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乡野拾遗:曹州木版年画见闻志

書城自編碼: 39459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民間藝術
作者: 张宗建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18534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知识如何流动(三棱镜译丛) 》

售價:HK$ 91.8
万有引力书系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 万有引力书系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

售價:HK$ 89.7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售價:HK$ 78.2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售價:HK$ 457.7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售價:HK$ 170.2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售價:HK$ 90.9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售價:HK$ 135.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03.6
《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
+

HK$ 62.1
《日本手工艺》
+

HK$ 72.4
《国色雅宋》
+

HK$ 117.6
《一看就懂的中国艺术史 书画卷四 中唐到五代 乱世风骨 经典美》
+

HK$ 139.2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
+

HK$ 94.4
《明清戏曲图像研究》
編輯推薦:
本书是一部艺术理论及实践图书,作者在书中总结、整理了曹州木版年画这一艺术形式的起源、风格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制作过程、使用场所、传承和保护,同时书中还展示了众多精美的木版年画作品,其中不乏珍品、孤品,这对弘扬我国民间美术具有积极意义。
內容簡介:
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艺术样式表现之一,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文化符号。曹州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年画艺术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本书根据曹州木版年画的基本特质与文化风格,选取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年画艺人、画店、作品等分篇论述,以期在曹州木版年画的研究、传播与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關於作者:
张宗建
男,1993年3月生,山东郓城人。202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工作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间美术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等省市级项目4项,在《装饰》《艺术设计研究》《中国书法》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获《装饰》杂志优秀投稿论文、山东省民俗学会2023年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奖等多种奖项。
目錄
目录
第一章?曹州木版年画的源起与发展........................................................................ 001
第一节?曹州木版年画的萌发源起时间推论......................................... 002
第二节?曹州木版年画的兴盛清末至民国时期的
????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006
第三节?曹州木版年画的转型冀鲁豫边区的新年画改造运动................ 012
第四节?曹州木版年画的衰落20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式微.................. 023
第二章?曹州木版年画的地理分布状况.................................................................... 031
第一节?北部地区散布全域的郓城县木版年画..................................... 032
第二节?北部地区以复兴永为代表的鄄城县木版年画........................... 037
第三节?北部地区自给自足的巨野县木版年画..................................... 040
第四节?中部地区画店广布的菏泽市城区及附近村落木版年画............. 044
第五节?中部地区名画师云集的定陶区木版年画.................................. 048
第六节?中部地区豫北神像画的近亲东明县木版年画........................... 051
第七节?南部地区吸收朱仙镇元素的成武县木版年画........................... 055
第八节?南部地区以手绘技艺著称的曹县木版年画.............................. 058
第九节?南部地区四省文化融汇的单县木版年画.................................. 061
第三章?曹州木版年画的制作内容与题材.............................................................. 065
第一节?神秘的敬畏曹州木版年画中的神祇信仰.................................. 066
