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內容簡介: |
《粉末火箭发动机原理》共8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参数;第2章介绍了粉末推进剂的能量性能、点火性能及粉末推进剂筛选和预处理方法;第3章详细阐述了粉末推进剂供给系统组成、工作过程和原理,并且从粉末推进剂的装填、质量流率测量方法和预测模型、颗粒起动和流化机制、粉末流化输送稳定性等角度对粉末推进剂供给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第4章介绍了液体C02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流量特性及液体C02雾化特性;第5章介绍了推力室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原理;第6章介绍了点火发动机和等离子点火器;第7章介绍了金属颗粒燃烧及火焰传播流动特性:第8章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热试实验。
该书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的原理和特点,整理了相关实验研究经验,提出了粉末火箭发动机一整套理论以及工程化方案,是对粉末火箭发动机阶段性研究工作的总结。该书内容深入浅出,结构编排合理,既有基本原理,又有综合方法,便于加深读者对书中内容理解。
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学习的教材,同时考虑到从事工程技术等人员的需要,在撰写过程中,既注重系统全面介绍理论知识,又力求反映本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强调工程实际应用。
|
內容試閱:
|
粉末火箭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其推进剂采用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粉末颗粒,具有响应快、安全性好、抗过载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实现推力精确调节和多脉冲工作,满足了未来飞行器动力装置能量灵活管理的需求。另外,在载人航天领域,MgCO2粉末火箭发动机可直接利用火星大气中CO2作为氧化剂,从而实现原位资源利用,有效减轻地球携带载荷,节约探测成本。因此,粉末火箭发动机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未来飞行器动力装置研制和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共8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参数;第2章介绍了粉末推进剂的能量性能、点火性能及粉末推进剂筛选和预处理方法;第3章详细阐述了粉末推进剂供给系统组成、工作过程和原理,并且从粉末推进剂的装填、质量流率测量方法和预测模型、颗粒起动和流化机制、粉末流化输送稳定性等角度对粉末推进剂供给过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第4章介绍了液体C02供给系统工作原理、流量特性及液体C02雾化特性;第5章介绍了推力室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原理;第6章介绍了点火发动机和等离子点火器;第7章介绍了金属颗粒燃烧及火焰传播流动特性:第8章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热试实验。其中:第3章中粉末供给技术所涉及的高压稠密气固输送及两相壅塞流动属于气固两相流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建模工作,建立了适用于点火条件下粉末发动机推进剂质量流率测量方法,并修正完善了稠密气固两相起动质量流率预测模型和壅塞条件下颗粒质量流率预测模型;第7章中介绍的全新AlAPN2燃烧体系,与传统的气固燃烧在火焰形态和传播机理上均有显著区别,进一步拓宽了气固两相燃烧研究领域。与此同时,本书还系统描述了粉末火箭发动机多次启动、推力调节的工作过程,探讨了粉末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包括高压环境粉末供给技术、粉末流率测量技术、颗粒掺混燃烧及发动机点火技术。
本书介绍了粉末火箭发动机的原理和特点,整理了相关实验研究经验,提出了粉末火箭发动机一整套理论以及工程化方案,是对粉末火箭发动机阶段性研究工作的总结。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结构编排合理,既有基本原理,又有综合方法,便于加深读者对书中内容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学习的教材,同时考虑到从事工程技术等人员的需要,在撰写过程中,既注重系统全面介绍理论知识,又力求反映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工程实际应用。
本书内容取材于作者在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积累,在相关科研过程中得到杨建刚博士生、朱小飞博士生、徐义华博士、张胜敏博士、李芳硕士、姚亮硕士、胡滨硕士、马少杰硕士、张虎硕士、虞虔硕士、信欣硕士、蔡玉鹏硕士、胡加明硕士、张力锋硕士等的协助。在此,深表谢意!
感谢李超博士、邓哲博士、李悦博士和孙海俊博士在相关章节的书稿撰写中所做的工作;感谢我的博士生杨建刚、朱小飞、胡旭、胡加明、李孟哲,硕士生王志琴、郭宇、刘世宁在本书统稿和校对等方面付出的努力。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6178)、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目和武器装备探索研究项目资助;感谢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