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忠县中坝(全4册)

書城自編碼: 35905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水利局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664952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86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售價:HK$ 101.2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售價:HK$ 79.4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HK$ 63.3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HK$ 446.2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HK$ 67.9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HK$ 78.2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HK$ 79.4
红楼有三味
《 红楼有三味 》

售價:HK$ 66.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40.6
《万州金狮湾墓群》
+

HK$ 323.8
《万州武陵墓群》
+

HK$ 596.4
《丰都大湾墓群》
+

HK$ 613.6
《忠县翠屏山崖墓》
+

HK$ 71.1
《耶鲁美国小历史》
+

HK$ 119.6
《大运河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
內容簡介:
《忠县中坝(全四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忠县中坝(全四册)》分别就该遗址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代、汉代、两晋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时期遗存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地质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渝东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文化特点,是配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要的综合性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目錄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理环境 (2)
三、气候 (4)
四、土壤 (4)
五、自然资源 (5)
六、农业 (5)
七、养殖业 (5)
八、水产业 (5)
第二节 文献记载(历史沿革) (6)
第三节 工作概况 (6)
一、历年工作情况 (6)
二、发掘工作经过 (7)
第四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14)
一、资料整理 (14)
二、报告编写 (16)
第二章 文化堆积与遗址年代 (17)
**节 文化堆积 (17)
一、Ⅰ区 (17)
二、Ⅱ区 (59)
三、Ⅲ区 (61)
第二节 地层对应情况 (67)
一、Ⅰ区 (67)
二、Ⅱ区 (84)
三、Ⅲ区 (84)
第三节 地层与地层、地层与遗迹间典型叠压、打破关系 (84)
一、1998年度 (85)
二、1999年度 (86)
三、2000年度 (88)
四、2002年度 (89)
第四节 地层与遗迹单位分组 (90)
第五节 分期与文化属性 (93)
第三章 中坝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95)
**节 概述 (95)
一、陶器 (95)
二、石器 (106)
三、骨器 (108)
第二节 遗迹 (108)
一、房址 (108)
二、灰坑 (111)
三、灰沟 (495)
四、墓葬 (501)
五、窑址 (514)
六、灶 (518)
七、其他遗迹洞 (522)
第三节 文化层 (523)
一、概述 (523)
二、出土遗物 (523)
第四节 动植物考古 (696)
第五节 分期与年代 (696)
一、典型探方遗存单位叠压打破关系 (696)
二、分期 (697)
三、年代 (699)
插图目录
图一 重庆市位置示意图 (1)
图二 忠县位置示意图 (2)
图三 中坝遗址位置示意图 (3)
图四 中坝遗址地质地层示意图 (4)
图五 1997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8)
图六 1998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9)
图七 1999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10)
图八 2000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11)
图九 2001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12)
图一〇 2002年度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13)
图一一 中坝遗址发掘探方分布示意图 (14)
