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国武器(谁占领了超级武器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大国博弈话语权,写给十三亿国人的全球军情醒世书!)

書城自編碼: 21342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宋忠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446252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65/2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2.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武器与战争:古代军事历史百科图鉴
《 武器与战争:古代军事历史百科图鉴 》

售價:HK$ 127.4
敦煌经典纹样图鉴
《 敦煌经典纹样图鉴 》

售價:HK$ 198.2
光联万物:千兆光网行业应用案例汇编
《 光联万物:千兆光网行业应用案例汇编 》

售價:HK$ 117.8
证券领域内幕交易犯罪的认定规则及刑事辩护要点
《 证券领域内幕交易犯罪的认定规则及刑事辩护要点 》

售價:HK$ 80.2
你可以影响任何人
《 你可以影响任何人 》

售價:HK$ 69.6
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格致社会科学)
《 国家建构——聚合与崩溃(格致社会科学) 》

售價:HK$ 115.6
治愈的本能+情绪的转化力量
《 治愈的本能+情绪的转化力量 》

售價:HK$ 258.2
超越商学院的智慧: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一切
《 超越商学院的智慧: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一切 》

售價:HK$ 56.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32.0
《 中国不怕:国防安全新威胁与我们的战略应对 》
+

HK$ 100.7
《 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 》
+

HK$ 79.0
《 强国利器(2013军情开讲第一书,一本书讲透中国为什么打得赢。军界三杰少将罗援、大校戴旭、李杰推荐。 》
+

HK$ 132.8
《 C形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 》
編輯推薦:
聚焦热点,军政猛料大曝光
内容新,深度剖析近期军事行动,聚焦“亚太圈”
语言狠,大尺度辛辣点评,足以领读者大呼过瘾
功能强,通过军备看军争,过瘾同时了解世界格局
作者有极高市场号召力+权威力
中国王牌军-第二炮兵退役军官
国内一线媒体长驻军事专家
博客访问量近2亿
高曝光率军事大咖联袂推荐