第二节?戏画共生曹州木版年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及影响.................... 071
第三节?休闲与游艺曹州木版年画中的水浒纸牌.................................. 075
第四节?供品图一件私人藏品中呈现的鲁西南地方社会
????与画匠文化............................................................................ 081
第五节?图像证史鲁西南地区的梨花大鼓............................................ 085
第六节?鲁西南民间图像中的烟文化史................................................ 090
第七节?时代印记曹州木版年画中的样板戏形象.................................. 093
第四章?曹州木版年画代表性画店及传承现状..................................................... 097
第一节?郓鄄三地年画店田野寻踪....................................................... 098
第二节?再议红船口复兴永年画店(上)............................................ 105
第三节?再议红船口复兴永年画店(下)............................................ 109
第四节?失忆的堂号源盛永、永盛和及其他画店.................................. 113
第五节?巨野年画村马庄两处作坊考察报告......................................... 118
第五章?曹州木版年画代表性艺人及其口述史....................................................... 121
第一节?郓城县后赵庄年画艺人赵修德口述......................................... 122
第二节?郓城县大人村恒昇码子店曾庆桂口述..................................... 127
第三节?郓城县杨堂村源张永画店张祥口述......................................... 133
第四节?鄄城县红船村复兴永画店曹洪诺口述..................................... 137
第五节?巨野县马庄年画艺人郭兆营口述............................................ 141
第六节?嘉祥县黄垓村太和永画店关纪存、关依臣口述....................... 144
第七节?嘉祥县杨庄村灯笼画艺人杨保同口述..................................... 148

第六章?曹州木版年画专题研究.................................................................................. 153
第一节?曹州木版年画国内外学者研究概述......................................... 154
第二节?鲁西南地区书本子制作工艺及其文化隐喻研究....................... 161
第三节?戏曲图像与地方生活鲁西南地区戏曲年画的文化阐释............. 169
第四节?木版年画产地与文化区之辨基于鲁西南地区木版
????年画画店的考察研究.............................................................. 180
第五节?民俗图像选择与地域文化传播基于鲁西南地区
????书本子戏曲年画的考察研究................................................... 193
参考文献............................................................................................. 203
后?记 206
內容試閱
前言
木版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我国,木版年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长期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从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中国木版年画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最早始于国外学者。据王树村先生在《中国年画史》中的研究,1800年英国出版的《中国风俗画》一书,便将年画、纸马等内容编印入册,成为最早收录中国木版年画的出版物。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汉学家罗文斯基、科马罗夫、阿列克谢耶夫等人先后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年画搜集与考察,回国后举办了中国木版年画的专题展览,并发表了诸多研究论文, 这对之后李福清、鲁多娃、维诺格拉多娃等人的年画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30年代,中国木版年画研究开始进入日本学者的视野。1932年日本美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古版画图录》,收录了黑田源次的论文《中国版画史概观》,文中对81幅早期桃花坞木版年画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为研究江南一带的木版年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小野忠重的《中国版画丛考》、樋口弘的《中国版画集成》等著作都有关于中国木版年画的论述。
