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都嘟合集(全两册)

書城自編碼: 303141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马未都
國際書號(ISBN): 9787D25113613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7-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9.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献给皇帝的礼物:Wedgwood瓷器王国与漫长的十八世纪 》

售價:HK$ 127.4
东京札记
《 东京札记 》

售價:HK$ 151.0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大学问·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

售價:HK$ 139.2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 蹇蹇录:甲午战争外交秘录 》

售價:HK$ 57.8
佛教文化十八讲
《 佛教文化十八讲 》

售價:HK$ 89.7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背弃圣约:处于考验中的美国公民宗教(社会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46.0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

售價:HK$ 70.9
次经导论
《 次经导论 》

售價:HK$ 177.6

 

編輯推薦:
妙语连珠 图文并茂
全书收录近百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马未都著名脱口秀节目《都嘟》精华合集
他总能从生活中琢磨出非常有用的道理
《都嘟(*季)》点击进入
《《都嘟》第二季》点击进入
《更优秀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內容簡介: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近百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關於作者: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先后出版了《马说陶瓷》《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马未都说》《坐具的文明》《茶当酒集》《醉文明》《瓷之色》等著作。 1997年,他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并在杭州、厦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地方馆。2008年,马未都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2010年至今,广西卫视为他量身定做了独具个性的节目《收藏马未都》。2014年11月,马氏个人脱口秀节目《都嘟》于优酷上线。
目錄
都嘟一目录
文化百态
方言与文化 2
妓女与文化 8
方言与明星 13
杜甫很忙 19
被玷污的艺术 25
裸体的底线 30
狼与图腾 36
想回家的大佛 41
民国老照片 46
北京的庙会 53
北京的四九城 58
清明未解之谜 64
说文解字 70

人物春秋
王朔(上) 78
王朔(下) 84
冯小刚 90
海岩 96
新武侠徐克 100
武媚娘(上) 105
武媚娘(下) 113
高仓健 118
李希霍芬 124

社会万象
人际潜规则 130
中国好赌徒 137
欠债就还钱 141
上了鸭的当 147
地摊城管包袱斋 152
人在江湖漂 157
成功的四个标准 162
骗你没商量 167
砍价的秘密 174
路怒 181
八字方针 188
辞职信 195

谈天说地
逆天的西瓜 204
喵星人 208
汪星人 215
古人都吃啥 221
吃盐也上瘾 228
吸毒毁一生 233
马末说马 238
厕所那些事儿(上) 244
厕所那些事儿(下) 249
深海沉船宝藏(上) 254
深海沉船宝藏(下) 260
博物馆惊魂夜(上) 266
博物馆惊魂夜(下) 272

都嘟二目录
现实种种
特供
大院文化
日货的爱与恨
现金的诱惑
抄袭!抄袭!
禁烟令
中国制造怎么了(上)
中国制造怎么了(下)

食色生活
野外的爱情
避孕
冷冻卵子
说中医(上)
说中医(下)
洗澡(上)
洗澡(下)
筷子
古往今来话作弊
古人都学啥(上)
古人都学啥(下)
奇人安思远

人心与人性
开门大吉
洞房花烛夜
生死之间
讲演
读书有什么用
销售
看不懂的聂隐娘
历史没有真相(上)
历史没有真相(下)
龙的演化

江湖杂议
打眼(上)
打眼(下)
鉴定(上)
鉴定(下)
古董变身记
古董掉包记
古董现形记
窖藏
盗墓(上)
盗墓(中)
盗墓(下)
被文革毁掉的文物
文物的查抄退赔
內容試閱
民国老照片

