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近五十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世界五百强“敬业集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敬业集团系世界500强企业(第375位),于1984年初创,成立30余年。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白手起家创业至今,打造了千亿产量的钢铁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传奇的创业故事和管理经验。本书通过故事、哲理与漫画的形式,一滴水见太阳,生动地展现了企业的管理智慧和管理。可供企业管理者学习与借鉴。这是一本耐人寻味、蕴含管理哲学与智慧的图书,值得研读。是一部可读性较强的管理学著作。
|
關於作者: |
庄文静,多年从事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成长的报道工作,曾任《中外管理》杂志社资深记者、编辑,人力资源管理专栏、管理故事、职业人生等专栏主编,曾参与《王者的顿悟》《“中国造隐形冠军”的9个传奇》等图书的编著。多次深度报道海尔集团、鄂尔多斯集团、IBM、微软、西门子、中智集团、江淮汽车等企业;多次策划 “中外管理人力资源发展论坛”,该峰会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颇具影响力。
现任“中外管理传媒”资深撰稿人。
|
目錄:
|
1.初心: 我们从哪里来
002 你们批不批,我都要下海
004 把每分钱花在刀刃上
008 第二次创业,为什么选择做水杨酸
010 如何用6万元撬动400万元的项目
013 就是死活不租,别逼我
016??“新生儿”如何摆脱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命”
019 如何把电接到荒岭上
022 中国的事很多,我就负责水杨酸这件事
025 大钢的“创业实习”
028 集团上炼钢,我们怎么办
030 我李赶坡不会跑
032??“捡漏”收购英钢
035 敬业团队两周完成跨国“尽调”
038 敬业展览馆那一尊巍巍铜像:张永海
041??“棒槌”张永海临危受命柳暗花明
044?? 一个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
046 大病初愈张永海,2700公里寻货源
2.文化:干出来的灵魂
049 让张永海“死磕”出来的热电厂
051 老兵重伤之后
053 一日120公里骑行三赴县城——他赶什么
055 背起200斤的气囊,只为10块钱
058 从业务员到年轻的集团副总,靠什么
061 能养鱼的钢厂废水
064 奖金居然变成了基金
066 热血大约在冬季
068 文艺演出与烟囱冒烟
070 生死攸关的抢险
072 非典时期的“千人大聚餐”
074 敬业的文明“值班员”
076 做生意,必须分利必争
078 必须用家乡的,和不准用家乡的
087??“卖冰糕”买回来一个厂长专家
090 凭什么新员工挣得比我多
093 敬业每栋楼里都有“学海尔室”
095 一个月,从亏损100万到盈利近70万,怎么做到的
097 装卸队宿舍的变迁
100 关于高炉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02 如何生产出100%合格的产品
3.机制:不因人,为了人
081 自此,敬业再不打这类官司做企业
084 15万字的工作笔记
104 四个人干八个人的活,挣五个人的钱
106 品牌是敬业的生命线
108 为什么离职,为什么留不住,为什么没提拔?
110 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112 “吃干榨净”本地市场
115 不能改名
117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乌钢
120 敬业要让员工大小病都看得起
4.教练:一滴水见太阳
123 夜探烧结厂
125 登高探班天车岗
128 李赶坡暴雨抢险
130 两看员工公寓样板间
132 一封来信与一封复信
134 没事就想去坐坐的理发店
136 从门外汉到钢铁专家
139 刘军川和请辞员工的一次“单练”
141 厕所纸篓和面盆
143 敬业为什么要做爱国专题纪录片
145 有价值的十分钟
147 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门票
149 缥缈间温泉的“黑夜路”
151??“初中生”李慧明的劳动体验
154 给掺假的供货商“涨价”
156 酒店里的“实弹侦察”
158 没花一分钱去“买货”
160 钢铁营销:从批发到直销
163 “灾民讨债队”来了
165 华清池的“公交营销”
167 威力巨大的“投诉直通车”
169 天地24小时的“速度与激情”
171 夜里十点的每日第三场协调会
174 深入一线的“走动管理”
5.现场:管理的道场
192 让工资“动”起来
176 把办公室搬到施工现场
178 单点突破,打开销路
180 李银周是个“偏执狂”
183 李银周“一箭三雕”
185 质量要100%合格,差0.1%都不行
187 外聘师傅的“鱼钩”
189 门口来了一个不像客户的人
6.创新:再换一个角度
194 吞没利润的,仅仅是原料涨价
196 算好客户的账
198 崔建文搞技改:干毛巾都要拧出水
200 一个小改进征服了专业厂家
202 不能让“跑冒滴漏”吃掉利润
204 因陋就简的“轻创新”
206 如何杜绝铁路运输事故
208 吴诗桅的三次冲锋
210 客户为何乐于用敬业的合同模板
