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1.本书专门论述了塑料物品的鉴别内容,还包括了相关政策、标准、文件内容,弥补了以往固体废物管理和鉴别方面资料中对这方面内容梳理的空白。 2.本书将我国2017年以来,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再生塑料产品标准编制的内容纳入进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对行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本书涉及废塑料和塑料产品鉴别的方方面面,包含了各类塑料物品,对专业人士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性,也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塑料物品进口管理及其物质属性鉴别为主线,主要介绍了我国废塑料的进口状况,禁止进口废塑料的政策背景和法律要求,禁止进口废塑料后的进口再生塑料产品的政策和产品标准,同时汇集了鉴别实践中各种废塑料的典型案例和鉴别为不属于废塑料的典型案例。本书为塑料物品固体废物特征分析及属性鉴别领域的专业性书籍,反映了固体废物的相对性及塑料物品鉴别的复杂性,具有知识面广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供从事再生塑料产品进口和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污染管控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關於作者: |
周炳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正高,1986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1989年以来一直在固体废物研究所工作,从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是国内从事固体废物研究较早以及从事固体废物鉴别较早的研究人员之一。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完成了多项固体废物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固体废物特性研究和属性鉴别方面具有开创性和领先优势。
|
目錄:
|
上篇 废塑料由进口到禁止入境的跨越
一、废塑料产生情况及其进口历程 002
二、禁止进口废塑料 024
三、进口再生塑料产品 038
四、塑料物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简要总结 060
中篇 鉴别为非固体废物的案例
一、灰绿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 066
二、灰黄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 071
三、黑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 075
四、黑色为主的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 078
五、杂色聚乙烯(PE)再生塑料颗粒 083
六、聚丙烯(PP)再生塑料颗粒 088
七、聚丙烯(PP)复合颗粒 091
八、发泡苯乙烯塑料(EPS)颗粒 097
九、聚4-甲基-1-戊烯(TPX)颗粒 101
十、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 105
十一、淡黄色聚酯再生塑料颗粒 108
十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颗粒 112
十三、PET复合材料卷 115
十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有机玻璃,PMMA) 119
十五、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主的复合颗粒 123
十六、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再生塑料膜 128
十七、尼龙6(聚酰胺6)颗粒 137
十八、酚醛树脂(半固化片) 140
十九、腈纶纤维次级丝 145
二十、化纤制假发 149
下篇 鉴别为固体废物的案例
一、废芳纶纤维丝 152
二、废聚酯纤维丝 156
三、聚苯硫醚(PPS)废丝 162
四、人造纤维废丝 167
五、严重不合格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片材 175
六、回收的各种混杂废塑料 182
七、各种塑料板材边角碎料 186
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不合格再生颗粒 191
九、不合格聚苯乙烯(PS)再生塑料颗粒 195
十、灰黑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 198
十一、具有刺鼻异味的黑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 204
十二、黄绿色聚乙烯(PE)再生颗粒 212
十三、聚乙烯(PE)和尼龙(PA)共混再生塑料颗粒 215
十四、尼龙(PA)再生塑料颗粒 219
十五、废塑料卷膜(PE) 222
十六、黑白相间的废塑料薄膜(PE膜) 225
十七、脏污农膜(黑白PE膜) 228
十八、杂色聚碳酸酯(PC)边皮料 230
十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泡泡料 233
二十、回收聚苯醚(MPPO)塑料制品的破碎料 236
二十一、废聚氯乙烯(PVC)地板回收粉 240
二十二、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树脂(ABS)混合颗粒 245
二十三、废聚乙烯醇缩丁醛塑料膜(PVB) 250
二十四、废酚醛树脂粉(插花泥,PF) 253
后记 257
|
內容試閱:
