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78.2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5.9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66.6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3.8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0.6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7.4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內容簡介: |
本书总报告以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面临的新时代、新战略、新境界为主题,分析了中国政府、企业和国民形象传播的基本状况;热点篇从跨文明对话导向的全球接触理念、援助外交的共情传播模式、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等角度展开中国国家形象的热点议题分析;专题篇从企业海外传播、游戏传播领域以及女排精神的时代变迁来挖掘与国家形象相关的多元议题;案例篇以中国在巴基斯坦、肯尼亚的媒体报道形象为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探讨;比较篇探讨了中国公众对重大国际事务和相关国家的认知与评价,分析中国公众心目中的主要国家形象。
|
關於作者: |
张 昆 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原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主任。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入选第二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999年)、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新闻传播史、政治传播学、新闻教育。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20多项。主编《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丛书》。代表性著作有:《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国家形象传播》《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导论》《中外新闻传播史》《政治传播与历史思维》《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等。发表论文260余篇。曾获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
张明新 新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学位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科平台建设项目智能媒体与传播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2014年度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海内外多家学术期刊通讯评审人。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传播、国家传播战略、新媒体研究。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5部。学术成果多次获得官方和民间机构奖励。
陈 薇 传播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国家品牌与对外传播。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
目錄:
|
序言/001
Ⅰ 总报告
1新时代、新战略、新境界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总体状况分析 张昆 李卫东 杨莉莉/001
Ⅱ 分报告
22019年中国经济形象研究报告 张昆 王孟晴/022
32019年中国文化形象传播分析——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 常江 田浩/049
42019年中国国民形象研究报告 张明新 岳汉玲 陈诗荟/064
Ⅲ 热点篇
5跨文明对话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毕研韬/089
6以诗共情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日援助外交的传播策略与扩散效应 钟新 蒋贤成/101
7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研究报告(2020) 杨卫娜 单学刚 廖芮 史凯迪/118
Ⅴ 专题篇
8中国企业海外形象研究报告 翟慧霞 刘笑天/142
9游戏与中国的文化形象传播 熊硕 彭宇/159
10女排精神的时代变迁与媒体建构
——基于《人民日报》关于女排精神报道的词频分析(1981~2019) 万晓红 汪蓓 彭瑜婷/184
Ⅵ 案例篇
11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形象:媒体报道、高层受访与使馆声音 金强 刘志禄/206
12中国在非洲的媒体形象
——以肯尼亚《民族日报》2019年涉华报道为例 王珩 于桂章/232
Ⅶ 比较篇
13中国公众眼中的美国形象 王昀 杨寒情/246
14中国公众眼中的欧洲国家形象 陈薇 管天浩/265
15中国公众眼中的邻国形象 徐迪 付嘉慧/280
Abstract/300
Content/303
|
內容試閱:
|
序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即“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大变局,显然是针对社会历史演变的非常态而言的,人类的历史实际是由常态与非常态交织而成。就具体时程而言,常态要远远多于非常态。但非常态下的能量爆发,却比常态下的能量要大得多。
不到两年的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得到了验证。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历史进化的常态,加剧了历史变革的强度和广度。
2020年,注定是世界历史的关键年份。这是一个将长期积蓄的能量瞬间爆发的决定性节点。在这一节点上,物质、能量、信息、时间等与其他时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历史在这里呈现了加速度的演变态势,一个普通事件的质量及其影响社会的能量被急剧放大,其他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完成的秩序改变或力量对比,现在瞬间即可实现。
风云变幻,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确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无论在总体还是局部层面,都出现了崩塌的迹象,这一切又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更是风助火势,难以遏制。
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对世界大势、对国际关系、对大国形象的认识,或早或迟、或多或少会随着物质世界结构及力量博弈的变迁而改变。在这诸多演变之中,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引人注目的主角,其地位与影响力与日俱增。要理解、掌握当今世界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关注中国发展、中美博弈,是必要的选择。
关注中国的崛起与发展、挑战与机遇、现状与未来,成为其他国家公众积极自然的心理倾向。客观现实投射在国际公众的心目中,形成了他们对中国新的印象和评价。虽然在感情方面变化不是那么显著,但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崛起,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一个充满活力、经济增长、科技领先、社会稳定、国防强大的中国形象逐步构建。在国际社会已然失序、经济困顿、社会混乱的情况下,中国公众则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