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7.2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1. 著名作家马国福**全的十年经典散文精选集
◆著名作家马国福**全的十年经典散文精选集,语言风格清雅质朴细腻
◆书中多篇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多省市中高考阅读题
◆特辑中附有的简短 点石成金,是马国福专为本套书写就的心得,让学生们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亦可提升写作水平
◆为初高中学生量身打造的经典读本,安慰千万青少年心灵的温暖书
◆关于爱、梦想和未来的分享,可以让你少在迷茫中摸索十年的书
◆青少年与教师课外阅读的奇宝,语文教材延伸阅读的*选择
2. 中学生*爱读的散文作家 丁立梅 鼎力推荐!
1. 著名作家马国福**全的十年经典散文精选集
◆ 著名作家马国福**全的十年经典散文精选集,语言风格清雅质朴细腻
◆ 书中多篇文章连续十年被选作多省市中高考阅读题
◆ 特辑中附有的简短 点石成金,是马国福专为本套书写就的心得,让学生们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亦可提升写作水平
◆ 为初高中学生量身打造的经典读本,安慰千万青少年心灵的温暖书
◆ 关于爱、梦想和未来的分享,可以让你少在迷茫中摸索十年的书
◆ 青少年与教师课外阅读的奇宝,语文教材延伸阅读的*选择
2. 中学生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套关于爱、梦想和未来的温暖读物。
作者用大约60篇(单本)心灵体悟、质朴细腻的文字,细说人生的丰盈与微妙。
每一段最真实的生活、每一句最深刻的感悟,都让你体察生活的细节处闪烁的美好,让你在烦恼种种的世界里,找到温暖自己、温暖世界的力量。
这里有生活里的点滴香气,有解除青春迷茫的良方,有你的全部现在与未来。
|
關於作者: |
马国福,中国作协会员。《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签约作家。教育部课题组文学专家、中华版权保护中心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专栏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无限乡愁到高原》《给生命一个完美备份》《赢自己一把》《成功彼岸的灯火》《给心灵取暖》等十余部。曾获全国孙犁散文奖江苏省南通市政府文艺创作奖等奖项。多篇文章入选各地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现居江苏南通,喜好悠闲生活品位,崇尚自由雅趣空间。当下,愿意将生活里的情和暖娓娓道来,分享给前行道路上不停行走、心怀梦想的你。
|
目錄:
|
文苑拾零
日本的风土、民族性与文学观 003
原初文艺与性崇拜 018
源氏与唐明皇的风流情怀 025
一休的狂气 030
良宽的风流 034
好色文学及其审美价值
以井原西鹤的好色物为中心 037
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美 045
凄惨的快乐:谷崎润一郎的文学 069
血、死与爱:三岛由纪夫的怪异美 076
20 世纪日本文学回顾与思考 084
作家逸话
紫式部的宫中生活 101
像雨后彩虹的清少纳言 107
业平、小町的恋歌 112
芭蕉的风雅之寂 119
芥川龙之介生命的完结 126
001田山花袋的大胆忏悔录 131
川端康成的感情生活 135
谷崎润一郎的放荡感情世界 161
加藤周一的眼睛 178
大江健三郎的父子情 185
遨游文学
京洛古韵 191
宇治川的悲歌 199
两宫漫步 204
秋来访庵舍 209
拾得良宽一醉梦 214
小林文学碑的呼啸 218
初秋伊豆纪行 224
雪国的诱惑 231
读《睡美人》的联想 234
翰墨因缘 238
知音 247
重访北国探知音 251
墨缘浮想六记 255
心灵的交感
大江健三郎与中国学者四人谈纪实 269
我的求学之路 274
译介三岛由纪夫文学的风风雨雨
读《从三岛由纪夫的国际会说起》随感 286
后记 295
002
|
內容試閱:
|
特辑
点石成金与写作谈
如果有一天
解析:该题目是2014 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目,以如果有一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 字。
当下的社会环境,在街头、商场、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一些公共空间,基本上只要有人头的地方,就有一张电子脸手机。每个人勤奋地埋头于这小小的电子脸,以指尖的触摸与外部的世界发生陌生的交流,仿佛这张脸里有他世界的全部。
我们都沦为低头一族。这些电子脸在不同的口袋和空间里,割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形之中加剧了人心的冷漠。这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时代通病。看上去病灶在一个个微小的电子元件组成的屏幕中,毋庸置疑,这病灶就在我们日益紊乱的内心秩序中。
每天,我们都被这一张张电子脸所掌控,它们的介入颠覆或改变了我们内心宁静的秩序,于是出现了很多被控族。生活在被控制的状态,很多人总是担心如果离开这一张张电子脸,自己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抛弃、遗忘,或者落后于群体奋勇向电的时代潮流中。这直接导致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空虚、无聊、孤独。恕我妄言,我总觉得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进步。一张张电子脸,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半径。这电子脸以强大的科技功能,把天涯变成咫尺,把地球变成村落,把时代转化成时讯,喂养我们的眼睛和欲念。
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网络或者远离了网络,我们的脚步慢了下来,不再追求高效率,不再注重快节奏,不去关注外界瞬息万变的喧嚣,我们的精神就不会因太多的牵绊而紊乱。因为没有了网络,我们逐步回归了最自然的生活状态,遵从于内心,道法自然,更多地向精神的领空、大自然美学的地域靠近,成为其中的一朵云、一株草,守住耳根的清静,守住内心宁静的悠然秩序。
如果有一天,我们鼓足勇气,不接触网络、电脑、手机、电视等屏幕,过一种了无牵挂、清静自然、宁静自在的生活,我们的意志不再被这一张张电子脸所熔化,内心的定力再慢慢像一棵树一样扎入生活的土壤,而不是像飞扬的蒲公英一样在风雨中飘散、消失、沉落。
凡是与自然有关的脸都含着安静的气质,凡是与科技有关的脸无疑都藏着一种现代焦虑。我们的身边布满了那么多的电子脸,它们会不会变成坟墓?
