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强国利器(2013军情开讲第一书,一本书讲透中国为什么打得赢。军界三杰少将罗援、大校戴旭、李杰推荐。

書城自編碼: 20574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宋忠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06982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8/23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9.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卫匡国全集·中国历史:从上古至公元元年
《 卫匡国全集·中国历史:从上古至公元元年 》

售價:HK$ 147.2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
《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 》

售價:HK$ 57.3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 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

售價:HK$ 98.9
星球大战:千万级付费社群养成记
《 星球大战:千万级付费社群养成记 》

售價:HK$ 89.7
吸引力法则: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实现愿望
《 吸引力法则: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实现愿望 》

售價:HK$ 68.8
生活艺术
《 生活艺术 》

售價:HK$ 51.8
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 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

售價:HK$ 89.7
不归路之门
《 不归路之门 》

售價:HK$ 56.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32.0
《 中国不怕:国防安全新威胁与我们的战略应对 》
+

HK$ 92.8
《 大国武器(谁占领了超级武器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大国博弈话语权,写给十三亿国人的全球军情醒世书!) 》
+

HK$ 132.8
《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
編輯推薦:
中国不求战,但中国不畏战!
看懂当前世界军事格局;剖析现代战争战略战术;揭秘最新高端武器装备。
大国有利器,富国必强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驾护航。
百万军迷翘首以待,众多媒体热烈追捧,著名军事专家宋忠平2013军情开讲第一书。
中国著名军事战略家、国家安全学专家、少将罗援倾力推荐。
中国著名军事战略家、海军军事研究员、大校李杰倾力推荐。
中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大校戴旭倾力推荐。
內容簡介:
世界格局围绕着中国正愈演愈烈,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日本联合印度意有所指……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有效的军事策略和军事科技来和外交等一系列手段来共同应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地指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军队需要具备应对多重威胁的能力。我们不求战,但我们不惧战。本书对中国军队如何应对多重威胁、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完整地展现航母、核武器、导弹防御系统、隐身技术、天军等军事知识。对比各国最先进军事装备,分析国家的军事实力。详尽分析现代大国军事战略和世界军事格局,并从军事的角度阐述军事实力的提升对我国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本书由著名军事观察家、时事评论家宋忠平先生撰写。宋先生在多家电视媒体担任特约评论员,深受观众喜爱。
關於作者:
宋忠平,军事评论员、时事观察员,应急救援学者。陕西省西安市人,1971年生人,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工学硕士,曾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教研室教官。多家电视台及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的特约军事评论员和特邀节目嘉宾。已出版《导弹控制系统概述》《导弹综合测试原理》《美国来了》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强国利器与国际地位
 第一节 强国利器事关国运兴衰
 第二节 强国利器主导世界未来
 第三节 强国利器发展与展望
第二章 航母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世界强国争抢航母阵地
 第二节 航母是“白垩纪恐龙”吗
 第三节 未来航母有啥特长
第三章 核武器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核武器险些葬送地球
 第二节 核武器能支撑强国梦吗
 第三节 新型核武器会投入实战吗
第四章 潜艇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绝不容忽视的强国利器
 第二节 新型潜艇“必杀技”
 第三节 未来潜艇利器新动向
第五章 导弹防御系统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导弹防御系统前世今生
 第二节 导弹防御系统对付谁
 第三节 “星球大战计划”复活
第六章 天军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行于九天之高技术军队
 第二节 决胜制高点——制天权
 第三节 天军手持之“必杀器”
第七章 隐身技术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隐身技术无处不在
 第二节 战机隐身技术攻防战
 第三节 战舰隐身技术攻防战
 第四节 导弹隐身技术攻防战
 第五节 战场伪装和佯动
第八章 定向能武器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万能之定向能武器
 第二节 强国较量之新战场
第九章 网络战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网络攻防战催生网军
 第二节 夺取信息制高点
第十章 电子对抗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电子对抗——隐形杀手
 第二节 夺取制电磁权
第十一章 新概念武器与强国利器
 第一节 地质武器杀敌于千里
 第二节 基因武器遗祸于无形
 第三节 仿生武器看不明敌人
 第四节 气象武器看不懂天时
 第五节 《西游记》中的新概念武器
第十二章 打赢现代战争考验智勇双绝
 第一节 打赢现代战争需要“三夺”
 第二节 打赢现代战争需要制胜谋略
 第三节 打赢现代战争需要战争意识
 后 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强国利器与国际地位