20世纪中期,以王树村、冯骥才、薄松年等人为代表的中国木版年画研究者深入许多年画产地考察,收集了大量年画作品,将中国木版年画的全貌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2003年,在时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先生的呼吁与推动下,全国各地展开了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与普查工作,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普查与研究工作步入高潮。正是在此契机下,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木版年画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年画产地是众多学者的田野考察地,为形成学术成果提供了大量素材。中华大地年画产地众多,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疏漏,一些产地或因历史原因现已无实物留存,或因传承人的去世而消失,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地区便是如此。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山东省西南部,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为府,府辖区包括菏泽、定陶、巨野、郓城、单县、曹县、鄄城、范县、观城、成武、朝城、濮州等地。1913年废曹州府为菏泽县。当地在历史上曾有大量的年画作坊,这些作坊规模或大或小,基本满足了鲁西南一带民众的需求,并出现了如复兴永、源盛永、永盛和、太和永等为代表的知名画店。
在以往相关研究中,对菏泽年画的记录较少,甚至一笔带过。对该地年画的命名有菏泽年画、鲁西南年画及以县(区)村落命名的郓城年画、红船口年画等,并无统一称谓。“曹州木版年画”的命名最早出自20世纪80年代朱铭所著的《曹州年画》一文,后来中国美术学院王超副教授在论文中沿用“曹州木版年画”的名称和概念。在历年的年画展览中,天津美术学院“岁时纪胜中国民间年画艺术展”(2009年)、广州博物馆“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2011年)、武汉博物馆“乡间画记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2016年)、菏泽博物馆“曹州木版年画精品展”(2016年)等展览中的作品也采用了“曹州木版年画”的名称。2021年,菏泽市博物馆以“曹州木版年画”申报市级非遗项目成功获批。“曹州木版年画”这个称谓在学术界、博物馆及当地收藏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根据现有民间艺人口述记录及资料查询来看,曹州木版年画应于清中晚期达到制作和生产高峰。20世纪中期,由于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年画生产渐入低谷。
笔者自2017年10月开始对曹州木版年画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在鲁西南11个县(区)发现年画作坊50余个,采访年画艺人近百人。这些年画作坊和艺人所制年画内容包括门神、灶神、财神、牛马王、中堂神像、家堂轴、扇面画、书本子年画、罩方画、水浒纸牌、灯笼画、龙凤贴等。其中书本子与罩方画为当地所独有,其艺术风格与使用功能均体现出当地独特的民间生活风貌。
书本子又称鞋样本子、书夹子,是当地妇女用来夹放鞋样、绣样、帽样、针线等用品的生活工具。书本子外貌似线装古籍,由封面与内页组成,内页往往为木刻版印的年画,尤以戏曲年画为多。这些书本子中的年画代表了鲁西南地区年画制作的最高水平。罩方画以木版刻印工艺为主,用以裱糊丧葬纸扎表面。丧葬纸扎在鲁西南一带多称为罩子、罩方,这种裱糊在丧葬纸扎上的图画便称为罩方画。罩方画的主要题材包括门神像、戏曲故事、吉祥图案、花形图案等,既有半印半绘者,也有套版印刷者。
另外,虽然曹州木版年画画店以民间作坊为主,多为附近村落的百姓使用,但也出现了诸多有堂号、有规模的大型画店,它们为曹州木版年画风格与功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鄄城县红船口复兴永画店以其独创的百余种戏曲故事年画盛行一时,从而引领了当时曹州木版年画戏曲题材的繁盛。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转型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曹州木版年画的生产、销售及使用等均已步入颓势,大量画版、画样及年画作品逐渐流入古玩市场,成为被人把玩的“古物”,其文化的活态性也在逐渐消失。在此现状下,应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考察并详细记录,以便完善和保存这些文化记忆,延续这一文化遗产的生命。曹州木版年画蕴含了当地独特的乡土文化精神,只有了解它的全貌,才能了解菏泽地区乃至鲁西南一带的民间风情与历史传统。

第一章
?曹州木版年画的源起与发展
曹州木版年画源起的确切年代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考证,通过对现存实物及文献的梳理,结合当地与邻近区域其他文化事项的发展规律,可以对其起源时间进行大致推论。由于该地木版年画生产分布较为分散,各乡村画店与作坊的兴起时间不一,但根据实物及文献资料可知,清末至民国时期,曹州木版年画的生产在鲁西南各村落已有较大规模,并具有十分成熟的制作体系。20世纪90年代,随着胶印年画的发展,曹州木版年画逐渐式微,传承现状堪忧。
第一节
曹州木版年画的萌发源起时间推论
山东西南部一带的各类民间美术与地方工艺历史悠久,发展兴盛,出现了众多具有高超技艺的民间工匠与艺人。从目前留存的各个时期的庙宇壁画与画像石刻可见,当时民间美术艺人技艺精湛,这些也为曹州木版年画的生成与萌发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最具代表性的是今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的武梁祠画像石。武梁祠画像石的刊刻年代约为东汉晚期,是武氏家族墓群、祠堂及墓阙等处雕刻着画像的建筑构石。这些画像石画面内容多为神仙形象、车马出行及传说故事等,整体风格古拙朴实、严谨工整,是中国汉代画像石中的佳作。
武梁祠画像石的创作者,大多被认为是当地与外地的一批能工巧匠,这在文献与实物的发掘中也得到了印证。宋人卫博在《定庵类稿》一书中有载“按从事梁碑云‘前设坛,后建祠堂,良匠卫改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摅骋技巧,委蛇有章’。”[1]墓群石阙亦有铭文记载“使石工孟孚、李弟卯造此阙,直钱十五万孙宗作师子,直四万。”[2]其中所提到的卫改、孟孚、李弟卯、孙宗等人正是当时修建武梁祠的工匠们。
