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与絮凝科学

書城自編碼: 356555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戚国庆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63188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HK$ 20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无端欢喜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5.4
《泄洪雾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HK$ 66.7
《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五版)》
+

HK$ 83.3
《电影批评(第二版)》
+

HK$ 79.2
《微生物育种学实验》
+

HK$ 60.5
《数学分析(第五版)(上册)》
+

HK$ 77.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內容簡介: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与絮凝科学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重点对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和絮凝科学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合成聚丙烯酰胺所需基本原料、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传统热引发方式、新型紫外光引发方式(紫外光引发CPAM、APAM、PAM、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模板聚合、疏水聚合)、其他引发方式(微波辅助引发PDA和超声波引发PDA)、絮凝剂表征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热重-差热)、聚合机理、絮凝剂表征方法、絮凝机理、应用现状、典型制备生产工艺等。
《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与絮凝科学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可供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以及絮凝剂生产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絮凝剂使用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錄
第1章 绪论
1.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1.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分类
1.1.2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引发方式
1.1.3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
1.2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2.1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引发及制备
1.2.2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研究现状
1.3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4 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本原料
2.1 丙烯酰胺
2.1.1 丙烯酰胺概况
2.1.2 丙烯酰胺制备
2.1.3 丙烯酰胺的毒性
2.1.4 丙烯酰胺接触人体的媒介
2.1.5 丙烯酰胺的应用
2.2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2.2.1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概况
2.2.2 主要制备工艺及原料
2.2.3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主要聚合物
2.2.4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与共聚物应用
2.3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2.3.1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概况
2.3.2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单体主要制备工艺及原料
2.3.3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应用
2.3.4 主要聚合物及其制备
2.4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2.4.1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概况
2.4.2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主要制备工艺及原料
2.4.3 主要聚合物及其制备
2.5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2.5.1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概况
2.5.2 AMPS的制备
2.5.3 AMPS的应用
2.6 丙烯酸
2.6.1 丙烯酸概况
2.6.2 丙烯酸的制备
2.6.3 丙烯酸的应用
2.7 天然高分子单体壳聚糖
2.7.1 壳聚糖的概况
2.7.2 壳聚糖制备工艺
2.7.3 壳聚糖的应用
2.8 淀粉
2.8.1 淀粉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2.8.2 淀粉的提取方式
2.8.3 淀粉的性能
2.8.4 变性淀粉
2.8.5 原淀粉的应用
2.8.6 变性淀粉的应用
2.9 纤维素
2.9.1 纤维素的结构
2.9.2 纤维素的提取分离
2.9.3 纤维素的性质
2.9.4 纤维素的应用
2.10 常见引发剂
2.10.1 偶氮二异丁腈
2.10.2 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
2.10.3 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
2.10.4 过硫酸铵
2.10.5 过硫酸钾
参考文献
第3章 传统热引发方式和聚合方式
3.1 热引发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水溶液聚合
3.1.1 PAD合成方法
3.1.2 有机偶氮引发剂质量分数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3 氧化还原引发剂总质量分数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4 氧化还原引发剂的物质的量比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5 阳离子度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6 反应体系pH值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7 反应温度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8 反应时间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1.9 残留AM单体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2 热引发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的水溶液聚合
3.2.1 APAM合成方法
3.2.2 聚合反应时间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
3.2.3 阴离子度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
3.2.4 络合剂EDTA投加浓度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
3.2.5 增溶剂尿素的投加浓度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
3.2.6 氧化还原剂的投加浓度对APAM分子量的影响
3.2.7 APAM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3.3 热引发PDA的乳液聚合
3.3.1 PDA合成方法
3.3.2 引发体系的选择
3.3.3 引发剂含量的确定
3.3.4 引发剂NaHSO3与K2S2O8质量比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5 单体DMDAAC与AM质量比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6 油水体积比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7 pH值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8 EDTA用量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9 反应时间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3.10 通氮气时间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3.4 热引发PAD的乳液聚合
3.4.1PAD合成方法