徐光裕(少将)、罗援(少将)、彭光谦(少将)、李杰(海洋问题首席军事专家)、董家耀(凤凰卫视台长、“军查室”主持人)等铁血力荐,权威点评
豪华装帧,诚意附赠
近百幅“大国利器”全彩谍照首度曝光
创意拉页,大国比拼尽收眼底,军事猛料一次给足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以大国之间的武器及高端军事设备研发和利用为主题的作品,透析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状况,也深入介绍了各个国家的国防战略和军队发展战略,对于我们了解世界格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强化国防意识,很有帮助。并由多位将军、权威专家做评推荐。
關於作者:
宋忠平,军事评论员、应急救援学者。陕西省西安市人,1971年生人,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工学硕士,曾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自动控制教研室教官。国内一线电视台及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体特约军事评论员和特邀节目嘉宾。
主要著作有:《大国武器》、《美国来了》、《大国利器》、《导弹控制系统概述》、《导弹综合测试原理》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武器排排名,心里有点数
第一节 全球航母实力排行榜
第二节 全球战斗机实力排行榜
第三节 全球潜艇实力排行榜
空海实力启示录
第二章 大国基石——战略空军、蓝水海军
第一节 中国战略空军“元年”何时到来
第二节 我们的海军不是宅男,定会深海远行
战略军队启示录
第三章 能“拦导弹”才有大国范儿
第一节 导弹防御系统都能拦截啥
第二节 陆基中段拦截为啥这么凶
第三节 谁是弹道导弹的终结者
导弹防御启示录
第四章 地球已容不下大国博弈,发展“天军”大势所趋
第一节 太空战还很远?人家早就动手了
第二节 “北斗”冲破西方“天顶定位”垄断
第三节 “登月”真相——竞夺“天军”基地
第四节 纳米技术优化天军利器
天军启示录
第五章 大国看家法宝——战略导弹部队
第一节 一手“核”,一手“常”,两手都得硬
第二节 核弹是吓人的,打人还得看“常弹”
第三节 大国武器岂能轻易示人
战略导弹启示录
第六章 大国竞赛,竞得就是“五夺战力”
第一节 制空权拼的是“反隐”
第二节 挖得出潜艇,砸得碎航母,才是海上真霸主
第三节 争夺电磁权,决胜“第五维战场”
第四节 下一场战争的重头戏——网络战
第五节 人在斗“天”在看,制天权很重要
战力生成启示录
第七章 亚太拒敌,联合作战才是大国出路
第一节 联合作战不简单,美军也常演常砸
第二节 反介入区域拒止VS空海一体战
第三节 兵棋推演看亚太未来
联合作战启示录
第八章 新军事思维决定新大国格局
第一节 “星球大战”计划重生
第二节 “定向能”一出,“一招制敌”不再是梦
第三节 多维军事基地让战力覆盖方方面面
第四节 “新概念武器”——敢拼更得敢想
新军事思维启示录
第九章 大国梦——崛起战略
第一节 啥样的国算大国
第二节 领土被占是硬伤
第三节 既要“和平崛起”还得“打狗给主人看”
崛起战略启示录
第十章 大国真本事还得高科技
第一节 崛起要强军,强军靠科技
第二节 得基础科学者得天下
第三节 科技强军难在哪儿
科技创造启示录
第十一章 拥有大国意识,才能实现大国梦
第一节 和平崛起,不能丢了实战意识
第二节 意识到差距才能强追猛赶
第三节 军备受限制也不全是坏事
战争意识启示录
第十二章 大国预算没啥不能没钱
第一节 没钱就不要打仗
第二节 想崛起就别差钱
第三节 国防硬了,经济才更强
国防预算启示录
结束语
內容試閱
空海实力启示录
看了这个排行榜,或许很多人会失望——为什么中国名次这么靠后?这个不奇怪,毕竟中国真正开始走强军之路也就是这20年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但要知道,尽管如此,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是惊讶万分了,当他们意外地知道了“歼-20”试飞、“歼-31”试飞、航母舰载机“歼-15”起降试验成功时,他们都在大呼太不可思议了,中国发展军力的速度太快了。这是好事情,说明中国或可后来者居上,但我们依旧不能大意。
一是中国航母仅仅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战斗力还相去甚远。“两军相遇,中国航母很快就会被击沉”,不管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但话糙理不糙,中国需要重视而不是无视,而且战略上、战术上都要重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要记住一个好日子——9月25日,中国航母日。
二是中国新一代战机依旧是试验机,距离服役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可边改进边服役,但高性能发动机问题不解决,这些战机就不能算是先进战机,毕竟打仗如果太依靠别人的助拳,那是最不靠谱的。而尽快将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并研制出合格的标准制式发动机的那一天才是中国航空工业扬眉吐气的大日子。
三是中国新一代海底利剑——潜艇,这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努力的大方向。继续坚持大方向不变,向美国的“弗吉尼亚级”多学习,向多用途靠近,就会离世界先进水平更近一步。