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网络,我们就在内心为一些与美、与自然、与朴素有关的事物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堤坝。我们在这里读书、散步、和对的人谈天说地,守住了时光的慢,让平凡的光阴变得辽阔而又耐人寻味。
正如作家王开岭所说,一个人的精神,若只埋头当下,不去时代的地平线以外旅行,不去光阴深处化缘,不以古往今来为生存背景和美学资源那就不仅是活得太泥实太拘谨的问题,而是生命的自由度和容积率,遭遇了危机。若此,人生即难成一本书,唯有一张纸,无论这纸再大,涂得再密密麻麻、熙熙攘攘,也只是苍白、薄薄的一个平面。
我们应该学会,在每天平凡的时光里,把自己从网络里抽身,到光阴深处去化缘,去接受没有网络纷扰、自然而然静享生活的恩赐。
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离开网络。
点石成金:
先列举当下社会环境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陈述这种现象背后现代文明带来的弊病,辩证地思维和审视这种科技文明和群体现象,然后引申到快节奏时代,我们的内心因为电子产品而紊乱,我们的意志和定力被科技文明所破坏。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命题做一种理性的分析。全文以小切口来探究大问题,最终表达自己独特的发现和思考。
作家解题:
这是一种假设命题,假设命题的完美写法就是补充假设的多种可能性。我们要从身边的事情写起,熟悉你所写的,写你所熟悉的。《如果有一天》,这是一个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话题。我不去表达这是社会的进步或是倒退,我只从网络社会对我们带来的负面的地方和角度立意,陈述事实,探究内里。没有网络、远离网络,我认为就是一种自守,对内心宁静秩序的守卫,对自己人生意志和毅力的守卫,对慢生活的守卫。在这种补充式的作文里,要大胆想象,破除陈规,以旁征博引的实力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一篇文章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诗意的想象和空间,这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写法。
红粉往事
十三岁那年,在那个学校,他长得就像一截路边无人注目的枯木头。在班上,他的学习并不好,他的相貌更不出众。每年过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月,学校都要排练节目。老师挑选那些学习成绩和相貌好的学生组成舞蹈队,编排舞蹈节目,而他只能敲锣打鼓。当那些被红绸带、绿腰带打扮得像桃花一样妖娆的同学们在高高的舞台上手舞足蹈时,他只能提着一面泛着墨绿色铜锈的锣,在台下听老师的指挥,只有老师说敲的时候,他才能配合舞台上舞蹈的同学们敲敲打打,他只是一个陪衬、不起眼的角色。他多么想上舞台和那些同学一样说说笑笑、扭来扭去,那有多风光啊!
每次排练结束,舞蹈的同学总是聚在一起讨论舞蹈的细节,并分享学校派发的冰棍,他只是站在篮球架子下,抱着那面破锣,将头深深地埋进锣里。年少的自卑荒草一样茂盛地疯长在心底,戳得他心疼。每次排练节目,他的目光不在手中的锣上,而在舞台上那些化了妆的同学身上,好几次他敲错了节拍,被老师训斥。只要排练一次节目,他就感觉受了一次刑,敏感脆弱的心并不因锣鼓激情的节拍敲出的欢快而得到丝毫安慰。他多么想和台上的同学一样,脸上抹上彩霞一样美丽的红粉尽情摇摆,挥洒舞姿,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喝彩。可是,这一切不属于他。
当他把学校里的这一切告诉母亲时,母亲抱怨他没出息,只会敲锣打鼓,干不起眼的活计。他心里难过、羞愧、苦涩。这年少的爱慕、虚荣、憧憬,有谁能懂呢?
