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机器意识: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

書城自編碼: 35825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
作者: 周昌乐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66982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0.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格致人文) 》

售價:HK$ 141.6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女子运动术(维持肌肉是更高级的抗衰!变瘦的同时有效增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售價:HK$ 69.6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 》

售價:HK$ 70.8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独立战争与世界重启:一部新的十八世纪晚期全球史(方尖碑书系) 》

售價:HK$ 141.6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中国绘画史(第三卷) 》

售價:HK$ 357.6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世界名人名传典藏系列) 》

售價:HK$ 60.0
抗癌饮食指导
《 抗癌饮食指导 》

售價:HK$ 94.8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编织大花园.7,趣味十足的时尚编织 》

售價:HK$ 82.8

 

編輯推薦:
适读人群:
本书供广大爱好人工智能、意识科学及心灵哲学的研究人员、大学教师、研究生等读者参考,也可以作为已经掌握一定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的企业研发人员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掌握未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参考书。
1 作者资深。作者是机器意识领域的领军人物,身兼五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耗费二十年时光孜孜不倦地钻研积累,终于铸就了这部跨越时代、并蓄中外和贯通文理的集大成之作。
2 话题前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许人们会为眼下卡脖子的许多关键技术而忧心如焚,那么为了未来不再重蹈覆辙,我们现在就应该前瞻性地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3 内容全面。本书不仅是作者科研工作的总结,包括视觉觉知注意计算、自我认知计算实现、情感体验量子计算等。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部开展机器意识研究的工具书,包括意识哲学思辨、意识科学理论、意识计算建模、机器意识评估评测、机器意识哲学反思,以及包括脑机混合智能在内的机器意识发展前景等。
內容簡介:
机器意识,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璀璨明珠,将成为人类信息技术革命的终极挑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许人们会为眼下卡脖子的许多关键技术而忧心如焚,那么为了未来不再重蹈覆辙,我们现在就应该前瞻性地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本书就是一部顺应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扛鼎之作。作者身兼五个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耗费二十年时光孜孜不倦地钻研积累,终于铸就了这部跨越时代、并蓄中外和贯通文理的集大成之作。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科研工作的总结,包括视觉觉知注意计算、自我认知计算实现、情感体验量子计算等。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部开展机器意识研究的工具书,包括意识哲学思辨、意识科学理论、意识计算建模、机器意识评估评测、机器意识哲学反思,以及包括脑机混合智能在内的机器意识发展前景等。
關於作者:
周昌乐
北京大学博士,厦门大学教授,心智科学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以及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涉及手写汉字识别、视觉计算理论、汉语隐喻理解、认知逻辑推理、中医辨证推演、数字古琴艺术、机器歌舞创作、哲学实验方法等多个方面。目前主要从事心智仿造、脑机融合、心法实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被聘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数学(人工智能基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医诊断学、哲学五个不同学科门类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厦门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首任院长、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目前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厦门市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福州市古琴研究会名誉会长。受聘为浙江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汕头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合作、讲座或兼职教授。
目錄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意识哲学难题1
1.1.1 意识学说概要1
1.1.2 功能觉知意识7
1.1.3 现象感受意识12
1.2 意识科学理论18
1.2.1 意识科学研究19
1.2.2 意识神经基础22
1.2.3 意识认知理论26
1.3 机器意识建模34
1.3.1 神经网络方法35
1.3.2 符号规则方法40
1.3.3 量子计算方法44
第2章 视觉注意51
2.1 视觉注意机制51
2.1.1 注意作为意识基础51
2.1.2 视觉注意神经机制55
2.1.3 视觉注意计算途径60
2.2 工作记忆模型65
2.2.1 视觉信息神经表示66
2.2.2 量子联想记忆模型69
2.2.3 视觉联想工作记忆78
2.3 视觉特征获取84
2.3.1 图像显著特征获取85
2.3.2 运动显著特征获取89
2.3.3 显著特征整合模型91
2.4 视觉注意系统96
2.4.1 视觉注意控制计算96
2.4.2 视觉注意计算模型100
2.4.3 系统实验结果分析104
第3章 自我认知111
3.1 自我意识分析111
3.1.1 自我意识能力问题111
3.1.2 意识时间因素分析116
3.1.3 机器人监控员模型123
3.2 异步自省理论127
3.2.1 异步自省过程描述127
3.2.2 异步自省神经网络132
3.2.3 异步自省理论评述137
3.3 自我意识模拟143
3.3.1 内省机制功能分析143
3.3.2 内省反思计算模型148
3.3.3 自我意识博弈模拟153
3.4 自我认知系统162
3.4.1 自我意识认知系统162
3.4.2 机器涉身行为表现166
3.4.3 机器镜像认知测验170
第4章 情感体验178
4.1 情感体验问题178
4.1.1 情感体验现象分析178
4.1.2 情感神经运作机制183
4.1.3 情感感受计算策略188
4.2 情感感受理论195
4.2.1 经典情感理论概览196
4.2.2 情感感受界定分析200
4.2.3 情感感受量子理论203
4.3 量子神经模型209
4.3.1 量子神经单元模型209
4.3.2 量子神经集群模型214
4.3.3 量子神经模型运行219
4.4 乐舞情感感受224
4.4.1 乐句情感分析识别225
4.4.2 情感舞句匹配计算230
4.4.3 乐舞情感感受表演235
第5章 余论242
5.1 机器意识评估242
5.1.1 虚拟机器途径242
5.1.2 实现目标分类247
5.1.3 机器意识评测253
5.2 哲学反思批判259
5.2.1 哲学反思观点259
5.2.2 机器面临困境264
5.2.3 意识计算限度270
5.3 展望未来前景273
5.3.1 机器意识出路273
5.3.2 脑机混合意识279
5.3.3 未来社会影响283
后记288
参考文献292
內容試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再次高度关注意识问题,众多哲学家、心理学家与神经科学家在此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Zelazo,2007)。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尝试用计算方法让机器装置拥有意识能力。这类研究逐渐被称为机器意识(Machine Consciousness)研究,有时也用人工意识(Artificial Consciousness)或偶尔用数字觉知(Digital Awareness)来称呼这一领域。