尽管中国“空海一体战”的能力还不强,但应对“空海一体战”的能力还是有的。毕竟在家门口作战,在第一岛链之内打仗,中国军队谁都不怕。反介入能力,区域拒止能力,这都是反制的措施,也是美国的最大心病。要想不犯病,那他们就必须把习总书记的话当真——“太平洋很宽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
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关键就看它是否具备战略空军和蓝水海军,这也是美国“空海一体战”的核心要素。美军之所以敢在世界范围内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其关键就在于美利坚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战略空军和蓝水海军部队。这些大国武器注定是美国成为“世界警察”和维护其“一超独霸”地位的重要支撑点。
究竟什么样的空军算是“战略空军”?什么样的海军算是“蓝水海军”?究竟在全球范围内,谁能与美国争锋?要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衡量战略军队的评价指标谈起。或许通过这些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晰地透析中国空军、中国海军的国际地位,这也是一剂可以促使国人时刻保持清醒的“良药”。
第一节 中国战略空军“元年”何时到来
“战略空军”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针对德国和日本发动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即只要拥有战略轰炸机的空军就算是“战略空军”。后来随着弹道导弹技术的高速发展,战略空军增加了洲际导弹部队,在美国军队序列中的战略导弹部队是隶属于美国空军直接指挥的。也就是说,如今的战略空军已从早期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发展成为一支由多机种、多兵种组成的全球空中打击力量,可实现“空天一体”、“空海一体”、“空地一体”,并具备“攻防兼备”、“远程机动”等多种形式在内的战略基础能力。
说得更直白一点,美国空军的中坚力量“B-52”、“B-1B”就是“冷战”期间的战略空军的重要支柱之一。而如今的俄罗斯空军总是不断以“图-95”等战略轰炸机巡航日本“海岸线”,也体现了其战略空军的强大实力。但仅仅拥有了“B-52”、“B-1B”和“图-95”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军。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信息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要想打造一支“战略空军”,必须具备各类软硬件实力,尤其要看是否达到了以下几点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
一、是否具备核心研发生产能力
作战飞机包括很多系统和子系统,就以歼击机为例,主要包括推进系统,如动力装置以及燃料输送系统;操纵系统,如比较先进的“四余度数字电传操纵系统”;起落装置以及各类机载电子设备,如飞行仪表、导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及弹射逃生、雷达预警、电源保障设备、火控系统及携带的各类武器;当然在这些系统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具备飞行稳定、易于操纵的气动外形的飞机机体。
一个国家要想拥有战略空军,就必须不依赖于其他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研制、生产作战飞机的全部系统及各类组合模块。由于作战飞机是高技术平台的集中体现,并非哪一个国家都能单独完成飞机的设计、初样、生产、配套等一系列技术流程,一般都需要多国协作或购买现成的零部件组装,如美国的“F-35”就是多国合作研制的战斗机,中国的出口型“枭龙”也是依赖俄罗斯的发动机。目前全世界能独立自主研制飞机的国家并不多,主要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等,而能独立自主研制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就更是少之又少了,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尽管中国研制的“歼-20”、“歼-31”已经试飞了,但毕竟还存在发动机和新材料两道难关没有突破,所以也不能完全算是独立研发。
但要想研制好发动机,解决好新材料问题绝非易事,毕竟这些基础科技和工业能力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世界上能研制先进发动机的国家目前也就只有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几家。对作战飞机的“心脏”部件,如果都无法保障的话,作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保障性也就会大打折扣。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技术。
