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二元价值转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共3卷)

書城自編碼: 25292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沈民鸣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2033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3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756页/1715 千字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51.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HK$ 153.6
花路
《 花路 》

售價:HK$ 105.6
万亿指数
《 万亿指数 》

售價:HK$ 105.6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军事与外交(中外文明传承与交流研究书系) 》

售價:HK$ 93.6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缺席者的历史:以色列十个遗失的部落 》

售價:HK$ 93.6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

售價:HK$ 95.8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美索不达米亚神话 》

售價:HK$ 83.8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别害怕吵架:教孩子在冲突中学会正向沟通 》

售價:HK$ 58.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7.0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
+

HK$ 11.1
《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5新版) 》
內容簡介:
本书研究价值转形问题,具体考察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三部类价值转形,四部类价值转形,多部门价值转形,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等问题,建立相应的价值转形模型。提出多部门价值转形,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等。
在本书的考察中,不仅考虑流通过程,而且考虑生产过程。特别强调生产过程对流通过程的决定作用,特别强调再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这种分析方法,解决了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难题。
關於作者:
沈民鸣,男,汉族,1949年11月25日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学、投入产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主要论文和著作有《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论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论马克思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问题──基于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论价值转形中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百年价值转形研究》、《论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问题》、《马克思的例子:如何确定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数学分析》以及三卷本《价值转形》。
目錄
第一卷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
序 言3
第一篇 价值转形11
第一章 价值转形和二元价值转形问题的产生11
第一节 千百年的经济难题11
第二节 商品交换中具有等同性的可通约的实体11
第三节 劳动决定价值12
第四节 斯密对价值的探索13
第五节 李嘉图对价值的探索15
第六节 马克思的贡献16
第七节 马克思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18
第八节 剩余价值转移不能同时满足平均利润和再生产条件20
第九节 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不能说明剩余价值转移是如何实现的22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24
第十一节 资本流动与剩余价值转移中的矛盾24
第十二节 资本从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中的矛盾24
第十三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部类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等25
第十四节 地租、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转形的关系25
第十五节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对剩余价值和价值的探索26
第十六节 鲍特凯维兹对价值转形的探索26
第十七节 斯威齐对价值转形的探索30
第十八节 温特尼茨对价值转形的探索30
第十九节 米克对价值转形的探索32
第二十节 塞顿对价值转形的探索34
第二十一节 鲍特凯维兹等人的价值转形理论的缺陷35
第二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38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3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3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43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45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48
第六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在哪些系统之间成立49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51
第八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55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59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数例61
第十一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最基本的外生变量63
第十二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64
第十三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87
第十四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110
第十五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曲线的特点132
第十六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特点138
第十七节 各种主要变量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的特点148
第十八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关系169
第十九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基本变量的关系的数例172
第二十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之差与基本变量的关系的数例178
第二十一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各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偏离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的数例184
第二十二节 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之差与各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偏离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的数例189
第二十三节 为什么由价值决定生产价格193
第二十四节 在价值转形中必须考察再生产条件194
第二十五节 为什么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研究价值转形195
第二十六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是否成立195
第二十七节 价值转形是资本主义两大基本矛盾的反映196
第二十八节 价值转形中价值规律是否变化196
