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企业发展运营学

書城自編碼: 37938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路志川 路云沛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26241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1.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第十三位陪审员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5.2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91.8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9.0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80.5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8.8
十一年夏至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8.2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91.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3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

HK$ 130.7
《知识创造管理 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管理新模式》
+

HK$ 90.9
《创造:苹果、乔布斯幕后功臣托尼·法德尔作品,用非传统方式做有》
+

HK$ 73.5
《质量总监成长记》
+

HK$ 137.5
《打胜仗:常胜团队的成功密码》
+

HK$ 65.3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
內容簡介:
本书以中外企业理论的综合评析和传统思维观念的系统转变为先导,通过对动力形态、动力结构、动力组态与企业功能、企业类型、企业边界之间因果网络关系的全方位研究,对本性结构、行为机制、目标体系与政策杠杆、运营模式、行为疾患之间交互反馈关系的多层次解析,对功能变革、基因变革、组元变革的内涵和道路,以及对企业愿景和方法的融贯性探讨,形成了三阶动力、进取人假设、聚势运营原理、超循环竞合理论、递阶变革五位一体的企业发展运营学说,揭示了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研究范式上,基于自组织和再组织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实现了企业的边界、主体、本体、外体和变革五大运营与管理体系的内在耦合,发展了动力学、组织行为学和运营管理学的内在融合,呈现了管理学基础科学的一种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架构。
關於作者:
路志川,先后就读于邯郸市职工大学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专业;曾任邯郸制氧机厂宣传部干事,中共邯郸市委讲师团经济教研室副主任,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处女作《企业素质的概念模型》发表于《经济科学》1988年第2期;代表作《超成长系统——企业强势永续的奥秘》于2015年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
路云沛,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曾任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大型轧钢厂质检员、综合管理办公室业务主管。
目錄
第一章 企业运营原理 1
第一节 成长性和成熟性 1
一、企业发展与动力的二维图景 1
二、企业发展的五种基本类型 4
第二节 三阶动力系统与企业功能特性 6
一、主体动力的结构与特性 7
二、运营体动力的结构与特性 8
三、超循环体动力的结构与特性 8
四、三阶动力系统的Y 型关系结构 9
五、三阶动力系统对企业特性系统的决定性作用 12
六、三阶动力系统的全息性 16
第三节 基因型和表现型 17
一、三阶动力系统偶联强化组态 17
二、偶联强化组态的类型和企业形态 18
三、企业DNA 和企业基因图谱 22
第二章 企业功能边界 26
第一节 企业边界的功能形态和变化原理 26
一、企业边界理论述评 26
二、企业边界三态说 29
三、企业职能边界及其调节机制 29
四、企业规模边界及其调节机制 32
五、企业运营边界及其调节机制 36
六、企业三种边界的整体观 39
第二节 边界形态与动力组态 40
一、企业边界的五种基本类型 40
二、决定企业边界的动力基础 42
第三章 企业行为系统 47
第一节 主体的本性结构和行为机制 47
一、人性假设理论述评 47
二、人生假设和进取人 50
三、进取人的本性结构 51
四、进取人的行为机制 53
五、目标、理念和策略 55
六、原动力系统基模 57
第二节 运营体的本性结构和行为机制 60
一、生产要素理论述评 60
二、能量结构和聚势运营 63
三、聚势运营的本性结构 64
四、聚势运营的行为机制 68
五、目标、理念和策略 72
六、元动力系统基模 74
第三节 超循环竞合体的本性结构和行为机制 77
一、资源空间理论述评 77
二、共生空间和超循环竞合 80
三、超循环竞合的本性结构 84
四、超循环竞合的行为机制 86
五、目标、理念和策略 89
六、源动力系统基模 91
第四章 企业组元特性 94
第一节 主体组元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 94
一、主体动力的层级性和对偶性 94
二、四大主体动力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95
