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HK$
1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81.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81.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6.7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80.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4.4
|
內容簡介: |
本书利用自建的中国首个简体汉语反语语料库,并以建立在英语反语基础上的西方反语理论为框架,分析语料库中的汉语反语。从修辞、语用、文化、认知心理、心智哲学等多个视角对英汉反语进行对比;在描述和分类的基础上,从定义到工作机制等方面发现并阐释英汉反语的相似和差异。本书对反语研究有一定的创新和发展,可为语用学、认知科学、翻译、跨文化交际、英汉对比等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黄缅,女,重庆市人,博士后,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学术兼职有重庆外文学会理事、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理事、国际语用学会会员等。2008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徐盛桓教授。获“首批重庆市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第七批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十多个,在CSSCI期刊等发表论文近40篇。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反语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术语问题
第二节 反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本书的方法和方法论
一 语料库的基本知识
二 语料库技术的优势
三 使用语料库研究反语的主要途径和语料库的构成
第五节 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 中西方反语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中西方反语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 反语研究的源起
二 西方反语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 汉语反语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西方反语理论
一 基于违反“合作原则”的反语观
二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反语观
三 暗指假装论
四 隐性显示论
五 间接否定理论
六 相关不恰当理论
七 等级凸显假说
八 评价逆反
九 礼貌原则
十 回声提述理论
十一 回声提醒论
十二 伪装理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反语的本质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英汉反语的定义
第三节 反语的属性
一 反语的语用属性
二 反语的认知属性
三 反语的认知语用界面
第四节 反语与其他修辞格的区别
一 反语与仿拟
二 反语与幽默
三 反语与讽刺
第五节 传统英汉反语的分类
一 英语反语分类的回顾
二 汉语反语分类回顾
第六节 英汉反语功能对比
一 英汉反语的修辞功能对比
二 英汉反语的社会功能对比
三 英汉反语的语用功能对比
第四章 汉语反语语料库的构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汉语反语语料库研究综述
第三节 基于微博的反语语料库的建立
一 反语的提取
二 反语模式的挖掘
第四节 反语的构成要素
一 汉语反语的构成要素
二 英语反语的构成要素
三 英汉反语构成要素对比
第五节 汉语反语语料库的分类及标注
一 汉语反语的情感态度分类
二 基于语用不诚实的汉语反语分类
三 汉语反语语料库的标注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西方主流反语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第一节 格赖斯对反语阐释的不足
第二节 新格赖斯理论视角下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一 意义否定型反语
二 概念倒反型反语
三 超现实的反语
四 似真反语
第三节 伪装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一 反语伪装论概述
二 反语伪装的四个维度
第四节 回声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一 回声反语理论
二 反语回声论的要素
三 英汉反语回声性使用的区别
四 回声论视角下英汉反语特征的异同
第五节 顺应论视角下的英汉反语对比研究
一 乔拉(Giora)的等级凸显理论与反语的间接否定观
二 顺应论:对反语等级凸显理论和间接否定观的修正
三 反语——动态的意义生成过程
四 反语分析的四个角度
五 顺应论与英汉反语的异同
第六章 英汉反语工作机制对比研究
第一节 反语生成的过程
一 第一阶段:反语的触发机制
二 第二阶段:基于意识结构双重性的反语生成机制
第二节 反语的理解过程
一 第一步:反语的识别
二 第二步:反语的推导机制
第三节 英汉反语工作机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七章 反语的应用
第一节 新闻中反语的使用
一 反语与新闻
二 反语的本质
三 反语对新闻话语的社会建构
四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反语的使用
五 新闻报道中的反语
六 反语对新闻传播的作用
第二节 反语在微博上的应用
一 反语在微博上的普遍性
二 反语与微博的情感表达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回顾
第二节 本书的主要发现
第三节 研究发现的理论意义
第四节 本书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