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新文化建设历史实践研究(1949-1952)

書城自編碼: 33574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杨俊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5788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9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HK$ 81.6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HK$ 70.8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HK$ 273.6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HK$ 103.8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修订版) 》

售價:HK$ 93.2
欧洲四千年
《 欧洲四千年 》

售價:HK$ 9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5.8
《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

HK$ 181.8
《 应急管理蓝皮书:中国应急管理报告(2018) 》
+

HK$ 195.0
《 中共党史专题资料丛书——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 》
+

HK$ 105.3
《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 》
+

HK$ 203.6
《 天下·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 》
+

HK$ 174.9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 》
編輯推薦:
本书所定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实际上是指新中国成立的*初三年,即1949年到1952年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变革时代。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因此富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建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非常重视新中国的文化建设。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文化建设,绕不开*的思想,也绕不开对他的思想的评价。本书对此客观深入地进行了阐释。
內容簡介:
本书所使用的文化,是指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本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旧文化的解构与建构深刻背景、实践过程、根本特征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文化改造的意蕴进行深入的透视和分析。
關於作者:
杨俊,安徽宁国人,博士,教授。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政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国家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全面从严治党研究》等专著数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和领导批示。
目錄
前言001第一章新旧文化之辨001
一、 文化本质论能动的反映论002
二、 文化的功能革命的功利主义论004
三、 文化性质新旧文化论008
四、 新民主主义文化如何为广大的民众服务017
五、 新民主主义文化实践020第二章新文化建设的根据处于过渡状态的新经济新政治025
一、 关于中国革命性质问题的探索026
二、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034
三、 制定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国纲领041
四、 立而不确实践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050第三章新文化格局理论设计与实践走向062
一、 新中国要有新文化063
二、 一元指导下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格局072
三、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实践走向079
四、 策略与反复《学习》杂志事件084第四章新文化建设的承载者知识分子群体088
一、 经典作家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理论089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关问题的认识及政策096
三、 新中国创建时期对知识分子的基本判断101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10第五章构建支撑新文化建设的政治上层建筑121
一、 破除支撑旧文化的新闻传媒体制121
二、 处理受西方影响的宗教文化教育救济机构126
三、 建立支撑新文化的机构与制度130第六章新旧文化的破与立150
一、 强化中共党内学习与教育152
二、 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教育全国人民154
三、 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教育160
四、 普及新文化的重要载体电影和戏曲的改造167第七章政治运动的文化改造意蕴174
一、 抗美援朝运动175
二、 镇压反革命运动178
三、 土地改革运动181
四、 改革旧的婚姻制度和移风易俗运动184
五、 文艺界的整风学习运动186
六、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89
七、 三反五反运动195第八章个案研究批判电影《武训传》事件分析200
一、 《武训传》的剧本修改201
二、 对电影《武训传》的宣传204
三、 发动批判《武训传》运动210
四、 主旋律与变奏曲216结束语219
一、 功效与意义219
二、 特征与趋势222
三、 基本经验226
四、 历史启示229参考资料目录236后记255
內容試閱
前言
用一定的以统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观念形态即文去塑造和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即化,是为文化。而各种具体的观念形态和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这些文化形式的载体及其支撑体系的建构,是为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变革时代本书所定义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指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到1952年期间。,这一时期中共领导进行的旨在确立和巩固与新政治新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活动的总和,即为新文化建设。一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创造了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即纹,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由这个原始之义衍生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和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文又引申出与质、实相对的精神修养和美善德行之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化指改易、变化,是事物动态的变化过起。在中国古典的记叙中,文化即人化,即拥有智慧和经验的人类按自己的要求去改造自然。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具有以道德为核心的文。用文去改易、塑造外在的物质世界野,是为文化。文化合用通常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名词,表示与自然神理相对的人的一种特性。其二是动词,即用文去化,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的人化的活动意味。一部人类史其实就是人类的文化史。在文的释义上,东西方殊途同归,拉丁文中的文词根为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都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的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现在人们使用文化一词是《辞海》中文化的释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4365页。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形态的角度分析文化,认为社会形态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领域,经济、政治都是社会存在,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则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有机地构成了社会的宏观结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还从社会生产方式角度分析文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文化。即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政治。经济是基础,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由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本书所使用的文化,按照毛泽东的经典定义,指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基本形式。社会心理表现于人们普遍的感情、情绪、倾向、态度、习惯、风俗、传统、审美、情趣、社会风气等未成文形式。思想体系是人们系统化的、具有确定规范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包括哲学、宗教、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等具体的文化形式。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为之提供载体和支撑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及其载体包括各种传播形式和各有关机构、组织、部门等设施,以及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有关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就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领域亦即思想文化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初,新政权领导进行的旨在创立与新政治经济相适应相作用的新文化活动,即为新文化建设。二文化是人类的DNA,一个民族就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与意识形态影响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历史地看,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在延安时期,中共就明确地指出文化是革命的一条战线和一个方面军。