三、个体动力与团体动力的比较分析 99
四、原动力激发引导三要领 101
第二节 运营体组元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 104
一、运营体动力的六合性和交汇性 104
二、六大运营体动力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105
三、元动力组织发挥三要领 111
第三节 超循环体组元的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 113
一、超循环体动力的圈层性和镶嵌性 114
二、四大超循环体动力的差异性和统一性 116
三、互动动力与联动动力的比较分析 121
四、源动力开发利用三要领 123
第五章 企业运营模式 126
第一节 主体动力模式与企业管理特性 126
一、个体动力模式与企业管理特性 126
二、团体动力模式与企业管理特性 132
三、主体动力模式比较分析 137
四、主体动力模式复杂性序列图谱 138
第二节 运营体动力模式与企业经营特性 140
一、独立动力模式与企业经营特性 141
二、统合动力模式与企业经营特性 145
三、运营体动力模式比较分析 151
四、运营体动力模式复杂性序列图谱 152
第三节 超循环体动力模式与企业商业特性 154
一、互动动力模式与企业商业特性 155
二、联动动力模式与企业商业特性 162
三、超循环体动力模式比较分析 168
四、超循环体动力模式复杂性序列图谱 170
第六章 企业行为疾患 173
第一节 进取异化和主体动力衰竭 173
一、进取异化的主要倾向、表现和原因 173
二、主体动力衰竭的主要领域、表现和原因 176
三、主体动力系统疾患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179
第二节 聚势失衡与运营体动力黏滞 180
一、聚势失衡的主要倾向、表现和原因 180
二、运营体动力黏滞的主要领域、表现和原因 184
三、运营体动力系统疾患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188
第三节 竞合扭曲和超循环体动力迷失 189
一、竞合扭曲的主要倾向、表现和原因 189
二、超循环体动力迷失的主要领域、表现和原因 192
三、超循环体动力系统疾患的综合分析与对策 195
第七章 企业变革体系 197
第一节 系统自组织和系统再组织 197
一、Y 动力的自组织特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197
二、自组织与再组织的概念关系 199
三、Y 动力再组织的自组织基础和依据 200
第二节 系统再组织的层次和方式 203
一、功能变革的内涵、道路和特性 203
二、基因变革的内涵、道路和特性 206
三、组元变革的内涵、道路和特性 210
四、自组织叠加再组织的超成长性 213
第三节 形态系统偶联特性与递阶变革 218
一、组元系统偶联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18
二、模式系统偶联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19
第四节 行为系统内聚特性与递阶变革 221
一、本性结构内聚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1
二、行为机制内聚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2
三、政策杠杆内聚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4
四、目标体系内聚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4
第五节 效应系统依存特性与递阶变革 225
一、企业功能依存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6
二、企业形态依存特性与递阶变革之“慧” 227
第八章 企业愿景和方法 229
第一节 主体运营与管理的愿景和方法 229
一、享受企业人生:至尊追求和至高境界 229
二、主体化运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31
第二节 运营体运营与管理的愿景和方法 234
一、增强核心能力:企业能力和企业竞合力 234
二、本体化运营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39
第三节 超循环体运营与管理的愿景和方法 243
一、营造卓越发展空间:环境内化和减量化过程 243
二、外体化运营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45
第四节 再组织运营与管理的愿景和方法 249
一、走上强势永续之路:经营周期和发展周期 249
二、再组织运营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251
参考书目 256
內容試閱
企业发展运营学,以发展为目的和导向,以运营为过程和方式,以发展性运营或运营性发展为基本属性,主要任务是研究企业发展运营的结构和形态、基因和机理功能和边界、行为和机制、目标和道路、战略和策略、模式和方法,根本任务是揭示企业发展运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指导和促进企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运营的内在机制或底层逻辑,是动力系统的形成、作用和演变,是因果网络关系的动力学结构与行为,所以,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企业发展运营学, 实际上也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企业系统动力学,两者是因果相依、表里相合的一体化范式,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经典的系统动力学专注“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 的计算机仿真或数学模型(钟永光等,2009),企业发展运营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首先要从定性层面,厘清企业发展运营中的各种行为变量及其变量关系,进而为构建数学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引入智能管理、导向智慧经营奠定概念框架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性上,为组织行为学、外部环境分析、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科学,提供一种动力学的原理体系和基础性的研究平台。
