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書城自編碼: 25954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陈晓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30021508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7-30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84页/466 千字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4.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HK$ 47.8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HK$ 67.2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HK$ 106.8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HK$ 82.8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HK$ 14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7.0
《 材料与注释 》
+

HK$ 101.8
《 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
+

HK$ 70.3
《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
+

HK$ 66.6
《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
+

HK$ 88.8
《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增订版) 》
+

HK$ 182.9
《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 》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从现代性的角度切入中国先锋文学乃至新时期文学,从理论源头和创作实践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了独到的梳理。本书是国内最早系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也是最早探讨了如今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几乎成为常识的后现代性问题,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多年来,它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引起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
關於作者: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1977级),后读研究生,其间从事过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多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著有《表意的焦虑》等10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200多篇,2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文学评论家奖项。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荷兰、德国等地的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做研究和访问讲学。1992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等辞典。
目錄
导言历史转型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一、多元的时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规约
二、趋同与变异:中国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前提条件
三、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上篇叙事革命:话语与风格
第一章冒险的迁徙:先锋小说的叙事转换
一、终极性失落:消解深度模式
二、文学的萎缩:创作向写作退化
三、裸露的事实:叙述向故事转化
四、广阔的瞬间:故事向感觉敞开
五、暂时的平面:感觉向语言还原
第二章临界叙述:先锋小说的语言经验
一、临界感觉的发生与语言的内在机制
二、临界感觉与叙述的双向循环
三、临界感觉与叙述情境
四、临界状态与世界的无边存在
第三章多形的话语:先锋小说的叙事变奏
一、开放的时间:叙述与故事的二元协奏
二、开放的感觉:现实与幻觉的双向转换
三、开放的文本:互为文本的多重变奏
第四章空缺与重复: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不在之在:故事中的空缺
二、在空缺的边界:作为补充的描写情境
三、重复:存在的迷失
四、空缺的哲学与文化阐释
第五章过剩与匮乏:先锋小说的抒情风格
一、抒情风格的两种规定:历史意识与话语意识
二、语言的过剩:抒情性句式
三、错位的情境:无望的抒情或反讽意味
四、匮乏与补充:语言的乌托邦
中篇精神变异:寓言与逃逸
第六章破裂与见证:新情感的变迁或危机
一、新情感的蔓延:一个伸展的主题
二、浮出海面:生活破裂的见证
三、“非升华”:“幸福承诺”的破灭
第七章超越与认同:后现代主义意识
一、冷漠的叙述:苦难意识的残酷化
二、错位的游戏:孤独感的娱乐化
三、反抗与认同:荒诞感的诗性化
四、虚假的深度:神秘感的轻化
第八章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
一、语言的暴力:叙事的能指化
二、多重文本:追寻话语之流
三、主体的失落:后现代的话语特征
第九章穿过时间的迷津:在历史之外叙述
一、历史之外的迷津:叙述时间的绝对性
二、对家园的逃亡:没有终结的生存论游戏
三、假想的皈依:回到现实之中的精神祈祷