那时候学区里规定,每个学校在六一时都要选送两个节目到城里参加比赛。
如果比赛获奖了,那是多么荣耀而又灿烂的事情啊!更为隆重的是,参加比赛的前一天,学校都要给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化妆,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施以粉黛,经过化妆,气质非凡,就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耀眼。后来快临近比赛时,老师换了别的同学顶替他敲锣打鼓。
那个周末,在露天的化妆室的台子上,老师们给参加比赛的同学们精心化妆,化妆完毕,个个像换了个人似的,如同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不认识自己了。
而他静静地围在台子边上,看着他(她)们穿着华丽的新衣服照镜子、涂粉、画眉,心里期盼着老师能够也给他化妆一番。他默默地看着,眼里火焰升腾、霞光漫天、光辉灿烂、口水泛滥,一股一股涌上来,淹没他的憧憬。他尽力咬住嘴唇,等他们化妆好了,他的嘴唇也裂了。
比赛的队伍敲锣打鼓盛装出行。他站在空荡荡的校园里,眼里蓄着泪水,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泪水缓缓落下,渗进嘴里。他用舌头舔了舔,是涩的,像盐。他在化妆过的台面上仔细搜寻,令他惊喜的是,台面上落下了老师们没有用完的胭脂粉,散发着桃花一样灿烂的红晕。他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走近一看,没错,就是残留的胭脂粉,娇羞、灿烂而又妩媚,仿佛沾上一点,自己就能瞬间变成王子,变成围绕在公主身边保护公主的王子。他瞅了瞅四周,没有人。很快,他用手指轻轻沾了一点脂粉,慌乱地涂在自己脸上,用手指一点一点学着老师的样子涂抹。要是有一面镜子多好啊,他低头在台子周围寻找,没有镜子。他有点失望,抬头那一瞬间,风吹着打开的玻璃窗子,窗子随风晃动,反射的阳光射在脸上。这不是天然的镜子么?他走近窗子,对着玻璃窗子审视自己脸上的脂粉。他笑了,陶醉在这一抹红晕带来的安慰和欢乐中,心像花瓣一样,在这夏日的暖风里飘荡,明亮灿烂起来。
他又连续沾了几次遗落在台子上的脂粉,然后一个人走到家乡河边离学校不远的树林里掏鸟窝。等到下午去参加比赛的师生们快回来时,他才从树丛中钻出来。锣鼓声由远而近,他慢慢地走向学校,跟着散场的师生回家。一进家门,就高兴地给母亲说:妈,老师也给我化妆了。我们今天的比赛获奖了,老师说我配合得好,明年让我跳舞蹈了。我再也不用敲那破旧的锣鼓了,我可以上舞台了!母亲把他揽进怀中,一个劲地夸他说:我儿子真争气,以后好好表现,肯定会有大出息!他低下了头。
节日过去了,王子和公主回到了现实中,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区别了,只是那个涂上脂粉舞蹈的梦,像一粒顽强的种子一样一直留在心中。他努力学习,努力做一个乖孩子,努力向梦想靠近。
后来他考初中,升重点,上大学。那个舞蹈的梦渐渐远去,现在他不再迷恋舞台上的舞蹈,那时的梦想已演绎成文字王国的舞蹈,只是那年少的梦、年少的愁、年少的谎言,还有那淡淡的少年红却一直飘溢在他向梦想靠近的路上,激励他不耽于青春,不耽于未来。
点石成金:创作谈
这是我少年时期校园生活的一段真实经历。二十多年过去了,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节日、那些为了排练节目敲锣打鼓的酸涩和喜悦却历历在目。这些细节有如一泓清泉,一直在我的精神原野里汩汩流淌,历久弥新。
学生写作的素材无非是校园、家庭、有局限性的社会经历以及与时代有关的媒介等。如何把握素材?如何使素材鲜活生动?如何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发共鸣?如何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我们用一颗敏感的心感知生活的丰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认识。
一篇文章要想饱满,具有现场感,就需要用一些细节来支撑。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表达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情,要突出成长这个主题。此文以较多的笔墨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写乡村少年的喜乐哀愁,心理描写逼真,现场感强,还原了当时的场景,我想很多读者会有身临其境的现场真实感。作文,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一个人没有真诚的态度,写不出有情怀的文字,这种情怀就是以敏感的心关照自我,关照成长,找到成长之路中的共同点,和少年朋友同频共振,交心共鸣。
