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读红楼,学管理

書城自編碼: 34691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战略管理
作者: 李谋宏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121014
出版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1.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編輯推薦: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世界,而大观园之外是《红楼梦》中的现实世界。理想的日子,总为性情所左右,爱恨情仇,嬉笑怒骂,皆为真情;现实的日子,总为职场所左右,得失取舍,趋附喜好,皆为利益。所谓的成长,只能是把理想世界的梦想藏在心里,走在现实世界的路上,再去创造理想世界。
《红楼梦》在理家的过程中显示管理智慧,是以家庭依附关系即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出发点的,不完全等同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处理家务事务中的事例,与企业中的管理案例有相似之处,因此,《红楼梦》中理家的智慧,在企业管理中就有借鉴意义。本书通过《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例,来发现管理智慧。
內容簡介:
作者探究《红楼梦》中主要理家人物贾母、王夫人、王熙凤、探春等处理家族事务的经验教训,对其中的管理思路、处理手段、显示出的智慧和效率进行合理化总结。并且结合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宗法文化背景下以血缘为纽带的民营家族企业,尤其是改革前沿地的广东中小企业的成功管理案例,即把焦点放在血缘关系的家族内部去分析,兼叙其他社会关系。
全书共十二篇,分别为贾母篇、王夫人篇、王熙凤篇、平儿篇、探春篇、贾政篇、宝钗篇、袭人篇、晴雯篇、贾雨村篇、刘姥姥篇、周瑞夫妇篇,具有独特的视角,带来新的思路,将会给读者以新的阅读感受和认识。
關於作者:
李谋宏,1980 年生,甘肃省西和县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专注于汉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特别是宋史研究。三年后南下,现在为广东某企业的事业部营销经理。在日常的业务管理过程中,同时进行企业营销和企业文化的研究。已经出版地方史料《双龙寨纪事》。
目錄
第一篇贾母篇:长寿的决策者
第一章贾母出场
第二章贾母的顶层设计
第三章贾母的管理之道赏罚分明#公开进行
第一节对有贡献的人要奖励给凤姐单独过生日
第二节对影响坏的人要处罚处理赌博事宜
第四章贾母的细节关注
第一节大关节处,注意小关节特殊的礼节
第二节忙乱之中,善于息事宁人平儿被打的劝慰
第三节安排之事跟到底安排人去园子知会众婆子
第四节日常生计的基础要打牢基本技能要掌握
第五节假消息也要有激励混乱中有度
第五章贾母的培养之道以袭人、鸳鸯、晴雯、紫鹃为例
第六章贾母的善良闵老慈幼关爱老幼
第七章贾母的家底明晰从料子说起
第八章贾母的细致入微懂得操作层面的委屈
第九章贾母的胸怀误批王夫人后的致歉
第十章贾母的批评艺术保全邢夫人的面子
第十一章贾母的默许用非常之法应对非常之事
第十二章贾母的洞见平常之处看不同
第十三章贾母的大义做最坏的打算留生机
第十四章贾母的乐观逆境中的正向思维

