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在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网络文艺形态多样、实践丰富、活力充沛,是艺术理论与批评须密切关注的重要对象。
|
內容簡介: |
《入场与在场:网络文艺批评的新维度与新视野》立足网络文艺实践,聚焦当前网络文艺活动中的热点现象开展批评实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文章所论涉及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多种表现形态,既有基于一些典型文本的批评,也有关于网络文艺互联网艺术思维新型艺术生产方式审美艺术等质的规定性方面的分析,以及活力、规模、特征、成效、经验、影响、潜能、前景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全书力求覆盖面广、思想性强、语言流畅,以期为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提纲有益参考和借鉴。
|
關於作者: |
彭文祥教授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传媒艺术与文化等。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传媒大学)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迄今为止,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中国电视》《艺术评论》《湖南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出版著作5部;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和网络文艺前沿课题。
|
目錄:
|
目录
何谓网络文艺?................................................. 彭文祥付李琢(3)
文艺美学视域中的网络文艺.............................................. 邓文(19)
试论网络综艺节目的游戏表征................................... 杜鹃(29)
网络文艺生产中的游戏感及其辩证分析 梁岩(34)
纯网综艺节目不道德言语行为的审视与反思 谈华伟(41)
网络短视频的片段性典型性特征与审美反思 王同媛(48)
网络短视频社群传播:个人主体性的彰显与限度 吴雷(57)
网络文艺的话语表达:生产、接受与象征 吴晓虹(66)
网络文艺的审美分析之刍议.............................................. 张芳(74)
互联网 文艺深度转型和发展中的双轮驱动 王猛牧洋(85)
质量为王:校准影视业生态失衡的定盘星 彭文祥(91)
中国好书为网络文学递上了一束橄榄枝2018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引发的思考 宋瑞云(99)
消费经典要警惕亵渎经典................................... 杜鹃(108)
中国幻想类网络自制剧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简析 高云(113)
简析新文艺形式鬼畜视频........................................................... 林杨莹(120)
剖析、颠覆与狂欢网络自制脱口秀《吐槽大会》的后现代特征解读 马阳(127)
网络游戏的传媒艺术特征探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王博霄(137)
网络文艺,如何讲好中国的乡土故事?评东北农村题材网络电视剧《乡村爱情11》 张芳(146)
解码网络国漫剧的爽点............................................. 张开扬(152)
刍议互联网时代女性动漫作品的流行............................... 周曦(161)
媒介融合时代重新呼唤内容为王...................................... 郐颖波(179)
造梦与解梦后青年亚文化语境下的互联网 仙侠奇观 梁岩(182)
传统粤剧以网艺路径传播的新探索................................... 刘妍(189)
网络同人:盎然生机下的现实忧思............................. 刘怡男(203)
网络文艺的主流化趋势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博弈.......................................... 王晓璐(213)
传统戏曲文化的媒介变革与新媒介受众之机遇 俞丽伟(223)
融媒时代国漫剧传播的三大趋势...................................... 张开杨(228)
呼唤现实主义的回归以一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视角观照国剧 舒敏(239)
|
內容試閱:
|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强调: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要坚持重在建设和发展、管理、引导并重的方针,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鼓励作家艺术家积极运用网络创作传播优秀作品;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把握传播规律,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要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这一个重要讲话、一个重要文件不仅正式提出了普适性、规范性的网络文艺概念和命名,还对促进其发展提出了提纲挈领的方向性、指导性意见。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 文艺的深广发展,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呈现出数量庞大、潜质深厚、前景繁盛等鲜明特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在使用时间上,我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27.9小时,人均每日上网达4小时;特别是,在网络应用方面,网络视频(包括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等)、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网络文艺典型形态的用户规模、网民使用率分别达7.5877亿88.8%、6.0789亿71.1%、4.9356亿57.8%、4.5454亿53.2%由此观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艺创作生产是当前网络文艺理论和批评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网络文艺理论和批评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来说,以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为例,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2018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2017、2018年度,全网共上线网络剧分别为206、218部,且在不断寻求突破与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剧的创作生产还体现出明确的专业化、规范化、品质化趋向;在网络综艺方面,爱奇艺、腾讯网、优酷网、芒果TV等21家网站上线播出的节目分别为197、385档,其中,多版本节目、衍生节目井喷发展,节目总数量翻番,同时,各大视频网站都自觉将深入垂直用户、打造精品节目、提升节目水准作为发展的重心;在网络电影方面,全网共新上线作品分别为2200、1526部,其中,数量的下降表明网络电影在经历爆发式成长后进入了减量提质的转型调整期。