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无人贻恨:校园欺凌判断与干预(教理坊)

書城自編碼: 39963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
作者: 黄向阳
國際書號(ISBN): 9787572017728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形似神异:什么是中日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性差异 》

售價:HK$ 55.8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养育不好惹的小孩 》

售價:HK$ 77.3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加加美高浩的手部绘画技法 II 》

售價:HK$ 89.4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卡特里娜(“同一颗星球”丛书) 》

售價:HK$ 87.4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

售價:HK$ 188.2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古今“书画同源”论辨——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的关系问题兼中国画笔墨研究 》

售價:HK$ 132.2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HK$ 72.8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HK$ 99.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9.8
《少年问答(我爱问连岳)给少年的“答案之书”, 给父母的“沟通》
+

HK$ 57.3
《拥抱青春期:青少年的5堂心理课》
+

HK$ 112.7
《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6-12岁)》
+

HK$ 45.8
《嗨,别担心:你可以停止自我伤害》
+

HK$ 65.3
《嗨,别担心:你可以走出父母离婚的困境》
+

HK$ 68.8
《青春期的挑战:写给家长与老师的青少年教育指南》
編輯推薦:
这是一位少时欺负过同伴也受过同伴欺负的学者多年从事儿童欺负判断发展研究取得的一项成果。这也是一本深度探讨学童欺凌现象的书籍,从历史纵览到现状分析,从疑似欺凌到确实欺凌,再到如何干预和预防,每一个环节都被作者精心剖析,值得我们每一个关心校园欺凌的人阅读。
內容簡介:
这是一本介绍校园儿童欺凌判断的书。
儿童心目中的欺凌颇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欺凌判断有年龄特点,呈现从行为判断向事件判断再向关系判断发展的趋势。
校园欺凌多从疑似欺凌演变而来,卷入其中的学生均因欺凌判断与其正面自我形象冲突而发生认知失调。他们协调认知的心理努力引起态度改变,在内心相互贬低、丑化、憎恨,以致积怨成仇。
传统的训诫与激进的惩戒虽然可能制止欺凌行为,平息欺凌事件,却难以破除欺凌关系,反而往往火上浇油,加剧学生间的怨恨,进一步恶化其关系。
本书站在学生关系修复、维护和发展的立场,从国内外反欺凌实践中识别出若干有助于化解学生积怨的方法,对其功效及原理进行理论阐释,为妥善应对校园欺凌,抵制仇恨和对立,营造无人贻恨的学校生活展现了一条颇有前途的教育之道。
關於作者:
黄向阳,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jiaoyubu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专家,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分册主编。主要从事教育原理、德育原理、教育伦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指导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副总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分册主编。出版《德育原理》《“学会关心”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等著作。
目錄
导言 1
第一章 学童欺凌历史纵览 7
一、学童欺凌是一种久远的历史存在 11
二、传统私塾和学馆中的学童欺凌现象 16
三、近代学校中的学童欺凌现象 24
四、学童欺凌现象的古今之变 32
第二章 校园欺凌现状与趋势 37
一、校园欺凌是一种普遍的全球现象 42
二、校园欺凌的地域特征和国际差异 50
三、校园欺凌的全球变化趋势 53
四、启示及疑问 57
第三章 欺凌与疑似欺凌 61