自1942年整风运动起,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新意识形态已经在根据地解放区逐步确立和强化,并且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经过漫长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49年10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每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时候一样,新政权需要重新整合思想文化,确立新的意识形态,把以前在根据地解放区确立的新意识形态在全国范围内铺展,完成在指导思想上统一,建构一种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激励与整合人们对中共领导的社会和国家的集体认同,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已经变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社会,新中国的新经济新政治需要有新文化,以新文化来促进和巩固新经济和新政治的确立。然而,中共领导的确立新文化的原因与意义远不止于此:作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共产主义革命,要求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同时,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3页。基于以上思考,极端重视正确思想作用的毛泽东,不能不把确立新文化,看成是关系到新生的政权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文化建设任务如此繁重,但在当时,整个文化队伍中的人民解放军太少了,那些原国统区留下来的,有着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无从取代。对于这些当年国统区的知识分子,中共重视他们的作用,但认为就其政治属性和思想范畴而言,他们大多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范畴。当然,中共认为,他们大多数是愿意为新中国服务的,经过思想改造也是可以成为党的知识分子的,这就是整个新中国成立初期轰轰烈烈进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内在根据。三经济政治存在决定文化存在。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与政治,就有什么样性质的文化。新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决定了新中国的文化。1. 新中国新文化的根据处于过渡状态的新民主主义新经济和新政治中共在延安时期就确定的新民主主义路线,认为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所深刻决定,在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因素领导的,既非完全的资本主义又非完全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利用这个不可移易的时期,发展社会生产力,等到建立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工业基础后,再瓜熟蒂落地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状态的基本内容是:其一,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上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五种经济成分各得其所,都得到发展。在政治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视为人民范畴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核心是共产党领导,公营企业占主导地位,发展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范畴。其三,经过大约15年左右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基础,之后再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9月,中共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2页。,并且以此为根本原则,通过了《共同纲领》这部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页。。新民主主义理论所强调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策方针,丝毫不意味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淡化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83页。这个根本信念。新民主主义就其实质来讲,都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恰恰是为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而不得不进行的迂回为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基本的物质基础、政治力量和思想条件,以及为了应付敌强我弱的困难局面和减少打击面以消灭主要敌人的策略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形势不断变化,以及敌、友、我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共在实践过程中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看成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2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185页。,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生成、资本主义因素不断被消除的,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变化的过程。这种背景下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实践,根本特点在于立而不确:当前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要进行长期准备之后再采取实际的社会主义步骤,这一原则明确写入《共同纲领》,是谓立;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内容及对其实际内涵的认识是变动的,是谓不确。从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实践,实质在于不断强化社会主义因素的领导地位和决定作用,基本趋势是一个社会主义要素的比重不断壮大、非社会主义要素被利用、引导、限制和改造而不断地被削弱的动态的发展过程。2.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的文化实践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体设计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与这种经济与文化相适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化设计是认为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整个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是一致的,这个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即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方法,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并不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因为当时经济上政治上尚且有资本主义成分,而且这个成分的存在是合理的和有益的,所以,允许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地奴化思想以外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法存在,同时,也要看到民族资本主义有好的一面,譬如他们还是爱国的,在反帝反封建方面也有它好的一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93页。。然而,如前文所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积极变化,中共领导人逐渐倾向于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作为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文化,自然也是有这个实践的要求。纵观1949年到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实践,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发展线索:新中国成立后,以《共同纲领》为指导,中共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但随后不久,又开始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转变。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对待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这一问题认识的变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文化过渡的状况,因为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关键在于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态度上,一旦开始肃清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开始。从1951年9月到1952年秋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1951年12月到1952年10月的三反五反运动,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发展成为改造整个知识分子阶层,确立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社会指导地位的政治运动。运动中要求知识分子批判和肃清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反五反运动不仅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同时也是思想斗争。这次运动明确要求把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投机取巧的本质揭露出来,进行斗争,斗争就是改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35236页。。三反五反运动,在思想方面的收获主要是划清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界限资产阶级思想受到了系统的同时是群众性的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罪恶是暴露无遗了,在群众中已经失掉了威信,它已很困难再蒙蔽广大群众,引诱广大群众走上错误的道路上去。薄一波:《为巩固三反五反运动的伟大胜利而斗争》,《人民日报》1952年7月l日。