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理论先进、实践创新、经验适用”的理念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农场发展的先进经验基础上,针对垦区国有农场作为国家重要的大宗商品粮、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及农场率先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装备的特点,秉承“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方针,因地制宜地实施现代农业及其延伸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同时对家庭农场的发展给予系统阐述。 本书体系合理,内容明确,突出农场经营管理特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此外,本书素材新颖、视野开阔,尽可能地吸纳农场经营管理的前沿进展,是一部指导农场经营与管理的前瞻性著作。 本书作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特色专业与省重点培养学科建设学术成果之一,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特色教材,又可供农业经营管理者、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参考。
|
目錄:
|
前言第1章 绪论 11.1 农场经营与管理概述 11.1.1 国有农场经营管理概述 11.1.2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概述 41.1.3 国有家庭农场介绍 61.2 农场历史发展延革 61.2.1 国外农场发展主要演变历程 61.2.2 国有农场发展主要演变历程 81.2.3 家庭农场发展历史变迁 121.3 农场的性质与任务 141.3.1 国有农场的性质 141.3.2 国有农场的任务 141.3.3 家庭农场的性质 161.3.4 家庭农场的任务 171.4 农场经营类型 191.4.1 种植型农场 191.4.2 养殖型农场 201.4.3 混合型农场 221.4.4 休闲观光农场 231.5 农场组织机构管理 241.5.1 国有农场组织机构设置 241.5.2 家庭农场的组织与管理 27主要参考文献 33第2章 农场经营管理基本内涵 342.1 农场经营管理概念界定 342.1.1 农场经营管理概念 342.1.2 农场经营管理职能 352.1.3 农场经营管理的特点 392.1.4 农场经营管理原则 402.2 农场经营管理方针目标与思想 422.2.1 农场经营管理方针目标的管理 422.2.2 农场管理的经营思想 452.2.3 北大荒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462.3 农场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482.3.1 农场土地经营制度 482.3.2 农场产业发展管理制度 492.3.3 农场安全管理制度 512.4 农场经营管理环节 532.4.1 农场生产环节管理 532.4.2 农场管理环节的要点分析 562.4.3 农场流通环节管理 572.4.4 农场管理服务环节 582.5 农场经营管理的管理创新 592.5.1 农场土地经营制度创新 592.5.2 农场发展模式创新 602.5.3 社会管理体系创新 602.5.4 城镇化管理创新 61主要参考文献 62第3章 农场土地经营 633.1 农场土地经营概述 633.1.1 国有农场土地经营的性质 653.1.2 国有农场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意义 663.1.3 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 673.1.4 农垦土地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703.2 农场土地经营制度 713.2.1 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 713.2.2 农场土地确权 733.3 农场土地承包经营 773.3.1 指导思想 783.3.2 农场土地承包原则 783.3.3 土地使用权配置方式 783.3.4 一事一议的筹资与使用 803.3.5 土地承包费上缴方式及期限 803.3.6 要求管理区(组)对经营田采取以下方式调整土地承包费 803.3.7 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813.3.8 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813.3.9 粮食统一销售 813.3.10 加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管理 813.4 农场土地整理及土地资源综合利用 823.4.1 农场土地整理 823.4.2 农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 873.5 农场中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 883.5.1 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及现状 883.5.2 农场中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模式 893.5.3 实行农垦区土地经营模式的条件 903.5.4 家庭农场土地承包费管理 91主要参考文献 91第4章 农场农业生产管理 934.1 春耕整地与测土配方施肥 934.1.1 春耕整地 934.1.2 测土配方施肥 964.2 种子产业管理 1014.2.1 种子产业的意义 1014.2.2 种子产业发展原则 1024.2.3 种子产业发展中制约因素分析 1034.2.4 种子产业化建设内容 1044.2.5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1094.2.6 黑龙江垦区种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104.3 农药与肥料管理 1114.3.1 农药管理 1114.3.2 化肥管理 1124.3.3 农场田间档案管理制度 1154.4 作物田间管理 1164.4.1 