|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十九大强调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为了坚定走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往进口部分固体废物作为生产原材料重要补充的政策被零进口固体废物政策所取代,从立法的高度禁止固体废物进口。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4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和部署,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改革制度,各部门坚决遵照执行。2017年生活来源废塑料被最早一批调入禁止进口废物目录,2018年工业来源废塑料也被调入禁止进口废物目录,从2018年12月31日起废塑料均实行禁止进口政策;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提出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2020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为深化巩固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的成果布署了多项具体措施。到2020年年底所有固体废物都已被禁止进口,当塑料物品进口过程中被海关怀疑为固体废物并被鉴别为固体废物时,可能是违规或违法行为,违法者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废塑料之所以被最早禁止进口,主要是因为受利益驱使,许多公司进口了来源复杂、夹杂污物、良莠不齐的废塑料,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海关总署反复强调要保证进口原料的质量、符合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塑料环境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但一些企业置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不顾,随意进口甚至走私进口各种混杂和脏污的废塑料、低品质的废塑料,海关监管和执法部门屡打不绝、防不胜防。在2018年之前海关委托我们鉴别的查扣物品中废塑料占有较高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废物类别,占鉴别案例总数的25%之多;在2018~2020年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的鉴别案例中,被查扣的再生塑料颗粒案例仍突出,一些低品质的再生塑料颗粒被鉴别为固体废物,海关严厉打击,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政府的公信力;另外,过去利用进口废塑料的企业准入门槛低,相关企业沿江沿海省份遍地开花,甚至内陆省份的企业也谋求进口,增加了我国环境污染的负荷和污染治理成本,也挤占了治理国内废塑料环境污染的有限公共资源。因此,国家下大力气整治并最终取缔进口废塑料。
在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中,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接触到了各种鉴别样品,塑料材料一直是其中最主要的类别。口岸海关查扣了许多疑似固体废物的塑料物品:一方面是由于塑料材料自身种类非常多、加工难度不大、应用非常广泛;另一方面是由于塑料材料的固体废物属性识别难,执法和监管机关面对疑似废物的物品需要专业机构进行甄别,今后仍将保持严格监管态势。充分认识这一现实情况有助于再生塑料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将塑料物品的相关信息和鉴别方法以及典型案例整理出来,供各进口和利用企业参考借鉴,为此贡献我们的点滴力量,希望企业掌握进口原材料质量把控方法、遵守法律底线,避免由于进口固体废物而遭受惩罚。
由于鉴别案例时间跨度大,鉴别工作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行,鉴别需要建立在物质产生来源分析基础之上,要放到生产工艺环节、使用环节、报废放弃环节中进行综合分析,进行理化特征分析;有的还要进行加工性能指标分析,每一个案例的鉴别依据都是基于当时的鉴别标准和政策要求,同类塑料材料在不同时期可能判定结论不一样。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塑料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制定再生塑料颗粒产品的国家标准,已经颁布了多项再生塑料颗粒产品标准,产品材料应符合这些标准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再生塑料行业协会应大力组织对标准的宣传培训,企业应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进口高品质的再生塑料产品。
长期以来,中国环科院固体废物研究所在鉴别工作中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和海关总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在塑料物品鉴别工作中还得到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专家的业务支持,在此我们均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包括对我国由允许进口废塑料到禁止进口的历程、进口再生塑料产品的基本对策、塑料物品鉴别的简要总结;中篇是海关查扣塑料物品委托鉴别案例中判断为非废物的典型案例;下篇是海关委托塑料物品鉴别案例中判断为固体废物的典型案例。从允许进口废塑料到禁止进口废塑料,再到进口再生塑料产品,20多年的历程不长也不短,鉴别案例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个案例的鉴别判断都是基于当时的法规、标准、技术条件以及鉴别人员的认知水平。
本书由周炳炎、赵彤担任主编,由岳波、范育顺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于泓锦、杨玉飞、郝雅琼、孟棒棒、谢鹏、周依依、王宁。全书最后由周炳炎统稿并定稿。对为本书编写和出版做出贡献的所有人员表示感谢!本书中有些案例的来源分析引用了一些参考文献,也有一些文献(包括重复的)没有标注出来,在此一并说明并对这些参考文献的原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塑料物品具有复杂多样性,鉴别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限于编者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编写时间,书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