第二篇王夫人篇:授权型领导
第一章 贾府与王府的联姻
第二章 王夫人授权管理选组建团体
第三章 王夫人底线之争怒查大观园
第四章 王夫人的奖惩导向调整月例银子

第三篇王熙凤篇:总揽全局的执行者
第一章 初识王熙凤
第二章 王熙凤初试锋芒协理宁国府
第三章 王熙凤的事情安排执行层面沟通很重要
第四章 王熙凤的务实
第一节 工作务实给黛玉安排起居
第二节 行动果断给宝玉收拾灯油烫伤
第三节 处理不了要避让转移开李嬷嬷、王善保家的
第四节 敏感实例金钏死后,送礼为月例银子
第五节 重要事情要检查确认袭人回家探母衣着
第六节 精明来自天性探春请她做御史
第七节 善于发现人才有目的性地培养小红
第八节 有预见性邢夫人劝说鸳鸯
第九节 特别重要的事情亲自落实外出照顾好宝玉
第十节 为下属承担责任替袭人遮掩
第十一节 不看僧面看佛面处理周瑞儿子
第十二节 善于变通施调包计黛玉变宝钗
第五章 王熙凤的弄权手段厉害
第一节 计除不轨折腾贾瑞至死
第二节 收敛钱财铁槛寺弄权
第三节 剪除对手设计尤二姐之死
第六章 王熙凤经营能力月钱生利钱
第七章 王熙凤的应变解释绣春囊
第八章 王熙凤查大观园内部斗争的小波澜
第九章 王熙凤支持探春管理者的胸怀
第十章 王熙凤应对无厘头敲诈意外之财的支出
第十一章 王熙凤的委屈家婆给的难堪
第十二章 王熙凤力诎的实质形势比人强
第十三章 王熙凤理家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

第四篇平儿篇:优秀的副手
第一章 平儿从何处来
第二章 平儿协助管理的案例
第一节 情掩虾须镯维护宝玉的名声
第二节 得饶人处且饶人威严下的宽仁
第三节 蔷薇粉,茯苓霜内部争斗的小波澜
第四节 张弛有度处事恰到好处
第三章 平儿的善良与关注弱势
第一节 给邢岫烟送外套关爱贫弱
第二节 给尤二姐弄饭菜不落井下石
第四章 副手的价值体现做好一把手的有益补充

第五篇探春篇:体制内的改革者
第一章 探春是谁
第二章 探春理家的改革措施
第一节 按例出银把现成的制度执行好
第二节 节 流措施蠲除宝玉、贾环、贾兰的重复开支
第三节 开源措施承包大观园的杂事
第四节 能明而断不轻易被利用
第五节 怒斥老奴要回迎春抵押物品
第六节 能护犊子查抄大观园为丫头出头
第七节 关键时刻能化解为王夫人辩解
第八节 勇于担当汇报赌博之事
第三章 探春理家的思考
第一节 承包制的试运行理家被停止
第二节 理家的内部小改革现代企业的改革思考

第六篇贾政篇:迂腐的当家人
第一章 贾政其人
第二章 贾政家务政务五则
第一节 怒打宝玉听信谗言
第二节 李十儿作祟无力扭转
第三节 错谴包勇以忠勇为懒惰
第四节 再救薛蟠手段迂腐
第五节 宝玉练习骑射以腐化为能事
第三章 贾政昏聩的思考

第七篇宝钗篇:全能型高参
第一章 后来居上的亲戚
第二章 宝钗知识的全面性
第一节 书画知识
第二节 社会生活知识
第三节 药材行业知识
第四节 诗歌知识
第五节 医学知识
第三章 宝钗分享礼物给众人维持融洽的关系
第四章 助人解难搭桥过河,借东风做东
第五章 思想工作的高手沟通显示力量
第一节 众人之事承包大观园的思想动员
第二节 谈心到深入孤僻的人也要找对方法
第六章 摆正位置客居之时规避利害冲突
第七章 善良到底对恶人也给予仁心关怀
第八章 处事及时关键时候及时出现
第九章 向最高领导看齐不是讨好而是效果最大化

第八篇袭人篇:基层工作的优秀代表
第一章 人见人说好的花姑娘
第二章 袭人的痴处态度决定一切
第三章 袭人的工作细致与到位
第一节 对玉的保管重中之重
第二节 缝鸳鸯肚兜贴身的工作要到位
第三节 细节 的落实谨慎为本
第四节 遇到不解之事调查的重要性
第五节 小事情能遮掩容人之失
第六节 小事情看真情小物件能舍得
第七节 与上级的沟通很重要袭人拜望王熙凤
第八节 协助的规劝工作劝宝玉上进选对时机
第九节 与高层的汇报沟通谦虚谨慎为要
第四章 袭人应对检查抓住重点
第五章 袭人受委屈责任与担当的开始
第一节 宝玉踢袭人误会的结果
第二节 李奶妈骂袭人怨恨的力量
第三节 贾母批评代人受过
第六章 袭人进言王夫人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七章 平台成就自己也限制自己跳出平台也许会成就自己
第八章 袭人最大的优点接受突变的生活韧性
第九章 基层成长之路草根的逆袭

