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名砚—龙尾砚

書城自編碼: 25039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书法/篆刻
作者: 程歗,郑国庆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670946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65/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4.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民法典1000问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HK$ 99.7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HK$ 33.4
古罗马800年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HK$ 188.2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06.7
《中国名砚·苴却砚》
+

HK$ 495.6
《中国歙砚大观》
+

HK$ 236.0
《赝砚考》
+

HK$ 230.1
《中国名砚--红丝砚》
+

HK$ 230.1
《中国名砚--端砚》
+

HK$ 230.1
《中国名砚--地方砚》
編輯推薦:
1、 解读龙尾砚历史发展脉络
更清晰地梳理龙尾砚发展的整个历史,重点讲述有代表性的历史发展阶段,解读龙尾砚的整个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
2、 龙尾砚历史评说最新品鉴,提出新的不同见解,对龙尾砚及砚材进行横向比较,展现龙尾砚特征与特色。
书中150多幅图片所展示的龙尾砚及砚材,都是作者在平时所见和收藏的基础上积累所得,其中不乏珍贵和研究价值很高的珍品。对于龙尾砚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內容簡介:
“歙之石,龙尾最”,本书聚焦于解读歙砚的代表婺源龙尾砚。书稿前五篇,旨在纵向勾勒从晚唐到清代龙尾砚史的简要发展脉络;后十篇对砚坑砚材、石品纹饰、砚式特色等专题做横向讨论。书稿内容,有些是论析了既往龙尾砚史长期以来或未涉及的问题,有些是提出过去虽已涉及而著者现今形成的新的看法,有些则是对既往砚史砚谱上相关论说的补充和推进,从而在若干重要侧面反映了21世纪初期龙尾砚史研究的新水平。
全书展示图片150余幅,主要是历代较有代表性的龙尾旧砚。当代砚及其砚材的写真,也有龙尾山砚坑近照和相关地图、文献的书影等,供读者鉴赏评析。
關於作者:
程歗
皖南休宁县人,1938年12月生,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留校任教,退休前为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过多种学术专著和论文,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郑国庆
皖南休宁县人,1953年8月生,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退休专业人员。
目錄
前 言
一、 怎样看叶氏逐兽得砚的传说
二、 晚唐和五代:良砚初现
三、 南唐到宋:官方工程
四、 元明两代:民间作业
五、 乾隆帝和龙尾砚
六、 “旧坑”和“新坑”
七、 籽料和山料
八、 金星:标志和争议
九、 从半枚宋代仿眉纹陶砚谈起
十、 罗纹无星皆堪磨
十一、 筭条罗纹命名考
十二、 鳅背纹和鱼子纹
十三、 砚山何处“庙前坑”
十四、 小砚明窗为君伴
十五、 从匣砚到墨盒
后记
內容試閱
五、乾隆帝和龙尾砚
清代中期的龙尾山,出现了官方办贡和民间采石并举的开发盛局。
