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致灶王爷的一封信

書城自編碼: 388095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沈嘉禄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22779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周易大全
《 周易大全 》

售價:HK$ 147.2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元和十四年 : 大唐中兴与沉沦的十字路口 》

售價:HK$ 79.4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思考的技术:珍藏版 》

售價:HK$ 90.9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琥珀之夏(《镜之孤城》作者、推理小说家辻村深月新长篇;能治愈童年创伤的,也许唯有长大成人的自己) 》

售價:HK$ 59.8
流人系列02:亡狮
《 流人系列02:亡狮 》

售價:HK$ 90.9
希腊小史
《 希腊小史 》

售價:HK$ 112.7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中国古代的谣言与谶语 》

售價:HK$ 112.7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战役图文史:改变世界历史的50场战役 (彩印典藏版) 》

售價:HK$ 147.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7.5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新补订版》
+

HK$ 96.6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平装)》
+

HK$ 59.6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韩非子(平装)》
+

HK$ 70.8
《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 一场中国文化盛宴的邀请函 黄》
+

HK$ 5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民本》
+

HK$ 17.4
《《三字经》解析与教学》
編輯推薦:
作家沈嘉禄自小长于上海,在这个城市成长生活,成家立业,几十年。他融于此,感受并礼赞她一贯的包容与开放,还有摩登和善变。因为真诚地爱这座城市,他终究是为她骄傲的,她与生而来的某些缺点,也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沈嘉禄写过很多文章,也出版过很多书。他写美食,写游记,写小说,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他站在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叙述着平常日子里的冷暖生活,语言幽默,有时候又很犀利,耐人寻味。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家沈嘉禄最新整理的散文集,一共收录其近年来发表过或未发表的七十余篇散文,以不同主题分为六个版块,每个版块以词牌名的形式附以标题。内容包括旅游记事与邂逅的美食、回忆青春少年时、与儿子孙女的相处趣事、小巷故事、为文人新书做序、时下生活记录等。接地气、平民化的书沈嘉禄已经出版多部,最近的一部是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手背上的一撮盐》。而本书,亦是想让更多人更多渠道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人间烟火,他希望与读者一起记住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书中也涉及江浙沪尤其是苏州地区的美食,有游记,有典故,有美食,令人垂涎又向往。
關於作者:
沈嘉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报业集团高级记者。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文化评论集等三十余种,文学创作之外还涉及上海近代史及市民社会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饮食文化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石库门·夜来香》《上海老味道》《吃剩有语》《手背上的一撮盐》等散文集。
目錄
目录
自序
醉花荫·江南情思
烟雨西湖有人家
没有“小苏州”,哪来“大上海”
榴花照眼,饮茶江村
宝塔街上的麦芽塌饼
稻花深处的独木舟
葑门横街梨花雨
镇湖有二绝,苏绣与猪脚
黎里:回望秋树,还有鳗鲡菜
白煨脐门与炒软兜
三江汇流,成就元通
余东老街的红扁豆花
沙溪古镇的选择
在高邮,跟着汪曾祺的美文寻找美味
汪曾祺的油条搋肉
一说茄子你就笑
少年游·放飞青春
小时候,我们放学回家
忙趁东风放纸鸢
白相城隍庙
曾是少年抱鸡娃
排门板上捉对厮杀
杀牛公司与安南巡捕
阁楼上的风景
灿烂的暑假
我的“图书馆”
刻花样
点绛唇·成长故事
小寒亭不怕“老面皮”
静看一朵花的绽放
李白兄,一路保重!
乘风破浪小棋手
马镫烛架与上海蜜梨
女孩与大师
吃孩子的东西
拍儿子马屁
给下乡学农的儿子的信
我恨乔丹
看他一条道上走到黑
摸鱼儿·闾巷烟火
戴大师的砂锅饭店情结
檀香橄榄有点涩
鲞旗猎猎屋檐下
走在顺昌路上
繁花落尽的骑楼
大脚阿婆的猪脚黄豆汤
亭子间的广东女人
老虎灶的“黄胖”
饭乌龟阿七
独眼龙
刘大厨
小皮匠
行香子·灯下独吟
戴敦邦是曹公的知音
杯匕之间,一窥文人风采
狼虎会雅集
八卦中的时代风气
岁时令节学问大
千丝染霜堆细缕
上海路数与行为模式
用汉字炖成的关东煮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调笑令·梦醒时分
唯有桃花最寂寞
我爱鸡冠花
抗疫七君子
西岸,假如有这样一件雕塑
致灶王爷的一封信
我的三次酒醉
不眠之夜
红烛有泪
內容試閱
自序
2022 年3 月,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日子,奥密克戎病毒换了一件马甲突袭上海,搅乱了原有的生活秩序。互联网加供应链或可纾解物资匮乏造成的困苦,但是精神层面的匮乏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填平它——我们需要爱的能量。
在无奈的等待中,时间因为无聊而变得漫长、虚空。作为一个卑微的写作者,我几乎每天坐在电脑前,无力地、散漫地敲击键盘,以求得一份宁静、一份安慰,仿佛我与文字的游戏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焦灼和忧郁,当然也希望从文字中触摸到几个有楞有角的笔画,让指尖收获一丝坚硬或刺痛。直至一个月后,在经历了十多次核酸检测之后的倦怠与厌恶中,意识到自己并不比小区里的流浪猫高明多少,我甚至不如一位“团长”的工作更有实际意义。
给我切实安慰的是小区里的各种鸟,它们或许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或许自远方来。我看见了,白头翁、灰喜鹊、野鸽子、伯劳鸟、白腰文鸟、灰背鸫,还有不知疲倦的麻雀,它们将我从梦中唤醒,在午后昏昏欲睡的时刻再与我分享一天的艳遇经历,直至落日时分进入归巢的欢快程序,将我的思绪拉回童年和故乡,在拼接记忆的碎片时思考生命的意义。
还有楼里的邻居,彼时点头微笑,交流不多,会心只在一刹那,仿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物资方面互通有无,相濡以沫,将食物挂在对方的门把手上,或者提示到电梯里来认领;精神方面互通声息,抱团取暖,彼此抚慰,趁户外核酸检测时的短短几分钟,在阳光下送出一声问候,口罩上的一双双眼睛格外澄明。如果疫情可以让我们重建往日石库门弄堂里的市民生态,我倒觉得也没有白白地受了这番苦。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为了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活着,而是因为我们曾经的拥有,经历岁月的淘洗而变得有价值了,有了普遍的价值和共情的资本。所以记住过去,就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生命的力量。
我从电脑文档里挑选了一些近年来发表的或没有发表的文字,集成这本小书,希望与各位一起记住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文字不仅仅属于我,更属于上海这座城市。我生活在上海,感受并礼赞她一贯的包容与开放,还有摩登和善变;有时也会感到泄气、无奈,那就退回到片刻的沉寂,去慢慢体味那份苦涩。因为我真诚地爱这座城市,我终究是为她骄傲的,她与生而来的某些缺点,也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2022 年5 月

