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院校研究论

書城自編碼: 365316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73264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5.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银色瀑布:美国兵工厂与中途岛海战
《 银色瀑布:美国兵工厂与中途岛海战 》

售價:HK$ 79.4
乔丹法则
《 乔丹法则 》

售價:HK$ 80.3
如何不被一杯水淹没
《 如何不被一杯水淹没 》

售價:HK$ 67.9
流人系列03:猛虎 午夜文库
《 流人系列03:猛虎 午夜文库 》

售價:HK$ 90.9
洛克现代性政治学之根
《 洛克现代性政治学之根 》

售價:HK$ 109.3
奥登诗精选
《 奥登诗精选 》

售價:HK$ 112.7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你的名字。》美术画集 》

售價:HK$ 124.2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全2册) 》

售價:HK$ 170.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8
《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管理研究》
+

HK$ 59.6
《高职院校治理研究》
+

HK$ 96.6
《地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

HK$ 82.4
《高职院校执行力研究》
+

HK$ 69.6
《探索:高等农业院校“五四三二一”实践育人体系研究》
+

HK$ 125.8
《高职院校特色定位与发展经验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編輯推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选题的特点。既阐述中国院校研究的理论、方法,又以案例示范院校研究的实践过程,交流院校研究的经验。作者刘献君教授是我国*早开展院校研究的教育学家之一,在院校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倡导成立了中国高等教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推动了全国院校研究的发展。
內容簡介:
刘献君教授是我国早开展院校研究的教育学家之一,在院校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倡导成立了中国高等教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推动了全国院校研究的发展。《院校研究论》是刘献君教授20年来研究院校研究的成果结集,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至十一章,主要内容是中国院校研究的发展,院校研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第十二章至第三十章,主要内容为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和成果。纪录中国院校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阐述中国院校研究的理论、方法,以案例示范院校研究的实践过程。
關於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院长。社会兼职: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院校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专业方向为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高校战略管理。出版著作2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一等奖。
目錄
一、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_001
(一)怎样理解院校研究_001
(二)我国为什么需要开展院校研究_002
(三)我国应如何开展院校研究_006


二、开展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_010
(一)深入理解院校研究_010
(二)探讨中国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_012
(三)努力推进院校研究_017


三、院校研究的意义、特征和主要内容_019
(一)理解院校研究的意义_019
(二)把握院校研究的特征_023
(三)明确院校研究的内容_028


四、院校研究中的若干关系_032
(一)汽车“表盘”与“驾驶员”的关系_032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_035
(三)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关系_038
(四)中立性与服务性的关系_042

五、院校研究的基本范式_044
(一)研究路径:院校研究的两种路向_045
(二)研究范式:院校研究的哲学基础_047
(三)研究技术:院校研究的方法系谱_049

院校研究论目录
六、院校研究的专题研究_053
(一)以专题研究为深入开展院校研究的突破口_053
(二)以案例研究为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_055
(三)解决专题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
研究水平_057
(四)增强责任感,努力推进院校研究_059


七、院校研究的规范发展_061
(一)“初步形成”阶段的院校研究_061
(二)院校研究规范发展的背景分析_065
(三)院校研究规范发展的目标_070
(四)院校研究规范发展的主要措施_073


八、院校研究规范发展的路径_077
(一)处理服务领导决策与服务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高决策支持的科学化水平_077
(二)处理数据分析与质性研究的关系,提高院校研究
人员的素质与能力_078
(三)处理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探索适合中国
国情的院校研究理论与方法_081
(四)处理机构的行政性与研究的专业化的关系,
使院校研究的组织由无序走向有序_082



九、文华学院院校研究的规范发展_084
(一)学校战略规划要更加自觉、科学、有效_084
(二)学生是自己学习的决策者,院校研究要为其
决策服务_087
(三)教职员工共同参与院校研究_090
(四)建立院校研究协同体_093


十、院校研究与高校决策支持系统_095
(一)建立高校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_095
(二)高校决策支持的现状分析_096
(三)院校研究应成为高校决策支持系统_098