一、从身体欺凌到关系欺凌 64
二、打架互怼与欺凌 67
三、打闹捉弄与欺凌 69
四、报复与欺凌 70
五、伤害与欺凌 73
六、从行为判断到生态判断 76
七、校园欺凌的判断标准 79
第四章 学生心目中的校园欺凌 81
一、奥维斯欺负者/受欺负者问卷 85
二、个体欺凌定义的年龄差异 87
三、史密斯卡通测试 90
四、欺凌定义的国际差异与年龄差异 93
第五章 个体欺凌判断发展趋势 97
一、欺凌判断卡通测试 100
二、欺凌判断访谈 102
三、欺凌判断的参与式研究 112
第六章 儿童的欺凌概念 115
一、个体欺凌概念的社会建构 118
二、聚焦行为后果的欺凌判断 122
三、客观因果论 124
四、报应论 129
五、权威主义 132
六、儿童欺凌概念的发展 134
第七章 少年的欺凌判断 137
一、从正面概念到负面概念 140
二、从物质损失到心理伤害 141
三、从客观原因到主观动机 143
四、以事件为单位的欺凌判断 144
第八章 走向成熟的欺凌判断 147
一、成年反欺凌心得 149
二、与自我感知的关联 151
三、聚焦关系的欺凌判断 152
四、个体发展与社会建构的交互作用 153
第九章 从疑似欺凌到确实欺凌 157
一、伤害行为引起的认知失调 160
二、缓解认知失调的自我辩护 163
三、自我辩护中的道德推脱 165
四、道德推脱下的欺凌行为 168
五、破解恶性循环之道 172
第十章 从袖手旁观到同伴调解 179
一、欺凌目击者的自我认知与欺凌判断 182
二、挺身而出与“哈桑效应” 186
三、打抱不平与“顾森西困境” 190四、袖手旁观与“阿米尔效应” 194
五、助纣为虐与“瓦里效应” 203
六、不偏不倚的同伴调解 207
第十一章 从回避到反抗欺凌 213
一、受欺凌者的自我认知与欺凌判断 215
二、弱者的武器及幸存之道 219
三、忽视与回避 223
四、从友好交涉到严正交涉 225
五、报告与求助 227
六、仇恨与报复 229
第十二章 校园欺凌干预方法 233
一、欺凌劝诫法 236
二、欺凌惩戒法 251
三、欺凌调解法 262
四、合作学习 267
五、回归教育之道 271
第十三章 共同关切法与“皮卡斯效应” 273
一、从欺凌劝诫法到共同关切法 275
二、对欺凌过错的建设性忽视 280
三、不责备欺凌嫌疑人的个别谈话 284
四、转化欺凌团伙的集体会谈 289
五、欺凌嫌疑人与受害人的和解峰会 292
六、以善意替代恶意的“皮卡斯效应” 296
第十四章 拆拼法与“卡洛斯效应” 301
一、卡洛斯传奇 303
二、从认知失调论到自我一致论 309
三、自我辩护与自我贬低的相互转换 315
四、从相互怨恨到相互喜爱 319
五、人际吸引盈亏理论 322
六、化解积怨的“卡洛斯效应” 325
第十五章 不让一个孩子生恨 329
一、欺凌>仇恨>报复 332
二、外围干预&根源干预 336
三、零容忍VS.同情之教 339
四、校园欺凌与暴力的个案研究 342
参考文献 348
內容試閱
导言
儿童的生存状态,是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创立初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个课题唤起我对儿时学校生活的记忆,引导我关注儿童生存的校园微观生态,聚焦学童中的欺凌现象。当时,我国有关这种现象及其干预的研究才刚刚兴起,似乎仅有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领导的一个团队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在综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就“校园欺凌”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看法,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2年7月举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国际会议上,做了题为“中国校园欺侮现象及反欺侮研究”的大会发言。我主张从受欺凌者心理感受的角度来界定“校园欺凌”,遭到一位同事的质疑,却引起与会日本学者的浓厚兴趣。次年,我应日本神户大学邀请,参加“日本与世界消除校园欺凌”国际研讨会。我以自己在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所做的“学会关心”研究为基础,撰写并提交参会论文《学会体谅: 中国学校一种反欺侮对策》。此文所描述和分析的从受害者心理感受入手的欺凌干预对策,有别于西方校园盛行的欺凌干预范式,因而受到重视,被日本学者土屋基规收入他与英国学者史密斯(Peter K. Smith)等人2005年合编的《打击欺凌的国家——日本及世界各国学校为解决欺凌问题采取的对策》一书。