汪曾祺的油条搋肉
没有一个人会拒绝油条。在简陋的老街,在拥挤的菜场,或者允许在街角巷口摆一只小摊头,架起油锅煎油条,肯定会招来熙熙攘攘的顾客。他们目不转睛地围观在油锅里翻腾的油条迅速膨胀,颜色由浅转深,那是一种诱人的金黄色,像朝阳一样升起在庶民的早晨。
在上海人对“四大金刚”的定义中,油条与大饼是一对不离不弃的情人。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如果没有油条,大饼的生意就比较难做,大饼必须夹了油条才好吃——这也是南北共识。油条倒可以单打独斗,自成一派,更何况急着与它结盟的还有煎饼、粢饭、蛋饼、葱包桧儿等。有了油条的加持,煎饼果子才名副其实,粢饭和蛋饼才有了核心价值,葱包桧儿也能在西子湖畔有了立锥之地。
北方也有油条,油条的故乡大概就在北方。唐鲁孙在《老乡亲》里说起北平的早点:“至于油条,油面切成长条,中间划一道口子,用手一抻,炸成长圆形,比台湾一柱擎天的油条既秀美又好往烧饼里夹。”唐鲁孙的这段描写已经相当详细了,但我还得补充一下:“油面切成长条”后,师傅得抓起两小条叠在一起,
用七八寸长的小钢棒往中间一按,压出小槽,然后手腕一抖,在粉堆里转成麻花状,抻长到合适的长度下锅,再两头一掐收口。这两根面条的刀面是不能对接的,否则油条就发不胖,术语叫做“并条”。
我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这是决定油条成败的关键,也是拿来做油条搋(chuai)肉的前提。
这里我又得插一句:北方人吃油条,那是相当的豪迈。买起来是论斤的,师傅,来两斤!四十年前我与女朋友行走在青岛街头,下午四五点钟的样子,几个大妈在路边炸油条,炸好的油条堆在一块门板上,简直像座小山啊。我跟女朋友研究起来:会不会是人家要办什么红白喜事所用啊?忍不住请教一位大妈,大妈
亮起嗓门回答:明天赶早卖啊!看样子青岛人也是论斤买的,吃冷油条也无所畏惧。
上海人买油条是精打细算,一根两根,还要求是刚刚出锅的,滋滋地滴着热油,捏在手里烫得钻心,吃起来才脆口,香气四溢,或者就像张爱玲追求的意境,咬破油条时的那一口热空气。竖在铁丝笼里的油条就像舞厅里的“相公”,不招人待见,除非你急着要吃了上班去。一般情况下,师傅等生意差不多时将冷油条回锅再炸一下。如果隔夜油条再造,就叫老油条,吃起来像麻花一样坚而脆。上海人形容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人——“老油条”。
老油条裹进粢饭里味道超好,师傅专门卖给熟人的,一般人无此口福。
尴尬头上,买一根油条可供一家老小之需,扯成两半,嚓嚓剪段,蘸酱油,吃泡饭。诚如西坡兄在《早餐》一文中所表达的情怀,“如果我有幸被遣到弄堂口的饮食店买油条下饭,一家人绝对等我回来后一起下箸。那时的早餐,肯定没有现在的丰盛、营养,但肯定比现在温馨、愉悦。”