老照片是寻绎人间信息的特殊线索
这是一张老照片,上面写着具体时间,是民国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就是公元1924年。那一年,我爹都还没有出生,他是1926年出生的。这照片距今已经有九十一年了。上面写着平遥留省一中同仁欢送。下面有七个人,是温光庭、裴思诏、赵保三、史子铸、高良材、侯汴春、梁肃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七人。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我想它不是搭景拍的,它上面这个景色,今天已经不复存在,将近一个世纪过去,我们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景了。
在照片上面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这上面的每个人都显得很富有个性。社会有多艰苦,从每个人的相貌状态上,就可以看出来。人越早熟越表明社会的艰苦,今天的孩子都一方面早熟,另一方面是晚熟。早熟的是不该知道的都早熟了,该知道的都晚熟了。所以我们有时候看,他们很多都大学毕业了,脸上还满是稚气,不能应付今天的社会。
一百年前在中国受教育,是一个天大的事情。这上面的二十八个人理应都是中学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这些中学毕业生比今天的博士生还稀罕。今天有个博士生,倒没那么稀罕。过去这些孩子受这样的教育,一定要有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背景。读书是很费钱的。我去年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当年我爹读书每年要卖四亩地,一亩地一块大洋,卖四块大洋读一年书。我爹读了十年的书,花了四十块大洋,这些钱在当年家乡那个小海岛上,能买四十亩地。所以我老说今天读书再贵,也没有我爹当年读书贵。我爹正因为读书,才出来参加革命,才有了我。
这张照片上面所提到的平遥省一中,我们不得而知是哪个学校。查了一下资料,平遥中学非常有名,它恰恰创立在1924年,就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平遥中学创立的时候叫励志中学,正跟这帮孩子的状态吻合。
到1956年的时候,平遥中学被评为双重点中学。今天老说重点中学。1958年的时候更新的一个事来了,平遥中学变成了平遥综合大学。可惜这平遥综合大学只存在了三年,1961年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把它解体了,又回归为平遥中学。
如果照片上这些人跟平遥中学有关,或者跟早期的平遥中学有关,我们就很希望知道一些秘密。凭肉眼观察,当时最年轻的应该有十五六岁。今天要找他们二十八个人,如果这些人还有活着的,现在的年龄至少要在一百零五岁以上。但是我想,他们一定有后人在世。刚才说了其中七个人的人名,再有这些人都有精确的相貌,那我想有很多人可能知道,这是他祖上的谁谁谁。我们倒很希望,通过《都嘟》这个节目,能发掘到这上面某一个人的后人,我觉得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功德无量的事,会找到很多闻所未闻的故事,说不定能够填补正史的不足。

老照片能够透视历史的精气神
今天的毕业照都什么样子呢?以我有限的观察,一定是校长坐在正中,旁边是教务主任和各个老师,然后一大堆同学,根据自己在班里的地位,由中间向四边扩散,每个人都神情专注。请注意,我用了神情专注这个词。说到这儿,我自个儿都想乐,全班同学都神情专注地照这样一张照片,让外人看来都有点呆滞。近几十年以来的毕业照都是这个状况。最近几年有点小变化。大学毕业以后,流行各种有创意的毕业照。最新鲜的毕业照就是,女同学跑到男厕所里,男生背着冲洗小便池,女同学都很开心地站在前面,照一个毕业照,称之为创意。这传递了一个什么信息呢?表明今天的学生比二十年前要开放很多。
再转过头看这张照片,注意看,他们的姿势不等和位置的随意,表明民国时期那时人的状态都非常松驰,都急于表达自己。民国革命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加帝王史上的第一次彻底的革命,由此推翻了帝制。每个人都有一种新的思想,新思想有外来的,有自己生发出来的。在民国革命时,大量知识分子都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表达自己对这个新的世界的看法,每个人都觉得他能够为社会,为未来做出一份贡献。这些人就算他是采取一种揣手状,你看这个人揣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姿势,把手揣起来,内心也是火热的。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张照片的时候,能感受到九十年前民国初年,一群小小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的一种状态。这个照片给我们的信息恐怕还不止这些。这些人走向社会,走向未来,乃至要经过国内一系列战争,他们的命运如何?如果能够找到本人或其后人,就能解开这道题。这是我们今天要看的第一张照片。
再看看第二张照片,第二张照片也非常有意思。你们可以看看,这张照片也摄于山西大号民宅。注意看,这张照片跟前一张照片的装裱,有一点点不同,它有非常民国化的西洋化装饰的边。这张照片照得也四平八稳,构图非常均衡,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这个照片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第一个信息,是这个照片的质量非常好,今天如果想拍这样一张照片,你即使用很高级的相机,也拍不出来。这相机跟你那相机不同。这种相机,它的镜头和取景,不在一条直线上,才能把所有的柱子都拍得非常直。这是技术问题,还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事。照片上面的十个人身份不同。有一个有钱人,一看这穿着打扮就能认定了。这有钱人站在这张照片中理论上讲最不重要的一个位置。底下站的这些人,看着像他们家的仆人,还有一个孩子。他把这孩子搁到正中,这事让我有点不解。我们今天都知道主次尊卑,是被人训练的结果我们这么多年来,每个人都自主不自主地,被人训练过。一到摄影,只要是合影,不管是人多人少,人人都知道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领导一来,谁官大谁站中间,是吧?家里一照相,老爷子一定在中间,所有的人都众星捧月似的合影。民国初不会。你注意看,这最有钱的人,我估计是出资照这张照片的人,就站在最不重要的右边。那么更奇怪的是他在上面,最左上位置的这个人,让我看是个叫花子,衣服里的棉絮都出来了。这个叫花样子的人揣着手,主人背着手。主人为什么要与他们家的下人合这张影呢?肯定是民国平等思想的一个闪现。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在于你对上人有多好,而在于你对下人有多好。领导一来了你满脸堆笑冲上去,这没有什么说的。关键是打扫卫生的来了,你对他什么态度,这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你可以看到,这个主人从容自若地站在后面右侧,他实际是站在最不重要的一个位置上,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而且把它裱起来。我想他一定洗了十张,每个人一张,这一张侥幸留到了今天。

