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美国突发事件与制度创新

書城自編碼: 292404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李明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795705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368/38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7.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C++高性能编程
《 C++高性能编程 》

售價:HK$ 177.6
时刻人文·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 时刻人文·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

售價:HK$ 117.6
色铅笔基础技法综合教程 从入门到精通
《 色铅笔基础技法综合教程 从入门到精通 》

售價:HK$ 47.8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思库文丛·学术馆)
《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思库文丛·学术馆) 》

售價:HK$ 105.6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裙子的文化史:从中世纪至今 》

售價:HK$ 129.6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万物互联算法、方法、技术和观点 》

售價:HK$ 74.4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矿政:清代国家治理的逻辑与困境 》

售價:HK$ 141.6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

售價:HK$ 201.6

 

編輯推薦:
本书沿着美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历史线索,选择部分重大突发事件,对美国各类制度变迁背后的事件因素开展了研究。内容既涉及联邦制度、三权分立体制等宏观层面的制度变迁,也涉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国土安全制度建立等中观层次的制度变迁,还有美国建筑规范、消防安全等微观层面的制度变迁。
內容簡介:
宪法及联邦制是不是北美独立战争后的不二选择?证券交易制度雏形的梧桐树协议,是如何被催生的?食品卫生制度与美国版三鹿奶粉事件有什么关联?三角衣裙厂大火如何改变了美国?911事件怎样造就了美国国土安全体系?本书从突发事件视角研究美国治理制度,试图诠释变迁背后的动力机制和普遍模式,以期为中国的改革提供镜鉴。书中很多资料直接源于事件的纪念馆舍、历史遗存、现场观察、交流访谈、研究文献等,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錄
前 言/001
第一章 危机压力与制度变迁动力/001
一 治理制度变迁及其动力/001
二 新制度主义中的变迁理论悖论/008
三 治理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和锁定/011
四 危机压力促进治理制度变迁/019
五 美国治理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历史逻辑/026
第二章 事件驱动型制度变迁与判例创制治理制度传统/028
一 美国的事件驱动型制度变迁/028
二 联邦政府三权分立制度和马伯利诉麦迪逊案/037
三 联邦和州政府关系制度与麦卡洛克诉马里兰州案/041
四 州际关系制度与吉本斯诉奥格登案/044
五 州和地方政府关系制度与狄龙规则/048
六 结论:美国司法体系中的治理制度创新路径/052
第三章 建国时期:基本治理制度探索与初步确立/056
一 经济治理制度的完善和冲突/056
二 治理制度变革的先声与波士顿惨案、倾茶事件/061
三 联邦宪法制度与谢斯起义/067
四 美元货币制度与纸纱骚乱/071
五 消费税收制度与威士忌暴动/076
六 证券交易制度与1792年金融危机/082
七 结论:突发事件推动治理制度初期探索与形成/087
第四章 西进运动:治理制度创新由宏观到中微观/089
一 西进运动与美国领土成型/089
二 海上搜救制度与布里斯托号和墨西哥号事件/093
三 水运交通规则与埃尔金女士号事件/099
四 制度变迁锁定与苏塔娜号爆炸事件/102
五 食品安全制度完善与纽约泔水奶事件/107
六 城市建设管理制度与芝加哥大火/114
七 结论:治理制度向经济管理细节深入/119
第五章 镀金时代:高速发展与突发事件/121
一 高速发展的镀金时代与制度欠账/121
二 最低工资及养老金制度与1877年铁路大罢工/127
三 华人移民政策与石泉城屠杀事件/130
四 工时制度与干草市场事件/134
五 无过错责任制度与约翰斯敦溃坝事件/137
六 军事制度变革与缅因号爆炸事件与美西战争/142
七 结论:经济繁荣到全球治理起步的制度变迁/147
第六章 进步时代与新政:制度基本成型与深入完善/150
一 制度变迁的深水期与初步成型/150
二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无烟煤罢工事件/153
三 灾害保险制度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156
四 联邦储备制度与1907年大恐慌/162
五 安全生产及社会管理制度与三角衣裙厂事件/167
六 公共卫生制度与1918年流感大流行/173
七 宏观经济干预制度与华尔街股灾事件/182
八 结论:治理制度变迁助推全球领导地位确立/189
第七章 变革时期:人权事件与渐进式变迁/193
一 经济权利满足后的平等与人权制度变迁/193
二 环境保护制度与洛杉矶光化学雾污染事件/199
三 基本人权制度与黑人系列人权事件/206
四 全球安全治理制度与古巴导弹危机事件/214
五 三次石油危机事件后的全球治理制度变迁/218
六 结论:全球治理始于国内渐进式制度变迁/224
第八章 进入新时代(一):现代风险型国家与应急管理制度演变/229
一 公共安全观转型与应急管理制度演化/229
二 现代应急管理制度与三里岛核事故/235
三 应急制度转型前奏与三起恐怖爆炸事件/243
四 当代国土安全制度与911事件/251
五 国土安全制度改革与卡特里娜飓风事件/264
六 结论:现代应急管理制度与风险治理型国家形成/269
第九章 进入新时代(二):骚乱和枪击事件的制度变迁困惑/275
一 美国的骚乱和涉枪事件挑战/275
二 洛杉矶骚乱事件与族群、警民关系/281
三 弗格森骚乱事件与社区环境/285
四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与校园安全管理/288
五 奥罗拉市枪击事件与网络售枪/290
六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与枪支管控/292
七 圣贝纳迪诺枪击事件与独狼式恐怖袭击/293
八 风险治理制度变迁困境/294
第十章 突发事件与美国治理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型/301
一 突发事件、试错式改革与渐进变迁/301
二 突发事件与制度变迁模式/306
三 突发事件评估的议题发现功能/311
四 模型中的议程设置与议程构建/321
五 突发事件与制度变迁的一般性过程/329
结 语 国家繁荣与衰退的密码:制度变迁的渐进与锁定/331
內容試閱
前言