212 把有瑕疵的产品“追”回来
214 上一道工序要为下一道工序服务好
216 是客人,也是家人
218 一岗多能的皮带工
220??“千里走单骑”的技术员
223 曹晓光:开发缅甸市场人
225 李琼:好大的一笔生意啊
228 攻克“以貌取货”的韩国
231 曹喜军:我在英钢是怎样找问题的
234 开创市场先河的“两无经营”
237 刚性定价,绝不能贱卖产品
240 银行有我
7.命脉:市场在哪敬业在哪
243 敬业上了“黑名单”
245 钢坯上的资本运作
247 制造精品,而不仅是生产产品
249 3D打印:从0到拿到航天订单
251 北京新机场:从采购名录之外到供货80%的逆袭
253 文莱跨海大桥的独家供应商,是怎样炼成的
256 疯狂疫情下的英钢团队
258 跨国整合:拿什么应对“鸡同鸭讲”
|
內容試閱:
|
敬业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用故事昭示哲理,用哲理指导未来
2021年3月,第2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刚刚落幕,大会主办方中外管理传媒,就收到了来自敬业集团的邀请,希望有着30 年专业底蕴的中外管理传媒,为敬业集团出版系列图书。这本,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本《敬业的故事与哲理》。
敬业做成的,看懂就能学
当我们得知,已创业31年的敬业集团,是一家地处北方贫困老区,却从2015年起就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钢铁企业,而且刚刚在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依然成功收购了英国第二大钢铁企业英钢时,心中便充满了敬佩和好奇。
创自河北平山的敬业,居然在国有大户占尽优势、民营小厂林立散乱的钢铁产业中,仅用不到30年就脱颖而出,从一个只有100多人的小工厂,发展成为如今拥有31000名员工、营收规模2244.45亿元,下辖总部钢铁、乌兰浩特钢铁、英国钢铁、广东敬 业钢铁,以钢铁为主业,兼营钢材深加工、3D打印、国际贸易、旅游、酒店、地产的跨国集团——而且在2021年冲入当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75位)——这显然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对此,我们确实没有理由不敬佩和好奇。
素有“工业粮食”之称的钢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中国又是世界闻名的钢铁大国,目前产量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看得见的大机会,往往在大市场、大行业里。但在这里,钢铁,中国,河北,又早已是一片绞杀的红海。后来者“敬业”,一穷二白,立足未稳又经历数次大型危机的洗礼。诚如总部所在地的名称,平淡无奇,确实没有做大做强、后来居上的必然道理。
但是“不挂相”的敬业,偏偏还就成了。为什么?凭什么?
其实,更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是,早在敬业进军冶金钢铁业之前,就已经先人一步成为了一家水杨酸行业里的“中国隐形冠 军”,比工信部提出“专精特新”要早一年。而且同样是一穷二 白,同样是后来居上。为什么,又凭什么?
对于持续关注中国制造业,近十年更是一直在大力推进“中国造隐形冠军”事业的中外管理传媒来说,敬业集团作为一家从隐形冠军高速成长为显形冠军的优秀民营企业,其标杆意义,又远非一般“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所能比拟。
但,却又能学。
于是,敬业一路成长的故事与哲理,便呼之欲出了。
2021年初夏,中外管理传媒团队,来到河北平山的敬业集团, 与李赶坡董事长和团队上下结缘交心,深度交流。目的,是用一个30年专业管理媒体的视角与底蕴,来生动、扼要、深刻地总结和揭示敬业集团的成长路径与成功密码。
从0到2000亿,从光杆一人到全球500强,从罐头到钢铁,从隐形冠军到显形冠军,从九死一生到布局全球。这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成长的标杆案例。
35年的巨变沧桑,足以说清和验证很多治企为人的大道理。
“难”出来的敬业,“逼”出来的基因
“集团为什么起名叫敬业?”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生活在世上总要有一点精神支撑才行。无论干什么事,我都很用心、很卖力、很敬业。办了企业,我 希望员工也能敬业,就给企业取了这个名字。”以理想结果取名者多,而以过程状态取名者少。李赶坡一生朴实无华,但总能捕捉到要害。
事实上,企业追求目标的发心和方式,往往比制定目标本身, 更能经得起实践与时间的检验。
于是,在敬业30多年的故事中,敬业精神被展现得淋漓尽 致。而这种文化和影响力,长久以来就在组织内部形成了化学 反应,成为了企业根本的文化底蕴。也因此,敬业虽然做过不 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但初心与气质一直相同,于是结果也就 水到渠成。做企业可贵的从不是宏伟的目标,而是追求目标 的方式。
那些栽跟头的企业,往往是之前太顺,所以忘了初心,略了方式,只剩下了欲望。
