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內容簡介: |
本书遵循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饱和烃(烷烃),不饱和烃(烯烃、二烯烃、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他类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学实验等内容。每章附有思考与练习、自测题,以巩固所学知识。附录列出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和重要的有机反应,以方便学生查询。
|
目錄:
|
绪论1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1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2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4 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5 五、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7 六、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作用8 思考与练习9 第一章饱和烃——烷烃10 第一节烷烃的结构和同分异构10 一、烷烃的结构10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2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14 一、碳原子的类型14 二、烷基14 三、烷烃的命名15 第三节烷烃的物理性质17 一、物态17 二、沸点17 三、熔点18 四、溶解性19 五、折射率19 六、相对密度19 第四节烷烃的化学性质19 一、氧化反应19 二、卤代反应20 三、裂化反应21 四、异构化反应22 第五节烷烃的来源、制法及重要的烷烃22 一、烷烃的来源和制法22 二、重要的烷烃及其用途23 思考与练习23 自测题23 第二章不饱和烃——烯烃、二烯烃和炔烃26 第一节烯烃26 一、烯烃的结构26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27 三、烯烃的命名28 四、烯烃的物理性质30 五、烯烃的化学性质30 六、烯烃的来源、制法及重要的烯烃37 第二节二烯烃38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38 二、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39 三、共轭二烯烃的来源、制法及重要的二烯烃41 第三节炔烃42 一、炔烃的结构42 二、炔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42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43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44 五、乙炔的制法与用途48 思考与练习49 自测题50 第三章脂环烃53 第一节脂环烃的分类、异构和命名53 一、脂环烃的分类53 二、脂环烃的异构现象54 三、脂环烃的命名55 第二节环烷烃的物理性质55 一、物态55 二、熔点、沸点55 三、相对密度56 四、溶解性56 第三节环烷烃的化学性质56 一、氧化反应56 二、取代反应57 三、加成反应57 第四节环烷烃的来源、制法及重要的脂环烃58 一、环己烷58 二、环戊二烯59 思考与练习59 自测题59 第四章芳香烃62 第一节苯分子的结构63 第二节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63 一、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63 二、单环芳烃的命名64 第三节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65 一、物态和颜色65 二、沸点和熔点66 三、相对密度66 四、溶解性66 第四节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66 一、氧化反应67 二、取代反应68 三、加成反应71 *第五节苯环上的取代定位规律72 一、一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72 二、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72 三、定位规律的应用74 第六节稠环芳烃74 一、萘74 二、蒽和菲75 三、其他稠环芳烃76 第七节重要的单环芳烃77 一、苯77 二、甲苯77 三、二甲苯77 四、苯乙烯78 第八节芳烃的来源78 一、从煤的干馏中提取芳烃78 二、从石油加工中得到芳烃79 思考与练习80 自测题80 第五章卤代烃83 第一节卤烷、卤烯的命名及同分异构84 一、卤烷的命名及同分异构84 二、卤烯的命名及同分异构85 第二节卤烷的物理性质85 一、物态和颜色85 二、溶解性85 三、沸点86 四、相对密度86 五、火焰颜色86 第三节卤烷的化学性质87 一、取代反应87 二、消除反应88 *三、卤代烷与金属镁的反应89 第四节卤代烃的制法90 一、烃的卤代90 二、醇与卤代磷作用90 三、醇与亚硫酰氯作用91 四、不饱和烃与卤素或卤化氢加成91 第五节卤代烯烃的分类及特殊性质91 第六节重要的卤代烃92 一、三氯甲烷92 二、四氯化碳92 三、二氟二氯甲烷93 四、氯乙烯93 五、四氟乙烯93 六、氯苯94 思考与练习94 自测题95 第六章醇、酚和醚98 第一节醇98 一、醇的结构和分类98 二、醇的同分异构和命名100 三、醇的物理性质102 四、醇的化学性质103 五、醇的制法108 六、重要的醇109 第二节酚112 一、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12 二、酚的物理性质113 三、酚的化学性质114 四、酚的制法117 五、重要的酚118 第三节醚120 一、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120 二、醚的物理性质121 *三、醚的化学性质122 四、醚的制法123 五、重要的醚124 思考与练习125 自测题126 第七章醛和酮129 第一节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29 一、醛、酮的结构129 二、醛、酮的分类130 三、醛、酮的同分异构130 四、醛、酮的命名131 第二节醛、酮的物理性质132 一、物态132 二、沸点132 三、溶解性133 四、相对密度133 第三节醛、酮的化学性质133 一、羰基的加成反应134 二、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缩合反应137 三、α氢原子的反应138 四、氧化反应及醛、酮的鉴别140 *五、还原反应142 *六、坎尼扎罗反应144 第四节醛、酮的制法144 一、醇的氧化和脱氢145 二、烯烃的羰基化145 三、炔烃的水合146 第五节重要的醛和酮146 一、甲醛146 二、乙醛148 三、丙酮149 四、环己酮150 五、乙烯酮150 六、苯甲醛151 思考与练习151 自测题152 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55 第一节羧酸155 一、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55 二、羧酸的物理性质157 三、羧酸的化学性质158 四、羧酸的来源和制法161 五、重要的羧酸163 第二节羧酸的衍生物165 一、羧酸衍生物的命名165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166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68 四、重要的羧酸衍生物171 *第三节油脂17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72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172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173 思考与练习175 自测题177 第九章含氮有机化合物180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180 一、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80 二、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81 三、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82 四、硝基化合物的制备184 五、重要的硝基化合物185 第二节胺187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187 二、胺的物理性质188 三、胺的化学性质189 *四、胺的制法193 五、尿素194 六、重要的胺195 *第三节腈198 一、腈的结构和命名198 二、腈的物理性质198 三、腈的化学性质199 四、腈的制法199 五、重要的腈200 *第四节芳香族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01 一、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201 二、芳香族重氮化合物201 三、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203 思考与练习206 自测题209 第十章其他类有机化合物简介212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212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13 二、五元杂环及其衍生物214 三、六元杂环化合物217 第二节碳水化合物219 一、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219 二、单糖220 三、低聚糖223 四、多糖224 第三节高分子化合物227 一、概述227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229 三、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231 四、合成高分子材料232 思考与练习234 自测题235 有机化学实验237 实验一甲烷的制取及性质237 实验二乙烯的制取及性质238 实验三乙炔的制取及性质240 实验四苯和甲苯的性质241 实验五醇、酚、醚的性质与鉴定243 实验六醛和酮的性质与鉴别246 实验七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249 实验八苯胺的性质252 附录255 一、一些有机化学名词的读音255 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类别258 三、重要的有机反应264 参考文献281
|
內容試閱:
|
第一版《有机化学》自1985年出版以来已重印近20次,得到了全国化工技工学校广大师生的厚爱。为满足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实践的体会,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教材内容包括:绪论;饱和烃——烷烃;不饱和烃——烯烃、二烯烃和炔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和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他类有机化合物简介;有机化学实验;附录等。每章均编有学习目标、思考与练习、自测题等。 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检验专业和化工工艺专业的中级工,也可供开设有机化学课程的其他专业选用及有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修订后的教材保留了原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对技工教育和技工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紧扣素质教育这条主线。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遵循了职业学校教材“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删减了原版教材中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如杂化轨道理论等)、结构和习题,语言通俗易懂,与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在强调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发展的同时,也将有机化合物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作为重点提出,努力体现了先进性和前瞻性。书中标有“”的内容为选学。 本书由贺红举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专家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