与古人合影我有地自容吗?
我身后这张照片是我一朋友买的,当年在潘家园地摊上买的。我今天拿的这两张也是在那儿买的。今天想起来,我买少了。当时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照片,没当事。这两张是我喜欢的,我就买了。其实很多我当时不喜欢的照片,今天看来我都喜欢,可惜没买下。我身后这张照片,构图没有任何变动,它也是一张黑白照片。你们注意看,画的右侧那个人是我,我是带颜色的。这张作品,是根据一张老照片画的。这张照片上的任何要素,都没有改变,所有人的神态都非常准确。我也来自一张照片,那是我四十三岁那年,一个意大利摄影师给我拍的,我就站在琉璃厂的台阶上,我让油画家韦蓉把我画到了这张照片上。我那个位置上,本身是站着一个人的,那个人让我替代掉了。你们注意看,他们是黑白的,我是彩色的;他们是冬装,我是夏装,这就有很多不同。
我老说,这张照片每个人的眼神都非常坚毅,我们可以想,把中国最好的男演员都找来,化好妆,未必能照出这样一幅照片。这个照片所传递出来的人的神态,是时代的神态,不是个人的神态。我无论怎么想坚定地站在这里,我也跟他们有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就叫理想。
我们刚才看了这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全是一帮年轻的孩子,第二张照片是一个有钱的人和他家的仆人,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同居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所有的人都是中年人了,从眼神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有没有文化。图像就有这个魅力,虽然它不说话,它没做任何解释,如果你敏感,你看到这个人,你就可以看到他的身世,看到他的文化程度。
我老想,这些人当革命不成功的时候,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一定不改初衷,而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今天的人都非常世俗,非常善变,善变是今天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每个人都很难坚守自己的理念。我们很希望坚守自己的理念,但是在利益和威胁面前,你有没有能力,你有没有定力,其实是对一个人巨大的考验。
关于这张照片还有一段轶事。我曾把这张照片挂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我听一个常住北京的外国人给一个初来北京的外国人解释这张照片,我在旁边听乐了。这外国人怎么解释的呢?他跟那个听者说:你看,这些人是中共一大代表,那个带颜色的是年轻的毛泽东,坐在椅子上那个人就是李大钊。你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那么点味道。他按今天的理解来解释这张照片,他以为这是一个艺术创作。外国人辨识中国人是有困难的,就跟我们辨识外国人有困难一模一样。
我为什么当年想画这个呢?我觉得我们跟古人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我们仅跟民国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民国人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跟他们非常近,依然有这样大的差距,就别说我们跟清朝人,跟明朝人,乃至宋朝、唐朝、汉朝人,那差距就会更大。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承认这种差距。我把自己画进这样一幅作品中,只想表达一个意思: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你们面前。
【脱手秀】