3.4.2 油水体积比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3 乳化剂用量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4 乳化剂配比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5 单体用量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6 单体配比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7 引发剂用量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8 引发剂种类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9 聚合温度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3.4.10 其他因素对PAD聚合反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紫外光引发聚合
4.1 紫外光引发聚合简介
4.1.1 紫外光引发聚合
4.1.2 紫外光引发聚合方式分类
4.1.3 紫外光引发聚合动力学
4.2 紫外光引发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4.2.1 紫外光引发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具体步骤
4.2.2 紫外光辐射强度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3 有机偶氮引发剂用量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4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5 阳离子度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6 链调节剂用量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7 反应时间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8 反应体系pH值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9 无机复合引发剂对C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2.10 无机复合引发剂用量对CPAM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4.3 紫外光引发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4.3.1 紫外光引发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具体步骤
4.3.2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3 单体质量比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4 引发剂浓度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5 反应体系pH值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6 增溶剂尿素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7 络合剂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3.8 光照时间对A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4 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酰胺
4.4.1 紫外光引发聚丙烯酰胺的具体步骤
4.4.2 光引发剂的用量对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4.3 聚合体系AM单体总质量分数对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4.4 AM光聚合体系温度对PAM聚合反应的影响
4.5 紫外光引发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
4.5.1 紫外光引发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的具体步骤
4.5.2 单体质量分数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3 阳离子度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4 壳聚糖质量分数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5 单体质量比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6 引发剂用量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7 CS与三聚磷酸钠的质量比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8 超声时间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9 光照时间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10 搅拌时间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5.11 乙酸质量分数对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聚合反应的影响
4.6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
4.6.1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的具体步骤
4.6.2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6.3 DAC质量分数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6.4 引发剂质量分数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6.5 反应体系pH值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6.6 尿素质量分数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6.7 紫外光照射时间对模板聚合物聚合反应的影响
4.7 紫外光引发疏水聚合
4.7.1 紫外光引发疏水聚合的具体步骤
4.7.2 引发剂用量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4 增溶剂尿素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5 EDTA质量分数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6 反应体系pH值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7 紫外光照射时间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4.7.8 单体物质的量比对疏水聚合反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丙烯酰胺的其他引发方式
5.1 微波辅助引发制备PDA
5.1.1 PDA合成方法
5.1.2 引发剂的选择
5.1.3 微波时间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4 单体质量比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5 无机引发剂过硫酸铵的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6 EDTA的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7 链转移剂苯甲酸钠的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8 增溶剂尿素的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9 水浴时间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10 水浴温度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1.11 pH值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 超声波辅助引发制备PDA
5.2.1 PDA合成方法
5.2.2 超声时间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4 单体质量比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5 反应温度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6 引发剂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7 苯甲酸钠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8 EDTA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9 pH值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10 增溶剂尿素的质量分数对PDA聚合反应的影响
5.2.11 PDA优化正交试验及其结果研究
5.3 辐射聚合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聚合机理
6.1 自由基聚合理论
6.1.1 链引发
6.1.2 链增长
6.1.3 链终止
6.1.4 链转移
6.2 合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机理
6.2.1 光引发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反应机理
6.2.2 胶束聚合反应机理
6.2.3 模板聚合反应机理
参考文献
第7章 絮凝剂表征方法
7.1 紫外光谱
7.2 红外光谱
7.2.1 AM、DAC、BA、PADB的红外光谱表征
7.2.2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P(AM-DAC-PAAS)的红外光谱表征