各国教科书中的美国历史,无不延续营造着这样的场景:一群在旧大陆胸怀理想、饱经磨难的人,分别乘船来到北美的詹姆斯敦和普利茅斯,建立了最初的殖民地。但是旧世界的英国君主依然在殖民地课以重税、压制言论,甚至剥夺殖民地人民的代表权。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建立了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度。这些人道德高尚、为人正直,其制度无懈可击,如华盛顿砍小樱桃树等故事也配合场景广为传播。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是任何时代都需要建构的现实去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如同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对中国的描述那样;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通常会修饰历史事实,筛选出更符合人们价值观的故事,筛除一个民族感觉不适甚至痛苦的记忆。一个国家和民族所经历的灾害突发事件,如果不在刚刚发生时进行及时总结,推动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随着时间推移就容易被淡忘在历史长河里。
今天美国的治理制度、社会规范体系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积累、演化后,确实已经相对完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现存的很多制度和规范都是经历了风险、危机甚至灾难事件的洗礼后形成的。比如,美国公共建筑大门朝外开,门口横梁使人们方便开门的建筑规范,就是来源于在三角衣裙厂火灾事件、波士顿椰树林大火事件中,大门朝内开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教训;美国海岸警卫队水上救援制度的形成,与发生在纽约长岛的布里斯托号、墨西哥号连续两艘船只失事有关。尽管当代美国社会都在享受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但当笔者在实地调研时,即便是在事件发生地去询问当地市民,大多对引发制度变迁和规范创立的时间不甚了解,可以说是日用而不知。因此,制度和规范的形成有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如果我们直接照搬、硬套其他国家的现实,结果将会南辕北辙。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繁荣、衰退在各个国家中交替进行,一个国家内部盛衰也是潮起潮落,其根源在于制度的产生、创新、发展和衰亡。在这个过程中,渐进式的制度完善是繁荣的唯一路径,完善路径的堵塞则是衰退的开始,突发事件的问题暴露机制则是揭开这一渐进式完善路径的密码之一。
通过追寻宏观历史发展轨迹,去微观探寻突发事件如何从源头上影响美国治理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从时间点的选取上,我们主要集中在从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建国前后,一直到今天美国历史上的主要突发事件对制度的影响分析,但并不否认殖民地时期的一些突发事件同样有这样的影响。我们看到,治理制度变迁具有物理运动的惯性,即制度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形成制度锁定(Lock-in),产生路径依赖,这常常很难用好、坏进行价值判断。但是,治理制度变迁为何发生?最终为何选择了这种路径,而非那种路径?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制度变迁的细节是如何决定的?能否对制度进行价值判断?等等,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力图选取美国历史上几个典型阶段的若干突发事件为例,回答其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的经济总量在1894年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至今,长达122年,这与无数次突发事件后的制度渐进式变迁机制有关。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对2014年毕业生发表演讲时说道:美国的这种不可或缺的地位持续了一个世纪,并仍将持续一个世纪。上个百年中,美国确实是实现了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政治、军事力量也空前强大。这种繁荣和强大,是靠治理制度体系的不断调整、完善来支撑的。是否有另一个百年我们不得而知,这取决于美国是否具备制度的渐进式变迁和创新能力。但是,这种渐进式的制度调整在很多时候恰恰为现实所困扰,本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突发事件集中,且难以撼动旧制度的时期,也常常是美国社会发展遇阻,甚至出现大危机的时期。
美国独立建国以来发生了大大小小无数的突发事件,很多突发事件都促使政府、民众反思,更重要的是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查评估,将制度漏洞凸显。通过对大大小小的制度进行设计、补充,不停地更新、进化,产生更合理的制度设计,尽量避免未来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有些突发事件引发了宏大的制度变革。例如,谢斯起义后推进的联邦宪法制度改革;911事件后的联邦政府改组和国土安全制度体系的建立。有些突发事件则引发了非常细致的制度改进:如罗莎?帕克斯事件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逐渐废除;肯特大学事件后,美国内乱处置中非杀伤性武器使用制度得到了改进等。
笔者认为,通过剖析实例、评估暴露问题、设计改进策略、进入政策议程等步骤,最终促进制度变迁的模式,具有美国特有的治理文化传统渊源。这种渊源就是美国治理体系中的判例法传统,即个别的司法判例中所归纳出来的普适性原则,对其后的同类型案件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可以成为日后法官审判类似案件的依据,甚至成为日常治理的基本准则。宏观制度变迁方面,如美国联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运行制度;微观的制度变迁方面,如美国婚姻家庭制度,很多都是基于判例形成基本制度体系。比如,在联邦政府行政、司法权力边界的制度中,最重要的是1801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美国同性恋在全美合法性的制度的确立,就是基于2015年的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本书也列举了影响美国几项重要治理制度形成、变迁的司法判例,并解释其中的制度渊源。这些判例个案均非突发事件,但比突发事件更具普遍性。本书这部分的目的是说明在整个美国治理体系中,通过个别事件上升为一般性制度原则模式,在治理理念上具有普遍性。
通过对个案进行反思、评估,得出一般性结论,获得认同后成为制度,这是美国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突发事件直接暴露制度弊端,具有更强大的冲击力和推动力,往往更能够推动制度变迁。这种变迁的核心环节就是对突发事件所涉及政策进行的评估和反思。这种反思通常不是一般性的总结经验教训,而是进行细致的调查、评估,甚至通过实证性的还原实验,进而提出制度设计方案,进入公共议程并上升为制度。我们观察的视角就是从突发事件后,政府和公众如何对治理缺陷进行反思,并将这种反思带入制度体系的。