这是一个盒子。它是个异形,上面嵌有很多东西。它在边缘上嵌有黄杨。它的材料是什么的呢?是你们特别欣赏的紫檀。它在盒盖面上镶有寿山石,寿山石上还刻有云纹,然后有两道绿色的仿绦带。再有就是两个别子,是用螺钿做成的。
盒子做得非常精致,它试图表现一种立体。可惜中国人不会,中国人缺的就是这门教育,就是西方科技的教育。它实际上是在做一本书,可以看到这是一函,书都是论函。这个东西很别扭,找不着感觉。这件东西就是过去文人案头的一个陈设,里头装些杂物。这是一个文人的情趣。这东西是民国时期的。那时期的很多文具都有这个特征,表明主人出身书香门第。

特 供
特供为什么?
许多人都对特供感兴趣。比如人家送一瓶酒,非跟我说这酒是特供的,特供哪儿哪儿,特供谁的云云,都拿这东西来忽悠我。
特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特别的供品。这个词在我小时候就有了。中国特供的形成是在1964 年。那一年政府成立了一个大商店,专门卖特供物资,起了一个特美妙的名字,叫友谊商店。别说买东西,年轻时能进到友谊商店看一圈就特别满足。那里头的好多东西是市面上没有的。
特供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产生的呢? 1964 年时,新中国成立已经十五年了,政权逐渐趋于稳定。那时,三年大饥荒刚刚过去,经济有所复苏,但要完全保证国民需求是不大可能的。为了满足来中国的外国人的生活需要,设立了特供制度。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友谊商店,也不是有钱就能去那里买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友谊商店是中国特供制度的一个标本。
追遡起来,新中国的特供最初是为了保证军队需要。我小时候生活在军队大院,对物资匮乏感受不深。军队在历朝历代,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候都是有特供的。特供起初提供的物品,都是一些今天想起来特可笑的东西,比如烟酒之类,很多烟酒的包装上会写一个特供或者专供什么的字样。人们拿这当回事,只是因为当时物资短缺而已。我经历了那段历史,买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什么都要票。还有一种东西今天听着都怪,叫工业券买重要的工业品,必须出示工业券。如果我没记错,在当时的北京,你要想买一辆自行车,竟然需要三十张工业券。有的人举全家之力把买自行车的钱攒齐了,还得到处找券去。
在过去,买自行车可是一件大事。添置那天,全家一起到商店去挑。永久的,凤凰的;有大套的,就是车链子全包在里头,也有半套的,还有没套的。没套的下雨天骑,水花四溅。不管你买自行车还是买缝纫机,都管你要工业券,你还觉得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东西都是工业生产的。诡异的是,还有一些与工业无关的东西也管你要工业券,比如茶叶、毛线什么的。那时候,人们很少直接买毛衣,都是买了毛线自己织。
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轻工业上来了,工业券才没用了。我们那时候出去玩,先去自由市场,拿粮票或工业券换回一个塑料桶。到了老乡家,用桶洗脸洗脚,屋子里没有盥洗间。玩了好几天,最后把桶送给老乡当房费。老乡没见过塑料桶,用的桶不是铁的就是木头的,塑料桶结实,也摔不坏,拿着又轻,就特别高兴。