如果平铺直叙,此文未免显得单薄,如何使情节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起伏?这是我在写作过程中致力思考的问题。文章的后半部分,我笔锋一转,写自己没有被老师选中,但内心还是憧憬自己能成为表演队伍中的一员,涂上被他人使用过后残留的化妆粉给自己自信,安慰自己也安慰母亲,从而激励自己。这是苦涩的感情,但能感知苦涩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实际上后半部分,我在挫折中汲取力量,汲取不断改变现实、改变自我的力量,让梦想的光芒照进现实的空间,超越自己,给自己加油鼓气,立志成为舞台上的一员。
写作需要敏感,正是在这种敏感地观察生活、把握生活的习惯的滋养下,我一步一步接近梦想。尽管没有成为舞台上被鲜花围拢的一员,但敏感中勃发出的文字,让我成为一名出过多本书的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我想,这其中就有少年往事的滋养吧。
少年生活是多彩的、丰富的,红粉往事,只是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截面,还有很多的截面等着我们去发掘和捕捉。生活远远大于写作,而写作正是从生活这股源泉中汲取水分的精神通道。功夫在诗外,我愿与读者朋友一起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以自己的敏感,让丰富的生活更有精神质感。
十六岁那年我放羊
昨夜,我又梦见了年少时放过的那群绵羊,它们白云一样从远方缓缓飘来,覆盖我在异乡天空下薄凉的梦境。它们站在山岗上,安静地啃食着青草,啃一把草,再抬起头来,水汪汪的眼睛与我对视,而我独对西边峡口那一抹抹经幡一样浓烈的晚霞,惆怅地翻着没有答案的试卷。我猛然间用足气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哨声惊吓了不远处吃草的羊群,羊群跑开了,留在黄土路上的一串串蹄印像一方方小篆。落日的余晖下,土路如同一张发黄的纸页,落在上面的羊蹄印醒目、遒劲、耀眼,让人极易想起古典书法卷轴上书家精心落上去的题跋印章。
阵风吹来,山谷显得愈发苍凉,卷起阵阵尘土,迷蒙了我的双眼。羊群三三两两,棋子一样不规则地在山谷、田野这辽阔的棋盘上游走。我坐在山谷口的石头上一遍遍回想着父亲说过的那句话:你不好好念书,不吃苦,就一辈子种田、放羊,面朝黄土背朝天受无休无止的苦。
突然,我坠入了山谷,飞速往深不见底的涧滩下沉,我急忙歇斯底里地呼救。
梦醒了,惊出一身汗。理理头绪,心不由得怅茫起来。这个梦与我的十六岁有关。
十六岁那年中考,我的成绩与中专录取分数线差了几十分,只能上一个三流的高中。那时候,考上中专很吃香,上了中专,就意味着从此可以脱离泥土地,农村户口可以变成城市户口吃供应粮。用我们村的俗话说,就是铁饭碗里吃皇粮,这在村里绝对是一件光宗耀祖体面风光的大事。那时候,一个村里有很多参加中考的学生,而能考上中专的只有那么一两个人。那年,和我同班的有两个同学考上了中专,一个考上了县城的师范,一个考上了西安电力学校。
拿到成绩通知单的那天,我忐忑不安地回到家,我知道一场责骂少不了。父亲看到我的成绩单,铁青着脸,无比失望、沮丧,很生气地把成绩单扔在桌子上。他气得脸上青筋暴突,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没想到儿子竟然考了那么一点分数。父亲涨红脸责问:你这点分数,让我这张脸在村里怎么搁?你不知羞,我在人前都抬不起头了!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我老给你说,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心思用到哪里了?我们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真不知道好歹。这个暑假你给我放羊去。你不好好念书,不吃苦,就一辈子种田、放羊,面朝黄土背朝天受无休无止的苦。
我低着头,任凭父亲的责骂鞭子一样抽在身上。从那以后,父亲像换了个人似的,早出晚归,长叹短吁,满脸愁云。我知道,这都是我中考落榜给他的打击。
每天,我带上课本、试卷,赶着家里的十几只羊到山上放牧。羊赶到山里以后,我就坐在山谷无聊地翻看学过的课本,那些定义、公式、算术、法则、口诀、物理命题像一个个钉子,僵硬地钉在书本里,我怎么读也读不到头脑里。我诅咒书本,真想一页一页撕碎了,扔向空中,可是我不敢,我怕回到家看到父亲那铁青的脸色。
山谷里空无一人,飞鸟在头顶飞过,在地上投下一块块碎布一样的影子,像我凌乱感伤的心情。羊群三三两两,有点江湖上拉帮结派的意味,看不惯那只高高站在岩石上傲慢的老公羊,我就会用石块投掷击打它将军头翎一样高高竖起的角。大朵大朵的白云悄无声息地飘着,天蓝得像一滴墨水,任白云一点一点地书写那份天地无声之美。山涧的荆棘中,飞出一只只山雀,飞上飞下,像一个个逗点,消失在白云笼罩下的苍穹里。风带来的气流,在山谷里挟起一股股气流,气流淌过茂盛的草丛,草尖随风起伏,浪涛一般,掀起阵阵凉意。想着缥缈无期的新学业,看着起伏的大山、无垠的田野、远处的草房子、游走的羊群,对比考上中专后忙着填志愿、体检、等录取通知书、宴请乡邻宾朋的同学,我感到自己无比地孤独、自卑、落寞。
