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6.1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編輯推薦: |
爱茶人士进阶必备手册
上百种名茶的品鉴知识
各式茶具使用技巧指导
辨水泡茶品茶经典指南
茶艺表演全程实景展现
紫砂壶收藏鉴别的技巧
|
內容簡介: |
茶本为一种植物,具有可食用、助健康、益长寿的功能,所以有“茶乃天地之精华”的说法。本书引领读者从茶叶知识入门,了解茶系分类,并且精选常见的知名茶叶,通过产地、鉴赏、存放、典故等仔细剖析,还介绍了包括紫砂、瓷器、玻璃等各种材质的茶具,对现代茶具仔细剖析。书中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茶的所有门类,内容翔实丰富,文字通俗易懂,可增强读者的茶叶鉴赏和茶具的知识。书中对于自成艺术品的紫砂茶具还做了浓墨重彩的介绍,包括紫砂壶式样、工艺、鉴定、收藏、选购、养护等,详实丰富的紫砂茶具知识满足读者对紫砂世界的认知需求。
本书还讲解了包括茶席、礼仪、焚香等各种茶艺知识,使用精彩大图对茶艺过程进行展示,再现了茶艺这种形式与精神统一的艺术美境,不断提升读者的饮茶境界。
|
關於作者: |
双福美食文化工作室,国内顶尖的美食图书制作机构。制作作品贴近百姓家庭,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超强。出版多本畅销美食图书。
|
目錄:
|
Part1 寻一缕茶香
中国茶区分布图
认识茶类大家族
七大茶系的制作工艺与特点
茶叶保存技巧揭秘
茶的功效简解
Part2 赏鉴各地名茶
绿茶
西湖龙井
安化松针
顶谷大方
洞庭碧螺春
顾渚紫笋
紫阳毛尖
黄山毛峰
惠明茶
狗脑贡茶
六安瓜片
涌溪火青
鸠坑毛尖
信阳毛尖
南京雨花茶
遵义毛峰
太平猴魁
通天岩茶
雁荡毛峰
崂山绿茶
云雾毛尖
庐山云雾
蒙顶茶
太白顶芽
安吉白片
恩施玉露
普陀佛茶
雪峰毛尖
峨眉毛峰
老竹大方
磐安云峰
桂林毛尖
云南白毫
红茶
正山小种
外山小种
祁门工夫
闽红工夫
滇红工夫
川红工夫
宁红工夫
金骏眉
黑茶
云南普洱茶
安化黑茶
六堡茶
湖北老青茶
四川边茶
黄茶
君山银针
温州黄汤
沩江白毛尖
蒙顶黄芽
霍山黄芽
白茶
贡眉
白毫银针
白牡丹
乌龙茶
黄金桂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文山包种
武夷肉桂
闽北水仙
冻顶乌龙
凤凰单枞
阿里山高山茶
金萱茶
花茶
茉莉花茶
珠兰花茶
桂花茶
菊花茶
金银花茶
Part3 泡茶、泡香茶
认识常用的茶具
茶叶罐
随手泡
茶盘
茶壶
盖碗
品茗杯
闻香杯
公道杯
过滤网和滤网架
赏茶荷
养壶笔
茶巾
普洱茶针
茶道组合
茶宠
水盂
茶与水的搭配
水温影响茶
水质影响茶
泡茶名泉一览
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冲泡绿茶
冲泡红茶
冲泡黄茶
冲泡黑茶
冲泡白茶
冲泡花茶
品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品茶技巧
品茶注意事项
品茶的过程总结
茶语问答
Part4 茶艺展示
红茶茶艺
乌龙茶茶艺
绿茶茶艺
附录 品茶、评茶四阶段常用语及说明
第一章
器乃茶之父--认识各种茶具
茶具的材质
紫砂茶具及选购技巧
瓷器茶具及选购技巧
漆器茶具及选购技巧
玻璃茶具及选购技巧
金属茶具及选购技巧
竹木茶具及选购技巧
第二章
入门茶具一览
主茶具
茶壶
茶盘
公道杯
品茗杯
闻香杯
杯托
盖碗
辅助茶具
茶荷
茶巾
过滤网和过滤架
茶则
茶导
茶漏
茶针
茶夹
茶筒
普洱茶针
养壶笔
茶宠
盖置
备水器
随手泡
水盂
备茶器
茶叶罐
茶室用品
屏风
茶挂
花器
茶具的选配
第三章
茶具之王属紫砂
紫砂壶的起源
紫砂泥的分类
紫砂壶式样
壶的各部位名称
紫砂壶成型方法
紫砂壶装饰工艺
紫砂壶的鉴定
紫砂壶老壶的年代鉴别
紫砂壶收藏禁忌
紫砂壶选购技巧
如何识破假紫砂壶
紫砂壶印记及款识
紫砂壶泡茶特点
紫砂壶养壶技巧
紫砂壶名家名壶一览
紫砂壶小知识问答
第四章
底蕴深厚的茶艺艺术
茶艺的源流
如何理解茶艺
茶艺的分类
茶艺六要素之美
茶艺师礼仪规范
如何设计茶席
茶席中的焚香
简易泡茶法
玻璃茶具冲泡绿茶
盖碗冲泡红茶
紫砂茶具冲泡乌龙茶
表演型茶艺
乌龙茶茶艺
绿茶茶艺
红茶茶艺
盖碗茶茶艺
附录
名品茶叶鉴赏
绿茶
红茶
黑茶
黄茶
白茶
乌龙茶
花茶
品茶、评茶四阶段常用语及说明
|
內容試閱:
|
我国茶区分布辽阔,地跨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即东起东经122°的台湾地区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的西藏自治区易贡, 南自北纬18°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的山东省荣成县,东西跨经度27°,南北跨纬度19°。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 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
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我国茶区划分采取3 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分为4个,即江北茶区、江南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二级茶区,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西、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