图一二 AA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三 BB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四 CC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五 DD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六 EE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七 98ⅡT0406~98ⅡT0409东壁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八 01AT0203~01AT0403北壁地层剖面图 (插页)
图一九 01BT0107东壁地层剖面图 (62)
图二〇 01CaT0101南壁地层剖面图 (64)
图二一 02ET01南壁地层剖面图 (66)
图二二 中坝文化陶器菱形绳纹 (96)
图二三中坝文化陶器复合纹 (97)
图二四中坝文化陶器复合纹 (98)
图二五中坝文化陶器复合纹 (99)
图二六中坝文化陶器划纹 (100)
图二七中坝文化陶器划纹 (101)
图二八中坝文化陶器纹饰 (102)
图二九中坝文化陶器粗戳划纹 (103)
图三〇中坝文化陶器纹饰 (103)
图三一 中坝文化遗迹分布图 (插页)
图三二 F360平、剖面图 (109)
图三三 F263平、剖面图 (110)
图三四 F268平、剖面图 (111)
图三五 H288平、剖面图 (112)
图三六 H288出土陶器 (114)
图三七 H282平、剖面图 (117)
图三八 H282出土陶器 (119)
图三九 H282出土陶器 (121)
图四〇 H283平、剖面图 (122)
图四一 H283出土陶器 (124)
图四二 H283出土陶器 (125)
图四三 H283出土陶器 (127)
图四四 H275平、剖面图 (128)
图四五 H275出土陶器 (129)
图四六 H606平、剖面图 (130)
图四七 H606出土陶器 (131)
图四八 H484平、剖面图 (132)
图四九 H484出土陶器 (133)
图五〇 H605平、剖面图 (133)
图五一 H605出土陶器 (135)
图五二 H278平、剖面图 (137)
图五三 H278出土陶器 (139)
图五四 H278出土陶器 (140)
图五五 H335平、剖面图 (141)
图五六 H335出土陶器 (143)
图五七 H304平、剖面图 (144)
图五八 H304出土陶器 (146)
图五九 H586平、剖面图 (147)
图六〇 H586①出土陶器 (150)
图六一 H586②出土陶器 (152)
图六二 H586②出土陶器 (153)
图六三 H324平、剖面图 (155)
图六四 H324出土陶器 (156)
图六五 H601平、剖面图 (157)
图六六 H601出土陶器 (159)
图六七 H598平、剖面图 (161)
图六八 H598出土陶器 (163)
图六九 H598出土陶器 (165)
图七〇 H598出土石器 (166)
图七一 H323平、剖面图 (167)
图七二 H323出土陶器 (169)
图七三 H323出土器物 (171)
图七四 H778平、剖面图 (172)
图七五 H778出土陶器 (174)
图七六 H778出土陶器 (175)
图七七 H274平、剖面图 (177)
图七八 H274出土器物 (179)
图七九 H583平、剖面图 (180)
图八〇 H583出土陶器 (182)
图八一 H315平、剖面图 (183)
图八二 H315出土陶器 (185)
图八三 H315出土石器 (187)
图八四 H328平、剖面图 (188)
图八五 H328出土陶器 (189)
图八六 H595平、剖面图 (190)
图八七 H595出土陶器 (192)
图八八 H785平、剖面图 (193)
图八九 H786平、剖面图 (193)
图九〇 H297平、剖面图 (194)
图九一 H297出土陶器 (196)
图九二 H783平、剖面图 (198)
图九三 H783①出土陶器 (200)
图九四 H783②出土陶器 (202)
图九五 H783②出土陶器 (204)
图九六 H329平、剖面图 (205)
图九七 H326平、剖面图 (206)
图九八 H326出土陶器 (208)
图九九 H602平、剖面图 (209)
图一〇〇 H602出土陶器 (211)
图一〇一 H602出土器物 (212)
图一〇二 H322平、剖面图 (214)
图一〇三 H322出土陶器 (216)
图一〇四 H761平、剖面图 (217)
图一〇五 H761出土陶器 (219)
图一〇六 H332平、剖面图 (220)
图一〇七 H332出土陶器 (222)
图一〇八 H482平、剖面图 (222)
图一〇九 H482出土陶器 (224)
图一一〇 H483平、剖面图 (224)
图一一一 H483出土陶器 (225)
图一一二 H325平、剖面图 (225)
图一一三 H325出土陶器 (227)
图一一四 H772平、剖面图 (228)
图一一五 H327平、剖面图 (229)
图一一六 H643平、剖面图 (229)
图一一七 H643出土陶器 (230)
图一一八 H781平、剖面图 (231)
图一一九 H781出土陶器 (231)
图一二〇 H774平、剖面图 (232)
图一二一 H774出土陶器 (232)
图一二二 H311平、剖面图 (233)
图一二三 H311出土陶器 (234)
图一二四 H306平、剖面图 (235)
图一二五 H306出土陶器 (237)
图一二六 H306出土器物 (239)
图一二七 H312平、剖面图 (240)
图一二八 H312①出土陶器 (242)
图一二九 H312②出土陶器 (245)
图一三〇 H312③出土器物 (248)
图一三一 H596平、剖面图 (249)
图一三二 H596出土器物 (251)
图一三三 H272平、剖面图 (254)
图一三四 H272出土器物 (256)
图一三五 ⅡH26平、剖面图 (259)
