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HK$
98.6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HK$
123.1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HK$
1097.6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68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5.8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4.9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內容簡介: |
《孟子》是儒家经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书中所主张的性善仁义民本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人传统思想与道德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如此,《孟子》全书譬喻生动、辩议恣肆、气势雄浑,也代表了先秦散文艺术的杰出成就。为了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这部经典的哲思与文字之美,《孟子精译:诵读版》参考了很多学者的著作,在原典的基础上进行了注释,并以适合今人理解的方式进行了翻译与阐发,希望能与广大古代文化的爱好者们一起走进伟大先贤的思想世界。
|
關於作者: |
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东方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从事文艺美学、中国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目錄:
|
内容提要
前言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
內容試閱:
|
前言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朝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故此,孟子又被尊称为亚圣,可见孟子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人(即今山东邹城市)。如孔子这个称谓一样,在姓氏后面加子的称呼是对他的尊称。他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故此,孟子算起来应该是孔子的第五代弟子。孟子也乐于以孔子儒家思想的继承者自居,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并在仁义性善民本等方面进行了拓展,做出了更加系统化的论述,在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至孟子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孟子主要由母亲抚养教育。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据说曾因为怕邻居给年幼的孟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连续三次迁居。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传说。孟子受教育于孔伋。孔伋字子思,被称为述圣,是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以仁义王道民本为自己的政治主张,中年之际,游历各个诸侯国,曾到过齐、宋、鲁等过。其学说影响极大,在他的游历过程中,颇受礼遇,我们在《孟子》一书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孟子意气风发、将诸侯王驳斥得哑口无言的场景。但孟子的王道主张并不能真正吸引希望快速扩张、力求争霸的战国诸侯们,故此,诸侯们礼遇孟子,却没有人真正去尝试孟子的主张。
晚年孟子专注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孟子尽心上》),与弟子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一书就是孟子与弟子们共同编撰而成的。(关于《孟子》是孟子自著、孟子后学整理编著、还是孟子与弟子们共同编著的,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本书采取通行的观点)
《孟子》一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史记》中也是这样记载的。但《风俗通》与《汉书?艺文志》中则记载《孟子》一书有十一篇,还有《性善》《文说》《孝经》和《为政》四篇。至东汉,学者赵岐作《孟子章句》时,为前七篇作注,并将每篇分为上下,同时认为后四篇为伪书,不予作注,成为今天流行的《孟子》七篇十四卷的祖本。《孟子》一书,在《史记》《汉书》中,均被列入诸子著作。在唐代之后,地位日益提高。宋神宗时期,《孟子》被正式列为经书。宋代大儒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在中国古代的《孟子》研究中,除了赵岐的《孟子章句》,还有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等重要著作。在近代学者的作品中,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所作的注本简明晓畅,非常值得大家去阅读。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如果在阅读本书之后还有兴趣,可以选择朱熹的《孟子集注》作为拓展阅读的书籍。
《孟子》七篇,是孟子的言论汇编,集中体现了孟子学说在政治、社会、修身等方面的主张。与《论语》短篇汇集、文约意丰的语体文风格不同,孟子文章多长篇大论,气势宏大磅礴、论辩机智通达。《孟子》与《庄子》是中国先秦散文两种风格的扛鼎之作,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孟子》一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已经成为我们日常言说中的常用语,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舍生取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左右而言他有恒产者有恒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有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等,足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之深。
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以为人生来就具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是仁、义、礼、智四种品德的起点(四端)。由于四心为生来所具有,故此,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也是先天而有、与生俱来的。而人必须不断自省、不断努力,才不会丧失善的品质。
在社会政治方面,孟子提出了王道的主张,主张以仁者无敌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主张以德治仁政争取民心归附。最为可贵的是,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如果残暴,那么臣民便有权起来反抗。孟子曾当面追问齐宣王朋友有辱所托,那么这样的朋友就应该与之绝交;如果一个官员不称职,就应该被罢免;那么如果一个国君不能够好好治理国家,又该怎样?齐宣王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朋友都有这样的印象,一个个集权的中国古代王朝总是避免不了同样的命运,不免一次次踏入由治而乱的循环怪圈。原因之一,或许就在于此。孟子在千年前对齐宣王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历代集权、专制且世袭的君主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着。
孟子思想传承的千余年中,虽然他的很多主张都被学者、士人奉为圭臬,但他民本君轻的光辉思想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甚至臣民自明代后更被统治者所删削。然而,今天看来,孟子所说的民本仁政,才是一个健康社会所应该追求的理想。
解译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