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

書城自編碼: 19555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宗教
作者: 冯象
國際書號(ISBN): 9787108040299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12-07-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36/250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1.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饲渊
《 饲渊 》

售價:HK$ 47.8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现金为王:把利润留下来,把成本降下去 》

售價:HK$ 82.8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经纬度丛书·巴勒斯坦人的故事:流亡者的悲情、绝望与抗争 》

售價:HK$ 105.6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改变世界的哲学家们 》

售價:HK$ 105.6
将军
《 将军 》

售價:HK$ 57.6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墓志的生成及其在唐代的衍变研究 》

售價:HK$ 117.6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理解中国经济:在大变局中读懂新机遇 》

售價:HK$ 54.0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饥饿与国家:苏丹的饥荒、奴隶制和权力(1883~1956) 》

售價:HK$ 8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20.9
《 龙泉寺系列漫画三部曲 》
+

HK$ 72.8
《 灵飞六甲经 》
+

HK$ 141.6
《 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 》
+

HK$ 466.1
《 宗教思想史 》
編輯推薦:
div

好人为什么受苦?这道难题,是所有宗教传统与一切社会理论、政法实践都致力于回答的,但因为关乎世人的信仰,就永远在争辩之中。造物主出离,成一空缺,以便我们入住,承接恶的塑造。不是吗,人作恶犯罪,每每觉得顺手,十分自然,好像生来就会。
內容簡介:
《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可看作是一个译经人和法学家的探索。作者用优美的严峻的文字,邀请我们一起诵咏圣书、阅读历史、评说戏剧、涉猎法律同文学各个领域,并为我们再现了希伯来圣经《约伯记》的“朴素、圣洁、雄健而热烈”。
關於作者: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译有:《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三联书店,1992)、《中国知识产权》(英文,Sweet&Maxwell,1997,增订版2003)、《木腿正义》(1999;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07)、《玻璃岛》(三联书店,2003)、《政法笔记》(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11)、《创世记》(2004;三联书店修订版,2012)、《摩西五经》(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6)、《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三联书店,2007)、《智慧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8)《新约》、(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10)、《信与忘》(三联书店,2012)及法学评论、小说诗歌若干。
目錄
缀言
上编
约伯福音
上帝什么性别
唱一支锡安的歌
天光
上帝的灵,在大水之上盘旋
感恩节的语录
理想的大学
马尿、理性与译经
读注
亚当无绿坝
黎明的左手
福哉,苦灵的人
传译一份生命的粮
和合本该不该修订
我动了谁的奶酪
小诗小注
果然“一个受攻讦的记号”
误译耶稣
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
圣经、政法及其他
铁屋与法典
答周刊记者六题
认真做几件实事
在公权力的背后
当普法遭遇房奴
下一站,renmin大学
京城有神仙
诉前服务好
Re:致辞与山寨
学院的圣日
当这必朽的穿上不朽
其志甚壮,其言甚哀
下编
《约伯记》译注
参考书目
內容試閱
冯象:《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缀言
本书的面世,比预期早了五年。
二〇〇六年夏,《宽宽信箱》与《摩西五经》交稿,随即全力以赴投入《智慧书》和《新约》的译注,没有计划也无暇旁骛。故译经期间只写了零星的“孤文”,或者回国讲学时同报刊编辑、记者做几篇访谈。满以为结集成书,总归是十年以后的事了。
但〇九年秋开始,至清华服务,社会活动大增——当然也不无享受,如老友沈林的戏和夜半不散的“会饮”,似重温少年时代“亵渎的酣畅”(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语)——出于职责跟友情,应邀在京、沪、杭、湘、港等地各大院校做了些讲演:关于法律和宗教信仰,关于职业伦理、政治伦理、革命与背叛,关于《圣经》同戏剧文学。然而,就始终挤不出时间,把那些其实在课上都讲过的东西一样样整理出来。据说网上有部分讲座的录音,皆未经授权,我没法负责。再者,我的习惯,是讲座不讲完稿了的文章或构想成熟、即将动笔的题目。所以还有一条免责的理由:将来成文发表,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模样;而且即使其中某些论点论述和例证不变,文字表述因经过斟酌删削,也会比口语来得准确。
这样,少数修订成文的,加上若干“孤文”与访谈,计三十一篇,便是本书上编的内容。文章的背景无须赘言,都是一目了然的。唯有开头的长文《约伯福音》需要稍加说明,因下编《约伯记》译注是同它相配的。