第十章幻想与逃亡:永无归期的自我流放
一、新时期的想象关系:自我的确认与放大
二、镜像的解体:自我的角色化或符号化
三、胜过“父法”:逃亡与超越
四、后个人主义时代:自虐与自恋的怪圈
下篇文化象征:断裂与更新
第十一章历史的颓败:后悲剧时代的寓言
一、颓败的故事:历史性、家族与往事
二、颓败的历史死结:性与原罪
三、颓败的话语情境:对话与解构
四、后悲剧时代:历史颓败的寓言
第十二章无望的救赎:从形式到历史
一、现实的尽头:写作与文化救赎
二、在历史的边缘:讲述与寓言
三、救赎与皈依:复古的共同记忆
四、无望的救赎与最低限度的承诺
第十三章欲望化叙事:历史修辞学的变形记
一、“人”的退场:从爱情到本能
二、背景的虚化:没有内在性的历史现场
三、情爱的表象化:欲望化的叙事法则
四、越过界线:女性叙事的后道德状况
五、欲望化的象征:历史修辞学
第十四章后当代传奇:仿真的审美能动性
一、从现实到虚构:现实潜文本的位移
二、仿真的时代:现实的复活与审美能动性
三、仿真的实质:现实的审美化及超越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命运与性格:晚生代的现代性策略
一、先锋之后:晚生代的突围
二、极端力量:“命运意识”
三、极限状态:性格的极限
四、视点的阴谋:略微的荒诞感
五、有限的超越性:审美的现代性情结
第十六章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号秩序
一、尖硬的断裂:异类的自我界定与符号资本
二、本质性写作:有限的革命
三、异类的符号谱系:时尚前卫与亚文化写作
四、暧昧的可选择性:后革命时代的备忘录
结语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
附录一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
一、期望超越:“先锋派”出现的历史条件
二、艰难跋涉:“先锋派”的历史轨迹
三、有限形式: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附录二先锋派之后:90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
一、先锋性的退化与文学转型的历史语境
二、90年代面对“现在”的文学叙事及其美学局限
三、重建文学叙事的“认识论图式”
附录三中国先锋小说主要代表作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二、外文部分
內容試閱
勉强的记忆:“文革后”的历史叙事或先锋派的文化规定性
在讨论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出现后现代主义倾向时,有必要把这一问题置放在文学艺术自身的历史实践中来理解,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后现代性因素,可以被看做是泛文化的文明情境的产物,但是,这些“泛文化”条件是全部投射、渗透、凝聚在文学艺术自身的具体实践的每一个推论环节才起作用。因此,回到事物本身,也就是把这些“泛文化”因素融合到文学艺术的实际历史过程中去理解。这当然不是去重新编织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是去清理历史推论的那些变动、错位和误置的关系。
“文革后”的中国文学被称之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这种表述不仅确立着一个反“文革”的政治态度和文化立场,同时意味着一种历史叙事:“文革”被宣告为一个已经过去的、结束的、死去的时代;而一个伟大的“新时期”业已诞生。显然,“新时期”是一次自我命名,因为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怎么能证明它是“新”的呢?这个“新”仅仅建立在对“文革”的断然否定的基础上就足矣。事实上,“新时期”文学正是由对“文革”的批判否定确立其基本命题:“文学是人学”。“新时期”文学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急先锋,全力书写“文革”时期极“左”路线对人们的肉体折磨和精神迫害。反观那充满血泪的、叫人心碎的命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大写的人”迅速推到历史主潮位置,则是理所当然。
从对“文革”的批判中获得“人”的历史起源的依据之后,文学急于在现实性上对“人”加以书写,因此,关于“文革”的故事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经讲完,现在则要讲述“新时期”的故事。“大写的人”随之在现实的理想主义镜像中放大,在各种关于“人”的话语中获得不断增殖的现实意义。80年代中期,文学几乎忘却了“文革”,当时盛行的两股思潮,其一是“现代派”,其二是“寻根派”。前者不用说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大陆的直接呼应;而后者却试图去寻找现代化压力之下中国民族的精神文化源流。然而“寻根派”却不过生动地证明了文化之根已经断裂。“寻根派”作为知青群体,它们本来就没有沟通传统渊源的“文化记忆”,他们把个人记忆勉强放大为时代的、民族的历史记忆。上山下乡经历过的那些偏远山乡的异域风情、人伦习俗、神怪传说,原本不过是作为回忆个人失意的青春岁月的背景,现在从个人的故事中剥离出来,成为“民族的故事”,成为民族的生存之根。知青群体没有“文化记忆”,只有“文革记忆”,因此,“寻根”能够寻到的依然只能是(也必然是)“文革”那段历史,企图从中发掘出民族传统的“文化之根”显然是一次记忆错位。相反,“反传统”的口号则不胫而走,大多数人看来,传统不过是些固弊陋习,人们渴望远离传统,向往“蔚蓝色”的文明。
关于“人”的现实性故事遗忘了它的历史前提——“文革”之后,它在“新时期”意识形态推论中起着基础性的构成作用。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主体产生多元分化,出现主导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民间意识形态多元格局。而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实践功能严重弱化,文学丧失“轰动效应”不过是个不太严重的后果而已。文学不再有现实性的故事可讲,“大写的人”也就不再有现实实践的意义,文学面临深刻的危机并不仅仅在于它被商品经济的洪流冲击到社会的角落,更严重之处在于,文学突然丧失了现实性。它本来就没有历史,现在又丧失了现实话语,它置身于一个空荡荡的荒野之中,除了自言自语,除了沉湎于个人的回忆或幻想,除了讲述一些没有历史,也没有现实内容的故事,它还能有其他什么作为呢?
