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HK$
109.8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HK$
42.6
《
推拿纲目
》
售價:HK$
403.2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編輯推薦: |
从小处入手,抽丝剥茧;于全局立意,管中窥豹。
★军政秘档:军事策略,政治手腕,官场百态,人物风云……国民党内幕全揭秘!
★手令秘闻:权力争斗,特务密令,外交方针,用人之道……蒋介石性格细剖析!
作者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全景解密了国民党军政秘史和蒋介石手令秘闻,用特写式的笔法勾勒出来,将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事件展现在我们眼前,画面感十足,仿佛让我们触摸到了那段岁月。围绕着这些人物和事件,一幅民国全景图隐约闪现。
|
內容簡介: |
《国民党军政秘档》内容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官场百态描画政坛人物形象,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们争权夺利之举;抗战掠影展现抗日时期各方态度与战事进展;汉奸群像则碎拾著名汉奸丑行,探寻其心路历程;正义之士展现有良知的异见人士的义举;崩溃前夕则是反映国民党政权垮台之前因后果及战事情况。
|
目錄:
|
第一辑 官场百态
1.“党国”一号元老误人鸿门宴
2.国民政府主席之争
3.中统局长丢官记
4.军政部长大角逐
5.国民政府迁都记
6.民国海军争夺大揭秘
7.“国军”上将结怨军统
8.光怪陆离的”国民大会
9.“天子门生”的沉浮
10.扑朔迷离的刺杀宋子文案
第二辑 抗战掠影
1.蒋介石欺骗了请愿学生
2.淞沪会战——蒋介石朝令夕改
3.蒋介石与江阴要塞防卫战
4.蒋介石弃守南京
5.蒋介石请韩复榘“入瓮”
6.“党国”中将之死
7.“大接收”?“大劫收”?
8.新六军接防南京
9.1946:国民政府“大还都”
第三辑 汉奸下场
1.被蒋介石抛弃的“恶狗”
2.汪精卫七次被刺真相
3.项致庄——“二陈”争斗的牺牲品
4.大汉奸缪斌被处决之谜
第四辑 正直之士
1.公开抗命的黄埔军校一期生
2.难逃蒋介石魔掌的报业巨子
3.蒋介石“捉放”龙上将
4.三栖间谍的“十死余生”
5.蒋介石下令处决的《文萃》要犯
6.险些改变历史的京沪暴动案
7.“军中精英”兵变
第五辑 溃败前夕
1.王牌军七十四师的覆灭
2.陈布雷与戴季陶走上不归路
3.连升三级的南京警卫师长
4.郑洞国“死守”长春
5.淮海战役三军的崩溃
6.1949:蒋介石、李宗仁大博弈
7.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8.1949: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岁月
|
內容試閱:
|
由此,国民政府主席的职权被大大地削弱,与蒋介石任主席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
有了上海的决议,蒋介石这才吃了定心丸,遂放心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31年12月15日,国民党中常会举行临时常会,在南京的中央执、监委均参加了会议,于右任主持会议。会议通过了决议,国民政府主席由林森同志代理;陈铭枢同志代理行政院长。
国民党召开中常会之后,蒋介石即发表了辞职通电,谓“胡汉民同志微(五)日通电,且有必须中正下野,解除兵柄,始赴京出席等语。是必使中正解职于先,和平统一方能实现。权衡轻重,不容稍缓须臾,再四思维,惟有恳请中央准予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本兼各职……”
17日,林森以国民政府代理主席身份,与张静江、蔡元培、张继、邵力子一道,被推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临时常委。
有了蒋介石的“下野”,宁粤双方的中央执监委员们才又坐到了一张板凳上,联合举行了国民党的四届一中全会,国民党又一次宣告“统一”。在会上,林森再次成为中心人物,他在会上首先发表了演说。蒋介石也出席了全会的开幕式,会议结束后,即与宋美龄乘飞机赴上海,再飞宁波转原籍奉化老家。临行前,还留下了函件给何应钦、于右任、孙科等人,表示:“全会既开,弟责即完,故须还乡归田,还我自由。”还说:“此去须入山静养,请勿有函电来往,弟亦不拆阅也。”蒋介石表示了下野的“决心”。
国民政府随后进行了改组。林森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代理主席。五院院长分别为:行政院长孙科,副院长陈铭枢;立法院长张继,副院长覃振;司法院长伍朝枢,副院长居正;考试院长戴季陶,副院长刘芦隐;监察院长于右任,副院长丁惟汾。至此,西山会议派及有关的人士全面复出,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林森任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后,胡汉民在香港即致电林森和陈铭枢,请他们即时恢复言论自由,并废止一切电邮报馆之检查。林森回电胡汉民,请他到南京主持一切。他在电报中称,“一中全会召开,蒋介石离京,汪精卫留沪,在京委员总乏导师,非仗我公德望,无以镇定人心;我公为党国柱石,万望共仰,情势切迫,务望立即命驾来京。”林森对胡汉民寄予了莫大的希望,虽然溢美之词比比皆是,但这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林森对蒋介石从未有过这样的“赞美”。蒋介石刚刚才“捉”、“放”了胡汉民,且刚刚“下野”,对林森的这些言辞自然是极不满意的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