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数字化转型怎么实践?书中的故事会告诉您答案。
|
內容簡介: |
随着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都涌现了大量和数字化转型业务相关的公司,有的公司专注于工具层面,有的公司专注于精益层面,有专注于流程层面,有专注于底层工业逻辑层面,形成了巨大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业务网络,非常复杂,如何厘清头绪是各类企业的痛点。
鉴于此,本书以我国离散制造业为研究标的,阐述离散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方法论,从底层业务逻辑梳理到业务如何数字化实现,在底层数据稳固的基础上,再进行数字化转型。
我国企业在践行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时候,存在一定程度地盲目采用市场上现成工具的现象,把现成工具当作数字化平台,混淆了工具和平台的概念,造成大量项目执行中并不契合企业的要求,如何鉴定工具、平台是否一定达成企业的要求,需要有广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上极度深刻的工业逻辑专家来充分评估,遗憾的是,精通从产品开发到量产整个工业逻辑的专家在离散制造业内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还在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极大浪费了时间、金钱、效率。
本书力求从愿景、价值、定位、组织架构、人才培养、实践方法论等方面,用朴素的方式展示离散制造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法论。底层思维是一切事务发展的原点,抓住底层思维,坚持工业逻辑常识,这个理念将会贯穿于本书。
需要开宗明义地说明,数字化转型并不能取代人的主观能动性,数字化平台恰恰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即人从事增值的事务,数字平台从事辅助事务。
|
關於作者: |
沈黎钢 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在明基电通结构工程部,伊顿电气研发部,施耐德电气研发部、工业化部等技术部门长期工作过,个人在工作中成长为精通从产品开发到制造整个链条的方法论专家,深谙底层工业逻辑端到端的流转规律。
蒋双成 作为有着12年工作经验的机械制造数控工艺专家,秉承“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在制造行业里先后从事过生产、研发、工艺等部门的工作,精通制造业核心业务,先后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余项,曾获得“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明星”、企业“爱岗精武标兵”和“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 产品的第一道护城河——零部件稳健业务调研 / 1
第一节 风起:来自高层的失望 / 4
第二节 塌陷的产品内核业务:PPAP丧失 / 5
第三节 失望的现场巡查:一把榔头引发的思考 / 26
◎延伸阅读:PPAP 如何接地气开展 / 9
第二章 产品的第二道护城河——广义同步工程调研 / 35
第一节 形同虚设的同步工程 / 36
第二节 无人知晓的产品设计失效模式分析 / 43
第三节 没有项目管理的产品设计 / 47
第四节 经验主义的产品组装关系 / 50
第五节 数据链断裂的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第六节 从未落实的重要问题清单 / 61
第七节 不成体系的问题库 / 67
第八节 内卷的质控要求 / 74
◎延伸阅读:同步工程 / 36
◎延伸阅读:制程失效模式分析和制程控制计划 / 52
◎延伸阅读:问题库 / 68
第三章 产品的第三道护城河——关键业务调研 / 83
第一节 一堵作业指导书墙 / 84
第二节 错误的计件制工时 / 99
第三节 没有量产验证的研发工装夹具 / 112
第四节 缺失的研发设计验证报告 / 114
第四章 聚调研之沙,成因果之塔 / 117
第一节 回家的路,思绪万千 / 118
第二节 苏州华为见闻,数字化转型的感慨 / 122
◎延伸阅读:作业指导书 / 91
◎延伸阅读:纠结的计件制和计时制 / 101
◎延伸阅读:工时体系 / 105
第三节 生产线设计调研专题 / 125
第四节 输出公正的调研报告 / 146
◎延伸阅读:生产线设计方法论 / 128
第五章 波澜不惊之预,风起云涌之立 / 163
第一节 庆祝调研完成 / 165
第二节 无力回天的宿命轮回 / 168
第三节 破旧立新 / 174
第六章 私享会——数字化梦想启航 / 179
第一节 研发私聊:数字化转型对研发的孤岛效应 / 180
第二节 技术私聊:数字化转型将解散技术部 / 183
第三节 工艺私聊:数字化转型对工艺的革命 / 187
第四节 质量私聊:数字化转型确保质量不内卷 / 191
第五节 生产私聊:痛失共同价值观的战友 / 195
第六节 出牌:自行拟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需求书 / 199
第七章 抽丝剥茧——数字化转型核心业务流鉴定 / 215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的注意点 / 217
