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本书深入研究了明代海洋事业中的若干问题,涉及造船与航海技术、海洋运输和由此带来的边疆发展等内容。上篇主要以古代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造船与航海技术为研究对象,关注因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而技术交流和文化传播现象。下篇主要研究明代北方海洋运输的细节,以及因此产生的边疆管理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全书立足全球交流的宏大视角和区域差异的细节研究,通过对若干具体个案的分析,展现明代海洋事业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海洋相关的社会管理等问题具有参考意义。本书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上科技知识的传播项目提供出版资金。
|
關於作者: |
陈晓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海洋史和历史地理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承担中科院科学史所郑和船队航海技术研究和丝绸之路上的科技知识传播项目,专著《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研究》即将出版。
|
目錄:
|
上篇 海船制造与航海技术1
明代海船上的遮洋等防护设施3
福船的装甲防御设备在明代抗倭实战中的作用26
明代文献中海鹘船图的演变与舷外浮体的发展46
与明代航海文献中更类似的几种域外计程单位53
古代中国与印度周边的航海造船技术交流63
从保寿孔与桅下硬币看古代欧亚间造船文化的传播84
下篇 登辽海运与明代辽东115
明代登辽海道的兴废与辽东边疆经略117
海禁政策对明代辽东与山东之间地域认同现象的影响165
从军牧业的调整看明代辽东管理体制的变化181
明代辽东海运与屯田起始时间考证206
辽海地貌与明代的辽海卫215
|
內容試閱:
|
前言
明代海洋事业常引人关注,如郑和下西洋、御倭海战、海禁政策等都是其中的著名事件和重要内容。海洋事业的发展与航海造船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但又不全由后者决定。作为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技术和产业,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常受政府部门管理的影响,而国家政策的鼓励或制约也会导致相关技术的飞跃或衰退。在明朝这个中央集权制高度发展的时代里,航海造船技术的起伏与政策变动情况密切相关。在明初洪武年间,朝廷可以每年调集数万军队和数千条运船,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连续从事由江南太仓到辽东的长途海运,并直接保证了明朝将士在辽东边疆的顺利管理与驻防。在永乐、宣德年间,政府可以组织起庞大的郑和船队,七次远赴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促成中国实用航海技术的巨大进步与普及。这些辉煌的成就建立在当时国家政策的全力支持基础上,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海洋事业的巅峰时期。
然而在明朝中后期,由于海洋相关政策的调整,国家航海事业明显衰退,一些沿海区域的发展也受到很大打击。尤其是在明末辽东战场上,因长期海禁政策导致航海造船技术衰退,一度使辽东前线后勤补给遇到阻碍,给战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航海秩序的扰乱不仅导致技术的衰退,还使以海洋为生的人们生计凋零。在一系列不当政策的长期作用下,最终导致因航海而联为一体的辽东、山东两地人群矛盾爆发,不仅影响了海上形势,还使明末西洋火器技术的应用受到重创,与其相关的孙元化、王徵等长于科技的官员也因此改变了命运。
所有这些令人遗憾的事件都不是由技术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管理不当导致的一系列后患。但在这些动力和阻力交相出现的年代里,中国航海造船技术依然以其特有的轨迹发展,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与外界交流的特征。
海洋看似阻碍了人们前行的脚步,但航船却又架起新的沟通桥梁。中国拥有悠久而强大的航海造船文明,从上古时代开始,东部沿海地带的人们就驾驶着独木舟、木筏和由此衍生的各种航船,在太平洋的风波与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