十一、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标志及对策_104
(一)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条件_104
(二)中国院校研究成熟的标志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109
(三)努力推进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_114


十二、大学校长与战略_119
(一)大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战略_119
(二)我国高校战略管理中要十分重视的几个问题_123
(三)院校研究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_129


十三、大学战略规划中需要处理的若干关系_132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_132
(二)战略重点和一般相结合_135
(三)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相结合_138

十四、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的阶段性发展战略_142
(一)高起点创建_143
(二)特色发展_145
(三)全面提高_149


十五、高等学校定位的层次、依据_153
(一)高等学校定位的三个层次_153
(二)高等学校定位的依据_156
(三)高等学校定位的要求_159


十六、教学服务型大学在实践探索中发展_161
(一)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要求_162
(二)“双一流”建设的挑战_165
(三)服务经济时代的需求_168
(四)美国“服务学习”的启示_169


十七、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_173
(一)高校学科建设的阶段性问题_173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内容问题_175
(三)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问题_178
(四)学科建设的内动力与外动力问题_180


十八、HS大学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_184
(一)过程描述_184
(二)研究结论_187
(三)案例分析_195


十九、总结和创建学校办学特色_197
(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办学特色_197
(二)以科学的方法总结办学特色_199
(三)以务实的精神创建办学特色_200


二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径_203
(一)选择学校特色文化的载体_204
(二)在共同创造中形成学校特色文化_207
(三)在传播、践行中丰富和发展学校特色文化_210


二十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制约与出路_213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_213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_215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_219


二十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_224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转变教育观念_225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_228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_230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改革大学组织制度_233


二十三、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认识和
处理的调查研究_235
(一)问题的提出_235
(二)研究方法_236
(三)结果与分析_239
(四)结论与讨论_248

二十四、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律探究——基于华中
科技大学50名优秀高校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调查_253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与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_253
(二)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几个基本规律_255
(三)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_266


二十五、华中科技大学首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_270
(一)学术发展与岗位设置制度_271
(二)学术职业与“准入”制度_272
(三)学术自由与评价考核制度_274
(四)学术平等与聘任合同制_276
(五)学术公正与争议处理_278


二十六、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内涵与创新_279
(一)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意义_279
(二)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原则_284
(三)高等学校制度的创新_288


二十七、大学共同治理的意义及其实现方式_294
(一)共同治理是大学管理创新的关键_294
(二)大学共同治理的内涵和意义_296
(三)大学共同治理中的治理结构_301
(四)大学共同治理中的治理过程_304


二十八、高等学校决策的特点、问题与改进_308
(一)对决策的认识和理解_308
(二)高校决策的主要特点_309
(三)高校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314
(四)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决策_318


二十九、高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模式、评价与建议_324
(一)高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模式_324
(二)高校权力制约模式运行的回顾与评价_328
(三)对完善高等学校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对策建议_334


三十、校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发展中的若干节点_337
(一)校长力排众议选择校址,为学校发展创设了
广阔空间_337
(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师资和教学水平_339
(三)创办理科、文科,向综合性大学迈进_343
(四)率先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理念创新_345
(五)学研产三足鼎立,以服务求发展_348
(六)优选并校方案,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_351
(七)举办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推进国际化走向
新阶段_354