在李赶坡白手起家的创业路上,可以说从没春风得意过,一直都是困难重重——从政策到资金、人才、技术、渠道,从选择 项目到开拓市场,从宏观环境到产业格局,一路都在起伏中成长,在困境中突破,在不断的瓶颈中凭借“打出去、冲上去”的虎狼精神,形成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虎狼军团,不断从无到有到多,从小到大到强。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既不是偶然遇见又不是必然出现,其偶然的出现,一定有着必然的道理。说清敬业,必然要先读懂李赶坡。
作为公社书记出身的创业者,又同时作为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和共和国的同龄人,决定了李赶坡不可能是一个利字当头的纯商人,而是一位心揣情怀、智慧盈利的实干型企业家。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他身上有着纯粹的企业家精神: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这些精神特质,在李赶坡身上,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企业家精神,都是起于个人。但企业家精神投映在管理上, 恰恰就是为了超越个人。
纵观敬业的故事,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一手抓文化,一手抓机制。在敬业集团身上,不难发现优秀的企业所普遍具有的三大特点。
首先,做造钟师,而不只是报时人。
管理学上有一个“造钟”的原理,就是指企业用文化与机制的精心设计,超越具体的个人,具体的产品,乃至具体的行业或时 代,从而实现组织的自我驱动、自我校正,乃至自我创造。企业不再依靠一位企业家来报时,而是要使“钟”能持续地自动运转。为此,在机制之上,就必须坚守自己的核心理念。我们可以看到, 敬业的“造钟师”李赶坡,始终坚持“致富员工,回报社会”“以贡献者为本”“做好产品是好的为客户服务”及“挑战极限,永远勇于创新”等等文化理念,为敬业奠定了坚实的地基。
其次,兼容并蓄的融合法。
敬业从初因地制宜建罐头厂,到根据市场需求重新战略位于化工厂,再到随着中国发展建设大潮进入钢铁产业,每一步发展都是为了把未来的路走宽。对于资源贫瘠的河北地方企业而言,敬业寻找、吸纳、融合各种外部资源——特别是外部专业人才的前半程“请进来”,到后半程反过来,开始同样寻找、抓住可以“为我所用”的一切海内进而海外的行业伙伴,加以并购与融合,实现资源优势的“走出去”,都离不开“兼容并蓄”这四个 字。夜郎自大,请不进来;固步自封,走不出去。从领头人到核心团队到业务末梢,敬业30多年都是在一次次的文化融合中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大,不是拼出来的,不是吞出来的,而是融出来的。
再次,做精主业,但不固守主业。
从敬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企业持续闪转腾挪的动态发展进程。而这个过程始终是在不断聚焦做精核心主业的基础上,顺势挖掘下一个更具发展前景的核心业务。从来不会停留, 但每一步都要踩稳。这就要审时度势。敬业总是能在国家战略和市场环境变化之时,迅速捕捉到行业和市场的增长点。而这源于敬业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使每个员工都追求“要成为业内专家”,进而使得企业可以不断洞悉产业和市场,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进而不断为企业找到第二条微笑曲线。
用20年讲好30年的故事
在30年里,中外管理传媒发现:会用讲故事来讲哲理的管理者,才是好领导。而中外管理已经为各界企业出版了20余本“管理故事与哲理”。两位中国企业联合会的名誉会长为本丛书亲笔题词。袁宝华的题词为:“企业家应学会用讲故事的办法向职工传递自己的经营理念,以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目的。”陈锦华的题词为:“故事中有理念,理念引导企业发展。”可以说,全国独一无二的“故事与哲理”集,已成为了中外管理传媒为全国优秀企业量身订造的又一张名片。
早在2003年,中外管理就开始做这项有趣又有用的事业。我们在20世纪就发现,故事是广泛的传播载体,而哲理是深刻的普世精髓,漫画又是生动的直观呈现。于是新世纪伊始,我们就采用故事 哲理 漫画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播管理 理念。我们的诉求,不仅仅在于让企业家学习其他企业的管理经验,更在于让自己学会掌握并运用这种管理方法,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创始会长、中外管理理事会会长袁宝华先生,在看到中外管理出版的《王者的顿悟》等几本“故事与哲理系列丛书”时说:“企业家应学会用讲故事的办法,向职工传递自己的经营理念,以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目标。”同时,中国企业联合会时任会长陈锦华先生,也为本系列丛书题词:“故事中有理念,书画中有文化”。随即,这种传播模式在当时中国企业界中秀的那一批代表中,迅速获得了认同。
2004年,应张瑞敏之邀,中外管理为创业20年的海尔集团, 出版了《海尔的故事与哲理》,深受读者称道,也是一本不是大部头而广为外界精读的海尔主题作品。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界的卓越管理实践者、企业思想家,他在深入思考后对这种故事结合哲理的形式非常认同:“提出经营理念不算困难,让人认同一个新理念才是困难的。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深入人心?靠的是讲故事,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故事,推广某个理念,讲故事是很好的方式。”