企业发展运营学,在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上,突破了当代经营管理学以经典的职能管理和部门管理为主体架构,以主流的战略或环境、制度或治理、文化或创新为综合架构的逻辑性构成性体系,形成了企业的边界、主体、本体、外体和变革五大运营与管理系统内在耦合的根系性生成性体系。在企业主体、本体和外体三大递阶存在空间,主体动力、运营体动力和超循环体动力三大动力系统的内聚性转化,及其对企业价值属性、发展形态、生命过程和边界形态的决定性作用, 构成了企业的自组织过程,而以三大动力系统为基础和对象的功能变革、基因变革和组元变革,及其对企业价值属性、发展形态、生命过程和边界形态的递阶性改变,构成了企业的再组织过程;系统自组织叠加系统再组织,一种“强势永续” 或“超成长系统”(路志川,2015)的非线性、非平衡动力学机制,涌现出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也构成了企业发展运营学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架构,犹如《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伊·拉卡托斯,1999)中所阐释的那种“独特的硬核”或“坚韧性”的“动态结构”。不难发现和证明,三阶动力自组织叠加递阶变革再组织的结构和机制,不仅存在于或适用于微观的企业发展和运营领域,也广泛存在于或适用于城市、国家和区域等各级经济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运营领域,实际上,揭示了一般社会组织成长的基本原理。
企业发展运营学研究所呈现的概念体系、原理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一种本体性和根系性的有机整体,而每个章节又自成体系、自成视角,可以相对独立地拓展、深化和细化。这种理论体系虽然因为因果反馈网络关系复杂而厚重,并还原着非完美群体、非均衡运营、非确定环境等非理想企业的现实或起点,却如企业“黑箱”或“灰箱”转化为脉络清晰的“白箱”,真实而生动,一旦被人们全面而正确地了解和把握、并自觉而努力地去反思和运用,就意味着人们掌握了企业发展运营的主动权,意味着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会减少片面性或盲目性,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可以发现,长期以来困扰国内外学界和商界的许多概念歧义和理论纷争,如企业成长、企业类型、企业基因、企业边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生命周期、人性假设、激励机制、人本性和资本性、经营模式、核心竞争力、网络组织、社会镶嵌、组织创新、智慧企业等一系列热点命题,在企业发展运营学研究纲领中,都可以获得一种各得其所的逻辑性或系统性、历史性或实践性的辨析和诠释。
企业发展运营学研究,演绎着和嵌套着从抽象到具体,再到具体的抽象;从实证到规范,再到规范的实证的多重逻辑与秩序。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总系理论, 从三阶动力总体架构,生成性地揭示企业发展与运营的结构和形态、功能和边界、基因和机理、原理和规律;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分系理论,从三阶动力子系架构, 递进性地揭示企业发展运营的本性结构、行为机制、政策杠杆、目标体系、运营模式和行为疾患;第七章,是融贯系理论,从三阶动力反馈架构,循证性地解析企业发展运营的功能变革、基因变革和组元变革;第八章,是衍生系理论,从三阶动力和递阶变革的技术架构,演绎性地解析企业发展运营的愿景和方法。企望这一新范式的研究纲领,能为企业发展运营乃至一般社会组织发展运营理论工作者定性定量地开展相关研究与交流,提供一个由整体到个体的系统平台;能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咨询诊断工作者做出相关分析与决策,提供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综合框架。
企业发展运营学,作为三阶动力自组织架构叠加递阶变革再组织架构,一种内外交织、纵横交错的复杂性系统,活跃性和有序性、激发性和基体性、本能性和本质性二元张力及其相应的成长性和成熟性二元特性,矛盾统一地构成了贯彻和把握该复杂系统的一条思想主线;与此相生相应,抽象表达和具象揭示的相互结合,则成为概括和综合该复杂系统的一大结构特色。其中:概括性的抽象表达, 主要表现为基本性的概念、法则、原理和要领,包括思维范式所属概念、动力形态所属概念、动力效应所属概念、动力行为所属概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边界形态的变化原理、企业行为系统的机制和原理、企业“三体”运营的基本要领、企业运营模式的效应原理、递阶变革的结构性效应及其要领;综合性的具象工具,主要是采用了形象化的关系图示和系统基模、直观性的比较分析列表和量表,包括基本理论架构系统基模、基本作用关系组态、概念关系辨析、疾患因果分析等图示部分,以及概念比较辨析、特征比较解析、特性比较辨析、耦合关系解析等列表和量表部分。