第二十九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97
第二篇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198
第三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198
第一节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198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198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200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206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210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215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215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18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224
第十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34
第十一节 第一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235
第十二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两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243
第十三节 本章结论252
第四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254
第一节 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254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254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256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264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269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274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275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78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293
第十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模型的解309
第十一节 第一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311
第十二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三部门价值转形的数例323
第十三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336
第十四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部门不是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337
第十五节 本章结论337
第二卷
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第三篇 二元价值转形5
第五章 二元价值转形与多元价值转形5
第一节 一元价值转形5
第二节 二元价值转形5
第三节 三元价值转形7
第四节 四元价值转形7
第五节 多元价值转形8
第六章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9
第一节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9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12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24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30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37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38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39
第九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42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43
第十一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51
第十二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68
第十三节 第一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72
第十四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83
第十五节 第三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94
第十六节 第四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105
第十七节 二元价值转形是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配总剩余价值117
第十八节 本章结论118
第七章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119
第一节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119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119
第三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122
第四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138
第五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145
第六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153
第七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154
第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中的“两个等于”问题155
第九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159
第十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160
第十一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178
第十二节 矩阵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04
第十三节 第一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09
第十四节 第二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25
第十五节 第三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41
第十六节 第四种情况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58
第十七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275
第十八节 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部门不是中等资本有机构成部门276
第十九节 本章结论277
第四篇 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278
第八章 二元价值转形与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的比较278
第一节 第三章第一种情况与第六章第一种情况的比较278
第二节 第三章第二种情况与第六章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的比较278
第三节 第四章第一种情况与第七章第一种情况的比较279
第四节 第四章第二种情况与第七章第二种情况、第三种情况、第四种情况的比较280
第五节 本章结论281
第九章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282
第一节 两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282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282
第三节 最差土地与中等土地282
第四节 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3