第九篇晴雯篇:悲哀的出局者
第一章 晴雯是谁
第二章 晴雯事例四则
第一节 职场大忌越级处理坠儿
第二节 难于从众撕扇子显个性
第三节 能力出众带病完成高难度任务
第四节 个性张扬容易得罪人

第十篇贾雨村篇:失败的官场投机者
第一章 贾雨村初现十里街
第二章 贾雨村的升职起伏宦海风险
第三章 贾雨村职上枉法身不由己
第四章 贾雨村的败落鲜有不倒的官场投机者

第十一篇刘姥姥篇:成功的推销者
第一章 谁是刘姥姥
第二章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试一试总是有效果
第三章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大获全胜式的成功
第一节 迎合贾母讲慈善的故事天赐良机
第二节 应对宝玉编故事积累总是在平时
第三节 大观园里扮丑角需要是最好的价值
第四节 给大姐儿起名送祟要有些解难的手段
第五节 丰硕的结果付出才能有回报
第四章 回报贾府知恩图报救巧姐儿
第五章 刘姥姥为什么能成功应变是关键

第十二篇周瑞夫妇:出局的职业经理人
第一章 周瑞夫妇王夫人娘家带过来的人
第二章 周瑞被坑害系列
第一节 女婿冷子兴古董行官司
第二节 儿子喝酒闹事被打
第三节 干儿子盗窃被打死
第三章 周瑞的失败好牌被打烂

