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9.0
《
瘦肝
》
售價:HK$
102.4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7.3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8.7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102.4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4.3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93.2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7.9
|
內容簡介: |
《哲学形态学》是国内外首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哲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的学术著作。
《哲学形态学》作者集大半生之所学,精研十余年,在明确哲学形态和哲学形态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尝试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从理论特征、研究目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逻辑工具、人学立场、社会功能和学科体系诸维度,对哲学形态特别是哲学基本形态及其衍生形态的构成要素、根本特征、基本功能、划分标准和历史演变等进行全面探讨,力图建立起能够为国内外哲学界认可的哲学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国内外学术界以黑格尔哲学或现当代西方哲学为标准来评价一切哲学的现象,为哲学的评价、创新、比较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關於作者: |
郝立忠,山东栖霞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1960年8月生,1985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后长期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等职。长期痴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形态学研究。力主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高度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及其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并以此为基础创立哲学形态学。主要成果有《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理论与实际统一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研究》《走出彷徨:马克思教你科学独立思考》《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化》等。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哲学形态学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形态和形态学
一、形态
二、形态学
三、形态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哲学形态和哲学形态学
一、哲学形态
二、哲学形态学
三、哲学形态学的方法
四、哲学形态学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哲学形态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
一、国外的哲学形态学研究状况
二、国内的哲学形态学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哲学形态研究存在的共同问题
第二章 哲学形态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哲学
二、哲学与科学、宗教和艺术的区别
第二节 哲学的学科特征
一、抽象性
二、现实性
三、批判性
四、创新性
五、问题性
第三节 哲学形态的构成要素
一、人学立场
二、理论特征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五、思维方法、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
六、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七、逻辑工具
八、社会功能
九、学科体系
第三章 哲学形态划分的原则、标准和方法
第四章 哲学形态的层次及其划分体系
第五章 作为哲学形态的传统形而上学
第六章 作为哲学形态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七章 哲学基本形态的表现形态
第八章 传统形而上学的三大基本样式及其历史演变
第九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四大基本样式及其演变(一)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十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四大基本样式及其演变(二)
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
第十一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四大基本样式及其演变(三)
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第十二章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四大基本样式及其演变(四)
中国模式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第十三章 世界哲学形态的演变过程、规律、趋势及其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
內容試閱:
|
正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引用过的歌德的一句话所说: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注定要灭亡。哲学形态也像任何一种其他的理论形态一样,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衰微并被新的形态所取代的过程。因而,对哲学形态的根本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不同哲学形态相互间的异同,以选择先进形态的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是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建立哲学形态学的必要性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13亿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中国梦,必须有适合于中国国情且领先于世界的哲学理论作指导。而要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就必须首先实现中国哲学②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发展,使中国哲学站到世界哲学的制高点上。其中,中国哲学的自主发展是中国哲学健康发展的基础,离开了中国哲学的自主发展,中国哲学的健康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俞宣孟在《学术月刊》2004年第2期发表的《关于中西方哲学形态的新一轮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展得很久,我们现在提出要进行新一轮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将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哲学必须走出对西方哲学的依傍。叶险明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发表《超越西方中心论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一文中也认为,西方中心论从思想方法上阻碍着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的构建,要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新形态,就必须打破西方中心论的束缚,超越西方中心论。对此,我十分赞成。
我相信,中国人民既然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六十多年的时间内,就突破帝国主义阵营的包围并寻求到一条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也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束缚,寻求到一条使中国哲学自主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也越来越明晰了要实现中国哲学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发展,最急需的就是创立中国人自己的哲学形态学,建立起全面、系统、合理的哲学形态划分标准和评价体系,为当代中国哲学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发展开辟道路。
然而,在形态学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形态学已经陆续得以建立和完善的今天,哲学形态学却始终难以产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仅在于对形态学一般理论的把握具有较大难度,更在于哲学家们对哲学形态的理解和评价千差万别,从而给建立哲学形态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本书作者集大半生之所学,精研十余年,尝试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表现形式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人手,明确哲学形态的基本内涵以及哲学形态划分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区分哲学基本形态及其衍生形态,分析不同的哲学基本形态在世界哲学中的地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哲学形态划分的7级阶元系统,探讨不同哲学形态共同繁荣的可能性与实现途径,力图撰写一部全面、系统、科学的哲学形态学,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