“文革记忆”给予“大写的人”提示了历史起源之后,在“新时期”讲述的现实故事中被遗忘了,现在“新时期”的神话也已枯竭,封存于现实想象关系之下的“记忆”又要恢复,当然,它是以非常隐秘的和奇怪的形式来显灵。1986—1987年,马原、洪峰、残雪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提示了过渡时期的经验。他们讲述的故事不再具有意识形态的实践意义,然而,却预示了现实性的转折。文学创作变成个人化的写作经验,变成方法论的游戏和纯粹的幻想经历。马原对“新时期”文学规范断然拒绝的反叛姿态,洪峰胆大妄为的“渎神”行径,残雪那自行其是的幻想经验,所有这些都远离现实也远离历史传统。这一次的文学叛乱,既是一次“无记忆”的自我书写,也是一次“文革记忆”的抽象复苏,与其把这场叛乱视为对西方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例如博尔赫斯)的模仿,不如看成是对“文革”那种历史欲望和想象的简要重温。
我们称之的“先锋派”的那个创作群落(他们主要包括: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叶兆言、北村等),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步入文坛的,他们不仅面对着“卡理斯玛”解体的文明情境,而且面对着“新时期”危机的文学史前提——这就是他们无法拒绝的历史和现实。与其说他们从这个历史前提找到新的起点,不如说他们承受了这个“前提”的全部压力而仓皇逃亡。他们与这道前提的关系天然地是对抗的、背离的,他们注定了是“新时期”的叛臣贰子。
在这一意义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的创作群落可以称之为“晚生代”——这一指称实际上并不仅仅指“先锋派”,它同样适用于“新写实主义”那批青年作家,如刘震云、刘恒、李晓、李锐、杨争光、池莉、方方,乃至王朔,以及其他的后起之秀。在诗歌界前几年就有“新生代”一类的说法,这种说法不足以给出这一代作家、诗人的历史规定性,某种意义上,每一时代的作者都是“新生代”,而“晚生代”则是这一批写作者的特殊规定:
(1)面对“知青群体”,他们具有“历史的晚生感”。“知青群体”经历过“文革”的战斗岁月,他们与当代中国雄伟的历史神话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80年代,“反文革”的历史叙事方式和文化记忆方式使他们理所当然成为历史主体。“新时期”构造的时代的想象关系,从“知青文学”到“寻根文学”完成的历史升华仪式,“知青群体”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的神话主角——普罗米修斯式的文化英雄。他们讲述个人的经历,个人的心理,个人的痛苦、忧伤和希望,就是历史,就是集体的历史传记。而这些后来者又如何呢?他们中也有插过队,当过工人或战士,但通常不过一二年工夫(多则不过三年),那段历史充其量沾了点边,搭上末班车,不过是些小配角或小伙计。更多的人,关于那段伟大的不平凡的岁月,除了听说和阅读,再就是想象。尤其是“先锋派”群体,年龄上普遍要小于“新写实”群体。对于“文革”及“文革后”的新时期神话,他们更像局外人,它们被拒绝于这段历史主潮之外,他们没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却不过在历史退潮之后,拾掇一些玩物,它不能折射出历史的辉煌,却不过徒添现实的失败感。
(2)面对“大师”,他们无法摆脱艺术上的“迟到感”。先锋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正值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量涌入中国的时期企图崭露头角。他们不仅熟知那些古典时代的大师,而且不断为现代大师所诱惑,例如卡夫卡、艾略特、乔伊斯、黑塞、罗勃格里耶、西蒙、萨洛特、杜拉、巴斯、品钦、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等。应该承认,他们的写作一开始就蒙上“大师”们的阴影。与绝大多数前辈作家有所不同——他们只要熟读《讲话》、《水浒传》、《红楼梦》之类,再加上生活,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年轻一辈作家面对大师企图制造艺术革命的戏剧性效果(他们别无出路),却不得不像罗勃格里耶说的那样,“话已经被说完了”。我不只一次听到他们慨叹“大师的可怕”。在那些故作狂放的形式实验背后,其实“隐藏了黔驴技穷的恐慌”。对于年轻一辈作家来说,在艺术上已经没有退路,在1986—1987年,当代中国文学,在诗歌方面矗立着北岛这座高塔,在小说方面横亘着莫言和马原两道山峰。