我孤独地数着羊群,羊吃草吃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仔细观察每一只羊的习性,再根据羊的体形和习性给它们一一起名字,然后拔一把涧滩里的青草,唤一只羊的名字,就喂一把青草。天天如此,时间长了,我喊不同羊的名字,它们就会回应我的叫喊。我从中找到了乐趣,并乐此不疲,觉得这是一件极有成就感的事情。
数羊数得无聊了,我就回忆校园里的事情。想起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在最后一堂班会上给我们送了一副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把这副对联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相信今后的学业肯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老师的话和父亲的话一遍遍一遍遍轮番在耳际回响,我觉得自己坐在旷野里,心被掏空了,怅茫、失落、憧憬,交替着翻江倒海。羊不懂得我的孤独,它们不停地叩首啃食青草,向大地感恩,而我给了父亲什么呢?想想,自己真不争气,有时候还不如一只羊让人踏实、放心。
放羊、数羊、喂羊、唤羊,甚至生气的时候投掷石块、土坷垃击打那些特立独行跑到峭壁石岩上桀骜不驯的羊,这就是我每天的内容,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单调、孤独、落寞。暑假快要结束的那几天,我在一本借来的翻烂了的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对话:一个记者到山区里去采访,看到一个失学的儿童就问他:你长大了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放羊。记者又问:放羊干什么?答曰: 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养娃娃。养娃娃干什么?放羊。答案周而复始,让记者很震惊,也深感悲哀。记者在文中发了一通感慨,感慨封闭环境里没有文化给人造成的愚昧、悲哀和心痛。
这段对话同样让我深感震惊。我自问:难道自己一辈子如父亲所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吗?我知道,接下来我该做什么了。
高中开学前的几天,父亲领来了一个收羊的人,把我家的那群羊挑了几只体格肥壮的买走了。卖羊的钱成了我和姐姐的学费。九月,我踏上了去往县城高中求学的道路。三年后,我踏上去往古城西安的大学求学的道路
昨夜,我在孤独中养肥的一群羊咩咩叫着,向我慢慢走来,我从它们留在土路上的蹄印看到了远去的从前,那蹄印闪着这些柔软生灵给予我的恩泽,让我重温了一颗心,该怎样借着自我觉醒的力量,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交出生命的答卷。
点石成金:
这是我十六岁那年暑假生活的一段真实写照,二十年过去了,但那年夏天所经历的一幕幕往事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现在我还经常梦见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光阴。这篇文章我主要写一个个场景和心理活动,以场景的变化和我心理活动的变化逐步融汇人生路上前行的力量。 这篇文章实际上有两个线索,一个明线索是我中考失意后放羊,一个暗线索是老师送我们的那副对联。文章的前大半部分全是铺垫,最后的结尾才是我所要表达的立意。我的失意给我积蓄的是人生前行的正能量。因为有了梦想,我们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因为我们所走过的路会决定我们的未来以及命运。
我看中语言所蕴含的气象和美感,一个普通的故事,如果用一般的语言,那就是鸡肋。想象力考验的是一个写作者对生活的审美和认知度,抓住别人所忽略的,发现他人发现不了的,表达自己独特的思考和鉴赏,这才是写好一篇文章的不是秘诀的秘诀。
美好的相遇
春夏之交的日子里,我经常清晨四点多醒来,是鸟声把我唤醒的。醒来了,就不再赖床。推开窗子,看树上的鸟儿、小区里的草木。小区的透风墙上丝瓜花藤蔓一点一点向上攀着,如同攒足了劲、憋住气、吹起号子的少年,鼓着腮帮子,将年少的梦想吹向远方。朝霞朦胧如纱,笼罩在头顶,微风荡漾,轻缦薄纱,一点一点飘散开来,风如水,轻轻荡开,如纯净的嘴唇,把最初的爱和吻印在朝霞这多彩的纸上,这唇痕如印章,落在清晨湛蓝的天空书页,做一次提纲挈领的完美收场。世界静极,只有一根根藤蔓,柔柔地举起黄色的喇叭,对着蹲在枝头的鸟雀,轻轻诉说春天里那些美好。
一只只鸟,像极了一个个逗点,标注着清晨虚静世界里的那份画绢。这些朴素的生灵,固守着自然界的宁静,以自己的声音表达对树木、花朵、清风的感恩。
活在城市,我们被汽车喇叭、声屏广告、娱乐八卦、垃圾信息、股市涨跌声、市场吆喝声围剿,多久没有倾听鸟声了?多久没有注视过一朵花从肺腑里捧出芬芳,向天空献诗?多久没有放慢脚步,看泥土间的虫子,弱弱地迈着米粒般的脚步,丈量美的距离?