强国利器就是国际地位。不仅是古代刀耕火种、长矛大刀如此,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更是如此。小平同志说:如果当初我们没有“两弹一星”的话,我们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大国。“两弹一星”就是强国利器,正是它们的出现才有了中国今天的世界大国地位。
大国地位绝非他人钦定,是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但没有强国利器支撑,妄谈强国则是“空中楼阁”。

第一节 强国利器事关国运兴衰

强国不等于大国,小国也可以很强大,也可以是强国,如日本和以色列。日本在二战期间不可一世,狂扫亚洲各国,如不是战略思维、国家纵深狭小以及国家资源匮乏等因素,或许日本今天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同样的以色列也是如此,可谓弹丸之国,但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夹缝中生存”至今,除了美国因素之外,以色列作为“地区强国”也是不争的事实,毕竟几次中东战争都无法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尤其是当它拥有了核武器和导弹武器之后更是地位显著,让人对其不得不刮目相看。
日本作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强国更多是关乎国运兴衰的战略思索。明朝之前的日本大多被中国人蔑称为“倭寇”,他们最多就是骚扰中国沿海,慑于国力弱小也就掀不起大浪来,暂时还算是平安。明末清初以来,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似乎一切都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甘心作为二流国家的日本发誓改革并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此时此刻的日本多以西方为师、为友,多以东方为待征服的羔羊,多以自身“孤悬海外”愤愤不平且自恼,自认为“大和文明”应该作为亚洲的领导者而不是从属者。那时的日本将“发奋图强”、“卧薪尝胆”作为国家发展和国运兴衰的主要战略目标,表面上对大清王朝“礼遇有加”,骨子里已经将朝鲜和中国版图纳入到日本的野心之中。面对貌似强大的清王朝,怎么办?一口是吃不下去的。日本将发展海军作为“强国利器”的杀手锏武器,目标只有一个——灭掉大清国的唯一利器北洋水师。后来的“甲午海战”本身就是中日两国利器的大比拼,谁赢得最后的胜利,谁就会赢得国运的兴旺。结果我们都已经很清楚了,但值得反思的是,如果我们把本该属于北洋水师的“吉野号”买来,战争是否不会那么惨烈;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炮弹和穿甲弹,是否战争历史需要重演;如果我们的慈禧太后也能向日本天皇那样“一天只吃一顿饭”,剩下的钱都来买军舰而不是修颐和园的话,是否先兴旺的就该是中国。正是大清朝的不作为,日本近似疯狂的作为,包括对北洋水师内外部情况了如指掌,自然日本就应了孙子兵法的那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样的事情继续发生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对俄罗斯远东海军也是如数家珍,并且以逸待劳,迷惑了强大的俄罗斯海军,其结果是重创俄罗斯海军,赢得日俄海战的重大胜利。这除了有日本善于谋略之功外,更有日本倾全国之力发展海军利器之功。
在取得对中国和俄罗斯军事优势后,日本海军更是不可一世,疯狂开展更大规模的造舰计划,更开始了征服亚洲,甚至征服世界的图谋。要知道世界上第一艘改装的航母是英国的“百眼巨人号”,但真正意义上第一艘建造型航母则是日本的“凤翔号”。由此不难看出,日本打造国家利器的决心有多大!随着侵华战争的开始,凭借着强大的“帝国”海军优势,日本完全控制了中国沿海大部分地区的制空权、制海权,几艘航母只要停靠在中国近海,沿海及内地各大城市都成为日本舰载航空兵的打击目标,中国几沦为“鱼肉”,任人宰割!中国当时的海军只能仰望天空,或坐以待毙,或望洋兴叹,尽管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提出了庞大的“航母建造计划”,但内外交困的国民党当局自保尚且困难,经济捉襟见肘,建造航母也就是天方夜谭般的梦幻。相信那时的中国人才真正懂得“落后挨打”的严重后果,包括南京大屠杀,触目惊心的30万同胞,就这样在日本强国利器的侵蚀下,尸骨成山,饿殍遍野。没有利器不足以成强国,不是强国只能任人宰割。