作物田间管理内涵 1164.4.2 作物田间管理措施 1164.5 现代农业生产管理 1174.5.1 突出重点,确保各项农业措施落实到位 118 4.5.2 保证措施 120主要参考文献 121第5章 农业机械作业 1225.1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管理 1225.1.1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225.1.2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职业守则 1235.1.3 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知识 1245.2 农机基础设施管理 1285.2.1 农机仓库管理 1295.2.2 农机具更新与改造管理 1325.2.3 农机具保养与检修管理 1335.3 农业机械技术管理 1355.3.1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管理 1355.3.2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1385.4 农业机械作业管理 1435.4.1 农机标准化含义 1435.4.2 农场农机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1445.4.3 田间作业管理含义及标准化设置 1475.4.4 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管理 150主要参考文献 151第6章 农场人力资源管理 1536.1 农场人事制度概述 1536.2 农场人力资源规划 1546.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1546.2.2 人力资源规划分类 1556.2.3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活动 1556.2.4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1566.2.5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编制程序 1566.3 农场人力资源的招聘与甄别 1586.3.1 员工招聘程序和途径 1586.3.2 员工甄选的程序 1596.3.3 员工面试、测试的主要方式 1596.3.4 评价中心及其常见形式 160 6.4 农场员工培训 1616.4.1 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种类 1616.4.2 员工培训原则和作用 1636.4.3 员工培训的组织实施 1646.5 农场员工绩效管理 1676.5.1 员工绩效考核的作用与类型 1676.5.2 员工绩效考核内容、程序和主体 1696.5.3 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及原则和方法 1696.5.4 员工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法与反馈 1706.6 农场的薪酬管理 1726.6.1 薪酬管理的目标和功能 1726.6.2 薪酬的形式 1746.6.3 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756.6.4 薪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766.7 农场劳动关系管理 1776.7.1 劳动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1776.7.2 劳动合同管理 1786.7.3 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管理 1846.7.4 劳动争议与处理 185第7章 会计与财务管理 1887.1 国有农场会计与财务管理概述 1887.1.1 国有农场会计与财务管理沿革 1887.1.2 国有农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特点 1907.1.3 国有农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1917.2 国有农场会计 1937.2.1 国有农产会计概述 1937.2.2 国有农场会计管理的主要内容 1947.2.3 会计从业人员管理(规范、继续教育、会计资料) 1997.3 国有农场财务管理 2037.3.1 国有农场财务管理概述 2037.3.2 国有农场财务预算管理 2047.3.3 国有农场财会决算管理 2067.4 专项项目管理 2087.4.1 农业发展项目等专项项目管理 208 7.4.2 国有资产管理 2097.5 家庭农场财务与会计 2117.5.1 家庭农场财务与会计概述 2117.5.2 家庭农场财务处理 213主要参考文献 214第8章 农场二、三产企业经营管理 2168.1 农场二、三产企业的概述 2168.2 农场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管理 2178.2.1 农产品加工业概述 2188.2.2 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特点 2198.2.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意义 2208.2.4 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管理 2218.2.5 农产品加工业的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控制 2258.3 农场农产品流通 2328.3.1 农产品物流概述 2328.3.2 农产品流通的功能 2368.3.3 农产品及食品流通的发展历程 2368.3.4 农场农产品物流主要模式 237第9章 社会化管理 2429.1 农场社区概述 2429.1.1 农场社会化管理内涵 2429.1.2 农场社会化发展历史 2459.1.3 农场社会化管理内容 2469.1.4 农场社区管理机构构成 2499.1.5 农场社区管理主要内容 2519.2 农场思想文化建设 2519.2.1 农场思想教育与民主建设 2519.2.2 农场精神文化建设 2559.3 农场城镇化管理 2579.3.1 城镇规划与建设 2589.3.2 城镇居民管理 2599.3.3 基本保障管理 2619.4 农场社会保障服务 