图一三六 H280平、剖面图 (259)
图一三七 H280出土陶器 (261)
图一三八 H578平、剖面图 (262)
图一三九 H578出土陶器 (264)
图一四〇 H269平、剖面图 (265)
图一四一 H269出土陶器 (268)
图一四二 H285平、剖面图 (269)
图一四三 H285出土陶器 (271)
图一四四 H285出土陶器 (272)
图一四五 H305平、剖面图 (273)
图一四六 H305①出土器物 (275)
图一四七 H305②出土陶器 (277)
图一四八 H791平、剖面图 (278)
图一四九 H791①出土陶器 (280)
图一五〇 H791②出土陶器 (281)
图一五一 H260平、剖面图 (283)
图一五二 H260出土陶器 (284)
图一五三 H568平、剖面图 (285)
图一五四 H577平、剖面图 (286)
图一五五 H792平、剖面图 (286)
图一五六 H777平、剖面图 (287)
图一五七 H777出土陶器 (288)
图一五八 H284平、剖面图 (289)
图一五九 H284出土陶器 (291)
图一六〇 H284出土陶器 (294)
图一六一 H284出土器物 (296)
图一六二 H317平、剖面图 (297)
图一六三 H317出土陶器 (299)
图一六四 H762平、剖面图 (300)
图一六五 H762出土陶器 (302)
图一六六 H289平、剖面图 (303)
图一六七 H316平、剖面图 (304)
图一六八 H316出土陶器 (306)
图一六九 H587平、剖面图 (308)
图一七〇 H587出土陶器 (309)
图一七一 H276平、剖面图 (310)
图一七二 H276出土陶器 (312)
图一七三 H276出土陶器 (313)
图一七四 H310平、剖面图 (314)
图一七五 H310出土陶器 (316)
图一七六 H575平、剖面图 (318)
图一七七 H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中坝遗址位于重庆市忠县井镇佑溪村一、二社。
  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四川盆地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脉,南有大娄山、乌蒙山,西有横断山脉,将盆地与周围其他地区分隔开来,盆地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四类,可粗分为西部高原山地和东部盆地两部分,东部盆地从西向东依次有川西平原、中南部丘陵和东部谷地,其间河流众多(图一)。
  图一 重庆市位置示意图
  图二 忠县位置示意图
  中坝遗址是长江三峡库区发现的地层堆积*厚、延续时间*长、遗址性质全新、文化特征独具特色的一处古遗址。它位于忠县县城正北6千米井河两岸的台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50、南北宽约140米,总面积近50000平方米。由于河水的长期冲刷,遗址的主体部分已沦为一座名为“中坝”的孤岛,面积约7000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36.98″,北纬30°20′42.53″,海拔135~148米(图三)。
  二、地理环境
  忠县地貌受三叠系末期的印支运动,特别是老三纪末期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发育而成。印支运动使川西结束海侵,隆起成为陆地,其后川东地台又一次上升。上升幅度,地台边缘的沉降带(如大巴山褶皱)大于地台中部,使川东地台区脱离海洋变成盆地边缘山地。由于受到强烈的风化剥蚀,为四川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沉积物质,又由于当时气候炎热,铁质氧化使沉积物呈现红色,形成“红层”(紫色土)。喜马拉雅运动把四川地区的沉积盖层褶皱变型,因华蓥山以东基底硬化低,盖层厚,形成其一系列狭长不对称的呈东北展布的高幅强烈褶皱,向斜宽、背斜窄,经长期流水侵蚀,背斜成为一系列山体,向斜成为丘陵谷地。第四纪构造运动,使盆东地区背斜山地顶部遭侵蚀,露出二叠系、三叠系灰岩,同时长江不断下切,形成三级河谷台地,从而奠定了忠县地貌的基本轮廓(图四)。
  全境从西北至东南依次由金华山、猫耳山、方斗山三个背斜和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如果从西北至东南做一横切面,形如“W”。金华山与猫耳山相距宽约22、长约63千米,为拔山向斜,属浅丘地带。猫耳山与方斗山相距宽约13、长约52千米,为忠州向斜,属深丘中丘地带。从河谷到山峰,海拔高差为:长江河谷**点石宝镇海拔117.5米,**点谭家寨海拔1127.7米。全县70%的地区海拔300~600米。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浩荡长江,穿境而过,流经88千米,汇合溪河28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有8条。
  图三 中坝遗址位置示意图
  (根据成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重庆市地图册》绘制)
  井河位于长江北岸,由东、中、西三条支流汇成。西支源于梁平区铁门乡八角殿,流经忠县金鸡、黄龙、高洞3乡;中支源于梁平区同兴场石桠子,流经忠县双丰、泰来、智华、三汇4乡,在白石孙家堡与西支汇为戚家河;东支源于梁平区柏家乡骑龙屋基,流经忠县石黄、官坝、兴峰等乡,其下游名黄金河,在黄金镇三角滩与戚家河汇为井河,至县城忠州镇东北3千米入长江。忠县境内河道长71.2千米,流域面积910平方千米,是忠县*最大长江支流。
  图四 中坝遗址地质地层示意图
  井河出猫耳山脉羊子岩峡谷后,形成较为宽阔的河谷地带,东有李公山,南有灶柏山,西有凤凰岩,北有甘田坝,中坝遗址即处于该群山环抱的河谷台地之间(图版一,1)。