第五节 谷物价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5
第六节 两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6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6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7
第九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8
第十节 资本家最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89
第十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90
第十二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290
第十三节 各种变量与两部门租地面积比的关系的数例291
第十四节 各种变量与第一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308
第十五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325
第十六节 平均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土地等级的关系的数例342
第十七节 本章结论344
第十章 最差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对二元价值转形的影响346
第一节 各部门租用的土地由不同等级土地构成346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346
第三节 最差土地面积对总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谷物产量的影响346
第四节 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对单位面积土地的平均谷物产量的影响348
第五节 最差土地面积和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同时变化的情况349
第六节 利润率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0
第七节 谷物价格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0
第八节 两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1
第九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1
第十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1
第十一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2
第十二节 资本家最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2
第十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2
第十四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353
第十五节 影响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变化的因素353
第十六节 各种变量与第一部门租用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354
第十七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租用的最差土地面积的关系的数例372
第十八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租用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387
第十九节 平均利润率与最差土地面积、单位面积高等级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的数例405
第二十节 高等级土地的面积和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407
第二十一节 本章结论408
第十一章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411
第一节 三部门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411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411
第三节 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租用土地的等级412
第四节 利润率与各部门土地面积比例、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412
第五节 谷物价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的关系417
第六节 三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418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419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地租利润比与土地面积、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之间的关系420
第九节 资本家得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422
第十节 资本家最终得到的剩余价值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422
第十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423
第十二节 价值形式的地租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424
第十三节 各种变量与租地面积比的关系的数例425
第十四节 各种变量与第一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461
第十五节 各种变量与第二部门单位面积土地可能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480
第十六节 各种变量与第三部门单位面积土地的谷物产量比的关系的数例498
第十七节 平均利润率与土地面积、土地等级的关系的数例516
第十八节 本章结论519
第三卷
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
第五篇 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5
第十二章 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条件下的农产品价格、级差地租和利润5
第一节 马克思的观点5
第二节 恩格斯的观点6
第三节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8
第四节 马克思分析方法的优点13
第五节 马克思分析方法的缺点14
第六节 恩格斯的分析方法15
第七节 恩格斯分析方法的优点19
第八节 恩格斯分析方法的缺点21
第九节 级差地租形成的历史过程23
第十节 在某一等级土地上生产增加的谷物是抽象的结果28
第十一节 在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条件下,马克思为什么假设单位面积最差土地投入的资本较少,单位面积其他各级土地投入的资本相同28
第十二节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最差土地如何实现级差地租30
第十三节 按照恩格斯的分析方法最差土地如何实现级差地租35
第十四节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与恩格斯的分析方法的比较40
第十五节 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特殊的扩大再生产41
第六篇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43
第十三章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43
第一节 级差地租第一形式和级差地租第二形式43
第二节 生产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44
第三节 马克思决定农产品价格和各级土地级差地租的方式44
第四节 用谷物代表农产品45
第五节 第二部门的谷物产量增长率为第二部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的阶跃函数的情况45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对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影响48
第七节 从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到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转变方式49
第八节 劳动的增长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的增长49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50
第十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53
第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69