可见,以故事、哲理、漫画三结合的方式介绍一个企业的管理经验,是容易让人理解,便于传播的呈现模式。它尤其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书通过搜集整理31年来在敬业集团各级干部和员工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原汁原味地诠释敬业对经营的精彩实践,举一反三地归纳敬业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们的故事,正是敬业文化形象的体现。敬业企业的管理故事,既要能展现敬业“做什 么”的问题,创始人、干部和员工的故事、组织发展的故事,还要探究更为深层次的“为什么”的问题。终,这本书力求把“敬业敬人,忠诚奉献,创新创效,智慧实干”的敬业文化,通过109个生动的故事与109条精辟的哲理,加以彰显。
我们相信,优秀且长青企业的成长,总能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记得住,传得久。因为它有迹可循,有道可依。而只有能落地实现“真、实、信”的企业文化,才能产生可持续的传播与传承价值!
敬业切实做到了。相信这本小书,也做到了。
后,真诚感谢李赶坡董事长对我们编辑工作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对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组织工作的胡新海先生深表感谢,对为本书提供故事素材的全体干部员工表示感谢!
希望这本小书,可以一滴水见太阳,展现敬业集团独特的魅力与光彩。祝福敬业集团持续成长,基业长青!
庄文静 杨 光
2021年12月
哲理的故事
2001年,是我国实行“十五”计划的年,国家发行国债15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开发。一时间钢材需求旺盛,国内钢材产销量创历史记录,钢材价位较高,行业效益明显提高。
李赶坡立刻意识到,又一个使企业发展壮大的时机到来了,岂能错过?早在1999年5月13日,李赶坡就为上炼钢做准备,注册了钢铁公司:“没想到,只过了两年,便迎来钢铁市场的曙光。”
2001年6月的一天,李赶坡在化工集团上炼钢,我们怎么办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合伙人”厂三楼的办公室,召集副总们开会讨论上炼钢的事:“炼铁只是冶金行业中简单的低级加工,企业要寻求突破,只有上炼钢!”大家都一致同意。但是问题来了,企业面临的困难很多,像资金匮乏、工艺陌生、人才不足。为此,集团紧急招收了260名高中毕业生,并送往承钢进行学习。但面临大的困难,还是2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无法解决。当时,钢材市场的价格是今天涨50、明天涨100的飞涨,如果资金跟不上,影响了进度,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李赶坡把这一想法,通过《敬业报》向大家吹风,表达了集团要上马炼钢的决心,把敬业钢铁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并且,集团开
展了“集团上炼钢,我们怎么办”活动,希望发动全体员工的热情,让大家集资办大事。
2002年5月6日下午,在敬业炼钢厂施工现场,集团组织了300多名干部员工代表,参观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炼钢车间、4500m3/h的制氧站和11万伏变电站。参观完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他们眼中流露出惊诧和喜悦。在这些参观的代表面前,李赶坡坦诚地对大家说:“不上炼钢项目,集团可能面临死路一条。而集团上炼钢,全社会都在支持。我们每个人既是付出者,又是企业发展大的受益者……”
此后,参观代表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往员工中一传达,广大员工的士气立即高涨,想尽办法为炼钢集资。有些家里困难的员工,卖牛、卖猪、粜粮,还有人把供孩子上学、准备盖房子的钱都拿了出来。一时间,集资处排了长长的队,每一分钱都凝聚了员工们对敬业朴实的爱以及寄予的厚望。而集团也给员工开具了集资凭证,并约定了还款时间及利息等细节。终,1800多名敬业在职员工参与了集资,2000万的资金缺口终于补上了。
敬业炼钢的故事,就此开始。到19年后的2021年,敬业炼钢的产能已超千万吨,集团首次成为全球500强企业。
故事的哲理
很多时候,有可能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不是所谓的“天外贵人”,而是你的利益攸关方。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永远是企业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因此取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让员工都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伙人,其正能量往往都是惊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