笔者选择了美国历史上建国初期、镀金时代、进步时代与新政时期、变革时期及当代等美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时期。对于每个时期,都选择具有普遍影响性、时代特色并引发明显制度变革的部分突发事件,事件类型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或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每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制度变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有的只是为制度变迁的实现进行一些积累,有的则是推动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的对制度形成冲击,但并未真正推进变迁。本书选用的这些突发事件基本上按发生时间顺序排列,意在展示事件发生的现实逻辑,有的突发事件间甚至有一定程度的因果联系。比如,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因制度设计缺陷,加上投保人道德风险,产生了巨额赔付需求,大量支付赔款导致大量保险公司破产,给金融业带来巨大冲击,成为1907年金融大恐慌的重要导火索。2005年的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事件,冲击了新奥尔良市的社会秩序,成为当年新奥尔良骚乱事件的直接原因。
任何一套治理体系在从无到有的建立初期,首先要确定的就是治理所涉及的政府、机构与公众间利益分配框架,利益冲突在所难免,但也往往是进行制度建设的契机。在18世纪末,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联邦,这一时期的突发事件或者在起因方面,或者在所推进的制度创新方面,多与利益调整有关。例如,因政府税收增加、公众尚未认同新税制,造成大范围的欠税,导致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武装反抗事件的谢斯起义。应对这次起义,对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的需求,也直接推动了宪法制度的建立。因征收酒类消费税引发的威士忌暴动,也直接推动了消费税制度改革。因财政部发行的债券交易问题,引发了1792年的金融危机,但推动了证券交易制度的建立。因房屋税征收问题引发了弗莱斯暴动,但直接推动了财产税制度改革,为地方治理奠定了基础。
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突破英王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发展的禁令,扩大产品市场、经济腹地。在西进运动时期,人们秉承天定命运说,认为构建大西洋当太平洋的山巅之城是上天赋予美国人的使命,是美国历史上奠定发展基础的时期。西进运动的向西拓展依赖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水路运输方式,尤其是当时最为先进、运输人数最多的汽轮运输,这也成了当时发生灾害事件最为集中的地点。在此,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事件作为示例:布里斯托号、墨西哥号沉没事件后,美国海上搜救制度的建立;埃尔金女士号沉没事件后,创新了美国水运交通规则;苏塔娜号爆炸沉没,导致了制度变迁的锁定。
近代城市化可以说是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模式、市民生活方式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在农业社会中,生活半径、食物消费半径不超过百英里,食物和商品都是自己或熟人进行生产,人们这时候要学会如何信任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所生产的东西。或者反过来,人们要为既非家人又非熟人的陌生人用心生产产品。这实际上都是在一系列事件发生后,不断的教训教育了人们如何去适应这种变化,并完善相应的制度。这里我们选择了堪比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纽约泔水奶事件,并考察美国在事件后所进行的反思,如何推进食品卫生制度体系的完善,并建立强有力的食品卫生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管理局,用以承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职责。芝加哥大火事件后,全面推动了芝加哥以整体规划为先导,尤其是以钢混结构为建筑特点的现代城市建设模式的形成,并影响了北美和世界上其他城市的建设管理制度改革。
基本治理制度的成形,统一商品市场的建立,往往会给一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制度红利,并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常常与原有的制度体系不配套。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全国统一市场的障碍,带来了黑人奴隶的解放,同时又带来自由劳动力供给的大规模增加,同时还会带来人口红利,由此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镀金时代。此时突发事件多与劳动关系、劳动保护、产品质量等问题相关,所推进的制度变革也多集中在这些方面。我们选择了5个突发事件和制度变迁的案例: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后,建立了最低工资、工伤、养老金制度,成为其他国家建立相关制度的典范;石泉城屠杀事件后,针对华人的移民政策变迁,影响持续近一个世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建立同盟以后才告终结;干草市场事件后,建立了以八小时工作制为代表的工时制度,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约翰斯顿溃坝事件后,推动了工程质量的无过错责任制度建立,为完善后世各国工业产品责任体系奠定了基础;缅因号爆炸事件引发美西战争,并进而带来美国军事制度的变革。这些变革奠定了美国军事现代化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后世美国处于全球领导地位的强大力量后盾。缅因号爆炸事件既宣告了美国历史上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经济高速发展常常会积累大量社会问题,这是在19世纪末人们看到的普遍现象。这也带来全面变革的需求,也是治理制度变迁的普遍规律。