友谊商店对我们一点都不友谊
说起来这些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
我们对特供和友谊商店的记忆是什么呢?商店不让随便进,但越不让进就越想进,想看看里头究竟有些什么。改革开放后,外国人明显增加,友谊商店变得非常热闹,却不让中国人进,门口站两人看着,没护照不让进。那时候,有个日本人跟我学中文,有一次我想跟他一块儿进友谊商店去看看,到门口,日本人进去了,把我给搁外头了。过了俩礼拜,他说你想不想进那个友谊商店看看?我说想,但没护照进不去啊。他说,这么着,咱俩换一身衣服,你就能进去。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顶破草帽扣脑袋上,衣服也不讲究。他跟我说,你
衣服穿讲究点。我就穿得讲究点。再到门口,看门的果然先拦他:你证件呢?我一闪身就进去了。日本人磨蹭半天,最后才把护照拿出来,也让进了。

进去第一感觉就是友谊商店够大,大概是四层,什么都有卖的。但东西太贵,而且专门卖给外国人,要收人民币的外汇券。这个外汇券有点意思,上面有一排字,写得很奇怪,叫本券与人民币等值。我认为,凡是专门写上这类话的票据都是不等值的,等值就不用写了;凡是不等值的,都得特别强调等值。
中国人很有意思,都是对外人好。这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称之为面子。那时候,外国人到中国来可以享受各种便利条件。我们当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事要注意国际影响。人都没出过国,还得注意国际影响,就是别给外国人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发生了一个事件,现在都快成笑话了。北京现在到处都是大高楼,但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没什么高楼,五层就算高楼了。第一次盖高楼是盖在前三门大街的。今天到前三门大街还能看见那个楼,大概十五六层。过去盖楼,先搭一个庞大的脚手架,显得特壮观,工地也杂乱,各种建筑材料堆得乱七八糟。有俩孩子在旁边谈恋爱,没地儿去,就找到工地了。这俩正谈恋爱呢,来了一个第三世界的朋友,个大膘肥的老外上去就把那男的给摁住了,拿绳一捆,嘴里塞上东西,当面就把那女的给强奸了。待他扬长而去,这女孩子才把男朋友身上的绳子解开,把嘴里的布掏出来。男的气得不行,抄块砖头追那个第三世界兄弟去了。女的怕出人命,在后面喊了一句:注意国际影响!这成了当年的笑话。我们当时有这种极强的印象,就是中国人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在国际上的影响,所以我们就把最好的东西卖给了外国人,这就是友谊商
店的由来。这个名字也是强调友谊,但只是对外人友谊,对自个儿一点都不友谊。

琉璃厂古董店也曾特供老干部
甚至连文物、古董都有特供。清末那会儿,北京的古董店就非常多,琉璃厂兴旺发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规模小了很多。很多老干部喜欢收藏,都跑到琉璃厂去买东西。刚开始大家都是一视同仁,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专门给老干部开了一个店,东西只卖给他们。我那时年轻,特想进去,人家却不让进。好在单位发给我一个记者证,那时候的人对记者特好,一出示记者证,他们就给我点头哈腰的,把我给让进去了。
进去一看,全是古董。那时候的古董特有意思,全是真的,没有假的。有时候还能碰到一些领导干部,也认识了一些。后来等我有能力进去的时候,跟老师傅们去聊天,看到有很多官釉,我还买过。一开始也不卖给我,慢慢跟他们混熟了,一开始还说不能多买,少买两件得了。我去买碗,说买官窑的,就是你们说的古董。价值连城的古董那时候也不值钱,我进去打开柜子一看,那碗摞一摞,一摞拿出来,往地上一放,哗啦一声。买的人蹲在地上挑,一个一个地挑。一女的四十来岁,肤色有点黑,她露出的那节腿肚子,看着就够黑的,
还在我旁边老哆嗦。你想想,我美不胜收地在那儿挑碗,她离我一尺远,我的馀光就能看见那条腿,老哆嗦着,弄得我心烦意乱。我劝她,你到那边坐着去,我在这儿慢慢挑。她说,这有什么好挑的,拿一个得了。我说,你们家买只小鸡还挑半天,怎么我买个碗你不让我挑啊?一下就把她说乐了,说乐了她就跑旁边坐着。以后我再来的时候,她就说,你自个儿挑吧,随便挑,挑完结了账就行。有时候我在里头一待就是一天。
那年月很有意思。满街都是乡下农民,骑着自行车,后面搁一纸盒子,里面全是刚孵出来的小鸡。贵的卖两毛,便宜的卖一毛五,瘸了腿的卖一毛。很多孩子围着,让爹妈给买一个回去养。我们家还养过,那个鸡可不好养了,我们养的鸡最后全是走八字,腿都软了。
瓷器古董能够公开卖给中国人,还是1988 年的事。那年,琉璃厂开了一个店,不卖外国人,专门卖给中国人。我在那里买过很多东西。今天物质极大丰富,但是东西也特别贵。今天的拍卖场,古董有的是,只要你有钱,上亿的都不算新鲜事。《编辑部的故事》里好像有这样一句台词,说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
物质极大丰富,人民为所欲为,今天跟特供时代比起来,物质确实极为丰富了,只要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确可以为所欲为。