企业发展运营学,作为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机理和机制的发现、概括和描述,基于三个方面的依托:一是各类企业运营与成长过程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二是国内外各种企业理论研究成果的广泛涉猎和梳理,三是东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贯通思维和创想。在这一过程中,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论、协同学、突变论、混沌理论、全息论、系统动力学、复杂性科学等自组织理论和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不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而且呈现了一些共同演化性的新发现和新突破。其中,在自然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或者在社会组织不同于自然组织的特殊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收获当属动力组态对系统科学、再组织理论对自组织理论的内涵性拓展,聚势体概念对序参量概念、聚势运营原理对役使原理的能动性诠释,超循环竞合理论对超循环论、慧理论对熵理论的跨界性演绎,三阶动力叠加递阶变革对社会界标准模型或大统一模式的动力学启示,以及组态图示、系统基模图式、阵列式分析列表和量表对系统动力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方法的简易性探索。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20 世纪上半叶,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实验的总结,以《科学管理原理》(泰勒,1911)、《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1916)、《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梅奥,1933)等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巨著,先后提出了科学管理、组织管理和行为管理等基本理论体系,管理学成长开创了经验概括和科学演进期;20 世纪下半叶,随着管理理论丛林的竞现(哈罗德·孔茨,1961、1980),特别是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和战略管理学派的形成, 以《现代管理原理》(艾伯斯,1961)、《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德鲁克, 1973)、《管理学》(罗宾斯,1984)等为代表的一批管理学巨著,先后演绎了基础教材、系统手册、经典教科书等系统教学范本,管理学成长步入了教材整合和学科演行期。世纪交替,斗转星移,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经济转型和社会演进, 以及各类企业相应的嬗变和成长,为东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发展学和运营学, 乃至系统科学和科学哲学,开创了交流与反思、整合与创新的新时代,也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思想创新的中国世纪,吹响了激情的号角,积淀了广袤的沃土; 随着全球化竞合关系日趋复杂多变,以“云大物移智”为主的数字技术(涂扬举, 2021)迅猛发展,特别是人的自主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日益增强,企业在思维与观念、战略与模式、组织与技术、运营与管理等各种理论和实践领域充满了各种挑战。21 世纪上半叶的当下,当代管理学欲获得新的更强大的解释力、感召力和生命力,逻辑性和历史性地要求正面时代的大变局、大趋势,唱响永续发展、智慧运营、系统创新的主旋律,致力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具综合性的企业发展和运营的基础性研究,在管理学成长的第二个百年,迈进范式变革和学科创新的新时期。
拙于作者才疏学浅,力有不逮,企业发展运营学研究在一些层面,特别是细节上还不很成熟;在各类交互关系辨析平台的打造上,特性量表和路线图中的秩序研判不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主观性;自组织叠加再组织的一般演化模型尚需进一步研究和建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仅是企业发展运营学的一种学说性范式,远非一种教材性范本,在通识性和共同体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所以,敬希学界专家和业界同人给予热诚的关爱、批评和指正,殷切期望能够以己微薄之力, 抛砖引玉,在企业发展运营学,特别是管理学基础科学领域,激发出更多的研究和探讨、思想和智慧、科学和成果;殷切期望在管理学发展百年后的21 世纪和中国经济变革后的新时代,学界能诞生一部彰显中国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企业发展运营学”原创教科书;殷切期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够跨界携手,集成创新,迎接包容而灵动的中国学说新世纪的到来!

第一章 企业运营原理
第一节 成长性和成熟性
企业强势永续、经久不衰的奥秘在哪里?在企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的形成和形态、结构和机制、作用和演变,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再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决定着企业运营与发展的方向、道路、模式和特性,决定着企业的活力、定力、竞争力、合作力、创造力和成长力,决定着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性质和状态。简言之,动力是内在的,发展是涌现的!
