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HK$
58.2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HK$
87.4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HK$
76.2
《
云中记
》
售價:HK$
76.2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編輯推薦: |
“中医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专辑文献研究丛书”从整理挖掘历代中医药文献(包括从中医书籍、期刊、讲义、未刊抄本、刻本等)入手,对历代医家对于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的相关医论医话、经典发微、医史研究、典型医案、临床经验等进行挖掘,对其中的学术观点、有效方剂、用药特色、辨证思维、加减化裁、特色技术、适宜技术等加以挖掘汇聚、分类整理和比较研究,对研究专项疑难病相关内容、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医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专辑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种,围绕腰痛历代经典古籍文献展开论述。腰痛是指腰部感受外邪,或因劳伤,或由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本书包括上、下两篇,上篇为腰痛专病历代文献精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机、特色方药、中成药与验方、针灸治疗文献研究;下篇为腰痛专病历代名家经验,包括历代名医医论医话、历代医案。本书旨在从古籍文献中挖掘整理、系统分析历代医家诊治腰痛的学术和实践精华,从古籍文献中寻找理论根基和临床实践的源泉。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文献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關於作者: |
王春艳,主任医师,原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业务副馆长,《中华医藏》二、三编类目(女科2)提要编纂工作负责人。主持局级课题“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与临床转化应用模式研究”,多年从事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并曾作为副主编参与多部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贾杨,研究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医文献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主编《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专辑——馆员风采录》等著作。
贾杨,研究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医文献杂志》主编。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智库分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任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适宜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2016年以来承担省部级课题如“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的内容、方法路径及政策机制研究”“中医药发展核心指标研究”“中医养生保健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主编《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专辑——馆员风采录》《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特色项目集成》《社区中医卫生诊断理论与技术》《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集》等著作。
张如青,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出土医药文献文物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秦汉医药文献文物综合研究”首席专家。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医藏》提要编纂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典籍与语言文化研究专家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导师,《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中医文献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所兼职教授。主编“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编《中医文献学纲要》,任《中医古籍珍本集成?儿科卷》主编,任《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总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项。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利用能力培养重大项目上海地区负责人,主持部市级科研项目8项。编撰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培养医古文、中医医史文献专业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
|
目錄:
|
上篇腰痛专病历代文献精粹001
第一章疾病概述002
第一节病名源流与演化002
第二节腰痛的历代演变003
一、 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003
二、 隋唐时期006
三、 宋金元时期008
四、 明清时期010
五、 近现代时期013
第三节现代研究进展014
第二章病因病机023
一、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023
二、 隋唐五代时期027
三、 宋辽金元时期029
四、 明清时期032
第三章特色方药036
第四章中成药与验方044
一、 内服中成药044
二、 外用中成药067
三、 内服验方074
四、 外治验方090
第五章针灸治疗文献研究094
第一节针法文献研究094
一、 古代文献研究094
二、 近代文献研究110
三、 现代文献研究112
第二节灸法文献研究116
一、 古代文献研究116
二、 近代文献研究121
三、 现代文献研究123
下篇腰痛专病历代名家经验125
第六章历代名医医论医话126
第一节古代名医医论医话(内治篇)126
一、 《肘后备急方》126
二、 《小品方》129
三、 《诸病源候论》130
四、 《备急千金要方》133
五、 《扁鹊心书》136
六、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136
七、 《妇人大全良方》140
八、 《兰室秘藏》141
九、 《丹溪心法》143
十、 《丹溪治法心要》146
十一、 《古今医统大全》147
十二、 《周慎斋遗书》155
十三、 《医学入门》156
十四、 《景岳全书》158
十五、 《傅青主男科》161
十六、 《辨证录》163
十七、 《张氏医通》166
十八、 《七松岩集》168
十九、 《医学从众录》170
第二节近现代名医医论医话(内治篇)171
一、 郑钦安·肾病腰痛171
二、 张锡纯·论腰疼治法173
三、 施维智·施维智诊治腰腿痛经验175
四、 朱良春·朱良春治疗椎间盘突出,增生性脊柱炎特色选析177
五、 赵绍琴·治疗腰痛的六种方法181
六、 李国衡·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成因和辨证施治182
七、 郭焕章·郭焕章名老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185
八、 刘柏龄·刘柏龄教授治疗腰腿痛的经验186
九、 郭维淮·运用活血益气通经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188
十、 李同生·李同生名老中医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经验总结191