向鸟学习朴素,向植物学习安静,向天空学习丰富,这应该是一个行走在文字阡陌的城市人每天的必修课。这些声、色、光、物构筑的美学元素,是一块最自然的画布,是一颗宁静的心灵皈依尘世静美的精神肌理。
长期的文字浸染,让我养成了敏感地留意凡俗点滴的习惯。有一次在早晨上班的路上,我看到过一个捡识废品的人将头伸进垃圾箱里,用手中不长的铁勾翻来覆去翻箱子里的废品、垃圾。他踮着脚尖,身子弯成一张拉满的弓,可以想象得到,他深入垃圾箱里的脸,因为身子的倾斜、弯曲而涨得通红,于他而言,箱子里的恶臭、腐朽、糜烂之气仅仅是一种不存在,因为他眼里只有有用的、可以再利用、换来另一种价值的存在。很快,他捡到了几个饮料瓶子、废纸板。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了令我心头一热的一幕。另一个蹬三轮车的收拾废品的人路过,看到他蛇皮袋里鼓鼓的物品,向他伸出大拇指,点点头,夸他起得早。他羞涩地笑笑,样子憨憨的,看着同行堆满废品的车箱,也慢慢举起了大拇指。
大拇指遇到大拇指,这是心底的坦然对坦然的欣赏,这是把生活的负数变成正数的默契交流,这是把尘世的艰辛打磨成人间的至味幸福的简单诠释。我相信,很多人对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拾荒者嗤之以鼻,甚至绕而远之,唯恐那一丝异样的气味,浸染他们身上的体面。可我看到的却是一种内心的宁静秩序,那一刻,肮脏不存在,卑贱不存在,丑陋不存在,只有一种力量从尘埃里升起,将一种信念缓缓点亮。因为,美的存在,不是因为身上披了多少光彩荣耀,而是因为内心的宁静秩序如定海神针把我们对生活的爱和热磨砺成一种激流澜涛前岿然不动的强大。美的相遇并不是因为掌声对掌声的回应,也不是因为荣耀对风光的映衬,而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体恤、欣赏、懂得。
记得张爱玲曾写过一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垠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巧碰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在我眼里,这句话所蕴含的元素既是情感层面的懂得,也是精神层面的美好相遇。美是内心悠然的秩序,是无言的默契,是一束目光对凡间事物的坦荡欣赏。许多美,犹如不起眼不知名的花,静静地在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兀自开着,只等着一颗丰富而又敏感的心路过。
点石成金:创作谈
尽管我是外表看起来很粗俗的一个人,但我一直认为,披着一张粗外表的我有一颗敏感之心。一个对生活不敏感的人是写不出好文字的。我理解的敏感就是做有心人,对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保持格外的关注和细微的观察。敏锐就是你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分析能力、洞察能力、识别能力和提炼能力。敏捷就是勤奋度,就是你对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所掌握了解的素材的积淀、认识,经过自己的思考、艺术加工后动笔写作的频率和对素材的利用率。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对生活保持敏感的人,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而这种丰富就与敏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季节轮回,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片段瞬间,等等,对敏感的心而言都是一种见微知著、互相反照的素材积淀。通常我们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敏感。敏感首先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以细微见精神,我习惯于在公众场合、公交车上或者上下班的路上观察、思考,我也有在学习、写作、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好的句子、词组、对联、段落时随手记录或者短信存储的习惯,因为这样的方式是丰富我们内心的最好的方式。
作家解题:
美好的相遇,首先要明确你心中的美好是什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美好,这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词。我所理解的美好的相遇,就是和人性的真善美,与自然的洁、净、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美好的相遇》,这个题目蕴含着两个层次,一个是美好,一个是相遇。要写出出彩的文章,必须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表达。写好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究竟是什么。这种美好,既可以是许多事、许多物,也可以是一种独特情感和体验的表达。这种美好,既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具体,既可以写成动态的关联,也可以写成静态的深入。但不论抽象还是具体,只有营造引起共鸣的意境、情感,或者文字的张力能起到令人耳目一亮、怦然心动的作用,这篇文章才算出色。
至于文章的结构,我认为不管是写片断系列式的情景设置,还是就事论事的递进延伸,必须抓住美这个核心。彩线串珠般的铺设关联,必须要围绕彩线缀饰,否则,再多的珠子也无法焕发彩线的光芒。彩线,是核,是神,是气。气韵的流动偏离了彩线的主旨,那就逊色多了。
至于写作,我始终认为,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流不出真诚的眼泪。我相信,一个心中有真爱的人,他的眼光也因此会有神性,就能发现许多看似普通平凡的东西,其实都是闪烁着光芒的金子。这金子就是写作的材料,它是经过生活的河流淘洗过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篇文章写什么、怎样写,写什么是素材和内容问题;怎样写是技巧问题。我感觉内容立意要远比技巧重要。立意、内容是血肉,而技巧只是外衣和首饰。作品只要有了好的内核,语言是次要的,布局也是次要的,关键是要通过内核里的思想、味道、情节、情感,引起共鸣,形成风格。在稿件的叙述和取材上,我认为写作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而实现它的唯一路径就是勤奋写稿,靠悟性去积累,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发现、体悟和表达,形成自己作品的艺术风格,以自己的创作提升自己人生的风范。