但一个国家的好运并不一定常有,或稍纵即逝。已经完全疯狂的“日本皇军”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将本来还想中立和发战争财的美国拖进来,而这对日本却是另一场梦魇。为什么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就是因为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最忌惮的就是美军太平洋舰队。一旦这个美国利器变成了“钝刀”或“断刀”,日本图谋太平洋的野心也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思维是对的,也是很成功的奇袭战例。但是日本没有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尤其是几艘航母逃过此劫,成为日后报复日本的主要杀手锏武器。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其实就是美日之间“航母大决战”,通过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战争潜力巨大以及运气较好的美国航母战术适当,终于重创了日本帝国海军,并将不可一世的山本五十六击毙,让日本海军元气大伤。但更重要的是美国不遗余力地研发新型利器——核武器,这更加速了日本战败的进程。尽管日本和德国也在不遗余力地研发核武器,但终究比不上“拥有战略大后方”的美国能安心开展“科研工作”。随着“小男孩”和“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相继爆炸,慑于这种威力超强的“国家利器”,日本天皇不得不宣布终战,日本至此才承认战败。正是“强国利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扭转了战争局面。
二战后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美国发展强国利器的发展史”,尽管是“美苏争霸”交织在一起,但“成者王侯,败者贼”的现实世界只会使美国的强国史更加凸显。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梦”,但要维持这个难得“美梦”不能仅仅依靠历史的继承和对未来的臆想,更多的是需要新的实践和创新。原子弹之后,美国又先后研发出来了氢弹、中子弹、电磁脉冲武器、激光武器、定向能武器、军事卫星、GPS系统、航天飞机和导弹武器,并最先应用部署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武器,部署了超过一万件战略和战术核武器,足以毁灭人类数十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同时,为确保在常规战争中起到“打赢”和“威慑”的作用,美国先后研发了四代新型航空母舰,从“小鹰号”到“企业号”,从“尼米兹号”到“福特号”,一代比一代巨大,一代比一代先进,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从载人战机到无人战机,从蒸汽弹射到电磁弹射,从有限续航到无限巡航,一个航母战斗群堪比一个国家的空军实力,超视距打击能力世界一流。正是这些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让美国在拖垮前苏联后还能保持自身绝对强大,继续称霸世界。为什么美国如今敢于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并要“亚太再平衡”呢?更多在于美国自身强大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美国强大的军工能力和军事投送能力。没有这些“利器”支持,美国也不会有今天的必胜信心,至于萨达姆、卡扎菲、本?拉登等美国的“敌人”也都是被斩杀于利器之下做了“冤鬼”。
当然美国想要对付中国,遏制中国,其主要手段还是“照猫画虎”,通过打造更多“不对称”战力来实现对中国军队的压倒性优势。至于美国图谋能否得逞更多还要看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说到强国利器与国运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得不提一下另外两个国家,一是以色列,一是印度。
以色列是夹缝中生存的国家,环顾四周都是敌人,一个个虎视眈眈,将民族矛盾与国家利益严密交织,水火不容。前后共打了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无一例外都能生存下来而没有灭亡,当然这里面有美国人的功劳,但更多还是以色列人坚忍不拔的强国精神以及多种“利器”一并支撑着这个国家躲过一次次“灭顶之灾”。面对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和黎巴嫩等等中东强国“联军”的攻击,以色列一次次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战术逐一化解,当然美国一次次地大量提供包括先进战机和导弹在内的武器紧急援助也是以色列渡过危机的重要支撑。但考虑到自己终究还是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果仅仅依靠常规武器已经难以捍卫国家主权了,这就催生了以色列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只有掌握了核武器,任何中东强国都不敢再肆意挑战自己。以色列不仅想到了,也做到了,也证明了此举切实可行。但核武器只能自己有,不能让其他中东国家掌握,否则自己的安全又会荡然无存。这也就是为什么以色列要千里奔袭伊拉克“核反应堆”,并一再扬言要铲除伊朗现有的“布什尔”核设施及其他数十处可疑核设施,同时不断发动“网络病毒战”、“暗杀”等来破坏和延缓伊朗核武器发展计划。海湾战争期间,以色列深深感受到“弹道导弹武器”的巨大威胁,尽管有美国“爱国者”导弹助阵,但发展属于自己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如“箭式导弹”和“铁穹系统”,一直是以色列矢志不渝的目标,其目的就是保持对中东国家的绝对利器优势。