1980年,嘉祥宋山出土的题有“永寿三年”明确纪年的石刻中,有更为清晰的铭文记载“以其余财,造立此堂,募使名工,高平王叔、王坚、江胡、栾石、连车,采石县西南小山阳山。琢砺磨治,规矩施张,搴惟反月,各有文章。雕文刻画,台阁参差,交龙委蛇,猛虎延视,玄猿登高,狮熊嗥戏,众禽群聚,万兽云布。台阁参差,大兴舆驾。上有云气与仙人,下有孝友贤人。尊者俨然,从者肃侍。煌煌濡濡,其色若备。作治连月,工夫无极,价钱二万七千。”[3]其中提到了工匠高平王叔、王坚、江胡、栾石与连车五人,并详细描述了当时祠堂的建造、山石的开采以及画像石图像内容的创作。
从上述铭文记载可以确定,东汉时期,鲁西南地区已经出现了大量民间画工与石刻工匠,他们具有相当成熟的雕文刻画技艺,甚至成为这一时期周边地区工匠群体的翘楚。虽然这些民间艺人并非本书所指的以刻版印刷为主的木版年画艺人,但这些历史悠久的民间绘画与雕刻传统在曹州木版年画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在当地木版年画中依然可以发现与汉代画像石风格相关的元素。
对于曹州木版年画的源起,学界普遍认为是明初自山西传入当地的。1986年,朱铭撰写的《菏泽地区的木版年画》一文中,论述了菏泽各县区年画制作的时间与发展状况,其中提及“据闻郓城的木版年画始于洪武元年(1368年)。从山西往山东一带迁民时,一些年画艺人也随之来到郓城。当时大都是不完整的印刷技术,主要是灶神、天官财神和门神等年画。”[4]潘鲁生、潘鲁健在《福本子》一书中同样写道“菏泽木版年画始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山西的一些年画艺人随着移民大潮来到菏泽繁衍生息。”[5]笔者田野考察时,在一些年画艺人家族宗谱里看到了相关明初移民的文字记载。例如,山东郓城侯咽集《刘氏族谱》记载“我刘氏宗族祖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潼县十八里大刘庄,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奉皇命,先祖刘应艮领妻赵氏儒人,携长子根,字国龙,次子源,字化龙迁往山东省寿张县城北五里烟墩村居。”[6]侯咽集刘姓祖上主要以印制门神、灶君、天地、戏曲扇面等木版年画为生,在当地颇为有名。关于刘氏年画作坊的创始时间,刘姓老人已经难以详述。虽然《刘氏族谱》中的叙述没有直接说明刘氏先祖是民间艺人,但也可以间接说明该地区诸多艺人的祖源皆可追溯至明初的山西移民,这也是目前可见的诸多曹州木版年画与山西晋南木版年画风格相似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如果从目前可考的木版年画实物及画版遗存等方面考量,现存的具有较高水准的作品多集中产于清末民初。曹州木版年画的地域风格和特征与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念、社会生活、区域历史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界定有地域代表性的木版年画的源起时间,应在典型风格固定时期的基础上将时间前移。笔者认为在清乾隆之后,曹州木版年画形成了基本制作技艺并大量进入民众日常生活中。这一时间推论与我国木版年画的发展史以及地域文化的变迁史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从中国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史来看,清乾隆之后,各地木版年画的生产数量、制作题材、销售范围开始快速拓展,形成了十余个木版年画文化区。而此时曹州木版年画的生成正是与邻近的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聊城、山东潍坊杨家埠等木版年画文化区的繁盛密切相关。其次,我们可以从文献记载及实物遗存中获得当时曹州木版年画作坊与画店的相关信息。其中,位于鲁西南西部边缘区域的兖州曾有知名画店永盛和,该画店为孔府印制过门神年画。1957年,故宫博物院曾在曲阜孔府房门揭出82幅门画,最下面几层年画被认定为印制于清早期。[7]与此同时,嘉祥县大张楼村的张姓先祖在清乾隆年间也开设作坊,成为附近县区木版年画的重要生产地。最后,清乾隆年间工商业逐渐繁盛,社会趋于平稳,民间信仰及娱乐之风开始兴起,尤其是戏曲界“花雅之争”的出现,使京腔、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花部声腔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地方戏曲蓬勃繁盛的局面。鲁西南地区在此背景下形成了近十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地方戏曲艺术的繁荣为木版年画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戏曲年画应运而生,并在此后成为曹州木版年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题材,也使曹州木版年画进入百姓日常生活。
第二节
曹州木版年画的兴盛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清代中期社会相对稳定,农耕与手工业生产得到了一定恢复,诸多文化艺术形式开始深入民间,民众除日常劳作外,精神娱乐活动也开始增加,这为木版年画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诸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木版年画产地,在清康乾时期便开始制作描绘市井富庶、丰年乐业、新春欢娱的风俗画,反映了当时市民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面貌。到了清晚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为木版年画的内容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从而使木版年画进入改良时代,曹州木版年画中的重要作品《女子洋枪队》(彩插1)就是此时社会生活的重要转述。此外,经过清中期的发展,木版年画的生产与使用开始遍及全国各地。曹州木版年画此时也开始显露端倪,并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达到了制作的巅峰。此时各式木版年画,尤其是戏曲类木版年画的生产与使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甚至有些以戏曲题材为主的木版年画作坊声名远扬。