总体上说,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行业自我演进等多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态,网络文艺已成为了当代中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翼。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急遽、全面、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价值理想等。在艺术活动的领域,互联网思维和影响已渗透到创作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层面,就突出的表现来说,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一些传统艺术样式在传播、接受等方面搭上了互联网 的快车,像书法、摄影、绘画、戏曲、音乐等;二是互联网 改变着一些传统艺术样式的创作、传播、接受、批评和再生产等机制,比如,电影、电视剧、电视文艺等;三是在网络文艺的总名下,一些新的艺术形态得以诞生且方兴未艾,像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具体就网络文艺而言,尽管它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基于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媒介及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并依据一些典型文本所形成的特征和意义,我们可将其内涵揭示为:受技术发展和媒介变革的作用和影响而禀赋互联网艺术思维,并以新的艺术生产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审美艺术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理论视域和审美阐释中,互联网艺术思维新型艺术生产方式审美艺术形式是网络文艺三个鲜明的质的规定性,其发生、发展涉及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关系和新技术、新媒介、新手段,以及新的创作、传播、营销、接受和再生产机制等。特别是,在矢量合力的作用下,网络文艺创作生产中的诸多要素及其关系发生了引人注目的新变,比如,媒介世界艺术家欣赏者的意义分别出现了由工具而本体、由摹仿而虚拟、由天才而生产者、由接受者而用户的意义嬗变;在作品的维度,其表现内容审美体验出现了由价值生活而时尚生活、由灵韵而新奇的显著变化;此外还有接受方式的单向而互动、生产经费的资本而资本逻辑、文化性格的阐释文化而读图文化、价值取向的信仰时代而选择时代等。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变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机制和范式,还逐渐铸就了新的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在《陈垣序》中,陈寅恪先生曾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类似地,在新的媒介生态和艺术生态中,网络文艺理论与批评必然要有新的视野和新的维度,而入场和在场的意义随即得以凸显。所谓入场,即是要立足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实际,深入、细致了解和把握网络文艺各主要表现形态的特点,做到贴近现实、有的放矢。事实上,越是介入鲜活的网络文艺实践、越是了解泛网络文艺的全产业链,网络文艺批评就越能接地气和把握时代脉动,就越能发挥影响力。但问题是,在当前传统文艺与新兴网络文艺的冲突、汇流中,网络文艺批评要入场却常常面临想入场却难以入场的尴尬和困窘:一是,面对庞大、海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和变化多端的发展现象、潮流,如何把握网络文艺的特点并找到入场的路径,乃至进入场中央?二是,面对新兴的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原有的一些艺术理论和评价体系似乎已经失效,新型的网络文艺批评如何切中当下的热点、脉动及时、有效地发声,并研判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创作生产?三是,面对传统文艺和新兴网络文艺的张力结构,如何在继承和创新中迸发网络文艺批评审美阐释能力?凡此种种,网络文艺理论与批评无疑要积极面对并强化建构的力量。就在场而言,从媒介变革的维度看,时至今日,互联网的意义已远非一种媒介或技术。对此,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波兹曼的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等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而在伊尼斯的媒介决定论看来,媒介对社会形态和社会心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类似地,像马尔库塞的媒介即意识形态、威廉斯和席勒的媒介即权力等分析和判断亦可进一步阐释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媒介及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其次,从艺术体制论的维度看,阿瑟?丹托、乔治?迪基、霍华德?贝克尔、皮埃尔?布迪厄等人在艺术本质这一基本问题上提出了艺术世界艺术场等概念,强调了艺术体制(Institutions of Art)这一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布迪厄看来:艺术场是一个信仰的空间,它不只是生产出特定的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种种体制来生产艺术观念、艺术信仰、艺术崇拜和价值观。由此观之,在当前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中,相比艺术发展中宣传的维度和经济的维度,网络文艺创作与批评显然更应该自觉高扬价值的维度!因此,所谓在场,即是要通过有效的网络文艺批评促进网络文艺的创作生产,激发网络文艺在互联网由最大变量向最大增量转换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当前,随着互联网 文艺的深广发展,网络文艺在丰富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显著特点和基本特征,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带动着当代中国文艺的整体转型和发展。就网络文艺理论与批评来说,鉴于网络文艺创作生产的新动因与新范式,有关网络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深入思考有益于审美话语在传统-现代的冲突、过渡、交汇中改变某种失语或理论空转的尴尬和焦虑,重建话语的美学阐释能力与活力,也有益于在积极回应诸多嬗变的过程中丰富、完善理论与批评自身,乃至有别于传统而开启当代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新视野和新维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