早期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比较粗浅,研究工作较少得到学术界的认同,甚至早些年提到机器意识时还有不合时宜的顾虑。比如,2003年Drew McDermott采用电子邮件方式对AAAI(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在世的207位会士进行了非正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会士对于机器意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有不同的观点,观点分布如下:不感兴趣的占3%,认为是病态问题的占11%,认为是浅薄问题的占8%,认为不是解决的时候的占7%,认为需要超越目前所有的全新观念才能解决的占32%,认为目前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的占3%,认为基本上可以大致解决的占11%,其他无关观点占25%(Zelazo,2007)。
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尽管哲学观点不同,一些有远见的专家学者也已充分认识到开展机器意识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专门撰文进行了系统论述。比如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电子工程系的亚历山大教授通过追踪从20世纪90年代的怀疑到21世纪的态度转变,以及目前不断巩固的阵地,指出机器意识的影响与日俱增,并预计了机器意识对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改变人们对意识的理解、对改进计算装置与机器人方面的概念贡献,以及机器作为人类伴侣等方面,意义更为重大(Aleksander,2009a,2017)。
无独有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哲学系海柯南教授则专门撰文强调机器意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认为新产品与系统的发展机会起因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下一步,而现有的人工智能是基于预先编程算法的,机器与程序并不能理解其所执行的内容。显而易见,不考虑意识就没有对自身行为的理解,而机器意识技术的涌现可以弥补这一短板,因此机器意识技术可以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Haikonen,2009a)。意大利巴勒莫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的车勒教授则指出,开展机器意识研究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也是科学和理论上开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尚未得到满意解答的主题研究的新途径(Chella,2009)。
还有,斯图尔特认为机器意识是对人类的一种基础挑战(Stuart,2011)。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的宫科和沙颜两位学者进一步认为,开展机器意识的计算建模研究有助于推进对人类意识现象的理解,推动构建更加合理的意识理论 (G?k,2012)。这无疑说明,机器意识研究不但对深化人工智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科学地解释神秘的意识现象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因为有如此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推动未来信息技术革新的潜在价值,随着最近十年的研究发展,机器意识现在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已经被运用到实际的认知系统的开发之中。
笔者开展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与两位学术前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一位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云九先生,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士唐孝威先生。汪先生是笔者博士论文的答辩委员会主席,笔者早在读博士期间就与之相识,后来我们还成了忘年之交。唐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参加香山科学会议期间经汪先生引见而相识的。
两位老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国内积极倡导意识科学研究。在他们的带领下,笔者自然也就义无反顾地参与了研究工作,后来还取得了一些合作成果(周昌乐,1999,2001b,2003b;Zhou,2003;汪云久,2001,2007)。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笔者也开始思考机器意识问题,迄今刚好研究20个年头了。笔者这20年的机器意识研究,以项目为驱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
笔者于2002年申请到了国内第一个机器意识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意识的理论模型及其机器再现(项目批准号:60275023)。这个项目能够获得批准立项,应该说完全是汪云九先生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的结果,如果没有他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是不可能获批的。
在历时三年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研究文献梳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意识问题并非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涉及众多哲学问题。为此,笔者还专门与哲学界的学者们,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晓力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教授与刘壮虎教授、汕头大学刘西瑞教授等一起,组织哲学界、脑科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及人工智能学界等一批学者,于2004年10月在厦门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人工智能与哲学研讨会,希望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来推进对意识问题的深入了解,为机器意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另外,与会代表商定,研讨会更名为心灵与机器,每年均举办一届,迄今已经举办了十六届,并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交叉学科纯学术研讨会典范(刘晓力,2014)。
遗憾的是,由于对机器意识研究的难度估计严重不足,加上项目研究时间紧迫,尽管我们一直努力试图建立起一种机器意识的量子计算模型,但终因时机还不成熟,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中主要原因是,当时量子计算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没有实体量子计算装置可以使用,也没有量子计算仿真实验平台可以验证我们的模型。因此可以说,到项目结束的2005年12月底,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2)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吸取了第一个阶段的教训,笔者开始从具体的意识问题入手,结合视觉动态计算模型的构建,开展视觉选择性注意机制的计算建模研究。所申报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引入觉知机制的视觉动态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实现(项目编号:2006AA01Z129)也获得批准并正式立项。该项研究工作尽管推迟了一年时间才正式结题,但研究工作比较顺利,完成了我们预期的目标。研究成果构成了本书第2章的内容,可以说为学术界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特别是对视觉动态计算模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3)第三个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结束后,由于有其他科研任务亟待完成,有关机器意识的研究工作便中断了三年之久。到了2012年,笔者的科研重心又回到了机器意识的核心问题,开始自我意识的计算建模研究。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涉身行为的自我意识机器人构建方法及其实现获得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号:61273338),笔者开启了为期四年的又一次艰辛的探索历程。
在项目研究期间,适逢心灵与机器研讨会走过了十年历程,因此在笔者的建议下,第十一届心灵与机器研讨会安排在厦门召开,主题之一就是机器意识。会上我们充分讲述和报告了研究设想与成果,听取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不同意见,然后进一步反思我们的研究方案,不断调整研究思路,使得后来课题得以顺利开展。