一、企业发展与动力的二维图景
企业发展,就一般规律而言,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从质与量的基本存在的意义上来说,企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特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持续增长,二是企业的系统进步。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和特征。
1. 规模扩张
主要表现为投资扩张,资产积聚,生产扩大,人力、设备、土地、厂房增加;经营范围扩大,产品品种增多,市场占有率扩大,供销渠道增多;公司并购,上市融资,集团组建,跨国经营;营业额、总收入、市值和现金流量的增长。这是一种外延性的动力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外在表现。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48)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 的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就是集中于基于社会分工的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规律的探讨;战略成长理论的鼻祖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则更多地强调产品和市场范围,尽可能向良性的特长领域或有关联的经营项目发展,包括扩大现有经营项目和市场占有率、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和多样化经营四类企业成长战略。
2. 结构进化
主要表现为组织分化,分工细化,协作深化;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企业重组,流程改进,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人才、资本、部门、机构、制度、体制的重组和优化; 产品、服务、生产、经营、运营和管理质量的提高;负债结构和流动性优化;协同性、稳定性、可控性增强。这是一种内涵性的动力和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保障。被誉为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奠基人的伊迪丝·彭罗斯(Edith T. 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1959)中主要强调管理资源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 认为企业成长理论是一种纯内因成长论,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或者说未用完的生产性服务的继续可利用性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后续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Chandler,1962)的管理与技术成长理论、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77)的经营成长理论,也都相应地强调管理协调机制或中高层管理者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3. 效益提高
主要表现为劳动、土地、资本、设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成本、能耗、应收款、生产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低;利润和股东收益、工资和员工福利增长,投资回报率、资金利润率、劳动生产率和销售利润率提高,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实现。内部经济,主要是企业的规模效益和边际收益的最大化, 是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外部经济,主要是环境资源的维护和社会福利的增长, 是企业社会效益的实现。效益提高,是一种外延性发展和内涵性发展、外延性动力和内涵性动力在企业经营目标定位和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综合体现。没有效益的企业就谈不上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地位;长期没有效益,企业就会走向衰落和消亡。
4. 能量增强
主要表现为加工能力增强,输出能力增强,超额利润增长,发展速度加快; 核心能力、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增强;自主性、能动性、突破性、跨越性、超越性增强;融资、兼并、购并和资本运作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张力、辐射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外部联系、合作和交往增多,外部支持力增强;社会贡献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增大,知名度、美誉度提高。显然,这是一种外延性动力和内涵性动力有机结合的内在积累,也是外延性发展和内涵性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企业规模扩张、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的集中体现,又是企业走向更大、更强、更快和更具可持续发展性的深厚基础。
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正向关系。一般来说,企业持续增长,以规模扩张和能量增强为主要特征,主要反映出企业的一种成长性(Growth)或成长性张力,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位的和决定性的力量,其中,规模扩张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基础形态,能量增强是企业持续增长的高级形态;企业系统进步,以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为主要特征,主要反映出企业的一种成熟性(Maturity)或成熟性张力,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保障, 其中,结构进化是企业系统进步的基础形态,效益提高是企业系统进步的高级形态。成长性决定成熟性,成熟性又制约成长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持续增长的成长性张力和系统进步的成熟性张力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相互约束又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中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称为成长性与成熟性法则或GM 法则。
按照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的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建立一组考察企业动力与发展及其增长与发展、进步与发展、成长与发展、成熟与发展的概念关系和效应关系的二维图景,即成长性和成熟性张力曲线。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两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合力效应。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约束,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体化过程。企业正是在这种“成长—成熟—再成长—再成熟”和“增长—进步—再增长—再进步” 相互交替、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这条由成长性张力(F1)与成熟性张力(F2)涨落起伏、交替作用的过程所形成的企业发展的基本轨迹,即动力与发展的张力曲线,正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形象表达。