第十二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75
第十三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82
第十四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84
第十五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84
第十六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87
第十七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88
第十八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96
第十九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115
第二十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119
第二十一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级差地租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130
第二十二节 农产品产量增长与资本增长的关系130
第二十三节 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与利润降低131
第二十四节 谷物产量增长是资本增长的函数132
第二十五节 连续投资对谷物产量的影响133
第二十六节 在其他各级土地上增加投资满足谷物需求的情况133
第二十七节 租用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资本家为什么增加资本136
第二十八节 本章结论138
第十四章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140
第一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考察的变量140
第二节 阶跃过程与谷物产量连续增长过程141
第三节 假设条件、符号规定和价值转形模型141
第四节 生产中耗费的劳动的增长是谷物产量增长的真正原因142
第五节 第二部门平均谷物产量、B级土地增加的谷物产量与增加资本的关系143
第六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增加的谷物产量、劳动增长率的关系145
第七节 剩余价值中属于资本家的比例、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47
第八节 边际谷物价格、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0
第九节 单位面积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1
第十节 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1
第十一节 边际产品成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2
第十二节 资本、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3
第十三节 剩余价值、利润、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5
第十四节 地租、增加的谷物产量、资本增长率的关系157
第十五节 阶跃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160
第十六节 价值形式的资本连续增长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163
第十七节 阶跃过程和阶跃之后谷物产量增长过程的对比199
第十八节 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的矛盾、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202
第十九节 谷物生产率阶跃降低的本质202
第二十节 本章结论204
第七篇 谷物生产率渐变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206
第十五章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206
第一节 土地的谷物劳动生产率与谷物资本生产率206
第二节 劳动、资本、谷物产量、谷物生产率的关系207
第三节 第二部门谷物劳动生产率线性下降的情况209
第四节 谷物生产率凹函数形式下降的情况213
第五节 第二部门谷物生产率凸函数形式下降的情况215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假设条件与符号规定217
第七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220
第八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235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241
第十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是辩证关系248
第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与一元价值转形的关系是辩证关系249
第十二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250
第十三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和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的概念发生变化253
第十四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53
第十五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264
第十六节 矩阵形式的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模型的解281
第十七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线性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85
第十八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倒数函数或双曲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296
第十九节 谷物生产率为资本的单调递减的抛物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的数例307
第二十节 资本有机构成和级差地租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319
第二十一节 谷物生产率、谷物价格、最差土地的级差地租、剩余价值分配、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321
第二十二节 在其他各级土地上增加投资满足需求的情况324
第二十三节 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利润的变化325
第二十四节 本章结论328
第十六章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的关系330
第一节 谷物生产率渐变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考察的变量330
第二节 假设条件、符号规定和价值转形模型331
第三节 第二部门平均谷物产量、B级土地增加的谷物产量与增加的劳动的关系332
第四节 谷物生产率线性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335
第五节 谷物生产率线性降低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369
第六节 谷物生产率凹函数形式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369
第七节 谷物生产率是资本的单调递减的倒数函数或双曲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405
第八节 谷物生产率凸函数形式下降条件下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之间关系的数例406
第九节 谷物生产率是资本单调递减的抛物线形式的二次函数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关系的特点448
第十节 各种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对剩余价值分配影响的差别448br
內容試閱
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天才地提出,两种不同商品进行比较,必须具有等同性和可通约性。然而,他不仅没有说明,这种具有等同性的可通约的实体是什么,反而错误地认为,两种不同商品没有等同性,无法互相比较,也不能互相交换。显然,他的观点与商品交换普遍存在的事实不符。为了解释商品交换,他又错误地认为,货币能够成为可通约的量。但是,他没有认识到,金属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任何一种商品与金属货币交换,还是两种不同商品交换,仍然需要寻找具有等同性和可通约性的实体。