在背离传统的语言和叙事方式两项艺术革新上,莫言和马原对年轻一辈的作家既是诱惑也是压力,尤其是超越马原乃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必经之路。然而,马原并没有摆脱某些大师的阴影,例如博尔赫斯,那么晚到者又如何呢?马原躲躲闪闪,他们干脆明火执仗,大打出手,在叙事技巧、语言风格方面铤而走险。博尔赫斯的“空缺”在格非的小说叙事中直接显灵;“新小说”的语言感觉在余华初试笔锋的几篇力作中重放光辉;孙甘露的那些极端文体则暗藏各路大师的启迪;至于北村,他一直很难摆脱黑塞后期作品的阴影(例如《玻璃珠游戏》之类);苏童似乎不露蛛丝马迹,可是早期作品中不难见莫言、马原的痕迹,至于他最成功的作品《妻妾成群》,则足见《家》、《春》、《秋》、《红楼梦》,乃至《金瓶梅》这类母体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无法像年长一辈的作家那样讲述意识形态的神话,其艺术革命却也难逃“大师”的阴影,与其说他们是艺术上的反叛者和革命者,不如说他们仅仅是“迟到者”或“后来者”,就其艺术法则而言他们不过用现代汉语模仿、改装、重述、拼合、拆解“大师”们的话语而已。
(3)面对传统,他们陷入文化上的“颓败感”。尽管20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存在“反传统”的势头,但是它起码酿就了一种与传统对话的文明情境。80年代后期,整个时代的中心化价值体系趋于崩溃,文化这种东西,仅仅被理解为“及时行乐”的相关的娱乐形式。商业社会大规模兴盛,现代工业文明给予“传统”以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些“传统”艺术品正明码标价,随时准备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游客兜售;在那些华丽艳俗的庙宇龙门旁边,矗立着“可口可乐”之类的洋文广告牌;在所有“弘扬传统”的背后,总是躲藏着硕大的经济目的。这个时代的文化已经为商业主义所侵蚀,而给文明以创造能力的“卡理斯玛”正趋于解体,先锋们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强烈的文化溃败感,他们不仅没有历史,没有现实,也没有文化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关于“传统”的记忆本来就淡薄至极,这不仅与80年代“反传统”风气有关(事实上,这个风气多少还强调了传统),更主要的是几十年的文化断裂。革命的意识形态拒绝“传统”,与“传统”决裂才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当然气质。甚至他们与“五四”时期的文化传统的真实联系也十分有限,他们接受的是关于“五四”的意识形态神话,而不是作为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的“五四”。尽管在他们的写作中,也不时可以看到“五四”巨匠的流风余韵,那不过是偶然的巧合,我说过,他们得之于外来文化的启迪,甚至要远远大于中国现代那些文人墨客的影响。
传统已经颓然死去,湮没于商业主义的历史大潮中,湮没于初露端倪的后工业文明的巨大幻象之中。奇怪的是,我不止一次听他们慨叹过“传统”,渴望与传统沟通,找到传统的文化母本。然而,我从未听到他们讲述的“传统”、“文化母本”的真实内容。格非的“古典性”仅仅是对传统的“后浪漫式”的眷恋,余华的“传统记忆”限于对《聊斋》的偶尔模仿,北村的“东方神话谱系”更像是宇宙论、通灵术或末世学。对传统的奇怪眷恋某种意义上乃是后现代小说家的惯用手法,例如巴斯与中世纪传奇,巴塞尔姆与古代传说和童话。甚至巴斯心目中最理想的后现代小说,就是像卡尔维诺那样,一只脚踩在现代宇宙论上,另一只脚踩在古典传统上。然而,我们时代的“先锋派”——或者说,我们时代的“晚生代”没有真实的传统记忆,他们头脑中,他们心灵深处保存的“文化记忆”——具有真实的历史感的记忆——也就只有“文革记忆”。
对于“晚生代”来说,“文革”既是错过的,无法进入的历史,却也因此成为永久的记忆障碍,它那“神奇的真实性”被抽象化为记忆的形式,它的那种造反、反叛、革命、暴力,乃是一次纯粹的艺术创造。因为经历过“文革”,知青群体成为“新时期”的神话主角;因为没有经历过“文革”,“晚生代”无法讲述“新时期”反“文革”的神话,这是一次神奇的与伟大的掠夺。虽然他们没有成为“文革后”的历史主角,然而,他们却完成了一次“后文革”的艺术革命。当然,“文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灾难,然而它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的末日庆典。