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微观视角和宏观视野相交织的方式,以充满人文情怀的笔触,表现上海历史变迁,并生动展现身处其中的时代英杰成长成才的宝贵经历。通过五十位上海名人讲述他们的上海故事,来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文化氛围、环境要素对人才的影响。书中采写人物包括秦怡、金宇澄、奚美娟、曹可凡、包起帆、徐虎等上海各界知名人士,所涉及的上海地标涵盖花园洋房、工人新村、里弄甚至苏州河道,呈现出一部闪烁动人细节的独特的上海当代史。这一独辟蹊径的尝试,犹如让上海的建筑、街巷中的一砖一瓦,都开口说话。
本书以微观视角和宏观视野相交织的方式,以充满人文情怀的笔触,表现上海历史变迁,并生动展现身处其中的时代英杰成长成才的宝贵经历。通过五十位上海名人讲述他们的上海故事,来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魅力、文化氛围、环境要素对人才的影响。书中采写人物包括秦怡、金宇澄、奚美娟、曹可凡、包起帆、徐虎等上海各界知名人士,所涉及的上海地标涵盖花园洋房、工人新村、里弄甚至苏州河道,呈现出一部闪烁动人细节的独特的上海当代史。这一独辟蹊径的尝试,犹如让上海的建筑、街巷中的一砖一瓦,都开口说话。
|
關於作者: |
沈轶伦,80后,上海人。《解放日报》记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专注人物报道和城市题材非虚构写作。散文作品散见于《文汇报笔会》《新民晚报夜光杯》《档案春秋》《北京青年报》《瞭望东方周刊》 《上海纪实》等。
|
內容試閱:
|
上海的墙会说什么?(代序)
动笔前再问一次轶伦书名会不会改,她说:不改咯,就《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吧。亦舒的墙会说话,莫言的墙会唱歌,还有美国的会说话的墙,用英文讲女同故事。轶伦的墙应该讲上海话,至少是讲上海人的故事。
上海的墙连同它们所支撑的建筑,旧的新的,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许许多多还没有说出来吧。那些一年年间被拆除的旧墙,应该永远不会说了。还有一些有幸受到抢救却被涂脂抹粉,即使能说出什么也带上了虚情假意,就像今天的新天地一定不想引导开怀畅饮的酒食客联想起过去那儿每天早晨倒马桶的情景。让每一堵墙说出自己的真实故事并记录下来,那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在上海,做这件事的人最近多了起来(尽管还是很少、很不够),轶伦就是其中一位,而且属于年轻一代。
关于让墙说话,最近看到的一个最揪心的故事,是讲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如何修复和保护中国山西稷山汾南小宁村兴化古寺明代壁画《米勒的净土》。90年前,就在中国军阀战乱最不堪的时候,63只大木箱装着这幅巨大壁画残片,连同后面的泥土稻草墙体,漂洋过海来到了加拿大。经过极为复杂细致的10年艰难整修,壁画得到了重生,撼动了西方世界。在今年2月出版的《视觉》Lens第11期上,我们看到了这幅壁画和它的墙,听到了它要说的故事,同时却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心疼。
这种心疼会让你愤怒,因为时间就如浑浊的江河把一切都当做泥沙冲走,你拼命想把有价值的东西保住,却又觉得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徒劳。最后或许就想能保住多少是多少,如同10年前我在凤凰卫视做《口述历史》时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百期节目只不过扯住了历史影子一点些微的碎片,眼睁睁就看着多得多的历史人物带着他们极具价值的记忆走了。但轶伦应该不会像我那么悲观,首先是她有时间,只要坚持。坚持需要四周的支持,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希望有更多朋友从她的文章和书中得到共鸣,把她的事业变成自己的事业;可以为她提供更多的线索可题材,同她一起来让墙说话。