附录1:院校研究:现代大学管理科学化的助推器
——访全国院校研究会会长刘献君教授_358


附录2:院校研究中国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刘献君教授专访_368
內容試閱
前言以2000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为标志,中国院校研究已经走过20年。20年来,笔者以满腔热情投入院校研究,努力推进中国院校研究,感触颇深。其中最大的感受是院校研究的开展是共同研究、共同创造的结果。首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校研究所赵炬明、陈敏、余东升、周光礼、陈廷柱、张俊超、雷洪德、魏署光、徐海涛等老师及笔者,除周光礼教授后来到人大工作以外,其余老师20年坚持干一件事——开展院校研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始终没有动摇。教科院负责人对院校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次,国内有关领导、教育研究和管理者积极参与、支持院校研究。周济院士在任教育部部长时指出,“要加强高校战略管理,鼓励开展院校研究”,他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后仍然十分关心和支持开展院校研究。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曾多次肯定和支持院校研究,并四次应邀出席院校研究国际研讨会。在2010年7月院校研究会举办的第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强调,“院校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方面应大有作为”。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指出,院校研究“将成为大多数高校所属高等教育研究所(室)的主要研究任务,成为高教研究的重要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指出,“可以预见,以院校研究为主导的微观应用研究前景广阔,在强化高校管理实践指导功能的同时,亦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化发展”。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在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创立、再造与转向”的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我们认为,能够反映高等教育研究理论转向的是院校研究学会的成立,这一现象表明已经有一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认识到高等教育研究必须走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路线,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丰富理论,建构理论。刘献君教授身兼管理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转变也代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的转变。”十分可喜的是,一批中青年学者已成为院校研究的中坚力量。再次,美国院校研究工作者对中国院校研究的帮助、支持。由于美国是*早开展院校研究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多种方式给我们传经送宝。特别是Randy Swing、Christoher、William Knight、常桐善、张扬、杨法先、周莹、高澜、唐美玲等博士更为突出。中国院校研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在提高认识中起步院校研究开展之初,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院校研究,院校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有什么区别,院校研究的意义何在,等等。因此,我们从院校研究的研究入手,推动高校认识院校研究的意义,重视开展院校研究。首先,从学习美国院校研究经验入手,探索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我们组织教科院的师生,翻译了十多部美国院校研究书籍和大量论文,认真开展研究。2002年,刘献君、赵炬明、陈敏三位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上联合发表了一篇关于开展中国院校研究的论文《加强院校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后,老师们又陆续发表了《院校研究论略》《中国院校研究的特点探析》等一系列文章,阐明“院校研究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院校研究具有系统收集资料,科学分析资料,为学校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功能”等观点。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院校研究的意义,即“如果把一所大学比喻成一辆汽车,那么,领导是驾驶员,院校研究就是这辆汽车的仪表盘”。其次,通过建立学会,组织起来开展研究。2003年,我们组织一批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在甘肃天水召开了我国次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中国院校研究协作组,筹划成立中国院校研究学会,将“促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和高校的科学管理”作为学会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2007 年5月,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简称院校研究会),华中科技大学为理事会的会长和秘书长单位,笔者任会长。院校研究会通过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培训班、创建中国高校院校研究案例库、设立院校研究网站、推动高等教育刊物设立院校研究专栏等多种方式,搭建研究和交流平台,推动院校研究。再次,举办校长培训班。开展院校研究,关键是要提高学校领导的认识。近十多年来,教科院多次举办校长培训班,以课程学习的方式,一方面讲授院校研究及高等教育学理论,另一方面请曲钦岳、母国光、章开沅、翁史烈、吴咏诗、朱九思、杨叔子、周济等国内著名大学校长授课。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陕西外国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的书记或校长通过学习后,运用院校研究理论,指导本校实践,使学校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教授、青岛大学原校长徐建培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原党委书记尚钢教授等,通过学习后,都使学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受到师生好评。此外,通过编写教材,在研究生中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院校研究人才。2008年8月,花费3年时间,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所编写的我国本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用教材《院校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推动多所高校在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研究生专业开设“院校研究概论”“院校研究专题”“高校战略管理”“统计方法”等课程,让学生了解院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重视实践问题,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的院校研究人才。