7.2.3 PAA与PAD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7.2.4 阴离子型P(AM-AA-AMPS)的红外光谱分析
7.2.5 高纯度、高分子量阳离子型PAD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7.2.6 PDA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7.2.7 壳聚糖改性产物(CAM)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7.2.8 P(CS-AD)的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7.3 扫描电镜
7.3.1 PADB的电镜分析
7.3.2 PAA与PAD的电镜分析
7.3.3 阴离子型P(AM-AA-AMPS)的电镜分析
7.3.4 PDA的电镜分析
7.3.5 壳聚糖改性产物CAM的电镜分析
7.3.6 P(CS-AD)的电镜分析
7.4 核磁共振波谱法
7.4.1 PADB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4.2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P(AM-DAC-PAAS)的碳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4.3 PAA与PAD的氢核磁共振分析
7.4.4 超声波辅助合成PDA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4.5 阴离子型P(AM-AA-AMPS)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7.5 热分析
7.5.1 PADB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2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P(AM-DAC-PAAS)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3 PAA与PAD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4 阴离子型P(AM-AA-AMPS)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5 高纯度、高分子量阳离子型PAD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6 PDA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7 壳聚糖谷胱甘肽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7.5.8 P(CS-AD)的热重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联用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絮凝机理
8.1 胶体稳定性
8.1.1 胶体带电原因
8.1.2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8.1.3 胶体颗粒的聚集稳定性DLVO理论
8.2 合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
8.2.1 合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颗粒间的吸附作用
8.2.2 架桥作用
8.2.3 电中和作用
8.2.4 静电补丁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应用现状
9.1 市政污泥絮凝脱水
9.1.1 市政污泥性质
9.1.2 絮凝剂浓度对污泥含固率的影响
9.1.3 pH值对污泥滤饼含固率的影响
9.1.4 絮凝剂投加浓度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9.1.5 污泥沉降性能的对比研究
9.1.6 絮凝后污泥粒径的对比研究
9.2 自来水厂污泥脱水
9.2.1 自来水厂污泥性质
9.2.2 絮凝剂投加浓度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9.2.3 pH值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9.2.4 絮凝剂投加浓度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9.2.5 污泥絮体分形维数与体积平均粒径
9.3 印染污泥脱水
9.3.1 印染污泥性质
9.3.2 投加浓度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9.3.3 pH值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9.3.4 PADB的特性黏度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9.3.5 反应器材质对脱水性能的影响
9.4 PAD用于含藻污水除藻处理
9.4.1 试验水样
9.4.2 试验方法
9.4.3 PAD阳离子度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9.4.4 PAD投加浓度对除藻效果的影响
9.5 市政污水
9.5.1 水样性质
9.5.2 投加浓度对浊度去除的影响
9.5.3 投加量对COD去除的影响
9.5.4 pH值对剩余浊度及COD去除的影响
9.6 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6.1 水样性质
9.6.2 试验方法
9.6.3 PAA投加浓度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9.6.4 PAA特性黏度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9.6.5 AODBAC投料摩尔分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9.6.6 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除油效果的比较
9.6.7PAA与不同剂量PAC复配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9.6.8 不同剂量PAA与PAC复配对除油效果的影响
9.6.9 PAC与不同类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除油效果的比较
9.7 在水中DMP去除的应用
9.7.1 分析方法
9.7.2 投加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9.7.3 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9.7.4 搅拌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9.7.5 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9.7.6 特性黏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9.7.7 PDA投加浓度与Zeta电位的关系
9.7.8 PDA投加浓度与TOC的关系
9.8 APAM对水中DOP、DEP去除的应用
9.8.1 试验方法
9.8.2 DOP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9.8.3 絮凝剂特性黏度及其投加浓度对DOP去除率的影响
9.8.4 模拟水样的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9.8.5 搅拌速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9.8.6 搅拌时间对DOP去除率的影响
9.8.7 沉降时间对DOP去除率的影响
9.8.8 不同絮凝剂的对比
9.8.9 多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去除对比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典型制备生产工艺
10.1 均相水溶液聚合法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10.1.1 水溶液聚合胶体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流程
10.1.2 水溶液聚合胶体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应用现状
10.2 水溶液聚合粉状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10.2.1 低浓度聚合粉状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10.2.2 中(高)浓度聚合粉状聚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10.3 水溶液共聚合工艺
10.3.1 丙烯酰胺与阴离子单体共聚合
10.3.2 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合
10.3.3 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合制备交联聚合物
10.4 由聚合物水溶液制备聚丙烯酰胺衍生物
10.4.1 聚丙烯酰胺水解的阴离子型聚合物
10.4.2 磺甲基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合物产品
10.4.3 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合物产品
10.5 分散相聚合法
10.5.1 反相乳液聚合
10.5.2 反相微乳液聚合
10.5.3 悬浮聚合
10.5.4 沉淀聚合
参考文献
第11章 聚丙烯酰胺性质分析检测方法
11.1 聚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
11.1.1 仪器、设备
11.1.2 分析步骤
11.1.3 结果计算
11.1.4 允许差
11.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测定
11.2.1 氯化钠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11.2.2 试液的制备
11.2.3 结果计算