后记我的红楼情缘
內容試閱
自序走出大观园的自我找寻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理想世界,而大观园之外是《红楼梦》中的现实世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说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之大。
在大观园里,宝黛钗等主人翁也是一样,他们处在一个与外界接触少的环境里,因而能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参加诗社、聚餐、放风筝等。然而,总有一天,这样的平静自在生活会被打破。无论是晴雯、司棋的被撵,还是迎春、探春的外嫁,都终会到来。黛玉的香消玉殒、宝钗的出闺成礼也是注定的,而且这既是命运也是现实。
在现实中,成长中的我们,过去的我们,也就像在预期大观园里,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学校,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在自由预期中,我们为着理想全力以赴。当我们到了毕业季时,就会发现,理想被现实一点点侵蚀磨灭,被各种不理想包围。我们在不情愿中与现实共舞,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甚至是磨洋工,混日子一样对付现实。与其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倒不如说其实是志大才疏。没有被认可的日子是颓废的。而现实往往教会我们应脚踏实地,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
理想的日子,总为性情所左右,爱恨情仇,嬉笑怒骂,皆为真情;现实的日子,总为职场所左右,得失取舍,趋附喜好,皆为利益。当我们沉下心来细想时,总觉得人要追寻真性情,是为精神世界,但实际上,我们总是需要为了现实生活而奔波。
这不是所谓的理想世界,这是真的现实世界。
时间将教会我们生活,我们从理想世界中出来,进入现实世界,会感到失落。这种失落感有多强烈,完全取决于我们心中理想世界与真正的现实世界的落差有多大。我想,所谓的成长,只能是把理想世界的梦想藏在心里,走在现实世界的路上,再去创造理想世界。
期待理想世界,如同结婚后还怀念初恋一样。岂不知,自己现在的伴侣,其实也是某人的初恋,在被别人思念着。在错位的生活中、迷失中任由时间流逝,是多么可惜!成长就意味着抛弃理想中的幻想成分,逐步走向现实中的条件和环境、形势与状况。无论这个形势是好还是坏,生活总是第一位的。
走出大观园,不一定都是完整的毕业季,在生活中可能完全失去可依赖的部分,这就是现实。在现实中,总要面对职场,我们在这里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必需的生活资料。踏入社会,甚至可能会是理想磨灭的开始;进入职场,就意味着现实世界的来临。一切都不是始料未及,而是准备不够。尽管已经做过心理上、技能上的许多准备,给自己打过预防针,但那最多也只是像在游泳前,往自己身上泼一下水,然而,要学会游泳,还是必须下水!
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每个人的生活习性也有很大区别,每个人的勤勉程度也不一样。这样使得每个人对职场的适应程度和快慢不一。
有人会很快融入职场,并风生水起地走向更高、更广的位置;而有人只是在职场原地打转,与圈里人显得格格不入;也有人从一个职场不停转到另一个职场,蓦然回首,早生华发,如同那个二流子的王满银一样,什么都尝试去做,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做成功。
没有谁是天生的成功者,也没有谁是天生的失败者,而是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努力程度、坚持韧性不一样,才使得结果有了很大的差异。同时,因为影响结果的各项条件有变化,而对于变化的影响没有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积极措施,最终导致结果的差异。虽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可能逐一对应重现,但是,从条件变化的前瞻性判断点上来看,可以借鉴。
《红楼梦》中少爷小姐们的生活是理想的,但是贾府内外一切生活都是现实的。宝黛钗们精神上的理想生活,是贾府中物质现实生活上的一座孤岛。就算在生活用度上,也离不开现实的约束。《红楼梦》中各色人物的故事,有着极强的现实性。
这些现实性交织在一起,就是整个大观园现实世界的全景。《红楼梦》中人物的故事,也就有了借鉴意义。
时势造英雄,一句话道出了特定的历史条件使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使之成为英雄人物。也就是说,一个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逐渐适应了环境并做出正向反应,得到了好的结果。
每个人的境况不同,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每个人由于秩序性的需要,是有客观存在等级的,有不同的地位。人人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这既是生命权的平等,也是相应权利的机会平等,但不是结果平等,这便是现实一面。
人在职场中,因面对不同的问题而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在自我管理中,无论进取还是舍弃,都要对自我进行规划,并在施行过程中不断纠正、检查和调整,实行自我管理,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古人家国天下的观念,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层面:
家,家庭,基于血缘的家庭群体;
国,国家,基于行政的社会群体;
天下,世界,基于地缘的国家或者群体。
从高层到基层,或者说从决策层面到基本执行层面,结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动中的。因此,对自我的管理,也是需要适时调整的。
对于大观园,笔者设想的是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是理想化。理想化容易被打破,因为现实的实践会对理想化进行修正性矫正,打破理想化,走到现实的实践中来,是相对容易的。
第二个层面是固化。固化的认识、观念、方法是来自实践的,这些已经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应该在新条件下接受现实再检验,才能确定这个认识是否属于合适的认识。往往由于执行者的认识局限和实践需要,把需要经受考验的东西当作指导一切的东西,无法走出自我的圈子。能进小步,难进大步。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基层实践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则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已经在决策层面,但仍然依据在基层时的需要来定制度;人已经在自动化操作层面,但仍然依据以人操作为主的需要来定绩效。固化引起僵化,在过度僵化和长期僵化过程中,等待企业的只有死亡。对个人而言,当思考与认知停留在那一刻、偷懒不想去思考时,就是自我固化的开始。超越自我,是一个多么伟大又难以实践的口号,知易行难。
对自我的认知,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古语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自明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在自己认识的小圈子里,不断地跳出来。变动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如果我们没有适应性变化,就很难面对时代。
社会的秩序性决定人有阶层,无论在哪里,都会讲人人平等,但是无论到哪里,人人都还是分阶层的。
升职不一定是权力变大,可能是权力变小。比如说,在地方上是一把手,是绝对的决策层;升职之后,可能就是个协助者。在项目负责制下,是决策层;到集体公司,可能就是个执行层。
升职,不一定是从基层到决策层,有可能是从决策层到协助层。反之,降职也不一定是从决策层到基层,可能是从基层到决策层,例如,在高一级政府的普通领导干部,去到下一级政府可能就是一把手。
经验的意义不在于指正,而更多在于纠错。在变化中找到自我,去面对现实的生活,尽管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在追寻的路上会更加顺畅。
是为序。