而其他各个系统对于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今中国的几家大型飞机制造厂都具有很强的飞机设计能力,包括利用计算机仿真设计CAD方式实现了各类先进战机的设计。中国已经具备世界一流的各类型大型风洞试验基地,这为中国制造出具有世界一流气动外形的战机做了充分的基础保障工作。同时,这些年来中国航空电子工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各类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火控系统、雷达系统,甚至机载武器系统,都不输他人。一旦能切实解决好发动机和新材料问题,中国谋求建立战略空军的愿望或将提早实现。
二、是否具备远程作战半径
提到战略空军,以往的经验是只有具备了战略轰炸机才算是战略空军。鉴于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有如美国的“B-2A”、“B-52H”、“B-1B”,以及俄罗斯的“图-160”、“图-95”这样的战略轰炸机才具备跨洲能力了,很多的四代机,如“F-22A”,战略无人机,如“全球鹰”,都具备超长的作战半径和大航程,加之空中加油机的不断接力,让其他非轰炸机机种成为战略机种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因此,在现代战略空军的序列里面,远程歼击机、远程攻击机、战略攻击型无人机、反潜机、电子战机等也就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三、是否装备其他支援保障机种
全球空中打击力量不仅仅包括“进攻型”机种,也需要大量的“支援保障型”机种。除战略轰炸机之外,预警机、运输机、加油机等战略支援保障机种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随着多兵种联合作战的发展,支援保障型机种所占的比例会不断提升。近年来美国所发动的多场局部战争中的保障机种已经占到军机总规模的60%,而支援保障型机种占军机总规模的比例也成为了衡量战略空军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空中加油机就是很典型的战略空军的标准制式装备,可以为正在飞行的飞机补加燃料,可使受油机增大航程和作战半径,延长留空续航时间,增加武器挂载数量,提高远程作战能力。空中加油机多由大型运输机或战略轰炸机改装而成,加油设备大多装在机身尾部或机翼下吊舱内,由飞行员或加油员半自动或自动操纵加油。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装备了空中加油机,总量超过千架。其中最为先进的当属美国的“KC-135”、“KC-10”,俄罗斯的“伊尔-78”等。如今空中加油机已经成为战略空军的重要“名片”。无论是在战争冲突中,还是在各国阅兵中,大家之所以都把空中加油机放在重要位置,就是为了表明自己已经具备了远程作战能力。中国的空中加油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已经发展出一支小规模具备初步加油能力的机队。“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该机由“轰-6”中程轰炸机发展而来,主要是成功解决了国产加油机的“有无问题”,并且为空军提供了宝贵的空中加油经验。相信随着中国“大飞机工程”的加速发展,基于“运-20”之类的大型加油机问世也不再那么遥远了。
空中预警机也是战略空军的必备法宝,它是集侦察、通讯、指挥、控制于一体的特种作战保障飞机。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国家和机型主要有美国的E-2型“鹰眼家族”预警机和E-3“望楼”预警机、E-8远距离雷达监视机,俄罗斯的A-50预警机,以色列的“法尔康”预警机,中国的“空警-2000”、“空警-200”等。预警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空军的青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装备和研制的预警机有十几种,在役飞机约300架。但令人惊诧的是这些预警机的80%都是美国研制生产的,不难看出美国在预警机上挣了不少钱,毕竟这类特种飞机价格不菲。同时,美国也是装备空中预警机最多的国家,其数量约占全世界预警机总数的一半。俄罗斯生产的预警机则占全世界总数的一成。中国的预警机具备“后发优势”,当以色列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放弃对华出口“费尔康”预警机后,中国就把预警机工程当做“争气机”来发展,“空警-2000”和“空警-200”都是“争气机”的代表作。当然这里面也有十分惨痛的教训——一架试验型预警机试验中机毁人亡。这起重大事故让中国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几十名经验丰富且不可多得的工程技术人才。
其他特种作战保障战机、战略侦察机,如早期的SR-71“黑鸟”、U-2“黑寡妇”等;战略侦察无人机,如“全球鹰”等;大型运输机,如美国的“C-5”、“C-17”等,俄罗斯的“伊尔-76”、“安-124”、“安-225”等,这些也都是战略空军的重要支柱,不可或缺。但客观来讲,中国空军需要追赶和补足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就目前中国的整体实力而言,若想在大国空权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是比较不尽如人意的。
四、是否具备一定数量的海外空军基地
无论是有人驾驶战机,还是无人驾驶飞机,都需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如果想打造一流的战略空军,就必须在海外有属于自己的空军基地,哪怕是“非永久”的。美国为什么看上了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和克拉克空军基地,就是希望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中国南海区域。