镀金时代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也迎来了美国历史上的进步时代、咆哮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和新政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发事件最为集中,也是治理制度变迁最为明显、迅速和全面的时期。我们也选择了这一时期的6个突发事件;1902年的煤矿罢工事件带来的公平交易制度,使镀金时代空前紧张的劳工关系得到了制度化解决,剑拔弩张的暴力化劳工冲突事件的发生,却奠定了美国社会繁荣的基础;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带来的灾害保险制度变革,是这一时期比较小的制度变革,但其对全世界的巨灾保险制度构成了巨大影响;1907年大恐慌带来的美国联邦储备制度变革,通过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存款准备率等杠杆,发挥国民经济调节作用,建立了世界各国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1911年的三角衣裙厂事件,最终带来安全生产制度的全面确立,是美国社会体系走向现代化变革的关键节点;1918年大流感事件使得美国全面审视其公共卫生制度,强化了公共卫生系统建设;华尔街股灾的暴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使得美国正式建立了全面的经济干预制度,从此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经济的措施更加丰富。
经济发展、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必然会带来物质之外的更高诉求,个人权利的要求会凸显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远离战场,免遭全面的攻击和破坏,又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能力获得经济的高速发展。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获取大量利益,国内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美国的强国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中全面实现,也带来人们权利要求的全面高涨。这一时期的突发事件多以平等权利、环境权利等为基本诉求。这里选用了8个突发事件:洛杉矶光化学雾污染事件和环境保护制度,环保主义者成为社会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黑人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强调了将非暴力和直接行动作为推进制度变革的主要路径。因此,这时与人权相关的突发事件,普遍呈现为以和平诉求为主,着力推进具体制度变革。例如,偶然起因引发的罗莎帕克斯事件,通过抗议公共汽车上工人、白人隔离和不公平待遇,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制度的改革。小石城事件中的小石城9人,积极争取进入白人的普通高中,推进了黑人的平等教育制度。进军华盛顿事件聚集20多万人,事后推进了民权法律制度。在肯特大学事件中,国民警卫队枪杀了4名学生,带来内乱处置制度,尤其是非杀伤性武器使用制度变革。伤膝村事件后,作为美国原住民的印第安人,积极争取原住民教育补助制度,推动印第安人自治制度的建立。
从冷战之后,东西方对抗的局面结束,一直到今天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了全球风险社会,以军事对抗为特点的传统安全威胁正在逐步地让位于新安全观下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气候变化、气象灾害、恐怖主义、环境灾难、核安全正在威胁着人类共同命运。美国适应这一变化,开始全面建立起应对这些灾害的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在建立过程中,三个标志性事件起到了关键作用:三里岛核事故是典型的非传统类安全事件,事件过后美国应急管理制度开始完善,美国应急管理署开始建立;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促使美国安全观全面转型,直至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国土安全体系,并建立了大部制的国土安全治理机构;卡特里娜飓风使美国新建立的国土安全体系,在应对传统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时,经历了严峻的挑战,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调查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应急管理署职能、军队参与灾害救助职能等制度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在于,尽管很多领域中突发事件频发,但看上去似乎并未因此推进了相关的制度变迁。骚乱事件背后暴露的非裔人士权利制度,枪击事件背后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制度变迁就是一个例子,这也是对本书结论构成的一个挑战。在近年发生的与非洲裔美国人相关的突发事件中,我们主要分析了两个案例,即洛杉矶骚乱事件和弗格森骚乱事件。这两个事件属于美国历史上严重的突发事件,并全部调用陆军国民警卫队等外部力量参与处理。这类事件的起因如出一辙,都是非洲裔美国青年被警察抓捕,在抓捕过程中或伤或亡,导致以非洲裔为主的大批民众抗议。这类突发事件虽然在这几年屡次发生,但基本模式都在反复重演,很多人认为并未有治理制度变迁的明显迹象。枪击事件也是如此,我们在书中选取了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2012年奥罗拉枪击事件、2015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以及最近在加州发生的圣贝纳迪诺恐怖枪击事件。这些突发事件都未能推动《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改变。奥巴马在任期最后的时间内,通过行政命令开始禁枪。但是笔者认为,正如历史上很多类型的事件一样,每个事件都围绕着核心制度的弊端反复重演,似乎只有最后一根稻草才能压垮骆驼。事实上,其他突发事件同样也对治理制度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样值得重视。因为这些事件积累了治理制度变迁的能量,同时也往往推动一定层次、一定地域的治理制度变迁。