第二节 信任建立:实施商调研工艺 / 222
第三节 现有线下核心业务流鉴定方法论 / 227
第四节 5S 是否是核心事务 / 229
第五节 探讨拉动生产解决缺料 / 240
第六节 确定线下核心业务流 / 251
第七节 数字化转型业务流定义 / 256
◎延伸阅读:5S 是不是核心事务 / 231
◎延伸阅读:数字化如何拉动生产、解决缺料问题 / 242
第八章 修成正果——典型核心事务的数字化实现思维 / 257
第一节 前无古人的PPAP数字化创新实现 / 258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项目书定义 / 275
第三节 不再割裂的工程变更数字化实现 / 278
第四节 领先的工艺数字化实现 / 283
第五节 创新嵌入式设备维护数字化实现 / 293
第六节 创新嵌入式操作员工资质数字化实现 / 296
第七节 强管控同步工程数字化实现 / 302
第八节 基于数据池的问题库数字化实现 / 305
◎延伸阅读:PPAP 如何结构化入数字化平台 / 264
◎延伸阅读:结构化工艺 / 283
第九章 慎终如初——数字化转型的要点解析、后期简述 / 309
第一节 解读数字化实施的注意点 / 310
第二节 底层逻辑梳理后的后段事务简述 / 316
第三节 离散制造行业先进工业平台的部分逻辑借鉴 / 317
后 记 / 325
|
內容試閱:
|
开篇前,先抛出一个灵魂拷问:离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否一定要上数字化软件平台?没有用到数字化软件平台的转型就一定不是数字化转型吗?
这个世界并不安定,在疫情延宕反复,地缘政治形势紧张,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世界金融、经济、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叠加,加上个别国家公然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等阴霾下,2022 年G20 峰会的成功召开为扫除阴霾指明了方向,为了“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目标,分解出了三大优先主题:全球卫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可持续的能源转型。 本书主题契合了时代主题——数字化转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绝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未来已来,你我都做好准备了吗?本书将向广大读者阐明在历史巨变下,企业应该如何实实在在地真正达成数字化转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奠定最基础的能力,才能攀上数字化转型的高峰。
我是一名在制造领域精耕细作了二十年的工程师,从大学毕业之初,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到现在成为一名有着专业实践方法论的工业逻辑专家,我的成长离不开工作中的各种历练——客户的高要求、领导给予的高难度任务、下属难以达成的困难等,督促我一步一步地成长为离散制造业的资深专家。
我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出身的典型理工男,只是我内心深处是想要做一名文科生的,但是我怎么还是读了理科呢?这要追溯到二十几年前高二年级的文理分科,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班主任说“大家能够选理科的就选理科啊,学了理科以后出来肯定会有饭碗的”。乡下的孩子哪懂那么多呀?!1998年,能在工厂里上班,就感觉那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于是,我懵懵懂懂地就填写了理科。但是我的文科真的很好,历史、语文、政治都非常优秀,教语文的老校长经常会在课上把我叫起来读自己的作文,现在想来我还是激动万分。
思绪回到现在,我为何要撰写此书呢?原因在于本人经历了大量数字制造项目后,发现我国的数字制造存在大量的表面文章,一开始企业的需求非常高端,但是软件实施商最终交付项目的时候需求不断缩水,那么为何存在这种现象呢?本人一直在仔细思索:是软件实施商的开发水平不够吗?貌似并不是,我接触的可是世界知名的实施大厂呀;是企业执行力不好吗?貌似也不是,企业里面的人几乎都是拼命三郎;是需求提的不清楚吗?仍然不是, 需求已经明确说明要达成数字制造的各个维度,比如要精益生产,要端到端打通,要商机快速转化等。可是,最终项目还是举步维艰。
其实市场上的调研机构早就做过充分调研,发现当前市场上90% 的数字化项目都是失败的。这个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无论是单位的大领导碍于面子不承认失败,还是基层工程师由于巨大的业绩压力违心地说数字化项目成功,但是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声音在回响:这个数字化项目难以达成提质降本增效的初衷,数字化项目难于上青天。白天工作期间,谁敢大声地呼喊这个数字化项目是极度困难的呢?单位有太多的羁绊,数字化的过程天然是一个革命的过程,可是谁愿意革自己的命呢?数字化项目通常需要资金几千万,谁又会说这个项目难以成功而成为众矢之的呢?人生在世,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言不由衷,可是这就是事实。只是,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单纯的人,《庄子·刻意》:“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古代先贤就要求我们做一个纯粹的人、单纯的人。