正是通过针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不断升级的思想教育和政治运动,中共将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针贯彻到整个国民文化教育之中,迅速走向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转变。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新中国要有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以新文化来促进和巩固新经济和新政治的确立。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不但是振奋社会人心的口号,也是新政权付诸文化改造实践的政策导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改造,就基本内容而言,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无产阶级思想清除地主买办阶级的反动思想,同时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第206页。。1. 与文化领域相关的政治上层建筑方面的破和立这里的破是指破除支撑旧文化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清除和改造旧政府在文化方面的国家机器、规章和准则。主要包括肃清旧的新闻、出版、宣传、报刊、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管理机构与规章制度,处理受西方影响的宗教、文化、教育和救济机构,荡涤封建势力和封建羁绊等活动。这里的立是指确立和巩固新文化物质的附属物和制度规范等,为把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灌输与传播而建立机构和建章立制。这主要涉及新闻传媒、宣传系统、文化教育、出版系统、思想政治、执政党的政治教育部门等文化领域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的形成、调整和巩固。通过这些工作,为建设新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2. 思想上层建筑的破和立这里的破是破除和清理旧的观念上层建筑,即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以及改造旧思想意识、旧习惯和小生产心理等。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批判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等形式完成的。通过批判帝国主义侵华的本质和恶劣行径,批判旧中国政府的反动、封建、专制和卖国,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腐朽性,以及揭露所有这一切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与严重危害,构建起旧社会旧政权的负面性,激起广大民众对它们的憎恨和厌恶。立是指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贯彻、宣传和普及等群众性实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以及向全体社会成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论证与说明中共建立新社会的人民性质和美好前途,为社会各方提供一个充满美好期待的新社会共识,从而赢得公众对中共领导的政权的普遍认同,构建起社会价值体系和共同的政治信仰,为建设中共领导的新经济新政治提供文化支撑。3. 寓文化改造于政治运动中,以政治运动支撑文化改造中共成立伊始,就以政治动员作为凝聚资源和力量的主要方式,在教育和发动广大民众接受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争取人民群众支持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与旧社会彻底决裂、建立一个新世界这样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不经过充分的社会动员是难以完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年的历史,就是由一个接个的党领导发动的大张旗鼓的群众运动合成的: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亿万人民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土地改革运动、婚姻制度改革和移风易俗、文艺界整风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等等。这些政治运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深刻社会变革,这些运动本身就带有破坏旧文化、确立新文化的目的。实践也证明,这些政治运动对新文化的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譬如土地改革运动的文化意蕴就是反对封建文化;抗美援朝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和盲目崇拜西方的民族自卑心理;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的清理内层中层和外层,为新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文艺界整风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主要是改造资产阶级思想;三反五反运动是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影响经过这些运动,广大群众从身份解放到政治经济权利意识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因此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社会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4. 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不是消极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的过程,并且这种反映还遵循着它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如果说1949年到1952年的中共内部对于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何时向社会主义过渡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论、疑虑的话,这个阶段向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转变的态度,则是比较一致和坚决的。引人注目的是,正式提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意味着正式开始了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大致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发生在正式提出开始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和社会主义政治过渡之前,即发生在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之前,也发生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和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不仅如此,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形成。五本专题研究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如下:1. 尽可能充分地占有材料历史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事实或者说是研究现象,或者说是微观的研究,第二步是解释事实或者说是研究本质,或者说是宏观的研究。相关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这是本书研究的基础。本书系统地收集和整理党内关于文化建设相关文献。在充分占有处理的基础上,按照正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 形成立论的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中共党内相关经典文献,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相关论述,研究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和中国共产党人话语体系中的关于文化的本质能动的反映论、文化的功能革命的功利主义、文化的性质何为旧文化?何为新文化?新文化又分哪几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等等、新文化的服务对象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实践。研究与文化相关诸要素相互间的逻辑关系,从中抽象文化的质的规定性,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分析的概念体系、理论逻辑及其框架结构。3. 揭示该事件发生演化的内在根据按照经典作家的理论,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必须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放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加以考察。由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治与新经济的革命性变动,这种变化决定了文化的变迁。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新中国建立时期所确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实践与最初的理论设计也发生了意味深长的变化。当然,这种内涵的变化是有根据的、是必然的选择,而这种实践的变化对现实的影响又是巨大的。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文化并不是被动地受政治经济的决定,文化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也是观念体系;文化既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但文化从来就是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存在的。这些研究内容的特点与要求,决定了该部分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本书可能创新的地方。004. 分析特殊的研究对象中共对知识分子群体的认识和政策是本部分首先研究的内容。在经典作家的论述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属于被剥削的脑力劳动者,但就其政治属性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拥有自己的知识分子太少了,新文化建设不能不依靠广大旧社会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这样,就产生了对知识分子的团结、利用、改造的政策。当然,随着新民主主义文化实践过程中的内涵变迁,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发生了有意义的转变。5. 研究历史的本然历史研究从中探寻本质、规律、逻辑、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新文化的历史实践。总体上看,这一历史实践分成两个方面和两大部分:两个方面是破与立,两大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