前言
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人的群居性特点,需要通过法律、社会伦理道德等来对社会的秩序进行维护。狭义的管理,指的是在企事业单位对人、财、物进行有效调配,使其得以优化。管理众人,是相对高层而言的,是一个高层管理者在生活或职场上,通过对各方资源的协调与调配,达到一定的管理效果。
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人口流动,而人员流动在企业中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人口输出大省,在大中型城市也出现外来人口比例大于本地人口的倒挂现象。这样一来,流动人群基本上是在工作地挣钱而回到户籍地花钱。企业管理的主体内容之一,就是协调人的事情。而这些流动人群,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中间体,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大量人口涌入东南沿海地区,使得工作岗位逐渐饱和,造成找工作难。这样,需求端就出现挑人做事的现象,企业中员工也有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随着中国全方位的改革、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实施,以及90后、00后已经成为新劳动力主体的趋势,人口红利在一定程度上在严重地弱化,企业出现招工难留不住人等现象。
但是,在实践中,无论是找工作难的时代还是招工难的时代,在管理人的过程中,一些企业还是展现了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是在找工作难的时代有优势,在招工难的时代仍然有优势。是什么促进一些企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做,并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除了产业结构本身的影响,管理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当时制定政策的试验性质,开放的东南沿海地区是劳动力涌往的主要目的地。与农耕文明时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相比,这是要到一个陌生的工业文明社会,建立一种不那么稳定的社会关系。在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动中,出于相互照顾的需要,往往出现血缘关系亲戚型的社会关系和地缘关系同乡型的社会关系,这两种社会关系一并投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混流中去。
从兴起、结构调整以及所经历的金融危机和市场淘汰等,企业的兴衰成败可谓一幕幕活生生的戏剧。因为改革开放前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被改革开放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取代,不在户籍地上的人开始流动。而在流动过程中,企业员工产生了对家的更多思恋。企业员工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企业中追寻归属感。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中国的企业特色再次形成了以血缘(亲戚关系)和地缘(同乡关系)为非正式组织的企业结构主体。在市场经济企业规范化程度的竞争淘汰过程中,这种结构主体不是变得更弱,而是更强。
在市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企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市场要素如技术、人才、条件变化等的综合影响。但单纯就企业本身而言,企业成长与企业老板的社会结构有关。在现实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尤其如此,企业员工同企业老板有一定比例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这样的稳定结构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
从严格理论意义上讲,市场中经营主体(企业)之间、企业和人之间分别都是契约关系,或者说分别是法律意义上的客户供应商关系、雇佣关系。但在企业形成过程中,人在企业中有特定的伦理关系、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这使得企业中经营主体和人的关系不能完全依靠契约精神来解决。
从企业经营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企业家本身与员工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二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为何在企业中会形成这样的关系?
在中小企业中往往有这几种情况:
第一,企业老板在企业中是弄潮儿,是精英人才。在创业之初和企业兴创时,由于资金、技术、吸引力等原因,往往出现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人脉中借贷的现象。这使得企业老板在成功之后,出于报恩心理,会有偏向地处理这些事务。
第二,企业老板在市场经济中是出来得比较早的一批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先找熟人带。这样就把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人留在同一个行业内。