心中的桃花源
室雅何须大,心远地自宽。诸如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都可以仰仗人力所取得,但是心灵的桃花源却需要一颗超脱的心去开拓、丰富,使其成为生命的后花园。
我心中的桃花源不需要太大,只要能安置一个书橱就行,那是我精神的粮仓、幸福的米缸、快乐的水龙头。我想只要打开它,那些自己喜欢的文字就会像纯净的泉水一样汩汩而出,缓缓地渗入我孤独而又沉静的心灵,又像春天的田野里灿烂地打着朵儿或绽放的花儿,让我的居所总是充满快乐的气息。
白天我累了饿了的时候,厨房仅仅是短暂的一天之旅的驿站,这个充满油烟味道的空间只能填补我身体的空洞,而真正能填补我精神的饥饿的是书房。晚上我感到劳累时会信手打开书橱,拿一本书就像一个饿汉贪婪地拿一块面包或一盘点心。我不在乎尘世的风云给我的烦恼和劳累。我住在书里面,就像一个幸福的老鼠躲藏在粮仓米缸里。
我的桃花源一定要有几扇窗,正对着太阳,窗后面应该有一片树林、一大片草地、一条流动的小溪。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好书读胜看花。我会选择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和我真正相爱的人坐在窗前。我们每人捧着一本书,书桌上香茶袅袅,窗外清风徐来,书中风光无限。我们深陷书中,一行行一页页寻觅书本深处那有如泥土般沉默的幸福。眼睛累了,我们就牵着手到屋后的丛林里散散步,让流动的溪流冲淡我们的疲劳,让林间飞舞的蝴蝶渲染我们因读书而获得的或淡或浓的幸福。因我们的到来,刹那间脚下的小草也笑得弯下了腰;嬉闹的蜂啊蝶啊也陶醉在花丛中不肯出来,贪婪地向阳光吐露藏了很久的心事;路边的枝条也耐不住风情,向过往的风热情地打招呼;缓缓前行的阳光似乎也不愿移动步子,仿佛要将这和谐、恬静的人间快乐享尽。
当然,我也要在自己经营的桃花源里种植一些花草。孔夫子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鱼大肉只能让我的物欲像脂肪一样增长,而文竹、菊花、兰花等植物,是文雅的谦谦君子,让我摆脱俗心。兰花就像一个藏在闺中的羞涩女子,让我在把酒临风与月对饮成三影的时候,忍不住产生一种亲吻的冲动。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钱。我一直在梦我的桃花源。我会在每一个夜晚怀拥书香入梦,头枕智慧醒来。我知道再大的房子也填不满人的欲望,再豪华的装饰也弥补不了人们对完美追求和企图占有的那份缺憾。我无意苛求对居所美的占有,从美学角度讲,美是无法占有的,她只需要一颗诚挚善感的心灵来把握,来发现,来呵护。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是古人的桃花源。在日益时尚的生活中,我所追求和营造的桃花源未免落伍,然而在这淡淡的梦境深处,却是我一颗澄净明亮的心。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母亲只能给我们肉身,不能给我们灵魂,但是我们可以用精神的追求滋养心灵的桃花源。生活只能给我们存在的题目,不能给我们幸福的答案,精神追求的过程就是诠释生活与灵魂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到的是精神的追求超越于物质层面的收获。这种感受就好比你给一位农民一块金子,他不一定高兴地接受,但是你给他一块良田,他无比愉快,因为有限的金子体现不了农民存在的价值,但是一亩良田却能使农民在风雨艰辛中实现自己播种、耕耘、收获的全部价值。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感官的享受,却忽视了给心灵寻找一个桃花源。给心灵寻找一个桃花源,这个地方并不一定要足够的大,只要你精神有所追求,哪怕它小比一粒用肉眼看不到的原子,但是当它大起来时,太空难容。给心灵寻找一个桃花源,尽管我们在走向这个地方的时候未免有些孤独,但是当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孤独给人的丰富享受时,心早已变得很大很大。给心灵寻找一个桃花源,它无需富丽堂皇,即便是一个茅草屋,只要把全部的爱和心血付之于此,哪怕吃糠菜喝凉水,我们周身的世界都是澄明清静宽阔富饶的。
心中的桃花源是生命的一块私密自留地,或悠远或淡雅的风水是我们与自己对话,享受生命本身的幸福源泉,其中的一沙一砾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是我们精神世界里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的一把果实。
别人尽管在豪宅别墅中吃海参燕窝,我只管在心中的桃花源吃蔬菜看书写字,吃蔬菜的时候,灵魂在舞蹈、升华!
点石成金:
这是一个看似写起来容易,实则有一定难度的命题。本题的出发点在心,立足点在桃花源,可以说,这篇文章既要实写,又要虚写,是典型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文章,此桃花源非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容量,如果在虚写中结合当代社会的某些现实,全文的成色就会高一些。古人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就要通过一斑的色彩来渲染诠释提升豹的灵魂气质和过人之处。要写好此文,就要在桃花源的容量上重点下功夫,写出新的立意,以独辟蹊径的眼光,发现别有洞天的境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滴水也沧海,小中见大。要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从小切口,寻找大视野,从大视野,展示大情怀。
桃花源是个很理想化的概念,给人以遐想,落笔时要以足够丰富的想像力,把桃花源的美、桃花源的秀、桃花源给人心灵的享受和魅力很好地表达出来。也可以说,桃花源是一种心境写照、一种诗意追求。对于同一个命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始终认为,一篇文章的结构与技巧有关,但结构并不重要,第一重要的是立意,第二是情感,第三才是灵动厚实的语言。语言是文章的衣服,而思想、情感和灵魂才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所在,若要三者具备,必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在这个喧闹浮躁的社会,人人都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属于自己的心灵的净土,可是缔造这样宁静恬淡的桃花源又是多么的不易,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练就恬淡、达观、宁静的心,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那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境界。
