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HK$
122.1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10.6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HK$
300.2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HK$
98.6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HK$
70.3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HK$
99.7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作者以历史事件为核心,以咏史诗为辐辏,发表议论,生发情感,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情,如刘勰所言:“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其中也不乏新鲜的洞见,如其文后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解读,超出了对该词解读的窠臼,别有一番情致
|
內容簡介: |
作者独具眼力,倾注心力与笔力,原始察终以走进历史的具体场景,条分缕析以疏解咏史诗具体内容,揆情度理以评价骚家史识与诗才,在集束性式考察与互文性辨析中论长较短、明事明理。视角独特新颖,措意准确明晰,文字清通简练,历史画面与后人吟咏相得益彰,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
|
關於作者: |
赵倚平,笔名五味子,祖籍陕西蓝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杂文学会副会长。著有《漂泊心绪》、《五味字》、《蜘蛛不好吃》、《深夜记》(获深圳第六届十大佳著),编著有《鲁迅论中国社会改造》等。
|
內容試閱:
|
序:五味子散文的新收获
散文家赵君倚平,笔名五味子,陕西蓝田人,客居南粤多年,公务之余,笔耕不辍。新著《且从诗句看青史》即将付梓,嘱不佞为之弁言,予不可辞、不能辞,然披览数过,竟迟迟不敢下笔,何故?家中多事,羸体有恙,精力不济,固是原因,然更要紧的缘故,是赵君之于我,乃一线朋
友,故说道其人其文,岂敢率尔?
我与赵君结识不过数年,却肝膈相通。我年轻时有交无类,各路朋友可谓夥矣。中岁以后,重新掂量了交游与生趣的关系,遂自疏了不少泛泛之交,唯愿与文化立场趋近者同勖互勉。倚平兄与我远隔万水千山,但彼此三观一致。无论平时的微信互动,还是偶尔的把盏晏谈,俱多三益之获。生逢斯世,这样的友人难得多有,其实也不必多有。我曾写过一首绝句,是题赠书法家赵熊先生的:“暌违翻酿想思醇,尘市隐踪祈莫嗔。名士东京俱识见,爱君不似那帮人。”何谓“那帮人”?当今乡愿是也。我觉得后二句转呈倚平兄,也合适得很。
我也算得上赵君文章的忠实读者了。多年以来,不仅从报刊和网络上拜读过他的若干随笔、杂文,还集中品味过他两部选集——《五味字》和《深夜记》。我很认可杨争光先生和南翔先生对他的评说:“已经一把年纪的五味子,依然还是那种心骛八极,胸有风雷之人,或庙堂或江湖,都能牵动他感应的神经。……随情遂性,不拘大小,信笔拈来,可都是用心的朴素的文字。”(杨争光《〈五味字〉序》)“倚平的集子,五彩斑斓,五音错落,五味杂陈;既有二三十年前的历史画卷,亦有当下的风情拾遗;大可扪及时代走向,小可棘刺闾人街景……”(南翔《镜相杂陈的五味子》)我尤其赞赏其“时论”散文共有的质相:正义、清气在骨,同情、悲悯在血。没有激浊扬清的热忱,则无前者;没有民胞物与的丹衷,则无后者。学究气、江湖气、浮躁气等,在他的文章里踪影全无,这与他曾经扎实做过的一门“功课”有关——对鲁迅思想资源的读解与汲取,有编著的《鲁迅论中国社会改造》等为证。邵燕祥、商子雍等杂文大家,都看到了他以鲁迅为师的文心持守。
作为赵君散文创作的新收获,《且从诗句看青史》可以说是作者在最合适的年龄段写出的一部佳作。关于成书缘起,作者在后记中有明确交代:“我在对古诗词的泛泛阅读中,往往是咏史怀古之作最能打动我的内心,让我沉吟再三,扼腕感慨,击节赞叹!……去年,当某报副刊的一位编辑朋友约我给他写点国学方面的文字时,我看到各种古诗‘赏析’的文章已经不一而足,便觉得若从以诗证史、以史证诗、诗史互证的角度来写,或许会有点新意,便陆续地写出了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内容。”这段话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诗史互证”不只是中国古代文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不只是陈寅恪、钱锺书们的治学路数,也是作家和读者考察史实、熔冶史识、把握诗心、评判诗格的必由途径。道理是明明白白的,但从了然于胸到得心应手,却需要长期的修炼。
在我国类型众多的旧体诗中,以历史题材作为感情载体、咏写对象的咏史诗,滥觞于先秦诗骚,定名于东汉班固,累代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库存,大体上可分为述古、凭吊、论评三类。纵向而观,浮泛之叙、迂腐之论、偏执之说,间或不免有之,然更多的作品,出以个人怀抱和公共立场的双重给力,因而也就透散着言说者强烈的精神呼吸和热烈的情感体温。这是咏史诗较诸史著尤其官修正史的生气、活力、优长所在。比如“历史不能假设”这个命题,作为著史者的戒律之一是成立的,但咏史者则不必死守。“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一)的精彩论议,其谁曰不能?又比如很多主体生命意志介入程度很高的咏史诗,不唯揭橥了被史书忽视、绕过或遮蔽了的真相,更呈现了作者最本真的人格气象、精神向往,因之别具认识价值。龚自珍和鲁迅正是通过《归园田居》《饮酒》和《咏荆轲》《读山海经》等的对读,剀切明察到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而也有着“金刚怒目”的一面。
康德将人的认知分成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知性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众所周知,诗歌是典型的感性文本,其主要任务是张扬情感、情绪而不是表达抽象认知或科学结论。但咏史诗有一定的特殊性: 知性介入程度一般高于纪行诗、述志诗、抒怀诗、赠答诗、咏物诗等。一言以蔽之,它是感性思维和知性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代咏史诗虽林林总总,但主要所涉所指,不外事实认定与价值判断两个方面。后人涵泳、评说咏史诗,同样主要关乎这两个方面。赵君撰为此书,眼力、心力、笔力之所聚焦,亦在是矣。全书收文40余篇,皆以随笔出之,长短不一,紧扣“同题吟咏”之作,在集束性式考察与互文性辨析中申说己见、论长较短、明事明理。窃以为,原始察终以走进历史的具体场景,条分缕析以疏解咏史诗具体内容,揆情度理以评价骚家史识与诗才,措意准确而明晰,文字清通而简练,大抵各篇基本质相也。
从西安到深圳,从风华正茂到命入秋年,赵君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历经数次变换,不变的是持道有恒、格物有方、行止以直、立言以诚的自持与自为。如前所引,他作为读书人的读诗和读史,历年累积量已至于丰厚,但能感受到融入生命体验、理解到允古允今、评析到不偏不倚,所依凭者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博览群书,由乎经历、阅历、价值理性、审美趣味
等交互生成的学养,才是最有效的解诗识史的“探照灯”和“度量衡”。这些条件与优势,赵君都充分具备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仅满怀欣喜地拜读了这部新著,更希望作者创作出更多的同类佳作。
刘炜评
2019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