有鉴于此,本人作为在离散制造业浸润20年的工程师,看着这些混乱、艰难的数字制造项目一个又一个地折戟,夜不能寐,这可是真金白银地浪费国家财富呀!我不能再沉默下去,作为共产党员,我还是要讲家国情怀的, 不能看着所谓的实施大厂误导我国企业。《中国制造2025》容不得糊弄,这关系我国制造业发展是否能顺利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
本书第二作者蒋双成,和我一样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出身,她是有着12 年工作经验的机械制造工艺专家,曾获得“爱岗精武标兵”“劳动模范”“武汉市建功立业女明星”等荣誉称号。大家印象中沉默寡言的她为何要出这本书呢?原因有二:一是只有懂得加工流程及方法才能实践数字化转型; 二是她在传承百年的“汉阳兵工厂”中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切身体会到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革命的过程,有感而发。在数字化时代,本可以使用计算机建模设置好数控工艺及参数后即可自动生成加工程序发送到加工中心上,却因为墨守成规,大部分员工还在逐个字符地手动输入机床的面板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痛心疾首。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诸如此类的现象俯拾皆是。鉴于此,她陷入了沉思,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数字化转型?怎样才能促使数字化转型的真正落地?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及宣传才能做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辗转反侧,方向难寻,直到遇到了正在写此书的我, 交谈中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两个同道中人一拍即合,精诚合作。
以上说了那么多,下笔之前,我其实有两种叙事方式:第一,按照专业图书的方式来写数字制造到底应该如何实施,如何避免失败保证成功;第二,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数字制造实现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比较严肃、枯燥, 读者可能会读不下去或者看睡着了;第二种方式是讲故事,说教远不如讲故事来得有效,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叙述一个数字化项目的成败过程,中间穿插各种专业知识讲解,这是我长期以来讲课的有效方式,也发挥了我这个理科生的讲故事能力,其实我就是一位被理科耽误了的文学家。既然本书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那我一定会刻画好实施数字化项目期间形形色色的人的内心的挣扎、无辜、彷徨、恐惧,深刻阐述数字化项目是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
市场上用于数字制造的装备多如牛毛,装备如何使用,也有一本又一本的图书可以参考,数量多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可是哪怕你是一个超级学霸, 把这些都学会了,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在真刀真枪的数字化实践中折戟,为什么呢?因为你必须把所有的工具都放到一个体系中,进行无缝对接,才能充分发挥各个点上的工具的最大优势,进而爆发出体系的优势。这又引申出另一个话题,什么是体系?体系好像是一个虚拟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真正地搭建好一个体系呢?这就是本书要说的关键,需要底层逻辑的梳理,达成端到端的无缝对接。底层就如站马步,马步都站不稳,顶上的一切加装物都是虚妄的,再多的数字化高端名词堆砌如MOM、QMS、CRM、APS 等都不能把虚转实,可能时刻都会崩塌,不在项目开始时崩塌,也可能会在项目的最后时刻崩塌,你一定会见识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的惨烈状。所以,不管数字化设备商是多么高级,实施商是多么的世界知名高端,企业都必须老老实实地把底层地基打牢固了,这样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本书定位为小说而不是专业图书,小说聚焦离散制造方法论实践而非流程制造方法论实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升华,践行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知,故读者阅读本书时,发现单位实施的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某些事件和本书描述雷同时,请会心一笑,谨记“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