直到两千年后,配第才发现,不同商品中具有等同性和可通约性的实体,是一般人类劳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起来后,商品不再按照其中包含的劳动量进行交换,而是按照价格进行交换。价格的理论形态是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如何决定?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是否能够决定生产价格?资本的本性要求,同等数量的资本应该得到同等数量的利润。但是,平均利润如何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实现?平均利润率如何确定?这些问题困扰了经济学界几百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了解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律,人类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就难以确定。
资产阶级最优秀的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解决这个重大问题。斯密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倒向庸俗的要素价值论或生产费用论。李嘉图由于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导致他的学派解体。
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不仅彻底解决了剩余价值的产生与等价交换规律的矛盾,而且初步解决了通过价值决定生产价格的问题。他发现,剩余价值决定利润,商品的价值决定生产价格,进而决定价格。不同部类或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影响剩余价值分配,也就是影响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他已经意识到,资本和生产成本应该由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但是,他没有来得及回答如何实现这种转变。
这个问题就是价值转形。
在马克思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以鲍特凯维兹为代表的许多经济学家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他们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方程的形式完全相同,都是非线性方程。由于未知的内生变量的数量比独立方程数量多一个,需要增加一个方程或约束条件,才能得到唯一解。他们提出的各种价值转形模型的区别,就在于这个方程或约束条件不同。米克把这个方程或约束条件称为“不变性假设”,并且认为各种不同的“不变性假设”同样好,相应地,各种不同的价值转形模型同样好。如果各种互相对立的假设条件同样好,与各种假设条件对应的不同的价值转形模型也同样好,那么,价值转形的科学性就成了问题。
马克思提出:“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两个等于”中,至多只有一个成立,不能同时成立。并据此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不正确。他们没有认识到,“两个等于”包含的光辉思想,正是解决价值转形的关键。核心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两个等于”。
以鲍特凯维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无法正确地解决价值转形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流通过程,忽视生产过程对流通过程的决定作用。
资本或生产成本由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的问题,既是如何同时实现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的问题,也是如何分配剩余价值的问题。这里证明,无法同时实现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但是,可以同时实现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价值转形不但要实现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而且要实现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不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劳动满足再生产条件,而且流通过程中与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相关的生产价格,也满足再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劳动满足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流通过程中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满足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
物理学家对物质构成进行研究,发现所有物质和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并且发现了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他们通过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解释原子的运动规律;通过最简单的氢原子的运动规律,解释其他更复杂原子的运动规律;通过原子的运动规律,解释分子的运动规律;通过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解释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家的分析方法完全相同,特别是与物理学家的分析方法完全相同。
为了考察什么因素决定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交换比例,在研究阶段,他在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排除了各种次要影响因素,抽象出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并进一步抽象出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决定各种不同商品交换比例的最基本的因素。资本和土地是生产条件,但是不创造价值。
在叙述阶段,他在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从研究最简单的商品和货币关系开始,在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发现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在剩余价值和价值的基础上,解释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在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础上,解释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在产业资本的基础上,考察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进而考察虚拟资本;在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上,解释借贷资本的利息和利息率;他通过最本质的价值,逐步解释接近现象的市场价格以及其他经济范畴。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的,是通过流通过程分配的。生产决定流通。因此,剩余价值生产决定剩余价值分配。
在研究阶段,从各种因素中抽象出劳动这个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是对影响商品交换关系的次要因素的否定。在叙述阶段,逐一加入研究过程中抽象掉的各种次要因素,通过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价值规律,说明具体的和复杂的经济现象,是对片面性的否定,是对第一次否定的再次否定。因此,马克思的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家的分析方法都是辩证法。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劳动,并且只有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土地以及生产和流通中的其他因素,虽然都不创造价值,但是影响使用价值的生产,也影响剩余价值分配。