图A 本书内容关联结构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不但探索了自我意识的心脑机制、自我意识的计算建模,还探讨建立了自我意识的异步自省理论,并尝试性研究了通过量子计算如何使得机器也能够拥有体验意识。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本书第3章和第4章的主要内容。
机器意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研究领域,也是容易招来非议的研究课题,在国际学术界也同样如此。这就是开展机器意识研究的专家学者凤毛麟角的根本原因。但笔者在此还是要呼吁,希望更多的国内同行能够加入机器意识研究的队伍,为加快人工智能前沿性基础研究的步伐做出贡献。
本书的内容关联结构如图A所示。虚线的上部分属于开展机器意识研究时必要的前导性知识。其中1.1节属于意识哲学的概要分析,包括意识哲学观点(1.1.1节)、功能意识分析(1.1.2节)和现象意识分析(1.1.3节);1.2节属于意识科学的成果介绍,对开展机器意识研究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虚线的下部分则是我们开展机器意识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其中1.3节给出了机器意识研究的三种方法,分别为第2章、第3章和第4章提供研究方法依据。第2章就我们在视觉注意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第3章就我们在自我认知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第4章就我们在情感体验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另外,第5章给出了我们对机器意识的分类评估、哲学反思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思想观点的总结。
最后,对于我们在机器意识研究中取得的这些初步成就,首先要感谢曾经共事的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的全体同人,感谢当时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朱崇实先生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支持。该实验室于2009年正式成立,是我国最早开展仿脑(类脑)智能研究的研究基地,建设之初,实验室为我们进行机器意识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此也要对福建省科技厅表示衷心感谢。
还要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的项目经费资助。尽管像我们这样的自由探索课题研究,更需要的是超越名利的科学探索精神,但是前沿科技的研究探索也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撑。
当然,更要感谢直接参与机器意识研究的,笔者在计算机科学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和哲学系招收的历届研究生们。其中博士生有哲学专业的刘江伟、何孟杰、游均,人工智能基础专业的郑灵翔、陈嘉威、唐超、张学彦、陈硕、秦瑞琳、孙晓明和薛蔚;硕士生有刘晓东、金剑秋(浙江大学)、张克志、尤志宁、张俊俊、曾志宏、肖庆云和李华珍(厦门大学)。特别是陈嘉威、郑灵翔、张学彦、陈硕、秦瑞琳、游均和薛蔚这七位博士生,都有实质性的研究贡献。应该说,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也就不可能有本书的出版,感谢他们任劳任怨地跟随我开展机器意识科学研究工作。
目前这项持续了20年的研究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我们的研究结晶《机器意识:人工智能的终极挑战》也终于要出版了。应该说,本书的出版对于跟随笔者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份交代。另外,让笔者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本书出版适逢其会,正好可以作为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成立100周年校庆的献礼!

周昌乐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