作为一次盛大的革命节日,它那放纵的狂欢场面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刻而久远的,时过境迁,那些粗暴拙劣的行径无不具有诗性的历史象征意味——它们成为文化死亡之后散落的残简碎片,不仅拼合成一个令人绝望的末日情境,而且喻示着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黄金时代。对于一部分中国人来说,“文革”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梦魇;而对于另一部分更年轻的人们来说,它可能更像是一场奇怪的仪式,一次疯狂的初恋,一段神奇的传说。不管如何,对于丧失了“文化记忆”的人们,对于远离了深挚的文化母本的人们,对于空空如也的脑袋里晃荡着几个枯燥乏味的政治概念和经典术语的人们来说,“文革”是一段不可逾越的历史,一段无法拒绝的回忆,一块永志不忘的伤疤。“文革”包含太多的政治的和文化的象征意义,它以它“反文化”的武断形式填补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空白而成为难以抹去的“文化记忆”。尽管它一开始是作为被否定和被批判的历史事实而存在人们的叙事话语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冲淡了它沾染的政治污泥,许多年之后,以至仅仅若干年之后,它就变成纯粹的“文化记忆”。
我们时代的“晚生代”面对的是“卡理斯玛”解体的现实,处在文化溃败的历史境遇,他们没有现实的神话可讲,他们没有历史、没有现实、没有大众,只有孤零零的自我。然而,这个“自我”保存有什么样的个人记忆呢?作为梦幻的孤独个体而写作,那些狂乱的想象,那些无所顾忌的诗意祈祷,除了从“文革记忆”中辨认出一点蛛丝马迹,还能找到其他的精神依据吗?也许在表面的美学法则上可以列出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夫卡、鲁迅、黑塞、乔伊斯、弗洛伊德、巴特、纳博科夫和尤奈斯库……直至所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大师的名字,然而,精神呢?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文革”那块巨大的历史幻象在记忆深处缓缓蠕动,就足以怂恿他们沉醉于无边无际的幻觉,没有终结的语词游戏,无法遏止的表达欲望,莫名其妙的暴力行径,失去家园而没有归宿的任意逃亡和随遇而安的死亡……因此,这些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倾向,并不只是对外来文化的单纯实验性模仿,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所面临的现实和所拥有的“文化记忆”进行的历史叙事。
尽管“新时期”的精英话语一直在贬抑“文革”(它由此来确认自身的优越性),但是它同时也把“文革”当作唯一的理论前提和参考链。随着那些历史事实和具体内容被作为“新时期”的历史起源,作为一块历史抹布用完之后,它被随手扔在时代精神的边缘和集体记忆的底层。当“新时期”的幻想之物宣告解体,压制在记忆深处的那些历史印象则浮出现实地表,对于更年轻一辈的人们来说,这种抽象的记忆重新构成他们的历史起源。虽然人们可以强调说文学写作的动力来自纯粹个人化的经验,而且也面临着文学史序列上的母题变异和形式规范创新的直接压力,先锋派在没有现实可讲的困境中挣扎,且要跨越马原的“叙事圈套”,只能在叙事方法及语言风格方面铤而走险——这些文学制度法规的现实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更深一层说,任何有力量的写作,最重要的动力在于从本民族的历史或现实中找到那些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事实经常构成写作的经验表象,而且内在地起到无意识的支配作用。正如拉康所说的那样,“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对这一代人作历史精神分析时,能找到什么其他的“他者的话语”呢?没有,他们远离汉文化传统,那些运用自如的汉字不过是些空洞的方块符码,那个伟大的传统——按照汤因比的观点,在唐代就已死去。而对于他们,对于我们来说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死去。只有“文革”那些残留在印象与现实权力中枢的话语绞合成一种奇怪的“他者的话语”——隐秘而顽强地在起决定作用的“父法”。不管是屈从还是反抗,认同还是背叛,总之这是一种铭刻在生命本体上的印记,一种永远无法分割的“父子”关系。确实,再也没有什么比“文革”那样一种历史疯狂与当今实利主义的现实拼合在一起的图景更令人震惊的了,无论绝望或狂欢,反抗或逃亡,这一辈人只能在这样令人震惊的历史情景中找到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