第三,企业老板在处理地方人情世故时,经常无法拒绝他人邀约式的应酬,当别人说找一个吃饭的地方时,你往往很难拒绝。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非正式组织。在实践中,也往往出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地方的人相对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对原来村落群体生活习惯的依恋,也是对家园观念的移植。说到底,这是在市场经济企业中,在不确定的生活工作环境下,对不安全和孤独的一种自我保护。人是群居动物,在企业中更是这样。
企业中人的流动性,既给企业带来活力,又给企业带来压力。没有流动性,没有新鲜血液,无论技术还是管理都会逐步落伍;而如果流动性过大,则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就没有保障。如何在流动性和稳定性中直接取得有效的平衡,这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相对而言,企业的稳定性,在企业经营管理成功中占据比较大的一部分。试想,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过大,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都会面临比较大的浪费。因此,在企业经验管理中,对人的稳定性要求比流动性要求要大很多,一些技术上比较依赖经验和重复性劳动的企业更是如此。
对人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在经营中对员工归属感的打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企业的核心是在行业既定前提下,把最优秀的资源组织、搭配在一起,创造最大的利益。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把人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就要营造员工的归属感,才能让企业与人的关系处在更加稳定的结构中,并通过与拥有企业归属感的人合作达到企业的盈利目的。
打造企业归属感,需要培育企业的家文化。企业的员工,如果对企业没有家的认同,是很难发挥积极性的。就算员工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但在企业中体现不了自身价值,也是很难在企业中长留的。员工只有把企业当自己的家那样关心,才能有归属意识,才能始终如一地做好企业的每一件事。
日本的企业讲实业报国精神,其中有终生雇佣的思想,虽然这种精神的源头与武士道有关联,但是一辈子做好一个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制造业非常发达的日本,有很多上百年的中小企业(作坊)。这些企业里,有很多同企业生死与共的员工。如果不是他们把企业当终身事业去做,一个企业是很难坚持那么久的。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往往是竞争加剧的时候。一方面,这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快速整合,一部分优势较大的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竞争力,占领市场,赢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企业则退出市场,因此产生了优胜劣汰。在活力无限的时刻,兴衰成败看起来都是比较快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坚持10年、20年或者更久的企业是很不容易的。
一个企业,要想存活得长久,就必须有长远规划。而对企业的员工,就要有更加长远的培养,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企业毕竟不是学校,没有培养员工的责任,企业需要的更多是操作层面的人。但是,企业不能不重视企业文化中归属感的培养。如果没有稳定的企业团队,企业是很难经营下去的。
企业由人组成,企业中的人要会做人处事,这是基本常识。
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很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下去。而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依靠企业文化做好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企业通过吸收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来管理企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狭义的管理不仅是管理他物,还包括对自我的管理。
一个人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在交换劳动的生产法则基础上让自己活得更好。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生存下来,需要一定的智慧,需要自我的期许和定位,以及自我的提升,这就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没有自我管理,可别指望有稳定的生存环境让你不颠沛流离;失去了自我管理,无论拥有多么稳定的生存条件都可能因为自我放纵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从《红楼梦》中汲取生存的智慧营养,并学会自我管理,是我阅读《红楼梦》的一个收获。
在日常场景中,无论在生活圈还是事业圈,都有上下级。面对下级,你可能是管理者,要管理小圈子的众人之事,少则三五个人,多则三五百人;面对上级,你可能是被管理者。而对于个体来讲,平级之间都是个体,对自己的圈子而言,则只涉及生存问题。
这样一来,人的存在就有了双重身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一个企业中,多数管理人员处在一个有上级和有下属的位置,同时需要管理和生存方面的智慧来应对工作和生活。