马克思用产业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解释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就不能再用农产品价格、地租、土地价格解释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否则就是循环定义或循环推论。但是,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中,不仅资本影响剩余价值分配,而且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也影响剩余价值分配。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决定了土地所有者必须得到地租,农业资本家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必然改变工业生产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的生产价格。农产品不仅作为原材料构成工业生产资料的一部分,而且作为生活消费资料构成工人生活资料的一部分。因此,农产品价格不仅影响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形式的不变资本,而且影响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形式的可变资本。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生活消费也离不开农产品。农产品价格与决定地租的方式有关,与谷物生产率的变化形式有关,也与增加谷物产量的方式有关。最差土地是否有级差地租,超过一定产量后谷物生产率是线性下降还是非线性下降,某一级土地单独增加谷物产量还是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这些因素都与农产品价格有关。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工人生活离不开住房,住房离不开土地。未经改良的土地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不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地租和土地价格不影响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不影响价值形式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从而不影响产品价值,但是,影响生产价格形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影响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从而影响每个部门产品的生产价格,也就是影响剩余价值分配。
当然,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同样构成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形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一部分。当工业产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时,成本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利润、利润率变化,生产价格再变化,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从现象看,地租是资本家对土地所有者的贡赋。从本质看,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剩余价值,利润是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利润和地租的关系,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总剩余价值的生产关系。
如果只考虑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那么,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称为一元价值转形,简称价值转形。如果不仅考虑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而且考虑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那么,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称为二元价值转形。如果再考虑其他影响剩余价值分配的因素,那么,相应的由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就是多元价值转形。
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所有权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是如何由价值决定生产价格、利润和地租,进而决定价格和其他各种经济范畴。在考察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和考虑农产品生产的价值转形的基础上,考察二元价值转形。
这里考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用于工业的土地的等级,按照用于农业的土地的等级确定。对于租用土地较多的一般制造业来说,这种假设基本成立。但是,对于与地理位置关系密切的商业或房地产业来说,这种假设就不成立了。如果按照地理位置决定工业生产部门租用土地的等级,那么,地租将大大提高,总剩余价值中土地所有者分配到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资本家分配到的比例将降低。当然,二元价值转形模型将变得更加复杂。
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土地可以买卖。在资本家看来,他购买的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可以看做一种“资本”。但是,这种资本并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虚拟资本,是资本化的地租,与资本家的其他资本不同。其他资本,是在资本家手中“积累起来的过去劳动” ,是工人的过去劳动的凝结,是物化劳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用于交换工人劳动力的生活资料。虽然在资本家看来,没有改良的土地具有资本的形式,但是,这种土地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没有价值。土地“资本”和地租仅仅体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农产品价格,不仅反映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且反映资本所有权的影响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的影响。
在资本家购买到土地,部分地成为土地所有者的同时,土地所有者获得货币资本,部分地成为资本家。在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买卖土地,既不影响资本总量,也不影响土地总量和土地等级,只是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互易角色,因此,并不影响二元价值转形。
资本主义地租中有一种形式是垄断地租。农产品价格也有垄断农产品价格。垄断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的分析更加复杂。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对二元价值转形进行考察。对垄断条件下的价值转形的分析,将在后续著作中详细考察。
二元价值转形不仅与部门的划分方式有关,而且与租用土地面积、租用土地等级、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决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有关。在一种部门划分方式、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决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条件下成立的规律,在其他部门划分方式、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决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条件下不一定成立。在一元价值转形中成立的规律,在二元价值转形中不一定成立。
因此,在各种部门划分方式、各种谷物价格决定方式和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条件下,二元价值转形是否能够实现,如何实现,具有什么特征,都必须单独考察或单独证明。本书各章的分析步骤基本相同。这样,文字重复难以避免。不过,由于部门划分方式不同、谷物价格决定方式不同、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不同,各种二元价值转形的特征不同,即使不同章节中的文字、符号和公式完全相同,其涵义和内容也不一定相同。在各种部门划分方式条件下,在各种谷物价格决定方式条件下,在谷物生产率不同变化形式条件下,在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条件下,在考虑绝对地租的条件下,所有假设条件必须重新规定,所有符号必须重新定义,所有二元价值转形关系必须重新分析。我相信,学术界对于这种不可避免的文字重复能够理解。
决定利润和地租,也就是决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比例的关键因素,是平均利润率。决定平均利润率的关键因素,是谷物价格。决定谷物价格的关键因素,是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
马克思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假设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条件下的生产费用,来确定谷物价格。另一种方式,是假设各级土地的谷物生产率都降低,某级土地(例如B级土地)的边际谷物生产率高于其他各级土地的边际谷物生产率,但是低于最差土地的谷物生产率,增加的谷物由这级土地生产,因为这级土地最后投入的资本必须得到平均利润,所以,这级土地的边际谷物生产率或边际生产费用决定谷物价格。由谷物价格确定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按照马克思的这种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