  中坝呈西北—东南向横列,地貌为三级阶地,西北高,东南低。第三级阶地位处中部偏西,是直径约13米的圆形土台,老乡介绍是奎星阁庙宇废址,高出二级阶地约2米;第二级阶地分布于中坝西部至中部,相对较平,面积约2800平方米,高出一级阶地约2米;**级阶地分布于中坝中部东部,自西向东倾斜至河滩,面积约4000平方米。现三级阶地全为菜地(图版一,2)。
  三、气候
  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主要特点是温热凉寒明显,四季分明;降水充沛,且夏多冬少;日照充足,且夏丰冬欠。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县境内各地一年中平均气温的**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26.4~29.7℃,**值出现在1月上旬,为3.7~6.8℃。
  四、土壤
  忠县地层出露不多,成土母质简单。按岩性和风化物属性,地层大致可分为9种类型。遗址土壤系第四纪新冲积紫色冲积土,由紫色岩层区域紫色冲积物发育而成,有沙土、夹沙土2个土种。
  五、自然资源
  1. 植物
  忠县地处亚热带,在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盆东岭谷植被亚区,有高等植物1000种以上,已定名的有716种,隶属161科,427属。其中,蕨类植物15科,20属,28种;裸子植物7科,14属,28种;被子植物139科,438属,672种。
  2. 动物
  20世纪50年代初,山区有金钱豹、龟纹豹(云豹)、红春豹、狸豹、林麝、黄猺、黄羊、狼、飞鼠、竹鼠、松狼等,现绝迹。濒临绝迹的有猪獾、大灵猫(九节狸)、石獾、豪猪、毛冠鹿(青鹿)、马豹(雪豹)等;常见的有黄鼬、花面狸、麂子、野兔、獾子、香狸(箭猪)、狐、黄鹿、猸子、松鼠、水獭、野猪、松鼠、蛇、蝙蝠等。常见的鸟类有麻雀、山麻雀、喜鹊、寒鸦、白颈鸦、大嘴乌鸦、红嘴蓝鹊(山咋子)、竹鸡、雉鸡、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秧鸡、董鸡、秃鹰、雀鹰、猫头鹰、啄木鸟、白鹭、凫、绿头野鸡、黄鸭、家燕、灰沙燕、戴胜、翠鸟、小云雀、棕背白劳、红尾白劳、缓带鸟、大山雀、珠颈斑鸠、山斑鸠、灰斑鸠、大杜鹃、四声杜鹃、鹰鹃、黄鹂、卷尾、金画眉、山树莺等。
  3. 矿藏
  矿产资源有18种,主要有煤、天然气、岩盐(集中在石宝一带)。磷矿少量分布在望水、井镇一带。
  六、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洋芋、大豆、豌豆、胡豆、大麦、高粱。
  经济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甘蔗、苎麻、黄(红)麻、棉花。
  七、养殖业
  养殖禽畜种类有猪、牛、羊、鸡、鸭、鹅、兔、蜂、蚕等,以猪为主,牛、羊、兔、鸭次之,鹅、蜂较少,鸡普及全县各农户。
  八、水产业
  养殖鱼类:草鱼20%、鲢鱼40%、花鲢10%、鲤鱼20%、青鱼(1978年从湖北引进)、鲫鱼、鳊鱼、团头鲂。
  野生鱼类:鳜鱼(俗名母猪壳)、乌鱼(乌棒)、鲶鱼(俗名鲶巴郎)、巧嘴红白(俗名翘壳)。
  珍贵鱼类:鲟鱼(俗名腊子),有达氏鲟鱼和中华鲟鱼等。
  还有黄颡鱼(俗名黄排)、石斑鱼(俗名斑石子)、鳗鲡(又名鳗鱼)等。
  溪河、田塘中还有龟、鳖(又名甲鱼、团鱼)、蟹、螺、蚌等水生动物。
  第二节 文献记载(历史沿革)
  据《忠县志》记载,忠县周代为巴国属地,秦代属巴郡,西汉置临江县,新莽时改称监江,东汉复名临江。汉献帝时改属永宁郡。梁大同六年(540)分巴郡置临江郡,领临江县,设郡治于临江县城。西魏废帝二年(553),分楚州临江郡置临州。隋开皇三年(583),废郡置临州。大业三年(607)罢州,县属巴东郡。义宁二年(618),复置临州,辖2县。唐贞观八年(634),改临州为忠州,临江县为其领县之一。唐天宝元年(742)改为南宾郡。唐乾元元年(758)复为忠州,属山南道,州郡治地临江县。北宋初名南宾郡,隶属夔州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以度宗潜邸故,升忠州为咸淳府。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复名忠州,治临江县城,领3县。明洪武元年(1368),以州治临江,县省入忠州,领2县,属重庆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以州直隶四川省,领3县。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名忠县至今,属东州道。1914年归属四川省东川道。1949年12月7日解放,属万县专区。
  上述可见,文献记载过于简略,且时代越早越少,三代以前更是一片空白。因此,考古工作成为认识忠县早期历史文化面貌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 工作概况
  一、历年工作情况
  中坝遗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挖了三条探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资料未发表,世人大多不知有这样一处如此重要的遗址a。
  1987年,该遗址在四川省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重新发现。1988年入选四川省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这一重要遗址开始为四川考古同仁所了解b。
  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队到四川万县地区长江流域开展考古调查工作,经他们复查、确认,也认为是长江上游一处非常重要的遗址。他们的调查简报发表后,中坝遗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