中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描写了很多家庭生活情节。《红楼梦》在理家的过程中显示管理智慧,是以家庭依附关系即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出发点的,不完全等同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关系。处理家务事务的事例,与企业中的管理案例有相似之处,因此,《红楼梦》中理家的智慧,在企业管理中就有借鉴意义。本书通过《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例,来发现管理智慧。
(本书参照的《红楼梦》版本是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全2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后记 我的红楼情缘
王扶林先生导演的1986年版《红楼梦》电视剧,是我与红楼的初见。在20世纪80年代,看电视不像今天这样看,不是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一台电视机。甘肃老家的村里有三千多人,电视机只有那么四五台,如果其中有一台是彩色电视机,那么几乎就是利用来看电影的。有电视机的人,一般会尽可能把电视机搬到露天去让大家一起看电视,在那个年代,这不是一个村的现象,而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
说实话,电视里在播放什么,当时很多时候是看不懂的,只是看看热闹。只不过,黄山那块石头画画和里面的《红楼梦引子》歌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喜欢听,蓦然回首,一晃已经三十多年。
初高中的课外阅读时间,我陶醉在武侠小说的世界里,而当时《红楼梦》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外,主要原因是读不懂。在二十多岁时阅读,我只读到十几回就停下了。隔了两三年再读,也只一次性读到六十回左右就停下来,因为感到太伤脑筋了,且不说里面满是诗词歌赋,光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就够复杂的。又过了一两年,已到而立之年的我一口气读完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从那时起,我才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已经记不清具体读了多少遍,直到2017年,我因为特殊的事情,在短短半年里把《红楼梦》读了三遍。读后,我感觉像是大病了一场,似乎能体会到曹雪芹的痛和血,也从实践的角度再次体味了《红楼梦》。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阅读也出现了新的方式和载体。自从《大宅门》《乔家大院》《大染坊》等电视剧的热播之后,传统文化中的经营是带有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世故的抱团经营,包含明显的血缘因素和地缘因素。人们可能没有耐心去看这些经典著作,于是看电视剧成了阅读的另一种形式。
从《红楼梦》诞生起,人们对它就有不同的解读,如索隐派、考据派、新考据派、秦学派等。曹雪芹先生写的只有前八十回,且有残缺,后来经过程伟元、高鹗续补才成一百二十回目。前后写作风格有异,却仍然光彩夺目,神韵无穷,令无数爱好者爱不释手,我也是其中一员。从2002年毕业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工作,迄今已经有十八个年头,其间经历过和见闻过的企业实践和故事有许多许多,《红楼梦》的故事也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也阅读过不少解读《红楼梦》的书籍,坐而论道占绝大多数,很少在实际操作层面进行思考,尤其还没有在基层实践中观察和理解,而《红楼梦》中理家的智慧仍然只停留在故事层面,比较少被单独拿出来分享。为此,2012年开始,我在自己的阅读中,就对《红楼梦》中涉及管理学、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阅读记录,并经过实践和长期思考,最终把这些内容分享给喜欢阅读的朋友。
随着阅读的深入,新的思考会不断地推翻过去形成的思考,而写作过程要求不断地摒弃旧想法。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风格相差比较大。在写作的时候,在人物的故事选择上就难以全面。比如,贾芸这个人物,前面写他是比较上进的,1987年版《红楼梦》拍摄时也采用这样的研究结果:在山神庙探狱就是感恩的过程。但在一百二十回中,他是陷害巧姐儿的主谋之一,人物性格出现了差异,就选择了不写这个人物。小红是凤姐培养出来的能手,在后面的故事中,她的形象也没有大变化,所以适宜写到书中去。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本人限于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对《红楼梦》中个别故事的研究可能不够透彻。对人物的故事进行取舍,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故事化,把事情用通俗的语言叙述明白。
在阅读写作中,周思源先生的《从凤姐治家到火并王伦》、周锡山先生的《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和《红楼梦的奴婢世界》,给我的参考意义更加深刻,也显示出红学专家们的实践思考和基层视角。
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写作的默默支持,没有家人的支持,我是很难完成写作的。也特别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领导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感谢编辑郭海珊女士的支持和信任,感谢亲友们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的朋友张慧军兄、邱联峰兄在我写作《读红楼,学管理》相关内容上的鼓励!

李谋宏
2019年9月8日于广东虎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