【脱手秀】
紫檀的雕刻特别精美,最精美的还在里面。托盘里面一般都不会雕,这个为什么雕呢?因为这是乾隆皇上的,是皇上搁在漱芳斋里的。后面漱芳斋藏四个大字和一个小字乙,表明了它的特供身份。漱芳斋今天是故宫专门接待各国领导人的,他们只要进故宫参观,一定会在漱芳斋休息一下。乾隆幼时在漱芳斋读书,对那儿有感情,晚年经常在那儿看戏。里头有个小戏台,有个戏班子
候着,皇上一开饭,那边就演一出小戏。这件东西就是当年搁在漱芳斋的。就是一装饰性托盘,比如给皇上托一毛巾擦脸,这样托上来比较讲究。皇上一看这盒不错,留给后来的人收藏,没想到今天落到我手里了十檀九空,这里有个三角,是木工补上去的。工匠手艺非常高,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这造型叫海棠型,里外都有雕工,外墙有,里墙也有,包括盘芯都有雕工,还有一个器座。这器座是搁在上头的,就是一个小小的紫檀文房,搁在漱芳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乾隆皇帝应该亲手摸过这件东西。

人际潜规则
人际关系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非常复杂。简单表述,每个人一生中的人际关系大致分为三类:第一是亲人之间;第二是熟人之间;第三是生人之间。一般人会说,这关系还不容易处吗,那不就是亲人要亲、熟人要熟、生人要生这么一个关系吗?对,是这么一个关系,但相处不能靠这个方法。

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先说亲人。一般的常规理解都认为亲人要亲,对吧?事实上恰恰不是这样,古人对此有个劝戒,叫是亲三分客,意思就是说,亲人之间要保持客套。
亲人要生,那么生人呢?生人要熟。熟人呢?熟人要亲。并不是亲人要亲,生人要生,熟人要熟。而是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听明白了吗?
这个关系是循环转动的,先说亲人要生。亲人之间往往是没有界线的,今天的人,兄弟姐妹很少,过去兄弟姐妹多,一大家族。他是有很多规矩,比如中国古代社会,是靠五伦为忌。五伦,就是五种伦常关系,也叫五常。过去说三纲五常,第一是君臣之间。今天没有君臣了,那就可以视为是上下级。只要你走向社会,去工作,一定要有个上下级关系,不管你是在上还是在下。第二就是父子,父子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三是夫妻,夫妻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兄弟,兄弟也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第五是朋友,朋友属于熟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是靠这五伦为忌的,它有固定的道德标准,所以中国过去社会的治理成本非常低。不是我们没有法律观念,中国秦、汉时代的法律非常健全,就是老使不上劲,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道德规范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问题。道德是约束人民行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利器,是治理社会成本最低的一个手段。