2639.4.1 卫生及计划生育管理 2639.4.2 低保与救助管理 2669.4.3 公益事业管理 2679.4.4 教育管理 268主要参考文献 271第10章 农场文化 27310.1 北大荒文化内涵 27310.1.1 北大荒文化起源 27310.1.2 北大荒文化内涵 27810.1.3 北大荒文化特点 28010.2 北大荒文化主要内容 28210.2.1 北大荒文化使命 28210.2.2 北大荒文化宗旨 28410.2.3 北大荒文化理念 28610.3 北大荒精神与核心价值观 28910.3.1 北大荒精神 28910.3.2 北大荒核心价值观 29210.4 北大荒文化功能 29510.4.1 导向功能 29510.4.2 凝聚功能 29610.4.3 激励约束功能 29610.4.4 辐射功能 297主要参考文献 298第11章 家庭农场 29911.1 家庭农场概述 29911.1.1 家庭农场现状 29911.1.2 家庭农场概念 30011.1.3 家庭农场特征 30111.1.4 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家庭农户的区别 30211.1.5 家庭农场的意义 30311.2 家庭农场模式 30611.2.1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 30611.2.2 国内家庭农场典型模式 30711.3 家庭农场管理制度 30911.3.1 家庭农场申报制度 30911.3.2 家庭农场制度环境 31011.3.3 家庭农场制度安排 31211.4 家庭农场相关扶持政策 31211.4.1 家庭农场政策红利 31211.4.2 中国人民银行对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扶持政策 31311.4.3 中国农业银行对家庭农场扶持政策 314主要参考文献 315
|
內容試閱:
|
农垦作为屯垦戍边、保障供给、培养人才的特殊组织,是服从服务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力量。国有农场作为我国耕地规模、现代化程度、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产品保障作用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战略储备基地,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经济组织,多年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支援国防建设,特别是在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粮食安全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国有农场在探索建立新型农地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在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方面,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本著作从农场经营与管理的内涵入手,在第1章、第2章分别介绍了农场历史发展与变革、主要经营类型与组织机构设置;第3章针对农场土地经营制度、农场土地承包经营以及农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第4章重点对农场农业生产管理中各重点环节进行介绍;第5章对农业机械作业、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管理、农机基础设施管理、农业机械技术管理、农业机械作业管理进行介绍;第6章介绍了农场人力资源管理的农场人力资源规划、农场人力资源的招聘与甄别、农场员工培训、农场员工绩效管理、农场的薪酬管理、农场劳动关系管理;第7章对农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国有农场会计、国有农场财务管理、农发等专项项目管理、家庭农场财务与会计分别阐述;第8章对农场二、三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农场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管理、农场农产品流通业进行梳理;第9章对农场社会化管理,特别是农场社会化管理概述、农场思想文化建设、农场城镇化管理、农场社会保障服务进行重点研究;第10章对农场文化,包括北大荒文化内涵、北大荒文化主要内容、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及北大荒文化功能进行深入探讨;第11章针对目前学术界较前沿,且有较多理论与实践仍需要探讨的家庭农场,包括家庭农场概述、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家庭农场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论述。 综上,本书是国内本关于农场经营管理,包括国有农场与家庭农场,特别是对现代化大型国有农场经营方面进入深入介绍的专业书籍。 该书由姜法竹博士、教授,翟绪军博士、副教授组织创作及统稿,由程巍讲师负责撰写第1章、第2章,由金光春博士、讲师负责撰写第3 章、第4章,由韩光鹤博士、讲师负责撰写第6章、第8章,由姜彦坤讲师负责撰写第5章、第 7 章,由刘秀岩讲师负责撰写第9章、第10章,由甫永民博士、讲师负责撰写第11章。 本著作在创作过程中,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并参阅本领域内前期开拓性贡献学者、作者、实践者的大量资料,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智慧而丰富的营养,本书的完成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对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本书作者在写作中,努力争取作品的完美,但由于该书所涉知识面广泛,且该领域发展迅速,加之作者水平的局限,以及查阅资料及调研研究仍显不足,书中难免出现不妥之外,恳请广大同行与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本书修订与再版时加以更正完善。 编著者 201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