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提出的“混合式教育”是以学生体验为出发点,将教师角色、教学环境、教育手段等各种维度纳入其中,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本书以合作建构理论为基础,以 CoI 探究社区模型为框架,使“混合式教育”不仅在理念上更加具体和细化,在实践中也具有极强的参考性。本书不仅提出了混合式教育的实践原则,更重要的是以国内外多样化混合式教育实践的案例为支撑,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为广大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切实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It is flattening and shrinking the world, Globalization 3.0 is going to be more and more driven not only by individuals but also by a much more diverse - non-Western, non-white-group of individuals. ——Thomas L. Friedman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将这个世界称之为全球化影响下的“扁平化的世界”。在这个以数字化、微型化、虚拟化和无线化为特征的今天,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不再来自国家或企业,而是来自个人。当科技、政治和经济革命正在消除各种壁垒时,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环境变得公平了,大家的机会也都渐渐变得越来越均等。当你的竞争对手广泛存在于世界范围内时,各个国家或机构的竞争力就极大地取决于人才素质。Greer & Associates 公司总裁 Greer 认为:“每个人都知道其他人在做什么,而且大家拥有同样的工具。因此,你必须成为最优、最具有创造力的思想者……我们售卖的是具有启发性和创造力的解决方案,我们售卖个性。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些不能够被数字化的东西……因此我们聘请了更多的思想者。”近年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愿望意识、责任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与各国合作性崛起的道路上需要靠人才作支撑。《IT时代周刊》指出:“未来25年,中国的人才需求一定是往上涨的。中国现在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因此10年之后,中国将需要100万顶尖人才。中国面临一个新的转型时期,要从人口红利转到人才红利,要从中国制造转到中国创造,要从投资拉动转到人才拉动,这些都要靠人才来支撑。”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对未来做好准备,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进而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具有坚实基础。”(《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8)在中国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中,高等教育承担着引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的重任,对我国总体实力的提升有着带动和示范作用。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与创新,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和定制化教育以培养出在未来环境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就成为当前教育者们面临的迫切问题。本书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此提供解决方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所包含的核心能力的内涵、类别、相互关系和培养现状;·将能力培养与当今信息化教育实践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实践原则和案例分析。笔者认为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混合式教育则是契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能够为实现此目标提供坚实保障的教育模式。对于急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创新能力是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成为中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核心培养目标之一。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紧密相关,互为依存。因此,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作为高等教育实践的重要培养目标。混合式教育以可持续性教育话语和合作互动学习为核心,将最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与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不同于传统的“混合式学习”概念,混合式教育不仅仅涉及教育形式的混合,而是以协作式建构理论为基础,以探究共同体(Communication of Inquiry, CoI)理论为框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混合。在秉承高等教育价值体系和信念的前提下,通过“触发事件—探究—融合—解决”四个阶段,激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提供高质量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其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混合式教育通过综合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方式的优势,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共时异时、线性非线性、文本超文本、个体与团体、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等各维度,以灵活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达到1+1>2的效果,为实现定制性智能教育提供支持。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混合式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育者们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各种学习方式之间的比例分配问题、班级规模问题与开放资源的融合问题等。因此,本书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混合式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已开展的相关教育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加深教育实践者对其概念界定、内涵、外延、教学设计和应用效果的认识。本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各高校更有效地开展符合中国教育现状、具有中国特点的混合式教育实践,为解决教育实践者在重新设计混合式课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灵活多样的混合方式,培养当代信息社会所急需的具有高层次思维能力和高情商的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作者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