这本是上海人的精打细算、和睦家风,但到了梁实秋的笔下就成了话题,看看他在《粥》一文里是怎样描写的吧:“早餐是一锅稀饭,四色小菜大家分享,一小块酱豆腐在碟子中央孤立,一小撮花生米疏疏落落地洒在盘子中,一根油条斩做许多碎块堆在碟子中成一小丘,一个完整的皮蛋在酱油碟里晃来晃去。不能说是不丰盛了,但是干噎惯了的人就觉得委屈,如果不算是虐待”。
梁老师想必在北平和青岛吃过论斤卖的油条,他肯定不能想象,直至今天,油条酱油蘸蘸过泡饭还是唤醒味蕾的良方呢。
还有比这更尴尬的时刻——吃饭没有汤。上海人吃饭是必须有汤的,那么油条又来救场了,一根油条剪碎扔在碗底,加虾皮、紫菜、酱油、葱花,开水一冲就是一碗汤了,倘若再淋几滴麻油的话,味道还真不差呢。
抗战胜利后,穷困潦倒的汪曾祺来到上海,在民办的致远中学教国文,星期天就去逛城隍庙、逛旧书店、逛法国公园、兆丰公园。在上海他有两个朋友,黄永玉和黄裳,他还经常去巴金霞飞坊寓所聊天喝咖啡。他应该吃过上海的油条,等油条起锅的时候打量上海人。
他住在学校里,在《星期天》这篇小说里我记得一个细节,楼上人家将洗脚水直接倒在天井里,激起惊心动魄的声响。“我临离开上海时,打行李,发现垫在小铁床上的席子的背面竟长了一寸多长的白毛!”这是魔都的黄梅天送给“海漂”的礼物。
去年在汪老诞辰一百周年时,高邮为他建了一座纪念馆,据说还得了一个国际设计奖。汪曾祺在高邮度过了青葱岁月,然后在扬州、昆明、上海等地一路颠沛,1950 年结婚后定居北京。他写的许多美食散文都与高邮、昆明、北京有关,对故乡风物描摹最细,用情很深。晚年三次还乡,留下许多佳话,他谢世后,高邮人根据他的美食文章整理出一桌汪氏家宴,街头不少饭店都打出“汪氏家宴”的广告以招广徕。去年我在高邮品尝了蒲包肉、汪豆腐、草炉饼、金丝鱼片、炒米炖蛋,还有红烧虎头鲨——汪曾祺似乎更喜欢虎头鲨汆汤吧。咸菜慈菇汤、朱砂豆腐、开洋煨萝卜等汪氏名菜因为季节不对没能领略,遂留遗憾。今年立夏过后再访高邮,在汇富金陵大酒店里总算吃到了心仪的油条搋肉。
在不惊不乍的汪氏家宴里,它意外地被冠以一个光芒四射的名字:日月同辉。这是一道双拼,汪豆腐拼油条搋肉。汪豆腐我在去年吃过,也写进文章里了,江苏里下河地区的黄豆和水质都很好,淮扬菜里大煮干丝和烫干丝所用的豆腐干都产自那里,豆腐品质也卓尔不群。汪豆腐的主料就是豆腐和猪血,烹制中要用到荤素两种油,还要加开洋、香菇、猪油渣等辅料增香提鲜。烧沸后分两次勾芡,以保持豆腐不碎不糊。汪豆腐是一道叫人倍感亲切的家常菜,汪豆腐配刚刚出炉的草炉饼,有“草草杯盘共笑语”的诗情画意,值得大快朵颐。
油条搋肉的这个“搋”字是高邮土话,“搋”表示一种动作,有疏通某一物体或掏空后重新填上其他东西的意思。油条斩寸半长的段,塞进肉糜及其他辅料,复入油锅炸至松脆即可,蘸番茄酱或甜椒酱趁热吃,也可与汪豆腐搭配,一干一湿。不过用这两道菜来象征日月,有点牵强,汪老若在世,肯定反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