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是一个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基础面宽、精髓的理论与实践兼容并蓄的领域。笔者曾在《催化化学》上、下册一书中就其化学内涵做过详细阐述,在《现代催化原理》一书中又对当前这个领域内的一些前沿科学问题做过探讨。据业内人士反映,这两本书不太适合学生参考,尤其是工科学生。因此,化学工业出版社希望笔者能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编写这本实用且应用性较强的催化基础方面的书籍。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催化工作者,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所应必备的基础知识应该与开发催化工艺过程有关。众所周知,一个催化工艺的开发,即从催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到实际生产应用,都要经历几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循序渐进。开发催化工艺的这种连贯性,主要来之于过程中各阶段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化学。根据笔者在《现代催化原理》一书中对“催化”这一学科所作分析:催化的基础是化学。催化按其化学内涵分成:a催化化学——以开发“新”催化反应工艺和“新”催化剂为目标;b催化原理——为了阐明过程的化学本质。即使像催化剂已在开发阶段定型将走向工业化的阶段时,还是要以化学化学工程学——传质、传热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作为研究基础的。由此可见,催化工艺的开发,实际上只是以解决催化剂实际应用中各阶段的问题为目的的。所以,催化工艺的开发过程常常被业内人士界定为应用催化,这是没有错的。《应用催化基础》一书即以此为导向,阐述催化工艺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问题。 本书分4部分,共12章。 第一部分,通论。从三个层面:a 催化应用和基础的发展历史第一章;b现代重要催化工业第二章;c在“化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些共识第三章。首先阐明了催化科学和技术的现代水平,通过介绍几个有时代特征的催化剂——合成氨催化剂、FT合成催化剂、ZieglerNatta聚合催化剂、分子筛裂解催化剂和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等的开发和催化理论的建立过程,揭示了有许多理由可以用来强调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并指出一个不可忽略的推动力是化工产品原材料的更迭:天然植物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天然植物资源。化工原材料的每一次更迭,都会涌现出不少新的催化工艺、新的催化剂和催化理论的发展。这里特别指出了,当前又面临一种新的抉择,即现在将从天然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向绿色天然资源——绿色化工转化,这将又一次地可能给催化工艺的开发带来新的机遇。 催化理论的建立过程更加曲折,现在依然还在求索之中。40多年前,当人们开始用一些现代技术来研究固体催化剂时,人们抱着过分乐观的心态,扬言“多相催化这块荒地、化学工业的基石以及经验主义留下的一个堡垒,终于不得不开始感觉到高技术的强占而让出道路了”。认为通过超高真空技术和单晶的研究,就可以解决催化的理论问题。几十年过去了,虽然获得了相当成功,催化理论获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确认了Fe111晶面是合成氨铁催化剂中最具活性的晶面等。然而,就在最近1999年,G.Somorjai提醒大家:“别忘了30年前Charles Kemball的警告,单晶方法只是前进中的途径,过于热衷,有可能会把人们自己禁锢在象牙塔的危险中。”他说道:“假如表面科学在催化领域内能够保持它的可信度,那么,现在就是我们离开单晶的舒适世界和转向实际的担载颗粒的时候了。”他相信:“于1998年逝世的Charles Kemball听到这些也会感到高兴的。”尽管如此,建立现代的催化理论,虽非指日可待,但应该还是可以期望的。 通过这一部分的介绍,还可以看到,“催化”已有扎实的化学基础,介绍的每种已工业化的催化工艺,都含有基础化学、有关工程方面的叙述、原料供应和产品说明。 第二部分,各类催化剂的特点和作用原理。新催化剂的开发,归根到底,只是为一个反应寻找出合适的催化剂,以往这种寻找催化剂的工作被视为是一种技艺,无规律可循。现代催化研究已能把催化剂分类,概括出各类催化剂的特点,并逐渐掌握其作用本质。这些规律对开发新催化剂来说,作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本书将所有催化剂,即从最简单的质子酸H+催化剂,到较复杂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最复杂的生物催化剂酶,分成:a均相催化——酸、碱催化和配位催化第四章;b生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第五章;c金属合金催化剂第七章;d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一——酸碱型第八章;e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二——氧化还原型第九章,从催化化学和从催化原理角度分别概括出了各类催化剂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本质;另外,由于金属合金和金属氧化物都是固体催化剂,同为一类“表面功能化的材料”,因此另立一章第六章,从固体物理和化学的角度总结了这类催化剂的共性。 除此之外,在这一部分中,还对各类催化剂列举了一些正在开发中的、富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工艺,以扩大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