恩格斯提出了一种与马克思的方式不同的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他假设,各级土地的谷物生产率都降低,在某级土地上增加谷物产量的生产率高于其他各级土地的谷物生产率,但是低于最差土地的谷物生产率,增加的谷物由这级土地生产,这级土地的级差地租不变,由这级土地的级差地租和平均生产费用共同确定谷物价格。由谷物价格确定其他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按照恩格斯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最差土地也有级差地租。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是错误的。但是事实上,马克思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并不是错误的,只是与恩格斯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不同。马克思的方式和恩格斯的方式,是确定谷物价格的两种不同方式或不同思路。
马克思的方式是,由资本家最后投入B级土地的资本获得平均利润,决定谷物价格。恩格斯的方式是,由B级土地的级差地租不变条件下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决定谷物价格。
按照马克思的方式,谷物价格提高后,B级土地不仅有第一种形式的级差地租,而且有第二种形式的级差地租。按照恩格斯方式,谷物价格提高后,B级土地只有第一种形式的级差地租,没有第二种形式的级差地租。
按照马克思的方式决定的谷物价格,与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有关。按照恩格斯的方式决定的谷物价格,与谷物生产率变化形式无关。
如果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资本增量和谷物产量增量趋向于零,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很多重要变量不连续变化,或阶跃变化。恩格斯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各种变量都连续变化。
马克思方式的优点是,随着谷物价格提高,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都提高,最后投入的资本能得到平均利润。马克思方式的缺点是,绝大部分重要变量不连续变化。
恩格斯方式的优点是,随着谷物价格提高,所有变量都连续变化。恩格斯方式的缺点是,不增加谷物产量的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都提高,增加谷物产量的土地的级差地租反而不提高,并且最后增加的那部分资本不一定能得到平均利润。
随着投入资本增加,谷物产量增加,各级土地的谷物生产率都连续降低,各级土地的边际谷物生产率相同,增加的谷物只能由各级土地共同生产。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既保留了马克思方式和恩格斯方式的优点,又克服了马克思方式和恩格斯方式的缺点。
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只能决定租用任何土地必须交纳地租,却不能决定绝对地租应该是多少。
如何确定绝对地租,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难题。
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是确定绝对地租的一种途径。由低等级用途土地的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决定高等级用途土地的绝对地租,是确定绝对地租的另一种途径。虽然这种方式只是将确定耕地的绝对地租,转化为确定牧场的绝对地租,并没有解决确定各种用途土地的绝对地租的问题,但是,由于低等级用途土地的级差地租,远低于高等级用途土地的绝对地租,因此,可以只考虑有限的几种低等级用途土地的级差地租,其余更低等级用途的土地级差地租或绝对地租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土地只能用于工业和谷物生产,那么,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可以确定耕地的绝对地租。如果土地除了用于工业和谷物生产,还可以用做牧场,或有其他更低等级用途,那么,类似地,各级土地共同增加畜产品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可以确定牧场的绝对地租。同理,采用与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类似的方式,也可以确定其他更低等级用途的土地的绝对地租。绝对地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样确定的绝对地租,只是绝对地租的下限,不是上限。
通过对二元价值转形的考察,得到并证明了一系列令人感兴趣的结论。很多结论与经济学家的常识和传统观念不一致。有的问题是经济学家从未研究过的。
例如,二元价值转形中,总剩余价值不能由资本家独占,要在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之间分配。决定剩余价值分配的基本准则是,资本家投入的每一部分资本都能得到平均利润,并且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其余的剩余价值全部转化为地租。
在二元价值转形中,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还是低于价值,不仅受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而且受级差地租的影响。当级差地租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超过资本有机构成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影响时,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生产价格,可以低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生产价格,可以高于价值。
导致谷物产量增长的因素,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的增加,而不是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的增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雇佣劳动生产。如果剥削率确定,价值形式的资本决定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在这个意义上,谷物产量增长可以看做价值形式的资本增长的结果。但是,谷物产量增长,不是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增长的结果。谷物产量是在生产过程中增长的,不是在流通过程中增长的。谷物产量只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有关,与流通过程中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如何分配剩余价值无关。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不仅与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有关,而且与流通过程中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分配剩余价值有关。
如果没有更多可供出租的土地,随着对谷物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增加的需求,只能在现有土地上增加投资,谷物生产率下降,谷物价格提高,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因此,资本家在总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得到的份额不断减少,土地所有者在总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得到的份额不断增加,除非出现新技术导致谷物生产率普遍提高。
在马克思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不仅在谷物生产率阶跃降低条件下,而且在谷物生产率连续降低条件下,大多数变量阶跃变化。无论谷物生产率连续线性降低,连续凹函数形式降低,还是连续凸函数形式降低,各种与剩余价值分配有关的变量都阶跃变化。无论谷物生产率如何变化,按照马克思方式决定谷物价格,最后增加的资本都能得到平均利润。
在恩格斯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由于谷物价格提高,除了B级土地以外的其他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资本家在总剩余价值中得到的份额减少,土地所有者在总剩余价值中得到的份额增加。但是,按照恩格斯方式与按照马克思方式相比,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谷物价格提高幅度比较小,平均利润率降低幅度比较小。虽然资本家在总剩余价值中占的份额也减少,但是,减少的比例低一些。
在哪级土地上生产增加的谷物更便宜,增加的资本就会投入这一等级的土地。但是,按照恩格斯确定谷物价格的方式,如果在最差的A级土地上追加资本生产更多谷物,最差的土地仍然没有级差地租。
令人感兴趣的是,第一部门在增加资本和增加劳动的过程中,工业产品的生产率并没有降低,但是,由于第二部门在增加资本和增加劳动的过程中,谷物生产率降低,第一部门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却要降低。与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的情况相比,按照恩格斯方式,最差土地有了级差地租之后,两部门的资本都增加了,除了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资本家以外,其他资本家得到的利润却减少了。增产谷物产量的第二部门B级土地的级差地租没有增加,其他没有增加谷物产量的各级土地的级差地租却都增加了。这表明,在恩格斯方式的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是矛盾的,资本家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土地所有者之间也存在利益矛盾。