目前,美军战略空军作战使用的基地保障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常驻基地→前沿基地→作战区域”。即在靠近冲突地区的前沿空军基地部署战略空军,以便从这些基地执行作战行动。特点是距离战场近,反应快,效率高,但容易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需要做好前沿基地的防护工作。
二是“常驻基地→作战区域→前沿基地”。即战略空军从美国本土常驻基地对敌方目标实施第一轮打击后在前沿基地降落,并从前沿基地施行后续各类作战行动。特点是减少了在前沿基地的部署时间,机动性强,但同样也需要做好前沿基地的防护工作。
三是“常驻基地→作战地域→常驻基地”。即战略空军从本土常驻基地出发,完成作战任务后不着陆,飞行返回出发基地。该方案适于在冲突初期对敌实施第一波突然打击或在危机时期进行警告性打击和显示武力性打击,以及必要时临时加强前沿地区空军集团的打击力量。特点是安全,远离战场是非之地,但反应时间太慢,对飞行员长时间飞行的考验太大。但作为如“B-2A”这样高度敏感的战略轰炸机,出于保密考虑,不愿意在其他国家“抛头露面”,也就只能如此而为了。
很明显,距离战场越近,空军部队出动的频率就越高,这就需要海外军事基地的保障。就算是从常驻基地出发,如果需要连续多轮打击,也需要战场前沿基地的帮助,才能确保战略空军发挥出最大的作战效能。否则绝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万里之遥的飞行路途上,也就不便于对目标实施快速反应的精确打击能力。毕竟战场中的战机稍纵即逝,失不再来。
五、是否具有军用大飞机的研发生产能力
没有军用大飞机,就谈不上战略空军。大飞机是战略空军的基础平台,无论是大型预警机、大型轰炸机、大型加油机、大型运输机等,都需要在大飞机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装。大型运输机比较好理解,要想将集团军整建制空运到万里之外,没有一次就能装载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及其装备的大型运输机,何谈部队的快速机动作战?
美国最著名的军用大飞机当属绰号“环球霸王”的C-17战略运输机,其最大载重77吨,航程4630公里,既能装载大量人员、物资经空中加油直接飞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同时也能为前沿部队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援。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同样是众人所熟知的军用大飞机,但其最大载重只有47吨,航程3650公里,尽管使用了30多年,但因其结构坚固,机体容积大,依然保持着年产量50架的规模,也成为中国空军十分青睐的舶来品。众所周知,只有军用大飞机可将人员、装备及后勤给养迅速送到战区,才能保障作战的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没有足够数量的军用大飞机充当“木牛流马”,就不可能拥有对敌国大纵深战略目标实施轰炸或攻击的基础能力。
同时,大飞机也是其他大型作战飞机的研制平台。如美国的KC-135加油机是在C-135大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装的,
KC-10加油机是在麦道公司生产的“DC-10”基础上改装的;俄罗斯的A-50“中坚”预警机是用俄罗斯生产的伊尔-76运输机改装的;中国的空警-2000预警机也是用俄罗斯生产的运输机“伊尔-76”改装的。当然与加油机类似,等到中国的“运-20”诞生后,基于“运-20”的大型预警机的诞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没有大飞机作为基础应用平台,其他作战保障飞机的研发和使用将成为空谈。
六、是否具备实战经验丰富的各级飞行员及其培训体系
人才永远都是军事博弈的主体,飞行员更是决定战略空军优劣的关键。世界各国空军一直在为提高飞行训练效率而努力,争取利用有限的时间、精力与费用,培养出最优秀的新一代空军飞行员。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飞行模拟器上多飞,在实际战机上精飞。一般认为,培养一名二代机飞行员所花费的金钱,相当于和这名飞行员同等体重的黄金的价值。而对于武器装备、训练设备、课目要求已有质的飞跃的三代机、四代机飞行员,其飞行训练的“效费比”则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会有优秀飞行员的诞生的。
战略空军所需要的飞行员除了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具备很强的战斗毅力,毕竟长时间的作战环境十分熬人,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巨大压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实战经验。战场境况瞬息万变,需要时刻把握战机,稍有粗心就会与目标失之交臂,甚至遭受攻击机毁人亡。只有具备丰富的战斗经历和经验,才能处变不惊,才能将一枚枚武器精确地投送到目标区域。
此外,建立健全的飞行员培训体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建立阶梯性的教练机培训体系。从初级教练机到中级教练机再到高级教练机。只有通过教练机层级递进的方式,才能让飞行员的培训循序渐进,使飞行员逐步掌握飞行技能,直到最后掌握驾驶中的武器装备。