江北茶区是我国最北的茶区,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主产绿茶。此区年平均气温为 15 ~ 16 摄氏度,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为零下10 摄氏度。年降水量较少,为700 ~ 1000 毫米,且分布不均,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但少数山区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苏南等地均属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主产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 ~ 18 摄氏度,冬季气温一般在-8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 ~ 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80%,秋季干旱。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部分为黄壤或棕壤,少数为冲积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江南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和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该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主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该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
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土壤状况也适合茶树生长。西南茶区内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
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闽中南、台、粤中南、琼、桂南、滇南等范围内均属华南茶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华南茶区内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该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9~22摄氏度,最低月(1 月)平均气温为7~14摄氏度;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中台湾地区雨量特别充沛,年降水量常超过2000 毫米。茶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茶具的材质
茶具,按狭义的范围进行区分,主要指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饮茶用具。清香醇美的茶叶配上质优、雅致的茶具,更能衬托茶汁的汤色,保持浓郁的茶香。特别是精制的茶具,也是一种艺术品,既可沏茶品饮,又能使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给品茗论道增添无限的乐趣。
紫砂茶具及选购技巧
陶土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最初是粗糙的土陶,然后逐步演变为比较坚实的硬陶,再发展为表面敷釉的釉陶。宜兴古代制陶业颇为发达,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几何印纹硬陶。秦汉时期,已有釉陶的烧制。
紫砂陶器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崛起,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茶具,在明代非常流行。紫砂壶和一般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温度较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导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易破裂,如有必要,甚至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还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纯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节、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桃溪客语》说:“阳羡 即宜兴 瓷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名贵。明代文震享的《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如果选择普通陶土茶具,应注意看茶具内外是否全部上釉,全部上釉者为好。
再者不易选择釉色过于鲜亮的陶土茶具,因为凡色泽过于鲜艳的釉色均会加入金属氧化着色剂,长期泡茶饮用会有少量溶出进入人体,影响健康。
瓷器茶具及选购技巧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在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被瓷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