乾隆五年(1740),徽州府新安卫守备徐毅写了在龙尾砚史上很有参考价值的《歙砚辑考》。在该书序言里,作者说:“岁在甲寅(按: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出守新安卫”,不久,“我皇上御极之初,以文明经理天下。诸臣工仰体上意,构求精砚,以备文房。先是,大中丞孙委其事于前太守杨,以余协理;继则大中丞陈暨臬宪刘,皆檄余专办。前后数役,凡绅士家藏古式与砚山居民所存之老坑旧石,悉用重价征取,搜罗几遍”。按徐毅,直隶宝坻县人,进士,雍正十二年到徽州府任职(清道光七年马步蟾修、夏銮撰《徽州府志》)。他当是武进士,属于漕运系统的卫所领运官,其品级低于从四品的文职官员知府(“太守”),相当于文官的正五品同知。徐毅的记载部分地反映了砚山盛事,但也被当代有的砚史研究者加以发挥:乾隆帝热爱文房珍品,他一登基就动员安徽大小官员“构求精砚”进贡;同时还向江苏、浙江、广东各地索取砚材。这类说法并不符合于史实,更无论有的论者又演绎出乾隆帝重价购求歙砚是为了“砚乡寻父”的神话了。图5-1是《歙砚辑考》序的首页书影。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初三即皇帝位,虚龄二十五岁。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其父猝死的哀戚气氛中登基,发布的第一道谕旨是宣布自己“缟素斋居”,守制三年。九月初六日发止贡方物上谕:各省督抚大臣,有贡献方物之礼。昨福建督抚赍到闽省果品乃照例进献于皇考之前者,朕不便发回,已交所司敬谨收贮,备几筵供享之用。若远省进贡皇考之物,已赍发在途者,准其赴京,交奏事官员转奏。其各省照例进朕之物,概行停止。虽食物果品,亦不许进。俟三年之后,候朕再行降旨。到乾隆三年(1738)四月初二,再次谕命停止各省督抚进贡方物之例。略谓:进贡之意,不过借此以联上下之情耳。殊不知君臣之间唯在诚意相孚,不以虚文相尚;若徒以贡献方物为联上下之情,则早已见轻于朕矣。贡物虽云督抚自行置办,而辗转购买,岂能无累闾阎?是所当行禁止者。惟织造、关差、盐差等官进贡物件,向系动用公项制买,以备赏赐之用,与百姓无涉,不在禁例。这些皇皇谕旨均见于清宫旧藏、现已公开出版的《乾隆朝上谕档》,也见于《清高宗实录》或《乾隆帝起居注》(后面所引同一类文本的资料出处一般从略)。图5-2是著各省督抚即行停止贡献通谕的书影,乾隆三年四月初二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一),第264页,档案出版社,1991。]
贡(方贡、土贡)是清代的杂赋之一,指地方贡献给中枢(皇帝)的财物。贡品因各地出产不同而相异,但都有定额和定期,“由官发钱不扰地方”。此外,各省将军督抚们还用薪俸、“养廉银”自办进贡方物,属于定制以外的例贡。乾隆帝居丧期间申禁各省向自己进献,指的是这种例贡。
和相关行省的贡马、贡茶、贡绸等方贡同制,安徽、广东两省进贡的是石砚等土产。据乾隆三十六年和民国二十六年两部《歙县志》:安徽“每年部院应进贡品,向是歙县办理”,“总视歙之物产”,“大要惟砚与墨为最。……故物有歙名而实非者曰砚,砚出婺源龙尾山(按:又称砚山),以婺源属歙州耳” 。清早中期,歙县承办贡墨贡砚的定制是:“每年三贡:春贡、万寿贡、年贡。每贡徽墨五分作十提;砚二分,六方者四匣,二方者二匣,共二十八方。”由于康熙、雍正二帝首重故乡的松花砚,所以安徽官方除定制方贡外,“自行置办”龙尾砚给皇帝送礼的事似乎绝无仅有;康熙五十四年歙籍制墨名家曹素功的孙辈虽然进献过徽墨,“曰太平清玩,盖亦自奏其技,非有常额也”(前揭民国《歙县志》)。
乾隆帝自幼接受严格教育,通晓传统文化,熟悉统治经验,是一位有思想、有能力、性格鲜明,自我表现意识又很强的君王,同时兼具学者、诗人、书法家和鉴赏家的气质。继位之初,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极其繁重的理政公务约束了他的爱好:赋诗、览胜和鉴赏。“人君之好恶,不可不慎,虽考古书画,为寄情雅致之为,较溺于声色货利为差胜。然与其用志于此,孰若用志于勤政爱民乎?”(《御制文三集》卷九)。时下到故宫博物院览胜的游人在参观养心殿时,都能隔窗看到位于西暖阁的“三希堂”——乾隆帝手书匾额,用于贮藏王羲之《快雪帖》等三部名帖的小小雅室,而在这座当年清帝起居和办公的宫殿里,还有他书写的“无倦斋”、“自强不息”等励志匾额悬于其他殿阁门楣。警觉人君的“雅致”影响满朝风气,这是乾隆帝区别于历史上诸多风流天子的地方,也是他通告属下不许投其所好的原因。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