冯骥才先生在论述天津年画发展史时,曾按照表现题材及面貌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古典时期(明万历年间—1903年)、改良和石印时期(1903—1949年)与新年画运动时期(1949年—20世纪80年代)。[8]其实,这也代表了诸如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河北武强等产地年画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从上述时间划分可以看到,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以天津杨柳青地区为代表的天津年画已经进入内容改良与技术革新的新阶段。相比之下,此时的曹州木版年画则刚呈现出以戏曲题材为主的制作高峰,而所谓的内容改良与技术革新,在该地木版年画史中是较少体现的,传统的地方戏曲题材依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据笔者初步统计,仅1910年至20世纪30年代末的近30年间,年画艺人长期用于创作的戏曲类题材近250种,这些作品也成为后世翻刻的重要素材。可以说,正是20世纪姗姗来迟的“古典时期”,才奠定了曹州戏曲木版年画作为地区标志性文化之一的重要地位。[9]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清晚期出现的一批日常生活类题材的木版年画,为之后戏曲木版年画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常生活类题材的作品包括《梨花大鼓》(彩插2)、《卖货郎》《怕老婆》《执扇美人》《圣贤人物》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从衣着与装扮来看,具有明显的清代人物特征。如郓城县戴垓村印制的《渊明爱菊》,民间艺人戴长标曾证实为其先祖戴士瑞所作戴士瑞生活的年代正是清代中晚期。这批作品的存世,为曹州木版年画从早期的灶君神码、水浒纸牌等,发展到之后的具有生活与娱乐色彩的戏曲题材,起到了重要的转型与过渡作用。尤其是其中书本子木版年画的生产,为20世纪初曹州木版年画的兴盛做好了准备。
20世纪初期成为曹州木版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是该地域生活方式及自然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此时,在南北方的诸多年画产地,改良题材与石印技术蔚然成风,但受鲁西南地区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民间社会生活剧变的影响,新式图像与技巧并未在当地出现。而这一时期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则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内容转述至年画图像中,显示出民俗文化变迁的必然性。
首先,鲁西南地区与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聊城、河南滑县均有黄河相隔,这一天然屏障导致三地间交通不便,木版年画艺术向鲁西南的扩散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在门神、灶君等木版年画销售的时节,黄河河道已进入结冰或枯水期,两岸的商贩可以沿结冰的河道到达对岸,从而进行木版年画的销售。但是这条路仅限于冬季才能通行。所以,在目前可见的曹州木版年画中,供年节时期使用的年画题材与邻近地区相近甚至完全相同,这很有可能就是地区间交流与融合的结果。而多在春夏之际售卖的书本子、扇面画以及全年不定期使用的丧葬纸扎罩方画,则因黄河季节性的汛期、涨水期等因素导致地理交通路径减少,从而使黄河两岸的此类木版年画出现了一定的风格差异。如黄河北岸的范县,其生产的木版年画便与黄河南岸的郓城、鄄城等地的年画作品出现了风格差异。其次,当地长期的农耕文化生活对木版年画制作与流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农耕文化的单一性与封闭性,导致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清末至民国时期,鲁西南地区较少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此外,这一时期盗贼横行,也使该地区的整体社会状态陷入内守之中。正如周锡瑞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中所言“鲁西南的不安定环境导致各村庄只有自我保护,内部联结反而紧密……该地区的人口流动总是向外的,似乎极少有向内的,外来户在本地不受欢迎。”[10]这些因素同样使外来文化的对内流动效果大打折扣。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19世纪中后期的鲁西南地区爆发了一系列的反帝反教斗争。自1859年的长枪会组织成立,到1876年的朱振国起义,再到1894年刘士端大刀会的揭竿而起,最终在1897年11月1日达到高潮。当日夜里,十余名大刀会成员冲入巨野县磨盘张庄的天主教堂,杀死德国神父能方济与韩理迦略,德国进而以此为由出兵,强占胶州湾,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不平等条约《胶澳租界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11]可以说,在1850年至1900年的半个世纪中,鲁西南地区混乱的社会秩序使该地满目疮痍,民众日常生活十分清苦。随着晚清政府的覆灭,鲁西南地区逐渐恢复社会平稳,虽然自然灾害与盗贼匪患依然不绝,但民众生活开始趋于稳定,社会分工逐渐多样。也正因此,具有强烈农耕文化色彩,与民众生活文化息息相关的木版年画终于获得了合适的生存空间,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且茁壮成长。
此时,鲁西南地区受到邻近地区木版年画生产的影响,出现了几处由外地人经营的印刷馆及画店。1917年,明记三房印刷馆在城内(指菏泽城内)平正街建立,创办人为聊城东昌府的吕兴三。早期木刻印刷用于印制信封、账折和有色纸张、年画、门画,后发展为石印。1919年,同为聊城人的黄宗汉在菏泽天主教堂南侧创立聚星楼印刷社,初建时主要以木刻印制年画、家谱、有色纸等,后来增加了石印、铅印设备。同时期开办的印刷机构还有曹县真理印刷局、单县博雅印刷局,这些机构均印制生产木版年画及其他年画。另外,诸如郓城县城的恒盛和杂货店在民国初年也有纸码销售。但是,与民众生活最贴近、具有最大生产量的依然是散布于鲁西南地区农村的大量家庭式画店作坊。