产业资本家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方面减少土地面积的占用,另一方面降低使用土地的等级。农业生产部门资本家得到的利润与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之间的关系,不仅与谷物生产率有关,而且与一个自然因素有关,即单位面积中等土地的农产品产量与单位面积最差土地的农产品产量之比。这个自然因素,不仅影响农业生产部门资本家得到的利润,而且通过利润平均化还影响工业生产部门资本家得到的利润。这个问题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从未意识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元价值转形中,也就是在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共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过程中,工业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通过减少占用土地面积和降低使用土地的等级而增加的利润,不是归第一部门资本家单独占有,而是通过利润平均化与各部门资本家分享。当一个部门的资本家由于租用更大面积的土地,或者租用更高等级的土地,而多缴纳地租时,这个部门的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减少。同时,通过各部门多得到的剩余价值,转嫁给其他部门的资本家。也就是说,租用土地的面积和等级都没有发生变化的资本家,只有少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才能与多缴纳地租的资本家实现平均利润。
令人感兴趣的是,当一个部门租用土地面积增加,或租用土地等级提高,多缴纳级差地租时,向这个部门提供土地的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增加,向其他部门提供土地的土地所有者占有的剩余价值和各部门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都减少。按照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常识,当一个部门的地租增加或减少时,这个部门的资本家的利润减少或增加。二者的收益反向变化。本书证明,在某些情况下,结果正好相反。这是利润平均化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在地租问题上,资本家有共同利益,但是,向不同部门出租土地的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是对立的。
令人特别感兴趣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两部门的价值生产价格转换系数同向变化。第一部门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反向变化。第二部门被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和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反向变化。第一部门价值形式的地租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反向变化。第二部门价值形式的地租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地租反向变化。在有些情况下,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变化方向,不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这是二元价值转形中非常重要的结果。绝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种情况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
这里证明,在二元价值转形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限制了能够利用的最差土地的等级。只有不以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的新生产方式,才能够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这里证明,即使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因素仍然影响剩余价值分配,利润仍然偏离剩余价值,生产价格仍然偏离价值,仍然需要进行二元价值转形。在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的部门中,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定是中等构成。该部门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不一定等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这个结论与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因此,是令人特别感兴趣的。
在最差土地有级差地租的二元价值转形中,以及在各级土地共同增加谷物产量的二元价值转形中,由于土地条件限制导致的谷物劳动生产率递减,涉及对谷物的需求的改变,影响谷物的劳动生产率,影响谷物的价值,影响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影响剩余价值分配。在工业生产中,同样存在受到资源条件约束和环境条件约束影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这样,就不仅将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而且将对产品的需求,纳入了考察的范围。
这里考察的需求的影响,不像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和新古典经济学那样,用需求方对产品的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决定产品价值,而是为了满足需求的增加,增加生产中的劳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增加,影响单位产品的价值,影响价值转形。因为在考虑需求影响的条件下,仍然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所以,这种考察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而不是像庸俗经济学那样,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甚至建立在多元论的基础上。
由于价值转形必须考虑再生产条件,这里考察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能够满足的需求。个别消费者的需求和全部消费者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生活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产品都能够实现。这里证明任何需求都来自工人的活劳动,不是来自必要劳动,就是来自剩余劳动。
二元价值转形不是在考虑资本因素后,简单地再多考虑一个土地因素,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投入不同等级土地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并且各级土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边际资本谷物生产率相等,那么,各级土地的价值形式的边际资本谷物生产率不相等。各级土地的生产价格形式的边际资本谷物生产率相等,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各级土地的价值形式的边际资本谷物生产率相等,就是用最少的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谷物,符合人类的生产目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人类的生产目的不一致。这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历史暂时性。
通过本书我要证明,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同时考虑劳动、资本和土地三个因素的条件下,能够实现价值转形,能够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从而确定平均利润率,并同时实现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和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进而解释所有经济变量。
由于得到的结论或证明的令人感兴趣的结论很多,无法一一列举。
我相信这些结论,特别是那些与经济学家的传统观念不一致的结论,有助于追求真理的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价值转形和二元价值转形,更深刻地认识劳动价值论和客观经济规律。在利用在经济规律的过程中,实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服务的目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