从机构组织、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中国院校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界逐渐将眼光转向高校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管理者们也开始有意识地为决策寻找理论和数据支撑。二、在专题研究中突破院校研究开展之初,由于社会问责尚未建立,高校领导缺乏对研究需求的迫切性,学校基本没有分析数据库,数据分散、不一致,研究人员自身能力不足等内外因素,推进院校研究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笔者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进院校研究。因为专题研究是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对而言专题研究容易把握,易取得成效,通过专题研究可以锻炼一批人才。首先,在本校开展院校研究的专题研究。对本校的专题研究,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研究课题,积极发挥咨询作用。例如,参与华中科技大学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年)制定,华中科技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的调查、分析文本撰写工作主要是由教科院完成的。二是主动与学校职能部门联系,承担研究课题。例如,2006年7月,邀请学校职能部门主管负责人座谈,共商如何开展专题研究。会后,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提出了部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这些课题印发,鼓励师生开展研究。三是根据我们观察到的问题,主动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供学校领导参考,如“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发展研究”“校机关工作作风研究”“课堂纪律调查”“校、院两级人事分权研究”“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运行状态研究”“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报告,大多经学校领导批示,转有关方面参阅并改进管理工作。四是举办研修班。如“新教师教学方法与技术研修班”,定期组织新教师探讨教学方法与技术。此外,还面向全校教职工举办《道德经》《论语》读书班,由涂又光教授讲授。五是通过举办《院校研究简报》《院校决策参考》,在校报上撰写文章,阐述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次,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专题研究。院校研究会单年举办国内学术研讨会,主要探讨院校研究的理论、方法;双年举办国际学术研究会,针对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每次研讨会,走在学术前沿,深入高等教育实践,抓住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例如,2006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针对“为什么学校战略规划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问题,选择“战略管理”作为会议主题,倡导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开展战略规划,并提出,在战略规划中,要把握“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核心战略”,“将经费筹措、规划放在战略管理的突出地位”,“战略规划应该是多样化的”等观点。研讨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2008年以来,空军预警学院原院长蓝江桥少将,通过参加国际研讨会,运用战略管理方法,提出了“突出信息化,强化大预警”的发展战略和“立足空间面向全军、服务国家”的办学定位,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学科专业、服务面向和发展空间的拓展。他深有感触:“院校研究对学校的办学顶层设计、发展战略选择、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都起到了支撑性作用,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全方位的推动作用。”再次,通过管理咨询,推进专题研究。20年来,教科院刘献君、张应强、别敦荣、赵炬明、陈敏、余东升、陈廷柱、雷洪德等教授,带领师生应邀到青岛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临沂大学等60多所大学,与这些学校的领导、院校研究人员共同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到部分学校为其发展的某些问题进行咨询,并结合其发展实际,面向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教师做学术报告。20年来对全国600多所大学进行了管理咨询,对这些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一些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表示,华中科大教科院教授的报告和咨询启发了他们的思维,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学校定位,找到了办学特色、发展措施。有的高校领导遇到问题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到教科院来请教、商讨。2011年初,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专门给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发感谢信,感谢刘献君教授所领导的课题组为该校制定了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信中说:“学科规划专家立足学术前沿,站得高、视野广,对我校背景分析客观、深刻,实事求是,提出的‘建设地方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长远发展定位,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思路和策略等符合我校实际,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令人感到振奋和鼓舞,保障措施可行,是引领我校未来十年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此外,院校研究学会还根据高校发展的“类特色”,通过“以点带面”的策略,组织不同类型高校开展专题研讨,让同类型的高校在研讨中明晰问题,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并寻找发展之道。如2012年在广东嘉应开展了“办学特色与地方院校发展论坛”,聚集了30多所地方院校,一起研讨地方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发展问题,院校领导参与踊跃,纷纷亮出各自的招数。2013年5月,院校研究学会又组织国内50多所院校,在宁波大红鹰学院召开了“建设‘教学服务型’高校研讨会”,会上,多所大学的管理者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定位、内涵、外延以及发展目标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成立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联盟和地区协作组,计划分片区围绕高校管理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集中进行谋划和分析。三、在规范发展中提高现代大学管理必须建立在充分获取信息、数据的基础上。