《约伯记》译注起笔较早,〇五年秋已成初稿,二手文献亦摘录完毕。故《木腿正义》增订版(2007)的勒口简介,有“即出”字样。但文章拟了一份提纲,就拖下来了。原因是,译注《创世记》时发现,若是先写故事或论文,译经随后,两者的术语跟经文风格难免发生龃龉,修订反而费事。故此决定,应至少译出三卷,配搭的文章方可着手,全面铺开。译经虽是极艰巨的工程,但归根结蒂,是“带着脚镣跳舞”的一种“再创作”。更要紧的是,将圣书的教导同中国问题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加以形象化的及理论上的阐发,才能上升为真正的“创作”。这道理听来或许有点别样,让我从头讲起。
治西学有一悖论,早年在云南边疆自学外语时,我就琢磨过。比如钻研中世纪文学和《圣经》,一步步走进但丁的十层地狱,“抛下一切希望”(lasciate
ogne
speranza,《神曲?地狱篇》3:9),一去二十年。可待到爬回人世,来到星光下面,写给谁看?又怎么写?我想,不外乎有三条路可走。其一是如傅雷先生、汝龙先生那样,以翻译文学为生,为事业。那个年代,对于不甘沉沦,因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黑九类家庭成分)而上大学无门的下乡知青,这是现实的选择。只是单纯搞译介,有点“替人做嫁衣裳”的味道,不够十分理想。其二,是争取做研究,例如撰写文学史什么的。但此类工作一般须依附一间机构,大学或研究所,才有条件开展。何况西学的前沿、第一手资料在西方,那是要有机会出国深造才能得到系统训练,并参与竞争的。一个在哀牢山寨捱着“再教育”的知青,哪敢有这种奢望!诚然,形势已悄悄起了变化: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外语人才渐受重视。有个女同学,上外附中的高材生,父亲平反早,便是那会儿被选派出国留学的。寄回来许多彩色照片,让我们只晓得黑白胶卷、不知“傻瓜”相机为何物的人惊讶、赞叹了好半天。此外,还有一段难忘的小插曲,就在那“读书无用论”嚣张的日子里,有一“异族先知”预言,说有朝一日我也会出国。故事是这样的:
昆明往越南的窄轨铁路沿线有一座开远城,系滇南工业重镇。城里开咖啡店的越侨当中,有位阮克旺先生。阮先生大概是小儿麻痹症留下的腿疾,人称“掰脚”,但性格开朗,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吉他,在当地颇有名气。那阵子我想学吉他,从广州买了一把“红棉牌”,来开远解放军化肥厂找好友惠蒙玩。惠蒙便带我上阮先生家,请他教我入门,并演示绝活。他弹了好些俄国曲子,细长的手指抚弄着琴弦,像生了翅膀似的飞舞,美极了。听说我在学英、法、俄语,他笑道:Doctor,你将来是要出国读书的!打那以后,惠蒙他们一伙工人便管我叫
“博士”了。
言归正传。那第三条路,才是我认真考虑并决心试探的,即创作。就是从西学入手,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写中国的故事,做中国的学问。这样,既不必依赖任何机构,多年的底层生活经验、想象力和翻译技能也可派上用场——翻译本身不再是目的,而是为攀登创作高度而必具的一项条件。
我觉得,这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是可取的学习和事业之途。后来,果真被阮先生言中,不仅考上了大学,还负笈美国。但长远的写作目标就再没有变过,不论攻读文学还是法律,考察宗教抑或政治。从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到《玻璃岛》演义亚瑟王故事,从《创世记》传说到《宽宽信箱》探讨译经,从《木腿正义》到《政法笔记》批判“形式法治”,都是朝着同一目标努力的尝试。
译注《约伯记》也是如此。其严峻的挑战,乃是要求我们沉思,回答一个最根本的宗教、伦理和社会正义问题:好人为什么受苦?这道难题,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圣贤哲睿诠解,但永远在我称之为善良的人们的“信与忘”之间徘徊。《约伯福音》二十二短章,便是又一个译经人为之“上下而求索”的记录。我以为,藉此求索引导本书上编展开或涉及的各个论题,襄助读者研读《约伯记》,刺激感想并得出各自的结论,应是一个不错而有趣的配置。
书稿付梓之日,当是感恩之时。第一要感谢的,是参加构筑我的两门课“法律与宗教”、“法律与伦理”的同学。他们在课上课下的优异表现和思想碰撞,毕业后多元的事业选择,对我而言,不啻教书最大的乐趣跟回报。而这一切之成为可能,要感谢振民院长及清华法学院同仁的热情帮助和关心。部分文献的检索借阅与收集,则多亏了志勇(现已在北航任教)和两位助教李陶、亦鲁费心费力。同样,《Re:致辞与山寨》一文落笔前做的小调查,得谢谢所有贡献了看法的北大同学。
上编所收文章,曾发表在《读书》、《上海书评》、《书城》、《万象》、《南方周末》、《北大政治与法律评论》和《人民法院报》,也有登在香港《信报》跟《苹果日报》的。蒙诸位编辑先生女士不弃,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要特别谢谢新华发集团老总孙君志华的支持,包括不时分享他的企业家智慧,连同会馆佳肴。
上下编文章同经文译注,内子细读了不止一遍。稿纸上她写得满满的修改意见与评语,是新书蒙福的一个标帜。
新书,题献给帕蒂老师。
弹指之间,三十一年过去。当初,她将“六八年人”的“火种的残灰”带到昆明,教我懂得,“上帝已死”(尼采《苏鲁支语录?前言》)。在她的小书架上,我第一次读到一种绝望但又强大之极的对上帝与人类的控诉,维泽尔(Eli
Wiesel)的《夜》,还有西蒙娜“海狸”波伏娃的《第二性》,以及那位更深邃、神秘而圣洁的西蒙娜——无与伦比的苇叶(Simone
Weil, 1909~1943)。
如今,在她的苏格兰牧场,她说还收藏着我给她的全部书简和诗,将来要传给儿子,就是从前拉着我搭积木的那个金发小童。在她迎着海风,送纯种羊去骷髅地修道院岛(Golgotha
Monastery
Island)的路上,她说,常惦念着我的写作。所以我敢肯定,当她牵着羊儿登上小岛,来到白衣修士中间,当“至圣救赎主的儿子”(filii
sanctissimi Redemptoris)齐集,开始吟唱“Ave Maria”时,她能听见我的祝福、我的保证:
那残灰落处,已重新点燃了火种。
二〇一一年八月于麻省新伯利港铁盆斋,原载《书城》122011
冯象:《信与忘:约伯福音及其他》,北京三联(即出)。
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第二性》(The Second Sex),H.M.
Parshley英译,Vintage Books, 1989。
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97。
维泽尔(Eli Wiesel):《夜》(La nuit),Les Editions de Minuit, 1958。
《苇叶读本》(Simone Weil Reader),George Panichas编,Moyer Bell, 198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