美国和俄罗斯空军都十分重视战略空军人才的培养。美国通过大量的实战锻炼部队,让他们从战火中找到感觉和经验。俄罗斯也不示弱,2011年12月20日,俄罗斯远东航空兵司令阿纳托利?日哈列夫少将称:“俄罗斯战略航空兵飞行员的培训水平不次于美国大兵……美国飞行员的飞行时数略多,因为美国不仅把飞行本身算入飞行员的总时数,而且将驾驶教练机的训练课也计算在内。”
同样作为希望发展战略空军的中国军队,也在飞行员训练培养上猛下功夫。不仅大力开发和使用飞行仿真器,为培养成熟飞行员节省成本,缩短培训周期,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依托国民教育拓宽培养渠道。中国空军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培养飞行学员。这些大学的教学理念、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有利于造就一批具有宽广视野的高素质飞行人才。
但本人对于中国近年来不断着力培养女歼击机飞行员一事有些个人看法。其实女性作为大型保障飞机的飞行员还是比较称职的,但歼击机对飞行员的身体条件要求高,这些都是女性身体不具备的优势,也会无形中加大女性歼击机飞行员的培训成本。
七、是否具备“空天一体战”的天基平台
“空天”一直都是不可分开看的平台,只是高度不同,大气层厚度和空气密度不同。一旦空气稀薄到不足以支持航空飞行器飞行时,“空”就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天”了,所以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空天”将随着“空天一体飞行器”的诞生而逐渐融合。但在目前的“空天”还依旧各自为战的前提下,发展战略空军还需要“天基系统”的充分配合,如通讯、中继、导航定位、目标预警、气象保障等,这些在卫星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让空军及时掌握敌情和方位,并将制导炸弹快速、准确地扔到目标区域。因此,如果没有站得更高,看得听得更远的“天基系统”的大力支持,仅仅在平流层以内工作的航空飞行器还是略显低端的,甚至最终无法长途跋涉执行战略军事任务。
八、是否具备适合于空基作战的精确制导武器
空基作战的最大优点就是居高临下,发射武器速度极快,可俯冲或垂直攻击,让对手防不胜防。但由于飞行器自身速度很快,就算是作战时也不能将速度降低,以避免招致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这就对空基作战的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具备精确制导技术。只有如此,才能让飞行器能对“动—动”目标、“动—静”目标实施跟踪并进行精确打击。毕竟作战飞机一般为了自身安全,通常采用“超视距作战模式”,在敌人防区之外发射制导武器,当完成目标引导后,载机可以立即掉头返航,尽快脱离危险的前线战场。
如今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武器库中适合于空基作战的精确制导武器很多,有空对地导弹、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潜导弹,也有许多联合防区外制导武器,如“JSOWAGM-154”。类似的精确制导武器正是空军发展的力量倍增器,也使从防御型走向攻防兼备型的战略空军成为可能。
九、是否具备适合于“三位一体”空基作战的核打击能力
战略空军本身就要求必须具备基于空基的战略战术核打击能力,并作为“三位一体”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美国有着陆海空基“三位一体”的完整核打击力量。但与别国不同的是,美国的核力量分别由海军和空军负责管辖,没有陆军什么事。美国海军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8%,而空军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则占62%,主要包括陆基战略导弹部队和远程战略轰炸机两大部分。作为美国核打击力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空军现有近200架远程轰炸机。这些远程轰炸机既可进行常规作战,也可发动核武器打击。由于美国战略空军的任务在不同程度上覆盖了美军在全球的各种作战行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战略轰炸机携带常规武器所执行的作战行动就显得尤为引人注目,“B-2A”和“B-52”等都先后多次远赴万里之外执行常规精确打击任务。但无论如何,战略空军执行战略战术核打击的任务都不会消失的。
如果按照上述几点评价指标遍数世界空军的话,真正符合要求的国家是少之又少,只有美国空军算是“全能选手”,完全符合战略空军的全部苛刻要求。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也都算是“准战略空军”部队。中国目前缺项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战略轰炸机、大飞机和海外军事基地的严重缺失上,尤其是实战能力更是薄弱环节,“天基保障系统”也只是初见成效,这一切都需要更多时间和实践来历练,包括发展核心技术,让中国的航空工业真正走向自强、自信、自主的发展道路。或许到那时,中国的战略空军才能真正“笑傲江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