二、企业发展的五种基本类型
一般来说,当规模扩张、能量增强等持续增长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企业发展的成长性张力就比较大,企业发展就具有较多的高成长性的倾向;而当结构进化、效益提高等系统进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企业发展的成熟性张力就比较大,企业发展就具有较多的高成熟性的倾向。反之,当规模扩张、能量增强等持续增长的力量比较薄弱的时候,企业发展的成长性张力就比较小,企业发展就具有更多的低成长性的特点;而当结构进化、效益提高等系统进步的力量比较薄弱的时候,企业发展的成熟性张力就比较小,企业发展就具有更多的低成熟性的特点。根据成长性张力和成熟性张力的作用关系,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五种最基本的企业发展形态和公司类型。
1. 高成长高成熟型企业(A 型)
无论是持续增长的动力还是系统进步的动力,无论是成长性张力倾向还是成熟性张力倾向都比较强,在规模扩张、能量增强的同时,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也具有突出表现,说明企业在成长性和成熟性上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协调能力, 因而,这是一种快速而稳定的健康型、理想型企业,一种充满活力和秩序、竞争力和成长力的企业,具有高度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其典型形态就是“巨人公司”。世界和中国500 强中存活50 年至100 年或者100 年以上的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
2. 高成长低成熟型企业(B 型)
具有较强的持续增长动力和较弱的系统进步动力,较强的成长性张力倾向和较弱的成熟性张力倾向。在规模扩张和能量增强方面表现突出,但在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方面表现不佳。这类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活力、生长力和短时期的竞争力,但持续增长、持续扩张的能力往往比较脆弱,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因而,是一种快速而不稳定的弱健康型企业,增长能量往往难以持久, 具有突出的偏离稳定地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其典型形态是“巨婴公司”。一些靠机会一夜暴富的爆发型企业、外强中干的虚胖型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
3. 低成长高成熟型企业(C 型)
具有较强的系统进步动力和较弱的持续增长动力,较强的成熟性张力倾向和较弱的成长性张力倾向。在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方面有良好表现,但规模扩张和能量增强方面明显不足。这类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较稳定的生存空间, 但缺乏内在活力和外在竞争力,因而,是一种低速但比较稳定的弱健康型企业, 具有突出的偏离快速地可持续发展的倾向,其典型形态是“侏儒公司”。许多小型终端销售公司和为大企业配套加工的小型生产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
4. 低成长低成熟型企业(D 型)
无论是持续增长动力还是系统进步动力,无论是成长性张力倾向还是成熟性张力倾向,都比较薄弱,不仅在规模扩张和能量增强方面欠佳,而且在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方面处于较低层次,说明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和企业成长力比较薄弱,因而,这是一种低速的又不太稳定的弱小型企业,具有脆弱的可持续发展的倾向或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难以确定的倾向,其典型形态是“幼婴公司”。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或初级阶段的小型企业多属于这种类型。
5. 亚成长亚成熟型企业(E 型)
介于高成长和低成长、高成熟和低成熟之间的一种发展类型企业,无论是持续增长动力还是系统进步动力,无论是成长性张力倾向还是成熟性张力倾向,无论是规模扩张和能量增强,还是结构进化和效益提高,都处在不高不低、时高时低、平衡与不平衡、协调与不协调之间,因而,这是一种中速中度稳定的亚健康型企业,一种有一定活力、竞争力和成长力的企业,又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特性。国内外企业中占70%以上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 因而也是一种“众态公司”。
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大多是在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方面保持了较好的平衡,在成长性和成熟性之间保持了合理的张力,并随着企业的发展,成长性和成熟性日益充分,两种张力的互动空间也愈益扩大,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的平衡能力、驾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企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充满活力地一步步走向强盛,成为强势永续的大中型企业,甚至发展成为独霸一方的巨人公司;而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大多也是因为企业的成长性或成熟性相对不足, 两种张力的互动空间比较狭窄,或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的平衡驾驭能力比较薄弱, 很容易走向张力极点,一旦超越这个极点,就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走向困境和崩溃,成为昙花一现的公司。
在现实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或外部的种种情况,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两种张力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但是,当企业的成长性力量(持续增长)长期占主导地位,逐渐失去成熟性力量(系统进步)支持的时候, 或者当企业的成熟性力量(系统进步)长期占主导地位,逐渐失去成长性力量(持续增长)支持的时候,企业发展就会偏离甚或脱离有序涨落和持续扩张的轨道, 即偏离甚或脱离持续增长和系统进步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最终走向崩溃或消亡。一些巨婴公司之所以一夜之间迅速垮塌,往往是因为在企业快速增长、迅速膨胀的过程中,不注重内部结构与质量的调整和改善,缺乏成熟性张力有效作用,失去了增长或扩张的内在结构性支持;一些侏儒公司之所以经不起市场和竞争的冲击,最终败落,往往也是因为长期满足于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经营结构,在规模扩张上缺乏作为,缺乏成长性的有效张力,失去了和谐进步的增长条件或者抗衡外部竞争的规模实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