20世纪30年代初,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曾邀请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运动”,菏泽便是此次乡村建设的重点实验县。[12]1933年,继山东邹平县之后,菏泽成为山东省第二个实验县。此次乡村建设围绕“政、教、副、卫”四方面开展工作,对菏泽的政权管理、教育革新、农业及副业生产、地方武装训练以及移风易俗等进行了重大改革。[13]虽然此次改革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宣布终止,但“乡村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鲁西南地区的社会结构及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影响,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大量以英文报纸为衬纸(图1-1)的书本子木版年画。不可否认,这种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的改变都对民间文化与木版年画产生了影响。
1900年至1940年,鲁西南地区木版年画勃兴的另一个标志则是出现了大批具有明确堂号的农村画店作坊。这一时期的木版年画在现今仍有大量的实物遗存,这些实物都是曹州木版年画繁盛时期的证明。同时,各画店作坊在堂号中使用相同或相似字词,似乎也意味着这些画店间曾互相影响并具有一定的承袭关系。
从画店作坊的堂号来看,“永”“源”“盛”“祥”“义”等字眼出现频率较高,如“源店”“廪丘古郡源店”“源盛永”“源昌永”“源盛画店”等。这些堂号所用字词明确地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即画店作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传承性与模仿性。今菏泽市牡丹区前付庄义成画店传人付来起曾回忆“我爷爷那个时候,从汶上集(今属成武县)来了一个老师,‘义成’这个名字也是他给起的,说都时兴这个。”[14]
由此看来,师傅为徒弟的画店起堂号或徒弟模仿师傅堂号的现象在当时应该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则直接使用师傅画店的堂号。例如,民国年间,郓城县宋楼村宋星城自幼在红船口复兴永画店学艺,学成后回宋楼村开设画店,为了生产销售的便利,便直接在版上刻“红船画店”的堂号。此外,据说民国年间郓城县前劳豆营村也有以仿制复兴永画店为业的民间画坊,可惜笔者进行田野考察时,当地的董姓画坊传人早已迁至东北,关于画坊的历史信息也无处可寻。但这些例证都说明1900年后,鲁西南地区的木版年画生产逐渐成熟,民众需求日渐增多,传播渠道逐渐畅通,木版年画的生产成为当时鲁西南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事项,体现出当地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能力与创造能力。
清末民初的曹州木版年画既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历史变迁,又对地域性格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最重要的是,木版年画将当地的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以直观的视觉方式呈现在民众面前,深刻再现了地方社会的日常生活。这一时期木版年画的繁盛发展,为之后的新年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版年画发展的短暂高潮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同时,曹州木版年画在此时形成的经典图像,成为后世不断翻刻模仿的主要来源。20世纪40年代,众多民间艺人的精巧工艺并未完整地由后人承袭下来,曹州木版年画在之后的发展也渐显疲态,再难恢复昔日的辉煌。
[1] 曾枣庄《宋代序跋全编》(六),齐鲁书社,2015,第3813页。
[2] 金维诺、杨泓《中国美术全集·墓葬及其他雕塑一》,黄山书社,2010,第138页。
[3] 转引自姚义斌《中华图像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第66-67页。
[4] 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山东工艺美术史料汇编编委会《山东工艺美术史料汇编(上)·民间工艺》,内部资料,1986,第91页。
[5] 潘鲁生、潘鲁健《福本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第65页。
[6] 摘自郓城县侯咽集《刘氏族谱》。
[7] 钱定一《美术艺人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301页。
[8] 冯骥才《天津年画史图录·以画过年》,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第4页。
[9] 中国木版年画的古典时期,主要时间跨度为明末至清末民初,此期间全国各地生产的木版年画多以传统的神祇信仰、戏曲故事、吉祥符号等为主。与民国之后表现时事新闻、讽喻劝诫等内容为主的改良年画时期产生了时间段上的区分。
[10] [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张俊义、王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第27页。
[11] 王克奇《山东政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第468-470页。
[12] 景海峰、黎业明《 梁漱溟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第109-111页。
[13]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邹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257页。
[14] 访问者张宗建口述者付来起访谈地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前付庄村访谈时间2018年8月1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