在喜鹊叫声中自然醒来
能在喜鹊的叫声中自然醒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春节那几天,因为岳父家的房子被拆迁,我们暂时借居在乡下亲戚家,每天早上都能享受这样的奢侈。早上起床后到楼下庭院,看到电线杆上三两只喜鹊仰着头,翘着尾巴,在冷风中抖着翅膀叫着,不知道是喜鹊叫唤着风,还是风招呼着它们。太阳还没有出来,桑田里的青菜、香菜、野草、蚕豆苗落上了一层层薄薄的霜,耷拉着茎叶,像疲倦的士兵,以匍匐的姿态,静静卧在沙场,等待冲锋号角的吹响。田野是安静的,喜鹊的鸣叫愈发衬托出了这份静谧。桑树枝条被蚕农修剪得高低一致,如同毕恭毕敬接受检阅的民间仪仗队,乡野的谦卑温和在植物花木身上很自然地呈现。大凡朴素、自然的植物总给人以信赖、忠诚、谦恭的感受,让人由衷地亲近。鸟雀禽虫、乡野蔬菜、草木枝叶藉着泥土的供养,在乡村合奏出最自然的声音,而正是这些自然的声音合鸣,以其原始的力量,栉风沐雨,把我们在城市疲惫的心灵抚慰得妥帖、安宁、平静。
到了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太阳渐渐出来了,气温上升了几度后,爬在田野的青菜、蚕豆苗仿佛被阳光一个个针灸过,打通了沉疴很久的病痛穴位,慢慢恢复了精气神,叶片饱满起来,筋脉有了力度和向上的勇气,没有了萎靡颓废,仿佛经历生活困顿的人走出阴霾,自信地挥去眉宇间的丝丝忧虑,踏上新的征程。
说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活在城市的我们很可怜,甚至有时我会突然冒出这样的念头:活在城市是一种耻辱。因为城市的一切都在被篡改:黑夜被彻夜明亮的路灯、绚丽的霓虹、透亮的广告灯箱篡改;宁静的秩序被车轮、汽笛、机器、噪音篡改;天空被网状的电线、幕墙、标牌篡改;绿化被外来的植被、树木、土壤篡改;甚至城市的大地被水泥桩、钢筋框架、砖头、瓷片篡改;空气被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污水所篡改
一切都被篡改,我们已经没有了原味的生活、原味的秩序、原味的生态,甚至原版的内心。我们的大部分内在已经偏离了自然的重心,偏移到我之外了,而乡间的一切生灵、草木、空气、泥土却守着自然的气质、本源的世界。城市与乡间的矛盾和距离,正一点一点揭开当下两元世界里我们的病痛。
把话说回来,生活在城市,我们也能看到鸟雀,听到鸟鸣,但我总觉得城市里的鸟雀怀着惊恐之心、警惕之心,它们的鸣叫歌唱,或许缺少乡间鸟雀的从容和笃定。我们在城市,不是在鸟鸣声中醒来,而是在汽车的喇叭声、集市的叫嚣声中无奈醒来的。我决定,只要有空闲,就远离城市的街道、集市、商场、酒馆,到乡野里去,去听那鸟声,去做幸福的人,在鸟鸣声中醒来。
点石成金:
这是我今年春节期间的切身感受。春节的那几天,我是在乡间度过的。那几天,我感觉自己过得很轻松惬意。早晨起来,不用看手表,不要看汽车的表盘,不要赶着上班,不要等红绿灯。远离城市,人的身心状态在乡间基本还原到了最自然的状态。我想说的是,最自然的就是最幸福的,接近自然就是接近幸福。自然,对抗城市的喧嚣。而城市的喧嚣总是绞杀着我们内心深处需要的慢和 松。在全文中,我通过乡间和城市两元世界的对比,分析了两种环境下人们的心理状态,我理性地审视自己对幸福的认识,得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在动笔之前,我先确定自己的立意:在喜鹊鸣叫声中自然醒来。实际上,我是想表达拥有自然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种幸福的观点。行文时我就布局,为什么我在城里没有太多的幸福感,而到了乡间就有了幸福感?而支撑乡间幸福的要素是哪些?是自然、本真的草木,是虫鸣鸟唱,是一切看似无序却有着内在秩序的风物。光有这些素材还不足以完全撑起全文的立意,所以我加了几段城市生活的感受,这样逻辑关系上层层递进,形成对比,从而自然过渡,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
一个人要想不断写出独特的感受,就要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学生的作文也是,只要对自己周边的世界仔细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很多事物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敏感,才有冲动,有了冲动,才能有切身的感受。
多闻草木少识人。当下的学生,极其方便地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各种便利成果,网络、博客、微博、手机,只要轻轻按一个键就可以迅速便捷地了解外边的世界。这种了解只是一种捷径,没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当然会弱化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我之所以提到多闻草木少识人,意思是让我们的内心世界保持安静,远离喧嚣,回归本真。因为这个世界上,喧嚣如烟花,只是瞬间的美,而安静是丰富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安静,会让人的内心丰富起来;安静,也是当下社会一个人内心幸福的底色。
很多时候,内心的无为就是一种精神的作为。当我们真正沉潜到这种无为时,我们在一点一点接近幸福,一点一点让自己的生命走向成熟。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便利的物质很多,媒体、网络、图书,在我们承认其好的一面时,也要防止这种现代文明的便捷物质会侵蚀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保持内心的定力,与自然为友,以朴素为美,以安静祥和为福。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做了很多对比、铺垫,也用了一些修辞。我希望通过这些对比、修辞来打开一扇通往美的小路,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行文仓促,不一定适合学生的心理,但还是保留一点真诚去祈愿,希望这不多的文字对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