11.3 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的测定
11.3.1 试剂和材料
11.3.2 测定步骤
11.3.3 结果计算
11.4 聚丙烯酰胺转化率的测定
11.5 聚丙烯酰胺溶解时间的测定
11.6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11.6.1 紫外分光光度法
11.6.2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PDA)中残留丙烯酰胺含量
11.6.3 溴化法
11.6.4 丙烯酰胺单体含量的测定
11.6.5 气相色谱法
11.6.6 色谱-质谱联用法
11.7 聚丙烯酰胺中含盐量的确定
11.7.1 试验原理
11.7.2 试验步骤
11.8 聚丙烯酰胺中水不溶物的测定
11.8.1 仪器和设备
11.8.2 测定步骤
11.8.3 结果计算
11.9 聚丙烯酰胺中筛余物的测定
11.9.1 仪器和设备
11.9.2 测定步骤
11.9.3 结果计算
11.10 聚丙烯酰胺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11.10.1 试剂和材料
11.10.2 试液的制备
11.10.3 测定步骤
11.11 聚丙烯酰胺竞聚率及序列分布长度的计算方法
11.11.1 竞聚率的计算方法
11.11.2 二元共聚物的组成曲线(F-f)的绘制
11.11.3 共聚物的序列长度分布
11.12 混凝沉淀试验
11.12.1 试剂和材料
11.12.2 仪器和设备
11.12.3 试验程序设置
11.12.4 试验步骤
11.13 混凝脱色性能的试验
11.13.1 试剂和材料
11.13.2 仪器和设备
11.13.3 试验步骤
11.13.4 结果计算
11.14 混凝去除有机物性能的测定
11.14.1 试剂和材料
11.14.2 仪器和设备
11.14.3 测定步骤
11.14.4 结果计算
参考文献
第12章 展望
12.1 研究进展
12.1.1 引发方式
12.1.2 絮凝机理
12.1.3 应用现状
12.2 未来发展
12.2.1 发展趋势
12.2.2 问题及有待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近年来,水处理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和理论。在保障水环境安全方面,采用先进和优良的水处理技术,意义尤其重要。在水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中,絮凝法是最常用、最经济、最重要的方法。在絮凝水处理方法中,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质是絮凝处理效果和絮凝处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絮凝沉降法作为提高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净化的一种最经济、简便的方法备受关注,絮凝剂的种类和性质是絮凝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与无机絮凝剂相比,有机絮凝剂具有用量小、絮凝效率高、pH值适用范围广、形成絮体快、絮体体积大且密实度高等优点。其中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污泥脱水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根据所带电荷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每一类聚丙烯酰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大量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证明,由于合成方法的不同,聚丙烯酰胺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差异较大,其应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水溶液聚合是合成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最常用的聚合方法。在水溶液聚合中,单体和引发剂都是属于极性溶剂,水属于极性溶液,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体系极容易发生反应。这种聚合方法产品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分子量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水溶液聚合过程为散热过程,在反应过程中也容易引发爆聚。水溶液聚合产品为胶体,溶解性能较差,在干燥及粉碎的过程中能耗大而且容易使高分子链断裂和交联,导致产品分子量的变化。
反相乳液聚合是用非极性烃类溶剂作连续相,水溶性单体溶于水中的液体作为分散相,在亲油性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油包水型单体液滴和单体溶胀胶束的乳化体系。该体系稳定性较高,所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溶解性大大提高。
紫外光引发单体聚合作为高分子聚合领域的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自1976年德国Bayer公司成功地使用紫外光光固化技术以来,光引发聚合技术在涂料、油墨、胶黏剂、光刻胶、微电子产品的封装等领域都获得了很好的应用。近年来,以紫外光作为主要引发手段的技术在絮凝剂制备等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材料制备技术的进步,成了科研学者研究的焦点。紫外光引发聚合作为一种较新的聚合技术,与传统的热聚合相比:能加快分子键的断裂并促进聚合反应,从而节省聚合反应时间,且提高单体转化率;反应不需要加热,20~30℃常温下即可完成聚合,节能环保;聚合反应过程容易控制,易操作,通过调节光源的强弱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引发剂用量少,节约成本,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模板聚合是一种合成具有特定序列结构聚合物的新方法,它是通过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大分子(通常为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为模板。模板通过静电引力、氢键、范德华力和共价键等与模板相作用,达到改变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竞聚率的目的,进而对聚合产物分子链的序列分布及结构特征产生特定影响,模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分子组装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一元单体模板聚合已经进行了较多研究,相关理论比较成熟,而关于二元或多元单体模板聚合虽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其理论还不够成熟,仍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本书内容先后在10余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如混凝法去除水体中特征污染物的新方法及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078366)、紫外光引发制备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177164)、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PAM絮凝剂新方法及相关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477010)等,对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基础研究、系列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典型生产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起草了相关水处理剂国家标准3项。本书由郑怀礼(重庆大学)、张鹏(太原理工大学)、孙永军(南京工业大学)、马江雅(安徽工业大学)、关庆庆(南京工程学院)共同完成,全书最后由郑怀礼教授统稿、定稿。本书是由作者所在课题组近十多年来的不懈工作和数十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制备工艺探索,再到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愿本书的出版能够对有机絮凝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希望能够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全书共12章,分别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合成的基本原料、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的传统热引发方式和聚合方式、新型紫外光引发聚合(紫外光引发CPAM、紫外光引发APAM、紫外光引发PAM、紫外光引发天然高分子接枝絮凝剂、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紫外光引发疏水聚合)、其他引发方式(微波辅助引发和超声波引发)、絮凝剂的聚合机理,絮凝剂表征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和热分析]、絮凝机理、应用现状、典型制备生产工艺、聚丙烯酰胺性质分析检测方法等。每个章节的最后分别列出了参考文献,以方便读者查阅相关的内容。
尽管本书详细论述了各种类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表征方法、聚合机理及絮凝机理、应用现状与聚丙烯酰胺性质分析检测方法等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对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进行阐述,然而限于时间和精力,在资料收集和写作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和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