轶伦的文字都是为了留下上海的历史,不只是档案一般的死历史,而是记录和保存人们活生生的记忆。墙不会说话,但曾经同墙朝夕相处过的人会说。轶伦的每篇文章,都是采访一位公众比较熟悉的人物,让他或她找到自己最有情感连接的那个地方,讲那儿墙和人融为一体的故事。一个一个的人物,一个一个的地方,故事多了就会连串成片,渐渐就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上海的面貌和变化,体味到每一次变化后面的甜酸苦辣。
或者就上海的某一个地方,比如我小时候住过的虹口区溧阳路。这条才一里多一点长的小马路,今天还是比较安静,大致还是当年的模样,在上海算是奇迹。而且政府已经宣布今后也不会拓宽、不会拆建,整体溧阳路都永久保护下来。但保留的价值在哪儿,我这个老住客并不清楚,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
当年我们家住溧阳路1335弄5号,现在据说老家门口有块小牌子,比较容易找得到。三层楼的旧石库门房子我们就住了底层的一半,地板因潮湿而霉烂,墙柱因白蚁而斑驳,父亲在天井中搭建的半间书房一直漏雨,与隔壁邻居鸡犬之声相闻。所以,当1959年国庆节期间全家高高兴兴搬离那儿后,我就没有再回去看看,直到几十年后。就像我初中长江中学的英文老师最近在网上发表文章,才让我知道母校的种种不寻常,顿生恨不能再重读一遍之悔意;让我对溧阳路重新产生强烈兴趣的,正是轶伦的采访和文章。
这本文集中谈溧阳路1335弄的有我姐姐曹雷的回忆。她比我大七岁,知道的事情比我多许多,但她说的大概我也了解,如住我们旁边4号的赵家璧先生是著名出版家,等等。让我看了发呆的,则是轶伦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另一篇文章《溧阳路清源里,那一位绝美的老太太》。
清源里就是溧阳路1333弄,与我们的弄堂只隔着一堵墙,两边的孩子每天都穿来穿去,还会隔墙开水仗。1958年大跃进期间墙拆了,两天弄堂实际上合而为一。但我从来就不知道清源里有那么一位叫关紫兰的老太太,更不知道她原来是那么重要而杰出的画家。可能因为那时我还小,也可能她一直默默地躲藏在家中深居简出,反正我根本就不记得是否见到过这位老太太,当然也不可能看一眼她的画作。现在反倒是轶伦这样的后辈同行比我更了解我的出生地溧阳路了,很有点五味杂陈哪!
从关紫兰又想到,短短的溧阳路还有多少墙没有说话,还有多少故事没有发掘!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小时候到处晃荡,一次跑到清源里再过去沿马路一户花园洋房里面去玩,女主人居然张起一块白布放电影给我们看,而且是卓别林!那是怎么一户人家,上世纪50年代初还可以在自己家中放电影,女主人是谁,他们一家有着怎样的故事,现在又如何了?很想知道,又完全无从知道,也许永远不会知道。
除了溧阳路,现在上海人谈得最多的要数愚园路和江苏路,那又是我比较熟悉的马路,高中市西中学就在那儿,好些亲戚、高中同学也住那儿。但我真的了解它、知道它、懂得它吗?期待轶伦和其他朋友让那儿更多的墙说出故事吧。
曹景行
2017年10月
跋
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这并不表示我懂上海,我只是熟悉它。但知其然,未必知其所以然。2015年3月,我在《解放日报》负责开设一个新栏目 知沪,(最初几期的名字叫地理,栏目在上海观察APP上的名字是海上记忆)。
从一开始,这个栏目就定位清晰,要介绍上海的建筑故事。但是这一主题的书和资料已太多,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后来,我想到用一人 一地的模式采访一位上海知名人士,让他或她讲述上海对其而言最有意义的地方,再将这段个人史,放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中娓娓道来。
作为一种书写上海的新尝试,几年时间里,我陆续采访了上海各界名人,展现了一个个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上海地点。这其中既有被列入历史保护建筑名录的优秀建筑,也有不为人熟知的工人新村、已被拆除的里弄石库门、甚至不具审美意义的棚户区、还有一些街区和河流。居住者的个人经历与上海地理空间的变迁相互印证交织,体现出彼此影响、互相成就的关系,从中展现上海的人文地理脉络和城市精神风貌,也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这些名人可能已经接受过不下一百次采访。但在过去,他们很少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上海地标,也不曾以非常私人的角度想过自己和这座城市的交融。因此往往在短暂的愕然后,记忆之门随之开启,程式化的话语也被真情流露取代。甚至好几次,有人在讲述时落下泪来,许多人为了回答采访,第一次去向自己的父母朋友求证往事中的一处细节,有人受到采访启示决定开始写自传,还有人在见报后和失散多年的旧时邻里重新联系上。