值得指出的是,第一,美国社会整体不存在计划性,更无若干年的发展规划、立法计划,几个时期划分大致参考了美国历史分期。但笔者并不认同将连续发展的历史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阶段的做法,因为事物发展长期来看是具有连续性的。美国历史上的突发事件引发的制度变迁,似乎并无逻辑联系,但从国家治理体系初创,到经济制度建立,一直到社会制度的完善,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第二,任何突发事件都是在一定人文、地理环境中发生的,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笔者正在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有机会用全年的时间追寻美国历史进程,对一些历史发生地进行田野调查,对原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一些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当地民众进行访谈,力求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思考这些事件与制度创新间的关系,也细致探寻留存的集体记忆。
第三,笔者主要集中在分析突发事件对美国自身治理制度历史的作用,制度变迁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影响。如石泉城事件后的移民政策变迁,影响就是负面的;华盛顿进军时间后的民权制度,虽影响是积极的,但至今未能全面、深入落实。但限于篇幅,本书将重点放在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及其政策评估机制的作用,至于价值判断需要另外研究。
第四,很多治理制度形成的原因及变迁,需要用制度外的第三者眼光去观察。对美国政府部门、社会公众而言,美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很多做法是习以为常的,属于日用而不知。对于美国研究者而言,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发展的路径,对本国并无更多的实际意义,也无法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对于我们需要从中进行借鉴的国家而言,则需要进行仔细判断,认真研究制度的产生历史、作用环境,以形成对我们真正有启示性作用的结论。如果不探究其形成背景,将一些表面上类似的制度,直接套用在中国一些治理领域,则会带来水土不服的问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