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內容簡介: |
本书依据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全面阐释生态文化本身的生成机理和运行规律,将我国生态文化建设机制体系归纳为知识供给机制、公共服务机制、产业促进机制、消费引导机制、协同保障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六大方面。本书分别阐释每个机制的地位和作用,审视在具体机制方面中国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困境,运用多学科理论提出相应的完善路径。生态文化建设的六大机制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全面涵盖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行为层次、制度层次的内容,将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
關於作者: |
李娟,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出版独著2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项目省部级课题9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高等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入选北京市共青团“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
目錄:
|
绪 论
一、探求解决生态危机之道的文化转向
二、生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三、生态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四、生态文化的建设机制
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供给机制
节 中国传统优秀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批判继承与时代转化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的创新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逻辑体系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的科学诠释
第三节 西方先进生态思想的引介借鉴
一、西方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生态思想的辩证吸收与合理借鉴
第二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公共服务机制
节 生态文化的公共属性
一、文化的公共属性分析
二、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分析
第二节 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生态文化公共基础设施
二、生态文化公共服务能力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的成就
二、我国生态文化公共服务的突出问题
第四节 我国生态文化公共服务机制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生态文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进生态文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
三、扩大生态文化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
四、创新生态文化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
第三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产业促进机制
节 生态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功能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二、生态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三、生态文化产业的多重功能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主要的生态文化产业
二、我国生态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化产业促进机制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政府对生态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扶持
二、推动生态文化产业集团化和品牌化
三、创新生态文化产业的内容创意与商业模式
四、培育壮大生态文化产业中介组织和人才队伍
第四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消费引导机制
节 消费主义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掣肘
一、消费主义:从有闲阶级到普通大众
二、消费主义的发生逻辑及其操纵机制
三、消费主义对生态文化的双重侵蚀
第二节 当代中国消费主义现象与生态消费实践
一、当代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现状
二、生态消费理念的中国实践
第三节 我国生态消费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
一、建立引导科学消费理念的社会机制
二、创新完善生态消费政策体系
三、推动促进生态消费的供给侧改革
第五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协同机制
节 政府“善治”视角下的环境管理制度
一、我国政府环境管理制度建设的成就
二、我国政府环境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三、完善我国政府环境管理制度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环境市场体系与企业生态责任担当
一、环境市场机制的文化价值
二、我国主要的环境市场机制
三、完善我国环境市场机制的现实路径
第三节 健全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一、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与形式
二、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
三、健全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现实路径
第六章 生态文化建设的教育宣传机制
节 生态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文化教育: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
二、生态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
三、生态文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我国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现实途径
一、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
二、加强改进学校生态文化教育
三、开展生态文化的社会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顾名思义,生态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产生的一系列反映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既包括反映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艺和价值观念等,又包括建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载体和制度规范等。从横向而言,生态文化包括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沙漠文化等内容;从纵向而言,生态文化可分为生态精神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物质文化四个层次,这四种生态文化形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构成生态文化的有机整体。
,生态精神文化。生态精神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类反映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知识体系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文化形态包括生态自然科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艺术、生态民俗学、生态旅游、生态史学、生态教育学等。此外,生态精神文化还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下,所创造的各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技艺、戏曲、器乐、声乐、民俗、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化财富,凝聚了民族厚重而久远的文化积淀。生态精神文化在生态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其他层次的生态文化具有根本的价值引导作用,它要通过生态行为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等环节,逐级外化和具体化,终达到生态物质文化。同时,生态精神文化在发展中也会受到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的影响、渗透和制约。
第二,生态行为文化。生态行为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生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践活动的总和。它是联系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的中介,是沟通三者关系的桥梁。生态精神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要外化为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物质文化要得到生产和消费,通过认识和审美以内化为生态精神文化,都需要通过人的活动来完成,而这种活动本身就构成了生态行为文化。生态行为文化直接受到生态精神文化的导向和生态制度文化的规范,如分类投放垃圾、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绿色消费行为、企业生产中力求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生产行为,开展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修复、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等,就是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下,贯彻《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实际行动。
第三,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是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管理机构的总和。生态环境保护固然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有关,但政策、法律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和进程。生态制度文化对于规范生态行为文化以及巩固、创新生态物质文化成果和创新精神文化成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它是生态精神文化由内向外转化即物质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这样一个环节,生态精神文化的价值便很难得到实现,实现了也很难巩固。因此,成熟和完善的生态制度文化是生态文化繁荣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第四,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生态文化意识形态、行为实践及其制度规范活动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成果,是生态文化的物质表现,包括受到人类保护或改造的自然载体和融入人类生态关怀的人工载体两个方面。受到人类保护或改造的自然载体是指由森林、湿地、沙漠、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构成并与人类活动相联系的自然承载物,如自然遗产、名山大川、热带雨林、湖泊溪流、沼泽溶洞、荒野草场等。凡是曾经留下人类足迹或文字记载的原生处女地,都可以成为生态文化的自然载体。融入人类生态关怀的人工载体指城市、集镇、村庄、道路、建筑以及与此镶嵌的园林、绿地、水面等“人化自然”物,是由于人的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天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果,如生态文化村、各级各类公园和动物园、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自然科学考察与实验基地、自然博物馆、古遗址、服饰、器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人工物质成果。比如,素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的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中一贯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咫尺山林,移步换景”的造园手法,置自然山水于方寸之间、眼帘之中,创造出自然与人工浑然一体,实景与写意巧妙融合的鲜活生命体。相对于精神文化而言,物质文化更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生态物质文化的品类和品质是生态文化的客观基础,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文化水平高低、发展快慢的重要尺度和直观体现。
(二)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区别
这里除了阐释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还需要辨析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两个概念的区别。在学术界,有人认为,“文化”和“文明”同义,“文明”等同于“文化”,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严格来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文化”与“文明”确实存在诸多共同点,都是人类创造的、经由历史沉淀下来的精神成果及其物化产品的总和。但是两者也存在本质区别,从时间上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是文化的高等形式;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渐进的动态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因此,“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两个概念也存在本质区别。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全新的文明社会形态,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更进步的社会发展阶段,它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并列,是生态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从地球上有人类开始,就存在生态文化,即使人类还处于文明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也存在着不同种族的生态文化,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正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代的光辉典范。可见,生态文化的时间跨度比生态文明更长。生态文明侧重于经济社会的整体层面,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推进低碳技术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生态文化更侧重于精神层面,教化民众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增强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形成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自觉行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