由此,我们知道了一些看得见的房屋里看不见的故事居住者的经历,让这些上海的房子或者街区,都不再是普通的物理空间。它们是一种容器,用以盛放人的喜怒哀乐。而这种喜怒哀乐接续而成的,又是最真切的城市历史变迁。
准备文字的过程也可以看做不同视角下如何看上海的一次交叉对比试验。比如同样身为50后的作家孙甘露和劳模徐虎,对同时期上海的描述,几乎是在描述两个不相干的星球。孙甘露童年记忆里的上海是洋气的绿树成荫的街道和打扮入时的丽人,徐虎记忆里的上海是一片农田,盛夏路边尚有裸露上半身乘凉的村妪。
又比如演员奚美娟。她童年住在浦东后滩。那里曾有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居于本地的世家,有粉墙黛瓦的大院,有乡绅人家办的私塾,自给自足像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进入上个世纪中期,这里的人们进入上钢三厂当工人,相应的工人文化出现,为传统世家带来新的力量。进入新世纪之际,上钢三厂停产,居民区陆续动迁。就在奚美娟接受采访的两天后,上海市委书记宣布后滩区域将兴建2万平方公里开放式大绿地世博文化公园。原来只要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见证一块地方彻头彻尾的变化真是沧海桑田。而其中蕴含上海之所以为魔都的秘密来源在这座城市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那么,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当下,聚焦上海的一个局部,慢速一帧帧放大,让居住者讲述人与地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想让上海的建筑、街巷,让大家熟悉或不熟悉的一砖一瓦,都能开口说话。
有一个成语盲人摸象,说几个盲人首次触摸大象。当问象类何物时,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从某种意义上说,住在上海的我们,对上海的认知,也是在摸象。因自己的局限而未知全貌,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地感受着。我们很难简单为上海贴上标签。上海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也不仅仅是弄堂逼仄的,上海人不都是洋派精致的,也绝不全是斤斤计较的。于今日生活在上海的一两代居民身上,经历了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化。迅疾外力裹挟下,个体选择的应对之道,以及记忆筛留下的细节,值得人们思考。
而这部作品在此郑重将这些记忆细节定格,挑选这五十位名人的上海故事,以此映照千千万万共同生活在此的上海人的经历,庆贺我们共同拥有这座记忆之城,了解我们走过的道路,也展望未来城市的发展,更想邀请更多人由此重新认识上海。
感谢上海地方志办公室提供资料支持。感谢《解放日报》的领导尤其是《解放日报》专副刊部门诸位领导和同事对《知沪》栏目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徐锦江副总编、尹欣主任和曹静主编,感谢张克伟老师为这系列文章绘制多幅油画,由于条件所限,没能收录在这本书里实为憾事。感谢《解放日报》美术编辑邵竞为这些建筑拍摄照片并亲自设计封面,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本书将逊色许多。
感谢我的先生朱珉迕,他为我购买许多上海文化题材书籍、帮我的文字和标题润色。为了陪我采访,我们一起走过文中描述的许多街道、寻访过许多建筑。而这些经历,也反过来成为两人世界中美好的回忆。这座见证无数人故事的城市,也见证我们在其中的成长。
沈轶伦
2018年5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