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生活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腹地典型的蒙古族游牧民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生计选择和草原情结为中心的研究,展示出实践主体如何维系和延续游牧生计及其精神世界的动态图景。研究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分析。其一,在国家引导下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牧民怎样以家庭为载体,弹性调整和变化生计策略,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其二,定居之后的空间改变及其生计策略的调整对牧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其这一过程带来的社会分化及社会问题;其三,定居与生计策略的调整是否对他们的心态及地方性文化机理产生影响,作为游牧经济及文化传统的精神世界何以延续,而草原情结在生计及传统延续过程中又如何起作用。这三个问题成为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在整个社会变迁的叙事背景下,牧民经历了怎样一个不断选择以及情感纠结的调适过程。首先,本书着重分析了从游牧到定居这一转变过程中家庭生计的适应策略。从草场公有到承包到户,从不被限制的游牧生活到网围栏内的定居放牧,游牧民自给自足的家庭生计逐渐被卷入到国家化、市场化的现代性体系中,无论是他们的经营方式、生计观念,还是生产技术,都被波兰尼所预言的大转型时代所淹没。然而,在传统与现代、适应和选择的阵痛中,他们并没有充当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逐渐成长为能动的再造者。由此,基于生存伦理及道义经济的理性思考,生计经济开始转变为现金经济,一元经济结构转变为多元经济结构,并根据季节、草场和劳力弹性调整家庭成员的经济活动,通过家庭内部及外部的合作完成再生产资本的整合与积累。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是为了一元的牧业生计,从事其他生计是为满足牧业所需而积累资本,合作社生产互助组织的复出可以被看作是基于路径依赖而对传统生产合作组织的延续,因而吉登斯所谓的现代性断裂论断在这里并没有出现,定居并不是对游牧经济的断裂,而是一种延续性的生存策略。这是笔者试图对现代性研究中强调定居是对游牧的断裂这一学术观点做出另一种解释。其次,本书对因居住空间转换及生计策略调整对牧民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化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描述。地方政策的相继推行使牧民从游牧到定居及其再定居的生活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而这一过程不仅影响了作为传统的文化空间,而且因空间距离的改变也造成了家庭成员社会距离的变化。如蒙古包内家具、马具、灶具、琴具的严格摆放位置,传统的长幼尊卑座次、寝位安排秩序,以及观念、惯习等社会经验细节。与此同时,本文发现因地理位置、草场类型、退化程度以及家庭生产资源占有的多少而形成的经济分化在全旗范围内表现出贫困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的地域性特征,而牧民所具备的经营意识以及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的掌握也成为嵌入东乌旗牧区社会分化的重要变量。再次,本书描述了作为游牧经济及文化传统的精神世界如何延续的问题以及草原情结在生计延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力量表现在游牧民对于牧业家计的执着及其传统合作生产组织的延续之上,同时面对社会的变迁和主流文化的不断冲击,他们通过与大传统的博弈与互动,不断弹性适应并维系着小传统的生存空间,将传统带入饭店,将信仰带进楼房,对于草原的依恋与割舍不断就像种子一样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關於作者: |
张昆, 1983年出生于内蒙古,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文化与牧区社会发展等领域。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东乌珠穆沁旗定居牧民的家计策略与多元合作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蒙古族定居牧民的社会分化问题研究以东乌珠穆沁旗调查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生态政策背景下的牧民生计与适应策略基于东乌珠穆沁旗的调查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自觉与回归:关于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展演的民族志研究等项目,并先后在《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试析敖包祭祀与草原生态的关系以东乌珠穆沁旗巴彦敖包祭祀为例等多篇学术论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田野:选择与进入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二章 走进田野:东乌旗游牧社会的生存面貌
第一节 田野点介绍:草原腹地的蒙古民族旗
第二节 生存环境:气候地貌与生态条件
第三节 从游牧到定居:草场公有制的终结与家庭经营的开始
小 结
第三章 在变迁中选择:家庭牧场的生计策略
第一节 恪守传统:放牧方式与畜群管理
第二节 转变与适应:家庭牧场的经营实践
第三节 博弈与互动:生态政策背景下的适应策略
小 结
第四章 家庭与合作:游牧生计的延续之道
第一节 多元合作:以家庭为基础的合作策略
第二节 合作的组织化:合作社的复出与发展
小 结
第五章 生计与社会:定居之后的牧民生活