巧合的是,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了更加精确地统计各地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重新界定“欺凌”概念,由欺凌者角度改为从受欺凌者角度来定义“欺凌”,特别强调,只要某人遭到来自与其有一定关系者的心理的和物理的攻击而感到精神痛苦,就算是欺凌这种改变,启发并鼓舞着我继续关注儿童对欺凌的看法。我们在上海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做了一项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他们心目中的“欺负”大不同于成年人持有的“欺凌”概念。于是,我申请了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儿童欺凌判断发展的这一假设。本书的前几章将报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开展和深入,问题的复杂性逐渐显现。我们发现,问卷调查对象的欺凌判断与欺凌事件卷入者的欺凌判断颇为不同。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当中,一旦发生疑似欺凌的伤害事件,无论是欺凌嫌疑人,还是可能受害者,甚至现场目击者,他们对于该事件是否确实属于欺凌的判断都会与他们的自我认知或自我形象发生纠缠。他们出于维护正面自我形象的动机,会在内心做出否认欺凌的判断。不但欺凌嫌疑人否认自己实施了欺凌,旁观者否认自己目击了同伴欺凌,出乎意料的是,连受害学生也否认自己遭受了欺凌。即使他们不得不做出肯定欺凌的判断(承认自己实施了或遭受了或目击了同伴欺凌),也会竭力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而在内心将过错归咎于对方,并且在这种推卸责任的自我辩护中不断地在心底贬低和丑化对方。所以,疑似欺凌不仅导致受害者对施害者乃至旁观者的憎恶和仇恨,也触发并加深施害者及袖手旁观者对受害者的厌恶和敌意。关系如此恶化下去,最终会导致真实的欺凌。本书中间几章将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一致理论解释这一从疑似欺凌到确实欺凌的演变过程。
阻止疑似欺凌演变为确实欺凌,关键在于行为干预,更在于态度转变。防止欺凌嫌疑人对受害人的恶意的萌发和蔓延,同时化解受害人对欺凌嫌疑人的怨仇,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改善双方对彼此的态度,恢复正常的同学关系。本书最后几章将从这个角度透视传统的道德教育及欺凌劝诫法,评估激进的校园欺凌零容忍政策及欺凌惩戒法;针对欺凌劝诫法的缺陷,推荐一种不触发欺凌嫌疑人恶意的欺凌调解法;针对欺凌惩戒法的风险,推荐一种化解欺凌受害人怨恨的拆拼制合作学习方式。
本书以我与阿伦森(Elliot Aronson)教授的学术对话作结。阿伦森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也是拆拼制合作学习方式的发明者。他曾经不受待见,饱受校园欺凌,却反对激进的欺凌零容忍政策,反对动辄惩罚校园欺凌者。他有一部题为《不让一个人生恨》的著作,专门分析美国一起高中生因备受欺凌而报复同学和老师的校园枪杀案。阿伦森认为,美国校园欺凌与暴力盛行,其根源在于美国校园排他性竞争的文化和氛围,因而极力推荐拆拼课堂这种没有失败者的学习方式,通过结构化的合作学习化解校园欺凌当事人之间的恩怨,最终营造一种无人生恨的课堂氛围。此书已翻译成中文出版,可惜更名为《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本书取名“无人贻恨”,以承阿伦森之志,并向这位温良而勇敢的智者致敬。
在此也向瑞典心理学家皮卡斯(Anatol Pikas,1928—2021)教授致敬。他是校园欺凌干预研究的鼻祖,研发出一种充满创意和善意的欺凌调解法,不责备也不惩罚欺凌者,却可抑制其恶意,唤醒其善意,从而引导其自动地改过自新,成为友善对待同伴的孩子,并且最终使受害学生免于伤害、恐惧和仇恨。然而,皮卡斯发明的方法在英语国家遭到抄袭、剽窃和糟蹋,他本人坚持自己发明的方法不走样,抵制一切违背其基本精神的修正和改造,因而在西方研究校园欺凌的学术圈颇受冷遇,甚至遭到排挤。本书尝试以阿伦森的理论阐释皮卡斯方法的操作程序、基本精神和工作原理,以此表达对皮卡斯这位刚刚谢世的学者深深的敬意。
衷心感谢上海教育出版社袁彬副总编辑对本书出版给予的鼓励、关心和支持,感谢董洪编辑的宽容、耐心、细致,为本书陈述质量的改善提出了大量专业建议。本书虽为一人所著,却吸收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儿童欺凌判断发展研究”课题组大部分成果,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以及接受本课题调查和试验的全体师生。特别感谢那些信任并邀请我担任欺凌干预顾问或调解员的学校、学生、学生家长,感谢那些写信或者通过互联网向我坦陈校园欺凌经历的受害者、施害者和目击者。很遗憾,出于谨慎,未给一些急切的求助者回复切实的建议;出于学术伦理,不能泄露研究时获得的许多真实信息;为了保护当事人,甚至不能不在书中匿名使用真实案例,但不妨将此书视为另一种真诚的回复、交代和感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