十一、 石仰山·石仰山论腰痛内治194
十二、 施杞·施杞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198
十三、 石印玉·石印玉教授治疗腰腿痛临床思路管窥203
第三节名医医论医话(针灸篇)209
一、 《针灸资生经》209
二、 《验方新编》210
三、 《灸法秘传》210
四、 《针灸菁华》210
五、 《腰痛的特效疗法——学理宗西医,疗法用针灸》211
六、 郝季槐经验211
七、 徐少廷经验211
八、 《图解针灸实效歌诀》212
九、 杨永璇经验212
十、 于书庄经验213
十一、 陈作霖经验214
十二、 孙培荣经验214
十三、 方幼安经验216
十四、 周楣声经验217
十五、 陆瘦燕、朱汝功经验220
十六、 孙震寰、高立山经验221
十七、 王富春经验223
十八、 宋文靖经验224第七章历代名医典型医案226
第一节古代名医典型医案(内治篇)226
一、 淳于意226
二、 陶弘景227
三、 王绍颜227
四、 苏颂228
五、 李东垣228
六、 张子和229
七、 朱丹溪231
八、 郝允232
九、 韩子温232
十、 程迥233
十一、 韩愗233
十二、 汪机233
十三、 薛己234
十四、 江瓘236
十五、 孙一奎236
十六、 龚廷贤238
十七、 张景岳238
十八、 缪希雍238
十九、 喻昌239
二十、 张三锡240
二十一、 卢复241
二十二、 钱国宾241
二十三、 朱远斋241
二十四、 裴兆期242
二十五、 祝登元242
二十六、 张璐243
二十七、 叶桂、薛雪、缪遵义243
二十八、 叶天士243
二十九、 魏玉璜246
三十、 吴篪247
三十一、 陈念祖248
三十二、 吴鞠通248
三十三、 孙御千249
三十四、 何书田250
三十五、 刘开250
三十六、 许琏251
三十七、 谢星焕251
三十八、 李铎252
三十九、 王孟英252
四十、 吴达253
四十一、 何鸿舫254
四十二、 陈在山255
四十三、 凌晓五256
四十四、 柳宝诒256
四十五、 张乃修257
四十六、 温载之259
四十七、 俞震260
四十八、 陈三农260
四十九、 刘宏辟260
五十、 吴孚先261
五十一、 也是山人261
五十二、 易庆棠262
第二节近现代名医典型医案(内治篇)263
一、 丁甘仁263
二、 沈绍九264
三、 翟竹亭264
四、 施今墨266
五、 王仲奇267
六、 蒲辅周267
七、 张汝伟269
八、 范中林270
九、 程门雪271
十、 章次公272
十一、 诸方受273
十二、 田玉美276
十三、 郭维淮278
十四、 施杞282
十五、 冯世纶286
十六、 吴银根288
十七、 石印玉289
十八、 廖世煌297
十九、 程丑夫298
二十、 姜宏299
二十一、 仇湘中301
二十二、 高才达303
二十三、 苏寅304
第三节名医典型医案(针灸外治篇)305
一、 薛己305
二、 代田文志305
三、 方慎庵306
四、 余仲权307
五、 李鼎307
六、 徐立孙308
七、 蔡耀明308
八、 垣本针源309参考文献310
|
內容試閱:
|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对中医药古籍、著名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中医药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明确:“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强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而中医药古籍文献正是这一宝库的真实载体和精华所在。
尤其《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还明确:””开展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及脾胃病、心脑血管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制定完善并推广实施一批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逐步提高重大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和疗效水平。”可见系统开展历代医家诊治各类疑难杂病、常见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流派特色的挖掘研究和转化应用已成行业共识,必将迎来一个研究高潮,其中文献研究更是理论策源的根基,不可缺少,至关重要,将中医古今文献的挖掘研究与当代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也必将成为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自1956年建馆以来从未间断对历代名医名著的临床经验挖掘研究,本丛书是在既往工作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对当代临床常见病及重大疑难病证的古籍文献的系统性、综合性挖掘研究,实乃创新之举。其目标是对历代名家关于当代临床多发病及重大疑难病证的古籍文献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
本丛书从整理挖掘历代中医药文献(包括从中医书籍、期刊、讲义、未刊抄本等)入手,对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话、经典发微、医史研究、典型医案、临床经验等进行挖掘,对其中的学术观点、有效方剂、用药特色、辨证思维、加减化裁、特色技术、适宜技术等加以挖掘汇聚、分类整理和比较研究。各分册内容大体包括疾病概述、专病病因病机、专病辨证论治、专病特色方药、专病其他特色疗法(针法、灸法、外治法、推拿按摩、民间偏验方、食疗养生方、治未病与康复),以及专病历代名家经验(包括历代名医医论医话、历代名医经典医案)。各分册根据各自特点或增加个性化章节2~3章。
本丛书包括《喘证》《臌胀》《肿瘤》《崩漏》《胎漏胎动不安》《绝经前后诸证》《不寐》《腰痛》《胁肋痛》《青盲》《丹毒》《口疮》《湿疹》《瘾疹》《小儿疳证》《小儿惊风》等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的16个分册,在当代中医药常见病及重大疑难病证文献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总计300余万字,丛书及各分册主审均为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专家与临床专家,有效确保了本丛书的编撰质量。
本丛书承续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在建馆之初组织编写的《中医专病专辑》丛书及其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经验,创新编写体例,突出名医一名流一名著一名术一名方一特色方药的经验传承,突出特色诊疗技术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利用现代检索等研究手段,聚焦于医家诊疗中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病诊疗经验,从历代文献中挖掘整理、系统分析提炼临证精华。通过文献研究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归类整理和比较研究,从古籍文献中寻找理论根基和临床实践的源泉,力争做到古今文献深度融合、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结合、内服外用方药结合、繁简用方用药结合、名医医论医话与典型医案结合、原文和编者按有机结合、文献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作为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的重要成果,本丛书的研究编写始终坚持研究与传播相结合、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馆内外专家结合。以成果为导向,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人员和中医临床专家,突破文献馆研究资源的局限,将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主编和编委队伍向馆外优秀中医文献研究机构和各大临床机构的骨干专家拓展,通过团结合作有效提升项目的参与度,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
文献是中医药宝库精华的重要传播载体,是挖掘宝库精华的根基所在和理论创新源泉。希望通过本丛书的出版,进一步深化与提升中医药临床文献研究的底蕴和价值,为构筑起一座沟通融合中医文献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做出积极探索。
编 者2022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