第一节 空间与生活:居住格局转换中的家庭生活
第二节 意识与贫困:牧业经营中的生活图景
第三节 以旗为视角:牧民的社会分化
小 结
第六章 自觉与回归:作为游牧基础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生态观念与文化自觉:敖包祭祀
第二节 大传统与小传统合力维系下的那达慕展演
第三节 寻找失落的草原情结: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
小 结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
第一节 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生计的适应策略
第二节 游牧经济并未因定居而断裂
第三节 动中有定:精神世界与草原情结
附 录
附录一 东乌珠穆沁旗历年人口普查情况(1981~2012)
附录二 东乌珠穆沁旗草场分类系统
附录三 2013年东乌珠穆沁旗巴彦敖包祭祀活动记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图目录
图2-1 东乌珠穆沁旗人口变化情况047
图2-2 东乌珠穆沁旗牲畜年末存栏数变化064
图3-1 20世纪中期游牧路线067
图3-2 斯仁家的划区轮牧示意069
图3-3 布和根登家的划区轮牧示意072
图3-4 杨东家的两地轮牧示意074
图3-5 东乌旗第三届乌珠穆沁羊节的获奖牧民091
图3-6 打草场和非打草场对比105
图4-1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最初的8户牧民联户划区轮牧示意140
图5-1 蒙古包内座次、寝位及设置平面图148
图5-2 笔者在牧民的蒙古包内做调查149
图5-3 蒙古包空间圈层结构150
图5-4 外部空间的砖瓦房、蒙古包及可移动游牧房车152
图5-5 东乌旗牧民居住空间格局155
图6-1 巴彦敖包组织结构190
图6-2 攀登巴彦敖包山路的牧民191
图6-3 额吉敖包祭祀仪式192
图6-4 经过那达慕大会主席台的勒勒车队199
图6-5 蒙古包评比区202
图6-6 勒勒车制作技艺205
图6-7 以搏克和蒙古象棋比赛奖金为生的牧民色音孟克特木尔208
图6-8 色音孟克特木尔获得的奖项和奖金208
图6-9 蒙古族服饰传承人正在缝合吊面皮袍210
图6-10 冬季那达慕上穿着熏皮袍的蒙古族青年210
图6-11 马上伊茹勒213
图6-12 笔者和哈斯尔登共同搭建的饭店蒙古包216
图6-13 沙发一角的图勒嘎221
图6-14 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旗广场祭火仪式222
图6-15 楼房卧室内的神圣空间223
图6-16 楼房客厅的羔羊耳记环223
图6-17 酒店本命年的沙嘎游戏226
表目录
表2-1 东乌珠穆沁旗历年行政区划045
表2-2 东乌珠穆沁旗东西部降水比较054
表3-1 东乌珠穆沁旗牧民一年的牧事活动075
表3-2 东乌珠穆沁旗各类牲畜所占比例084
表5-1 东乌珠穆沁旗草场承包及整合中的身份分化179
|
內容試閱:
|
序言 游牧民族的社会转型与草原生态
麻国庆
张昆在硕士阶段就开始对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作了有关于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的硕士论文,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及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她的前期研究积累为博士论文的写作奠定了扎实的人类学文献和个案基础。后来于2011年9月来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跟随我攻读博士学位,又认真接受了中山大学系统的人类学学科训练,对草原生态和社会变迁的国际国内人类学文献,做了很好的梳理。在她入学前,我和她的硕士导师乌日陶克套胡教授,带着她在当地草原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锡林郭勒盟的东、西乌珠穆沁旗草原踩点和开展调查。在我之前的草原生态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农牧关系、草原知识体系、草原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讨论,很少涉及工业与草原关系的问题。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之后,这一问题日渐凸显,草原生态的核心问题也由传统的农牧关系转变为工牧关系。
我清楚地记得2004年09月10日17:30中国社科院的朝戈金教授和我(当时在北京大学工作)作为嘉宾,第一次在央视国际网络频道与网民对话。当时的在线对话主题是:北方草原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网络主持人让我做个开场白,我的开场白为: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草原生态给予很大的关心和热情,希望我们在一个比较宽松愉快的环境里面进行讨论。对草原生态和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课题,但是在原来的生态研究里面主要是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科学和文化研究介入的比较少,但作为生态系统来说,人、文化、社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非常宏观的生态体系,所以人的行为、文化理念、社会结构、甚至政策因素、管理体制等等都会对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在中国社会,草原的生态和农耕的生态之间往往有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构成中国多民族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场白一完,一网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