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实用液压技术一本通》(第三版)内容上继续保持前两个版本的编写风格,结构更加合理清晰。
《实用液压技术一本通》(第三版)介绍的每种液压元件的外观图、结构图、原理图和图形符号都一一对应,以方便读者对照学习和理解。
《实用液压技术一本通》(第三版)各章均增加了不同类型的习题,多数习题给出了答案。此外,采用全新的国家标准绘制相关图形符号。更加适合教学、培训、自学。
|
內容簡介: |
《实用液压技术一本通》(第三版)内容主要包括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分析,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全书着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阐述,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内容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元件的原理图与其图形符号一一对应,结构图选用典型的品牌产品。
|
目錄:
|
第1章绪论001
1.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001
1.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类型003
1.3液压传动的优缺点004
1.4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005
习题006
第2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007
2.1液体的性质007
2.1.1液体的密度007
2.1.2液体的可压缩性007
2.1.3液体的黏性008
2.1.4液压油液的选用010
2.2液体静力学基础012
2.2.1液体的静压力及其性质012
2.2.2液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013
2.2.3压力的传递014
2.2.4绝对压力、相对压力、真空度015
2.2.5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015
2.3液体动力学基础016
2.3.1基本概念016
2.3.2连续性方程017
2.3.3能量方程018
2.3.4动量方程021
2.4管道内的压力损失022
2.4.1层流、紊流和雷诺数023
2.4.2沿程压力损失024
2.4.3局部压力损失026
2.4.4管道系统中的总压力损失026
2.5液体流经小孔和间隙的流量026
2.5.1液体流经小孔的流量026
2.5.2液体流经间隙的流量028
2.6气穴现象和液压冲击031
2.6.1气穴现象031
2.6.2液压冲击032
习题032
第3章液压动力元件035
3.1液压泵概述035
3.1.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类型035
3.1.2液压泵的基本性能参数036
3.2齿轮泵038
3.2.1外啮合齿轮泵039
3.2.2内啮合齿轮泵041
3.3叶片泵042
3.3.1单作用叶片泵042
3.3.2双作用叶片泵044
3.3.3变量叶片泵046
3.4柱塞泵047
3.4.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048
3.4.2斜轴式轴向柱塞泵051
3.4.3径向柱塞泵053
3.5液压泵的选择和使用055
3.5.1液压泵的工作特点055
3.5.2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和选用055
3.5.3液压泵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056
习题057
第4章液压执行元件059
4.1液压马达概述059
4.1.1液压马达的特点与分类059
4.1.2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060
4.2高速马达062
4.2.1齿轮马达062
4.2.2叶片马达062
4.2.3轴向柱塞马达063
4.3低速马达064
4.3.1曲轴连杆式径向柱塞马达064
4.3.2多作用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066
4.3.3摆线内啮合齿轮马达068
4.4液压缸069
4.4.1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070
4.4.2液压缸的结构形式及安装方式074
4.4.3液压缸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077
习题078
第5章液压控制元件080
5.1液压阀概述080
5.1.1液压阀的分类080
5.1.2液压阀的共性问题081
5.1.3液压阀的基本参数083
5.2压力控制阀084
5.2.1溢流阀084
5.2.2减压阀089
5.2.3顺序阀091
5.2.4压力继电器093
5.3流量控制阀094
5.3.1节流口的形式和流量特性094
5.3.2节流阀096
5.3.3调速阀097
5.3.4溢流节流阀098
5.4方向控制阀100
5.4.1单向阀100
5.4.2换向阀101
5.5叠加阀、插装阀109
5.5.1叠加阀109
5.5.2二通插装阀111
5.6电液比例控制阀115
5.6.1比例电磁铁115
5.6.2比例压力控制阀117
5.6.3比例流量控制阀118
5.6.4比例方向控制阀118
5.6.5比例控制阀的主要性能指标119
5.7液压阀的选择与使用122
5.7.1液压阀的选择122
5.7.2液压阀的安装122
5.7.3液压阀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122
习题125
第6章液压辅助元件127
6.1蓄能器127
6.1.1蓄能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127
6.1.2蓄能器的功用128
6.1.3蓄能器的安装和使用129
6.2过滤器129
6.2.1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29
6.2.2过滤器的种类和结构特点130
6.2.3过滤器的选用132
6.2.4过滤器的安装132
6.3油箱133
6.3.1油箱的结构133
6.3.2油箱的设计要点133
6.4管道及管接头135
6.4.1管道的种类和材料135
6.4.2管道的尺寸136
6.4.3管接头137
6.5密封件139
6.5.1对密封件的要求140
6.5.2密封件的材料140
6.5.3密封件的种类及特点140
习题143
第7章液压基本回路145
7.1压力控制回路145
7.1.1调压回路145
7.1.2减压回路147
7.1.3增压回路147
7.1.4卸荷回路148
7.1.5平衡回路150
7.2速度控制回路151
7.2.1调速回路151
7.2.2速度变换回路162
7.3方向控制回路164
7.3.1换向回路164
7.3.2锁紧回路165
7.3.3浮动回路166
7.4多执行元件动作控制回路166
7.4.1顺序动作回路166
7.4.2同步控制回路167
习题170
第8章液压传动系统173
8.1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分析173
8.1.1压力机液压系统173
8.1.2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176
8.1.3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179
8.1.4挖掘机液压系统183
8.2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简介186
8.3液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187
8.3.1液压系统的安装187
8.3.2液压系统的调试189
8.4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90
8.4.1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190
8.4.2液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90
8.5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191
8.5.1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规律191
8.5.2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192
习题194
第9章液压伺服控制系统195
9.1概述195
9.1.1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95
9.1.2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96
9.2液压伺服阀的基本类型197
9.2.1滑阀197
9.2.2喷嘴挡板阀199
9.2.3射流管阀199
9.3电液伺服阀200
9.4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举例201
9.4.1机液伺服系统201
9.4.2电液伺服控制系统202
习题205
附录常用液压图形符号摘自GBT 786.12009206
习题答案211
参考文献214
|
內容試閱:
|
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液压传动与控制已经成为服务于各行各业技术装备的集传动、控制和检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加工手段的日臻完善,液压元件的性能、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得到了显著提高,促使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宽泛和普及。学习和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已是当今机械、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必需,本书正是应这种迫切要求而编写的实用型专业技术用书。
全书内容共9章,主要涉及液压传动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液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的组成和典型系统分析,液压系统设计简介和安装、调试、维护保养要点,并对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作了适当的介绍。
笔者长期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的教学工作,为企业做过液压技术讲座和液压技术培训,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与工程项目,为编写这本实用型技术用书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材。
本书继续保持第二版的编写风格,在内容取舍上贯彻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为体现实用的特点,流体力学基础知识部分以必需、够用为度。液压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液压系统专业知识部分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液压传动与控制领域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为方便广大读者朋友阅读和理解,本书在介绍液压元件工作原理时均配以简明易懂的结构原理图,对典型结构示例还配以常用新型的实际结构图。全书液压图形符号采用国家标准GBT 786.12009绘制。各章均增加了不同类型的习题,多数习题给出了答案。
本书主要作为机械类、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掌握液压技术的专业用书;可作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夜大、函授大学的机械类和机电类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由兰州理工大学李鄂民编著。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