而数据的缺失是中国院校研究面临的最大瓶颈,推进各级各类高校管理数据库的建设一直是中国院校研究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2011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现代信息技术与院校研究”全国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提出,中国院校研究要从“初步形成”走向“规范发展”,规范发展总体目标就是“以院校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院校研究,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首先,努力推进院校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与院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组织与会代表讨论,形成了《关于建设“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并逐步开放相关信息的建议书》。建议书及时送达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并在有关刊物上刊发。另一方面,努力推进高校建立分析数据库。应院校研究人员对了解和学习数据系统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技术的强烈需求,2012年4月,在江苏常熟举行了“院校研究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学术研讨会”,邀请一些信息管理系统做得较好的高校介绍经验,并现场观摩了常熟理工学院的“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这次会议推动了院校研究及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融合及相互学习。其次,帮助院校研究人员学会运用数据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12年暑期,我们与美国海外华人院校研究会共同在杭州举办“大学数据系统设计与分析”院校研究培训班,邀请的主讲人是美国高校从事院校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培训期间,来自54所大学的100多位院校工作人员足不出户,认真聆听,热烈讨论,收获颇丰。紧接着,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半年多筹备,2013年7月又在云南昆明举行以“院校研究数据分析对象、内容和方法”为主题的全国学术研讨会,逐步推进数据分析。再次,推进专题研究的规范化。数据分析与专题研究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多年的推进,专题研究已经广泛展开,但仍然缺乏规范性。笔者在学术会议上论述规范化并撰文发表,提出高等教育研究、院校研究要解决问题偏大、资料偏虚、理论偏多、方法偏乱等问题,并要走出常识,要有程序意识,实现对象化的对象化,重视验证和创造。四、在国际化中深化2013年5月24日,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魏署光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顺利通过,魏署光的论文题目是“美国院校研究决策支持功能探析”,指导老师为中国院校研究学会会长刘献君教授以及美国院校研究会执行主席兰迪?斯温博士。这篇论文也是中国学者与美国院校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兰迪?斯温博士认为,“该研究是迄今为止院校研究领域所开展的*为重要的研究之一”,也标志着我国的院校研究开始立足前沿,与世界上在此领域*先进的国家对话。国际化伴随着院校研究的始终。首先,走向世界。先后派出多名师生到西方各国高校进行学习考察。刘献君、陈敏、张俊超等教师到加拿大、日本交流。陈敏、余东升、雷洪德、张俊超等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国高校进行考察。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先后派出多名师生到美国高校进行学习考察。2012年10—11月,陈敏教授和张俊超副教授受邀到美国院校研究会总部,与美国院校研究同仁商讨合作事宜,并向他们介绍了中国院校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特点,随即成立了“中美院校研究合作研究中心”,双方计划在教材开发、培训课程、国际会议等方面进行合作;在美国召开的院校研究会议上,两位教授有关中国院校研究的报告,引起美国院校研究同仁的热烈关注。美国学者认为,作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院校研究的进展决定着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其次,请国外学者来我国交流、研讨。2004年以来,以讲授国际化课程、短期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院校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几十位外国学者到我国,探讨院校研究。例如,2012年7月在中国院校研究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举办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研讨会上,中外学者就“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如何消除对“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若干误解,以及怎样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深刻的认识。会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邀请我们去做讲座,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2016年在长沙举办的世界院校研究五会会长峰会上,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以及海外华人院校研究会会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院校研究的情况。此次会议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拓展和欧洲以及日本的合作。在这一次峰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世界各国高校的院校研究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可以相互借鉴,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可以说,这次峰会将院校研究的国际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20年来,院校研究所的教师们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实践和研究有机结合,在推进我国院校研究、实现现代大学管理科学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2020年,我们总结了院校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撰写了七篇论文,集中探讨中国院校研究走向成熟的对策。面向未来,我们深感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不懈努力。本书是20年来笔者对中国院校研究的研究和实践。一至十一为中国院校研究的发展,院校研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十二至三十为笔者在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和探索。书中部分研究和实践,是笔者和同事、研究生共同完成,谢谢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本书出版的目的在于,开展院校研究的交流,争取更多的学者、管理者参与院校研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中国院校研究尽快走向成熟。书中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在此,特别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钱坤先生、章红女士,他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超的编辑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谢他们的努力付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