,则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改革实践的视野,对乡土课程与教学作了大视野的扫描,不仅给项目组同志指明了研究的前沿在哪里,而且也给了读者一个更宽的认识视野。在乡土课程与教学实验过程中,基层学校与教师遇到了不少实际问题,项目组同志以此为逻辑线索,编写了学校乡土课程实践指导用书一书,此书对学校如何开展乡土课程与教学实践有较强的操作指导性。
这套丛书是市县教研联动机制力量的很好展现。我很赞赏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崇明县教育局对此项改革所达成的默契,联合组建了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市教研室派出由叶伟良、裘腋成、江铭初、周韧刚、陈飚和黄小燕等六人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站在全市课改的视野高度,深度潜入崇明此项专题改革实践之中,不仅为乡土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形态构建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而且通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平台,使崇明乡土课程改革经验得以走出海岛,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崇明教育行政为此项改革创设了强有力的支持性条件环境。崇明研究团队则在实践形态创新性构建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也对其理论形态作了尝试性的构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崇明县教育局与崇明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富有活力的教研联动机制。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少有亮点的智慧与经验在民间。发现民间有价值的改革智慧与经验,加以重点扶持、提升,然后在全市加以推广,这是一个很好的教研机制。这里我尤其赞赏市教研室专家团队默默地站在崇明研究团队背后给力,这着实是一种专业引领,一种服务精神,更是一种着力一小点,服务一大片的教研工作智慧。
当然作为一项人为之事,乡土课程与教学同样由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一套原创性的丛书难免会有些青涩之处,但它已经呈现给了我们乡土课程与教学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基本样子,或者说样子之一,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初创过程,希望基地与工作室研究团队在这一基础上,后续有一个从有到优的再创造、再实践、再认识的持续创新优化提升的过程,使之成为全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一项精品成果。
俞立中

(作者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地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丛书序二

乡土课程正在走进学术的殿堂。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乡土课程还没有真正进入学术殿堂。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顶级专家们,至今没有对乡土课程作过深度专题研究,没有论著,甚至没有专题论文;教育大辞典、百度百科也没有乡土课程词条。从这层意义上说,乡土课程还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名词。二是乡土课程走进学术殿堂的趋势强劲。用乡土课程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 搜索,1994年至今共有277篇,2003年开始出现相关论文,2003~2005三年中仅能搜索到6篇,而2013~2015三年则可搜索到93篇;2016年仅上半年用主题词可搜索到58篇,用全文可搜索到301篇,确有井喷之势。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中用主题词可搜索到58篇,用全文可搜索到508篇。对乡土课程的研究发展之势已经不可阻档。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学校有了校本课程空间与开发责任,乡土课程伴随而生;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颁布,明确提出了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等课程改革要求。对传统文化传承,对学生家国情怀、真实情境中的探究能力培育等有特殊功能的乡土课程自然倍受重视。其实,这种井喷还远远没有达到其真正价值应有的状态。
乡土课程是一种有其自身内涵特征的课程类型。以xx课程为名的课程太多了,多数昙花一现,随波逐流而去,最终进不了学术殿堂。乡土课程可作为一种可作长期深入研究与持续发展生长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类型。首先,它在课程论的学术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即它是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空间中以乡土为标志的、有识别度的一类课程;其次,它作为一个学术名词,不仅有其本质的内涵属性,即以培育乡土情怀为重要指向,从中发展家国情怀为课程育人目标,以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为社会功能目标,以乡土资源为课程主要内容,以真实的生产、生活、生态为课程实施的重要时空,还有属于自己的外延,即其概念对象可以是侧重认识乡土的课程、利用乡土的课程、研究乡土的课程、发展乡土的课程等,也可以是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社会、乡土自然、乡土文学等;再次,作为一个学术体系,它有诸如乡土、乡土情怀、乡土文学、乡土课程资源、乡土教材、乡土体验活动、乡土体验基地等属于自己的概念系统;其四,它有在真实情境中研究学习、综合学习与体验学习等相对特殊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原理;其五,它有足够的开放与容纳度,即各校都有宽广的课程选题空间,组合起来可以形成各自的乡土课程实践体系。
由乡土教材演进为乡土课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乡土教材是一个规范的学术名词,而且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研究与实践的过去。乡土教材是以本地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教材。18世纪,法国思想家J.-J.卢梭和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把乡土教材纳入到了学术与实践视野。我国对乡土教材也有过极其丰富的实践,文革期间甚至发展到了不适当的地步,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乡土教材,符合教学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助于儿童认识乡土和培养热爱乡土的观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几乎不用课程这个词,涌现出的乡土教材通常以相对统一的区域地方教材为主,以乡土知识学习为主,以统一印刷的纸质教科书为主。其实,当时的教育,学校与教师没有多少改革的自主空间,学校的乡土教材自然难成气候。今天,乡土教材演进为乡土课程已经有了肥沃的土壤。乡土教科书比较适合乡土知识学习,而新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在真实生活、生产、生态中的体验学习,它并不特别关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很多探究体验活动,甚至不需要教科书,但需要活动方案的设计,并且很多活动方案是高度开放的。这一新需求,需要我们更关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相关活动方案的课程化编制。以往的乡土教科书通常具有很鲜明的学科特征,如乡土地理、乡土历史等,而今日更需要的是有主题的、跨学科的乡土综合实践活动,这些内容较难编成以往的教科书形式,而课程则可以包容这些形式。以往的乡土教科书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或课程方案,并且通常是由当地教育精英人士编写的,教材的呈现形式相对单一,而今日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任何课程,首先要有相应的课程方案,这些由本校教师设计编写的乡土实践活动,类型丰富,并且处在不断地丰富、更新与优化之中,但正因为有了上位的课程方案,具体的活动无论如何开放、变化,其课程总是变而不乱的。原先的以乡土知识学习见长的乡土教科书依然是需要的,但要根据课程建设规范,编写前应该先有课程方案和其他课程要素的配套建设。总之,乡土课程的出现是对当前课程改革深化工作的一种积极顺应。
崇明对乡土课程改革实践(前几年没有提这个名词,但有实质性的相近改革),已有长达27年的历史,我亲身经历了全过程,从未间断过。崇明积累了相对丰富而有质量的研究成果,锻炼并成就了一支核心的研究团队。2011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与崇明县教育局签约,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乡土课程研究基地,随后,核心研究团队出版了《乡土课程理论与实践》等四本专著,发表了六十多篇专题论文,拥有了大量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培育了一批能写得好书的专家型教师与积累了丰富的可写内容资源。这里特别要感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派出的由叶伟良、裘腋成、江铭初、周韧刚、陈飚、黄小燕等六位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长期、持续地给崇明专业帮助,也得到了俞立中、孙元清、张德永、汤静怡、吴刚、盛群力、杨四耕、李新国、胡兴昌、吴畏等专家教授的专业指导。还要感谢乡土课程基地实验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创造性探索实践,我的同伴们辛勤而有智慧的劳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领导与崇明县教育局领导为此项改革实践探索所提供的优越条件与创设的支持环境。
正如俞立中校长说的,作为人为事件,总会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此丛书出版,也只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任务,还需要从有到优的持续努力。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得以完善。
宋林飞
2016.10.27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