印度也是如此。尽管全国范围的停电事故让印度政府焦头烂额,包括国际社会都在普遍质疑印度急功近利发展“高科技”却罔顾民生,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印度之所以如此,就是明白在现实较量中只有常备“利器”,才能支撑印度作为强国的重要基础。上世纪40年代末,印度独立伊始就开始重视海洋战略,那时就制定“东进、西出、南下”海洋战略,并在经济拮据的大背景下,积极向英国购买二手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海洋意识让印度极具紧迫感,不得不加速发展远洋海军,如今包括“维兰特号”、“维克拉玛蒂亚号”在内的三艘航母即将先后服役,使印度即将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大航母强国。核武器是印度极力谋求的强国利器之二。在与中国经历了1962年边境战争后,印度就越发有强烈的危机感,发展核武器遏制中国并报“一箭之仇”一直是印度之梦。继1998年成功进行多次核试验后,印度又全力发展包括“大地”、“烈火”、“幻影”战机和国产航母、国产核潜艇在内的“四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力量,比其他国家多了“一位”就是“水面舰艇海基核导弹”。同时,印度不仅仅在军事上做准备,也在战略战术上开始调整,其“东出”战略已经深入到中国南海,实现对中国版图和利益的包围,并愿意配合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美国“互通有无”,充当美国在亚洲的重要“朋友”一起制衡中国。相信如果印度还是过去的“一穷二白”而没有强国利器的话,美国是不会与之建立“战略对话关系”的,更不会频繁与印度进行军事交流。实力说明一切,有实力才能有“利用他人”和“被他人利用”的重要价值。
还有一个国家就是朝鲜。朝鲜身处大国博弈的“集散地”,尽管其地缘战略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如何在这几个国家之间“求生存与谋发展”还是比较考验朝鲜领导人的。从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到金正日的“先军政治”,再到金正恩的“重视民生”,更多体现出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前者是外患,后者是内忧。但无论是哪个,只要拥有了强大的核武器做后盾,内忧外患都会迎刃而解,这也就是为什么朝鲜百姓“拥核”而其他周边国家紧张的缘故。但“有弹无枪”还是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于是朝鲜就通过研制新型导弹,发展卫星技术,力图让朝鲜的核武器能飞得更远,震慑力更强。不管怎么说,这几十年来,朝鲜利器还是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无论是“天安舰事件”还是“延坪岛炮击事件”最后都销声匿迹并被遗忘了,这与朝鲜“近似疯狂的报复宣誓”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毕竟韩国惧怕首尔成为一片火海,不得已要将政治首都南迁!
大国需要利器,小国也需要利器,中国也不例外。如今仅仅依靠“人海战术”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毕竟超视距战争可能让“人海”见不到敌人就被消灭了,还谈何参与战争!中国过去几十年之所以能“长治久安”绝不是上天恩赐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怜悯”,更多是打出来的“太平”。建国后,中国与美国、前苏联、印度和越南等大国纷纷过招,尽管各有输赢,但正是这一场场战争和冲突让“对手”看到中国的决心和勇气,那时的中国虽没有同时代最先进的战机和战舰,但近海近岸防御性战略让中国军队的优势“凸显”。也有不少例外,1974年西沙海战让中国看到了海军力量的薄弱,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让中国看到了陆地制空权的欠缺,1988年的南沙海战让中国看到了远海制空权、制海权的双重缺失,1991年海湾战争让中国看到了什么是现代化战争,只剩下一个“震惊”了。此后的更多战争,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利比亚冲突等等,这些都无不激励着中国军队迅速掌握“反介入”利器的紧迫性。就这样经过十年、二十年的追赶努力,中国歼-10战机、“中华神盾”170舰、“飞豹”战机和先进二代潜艇等国产装备才陆续装备部队,而诸如歼-20隐身战机、歼-15舰载机、“辽宁舰”航母、反卫星武器、“北斗”导航系统、先进核潜艇等技术装备正处于研制开发阶段,与形成实际战斗力还相去甚远。
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周边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日本“南下围堵战略”、印度“东出包围战略”、俄罗斯“南下亚太战略”,以及周边国家领土、领海争端日趋紧张,这一切让中国认识到更要有强有力的“利器”护身。尽管中国是大国,但绝非强国,这一点要深刻认识,这是我们的短板,也是我们需要克服自身诸多问题创新发展来“赶超”的重要战略目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