现今的人伦之混乱,令人堪忧
刚才说的父子、夫妻、兄弟这三层关系,全是亲人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要长幼有序,现在好多电影、电视剧中,子女指着爹妈说话,这指着就不礼貌。我们小时候哪敢指着爹妈说话,现在也不敢呢指着爹妈说话是大不敬的行为,是坚决不行的。我在一部电视剧里居然听到这样的台词,有一个女孩跟她爹讲:算你有良心!天哪,这个女儿怎么能这样出言不逊呢?她爹到底做了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居然让她如此感慨!可见,今天社会的人伦关系之混乱,实在令人堪忧。
夫妻之间,过去讲求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梁鸿传》,说的是东汉人梁鸿和孟光的爱情故事。妻子孟光长得又丑又肥,皮肤还黑,但是呢,她对老公梁鸿非常尊重体贴,给他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这是古代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表明了夫妻之间互相尊敬的关系。这个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延续的、延用的,它不是客套,它是一种关系。
兄弟之间呢,孔子认为兄弟间要有友爱之情,要兄友弟恭,也就是作为兄长对弟幼要爱而友之,给予关怀和教导;作为弟幼对兄长要尊敬,要顺从。我们还有一句老话叫兄弟情同手足,也是讲兄弟间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今天,独生子女太多,很多年轻人和孩子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并不会有这种感觉。即便有的,也生分得很。我们所讲的人际关系中的亲人要生,并不是从情感上要生分,要隔阂,而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现在很多电视台,流行办一种家庭节目,就是中间有一主持人,把矛盾双方叫在一起,各说各的。我们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发生在亲人之间的这种冲撞,都是很激烈,很绝情的,亲人之间一旦翻脸,连个路人都不如。朋友之间,只要不是有亲情这种关系,有时候发生矛盾,是可以调和调解的。而亲人之间调解起来非常难,从各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调解亲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失败的;即便是成功了,也是短暂的成功,好景不长就会破裂。为什么呢?因为亲人之间正常和好的时候,无话不说,毫无保留,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关系过于紧密,很多东西过于紧密就会发生问题,摩擦系数会变得非常大。譬如高度浓缩的原子核,因为挤压特别致密,到了临界点就会爆发,而且破坏力极强。
举个例子,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事。好多年前,北京某小区某家里有三姐妹,我都认得,我不能提及她们的名字,这样有点儿不厚道,姑且隐去真名吧。这三姐妹长得都很漂亮,老三很任性,老大很本分,老二特能闹事,特能出幺蛾子。大姐结婚多年,大姐夫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有一回,二姐跟老三聊天的时候,说大姐夫是个假安分假正经,三妹就说,那你怎么知道他假安分?二姐说,他就会装,你不信哪天我勾搭他,试验一回就知道了。结果这二姐果真就设局下套,把大姐夫勾搭成功了。二姐得手以后特别高兴,回来就跟三妹炫耀,把细节说得很详尽。三妹觉得这事很离谱很奇怪,但当时她跟二姐好,跟大姐的关系没那么近,所以就把此事装进心里,瞒着不说。大概两三年过去儿了,有一天正赶上大年三十,全家人都围坐在桌前吃年夜饭,这老二和老三不知为那句话起了争执,话赶话的,越说越强烈,越说越激愤。老三一句话没把住门,说,你还跟大姐夫睡过觉呢。当时,如果大姐夫坚决不承认,说你胡说八道,这事也就过去了。结果这大姐夫也不争气,咣当一声就跪那儿了。这就等于撩了,奸情暴露。她们的爹就老脸挂不住了,生气地拍着桌子说,我们家怎么能成这个样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亲人之间没有界线的极端例子。
上面这种乱伦的例子比较鲜见,我们能看到的更多例子,都是生活中平时很好的兄弟姐妹最后翻了脸,为了财产,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很多时候,他们各说各有理,谁也说不清楚是非曲直。所以亲人之间保持一种生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识一个老太太,她有六七个子女。那老太太身体还很好,脑子也特别明白。我听她说过,每个孩子到家里来,她都会一视同仁。为什么呢?他们之间有发了财的,有社会地位高的,有社会地位低的,有比较穷的,但是这当妈的不会厚此薄彼,区别对待,没有表现出来对谁更好,对谁更差,所以大家庭非常和睦。逢年过节,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老太太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其他人也是其乐融融。这样的和睦,首先归功于老太太做得好。她用什么高招使得自己的儿女能互敬互让呢?老太太跟我说,是亲三分客。

为什么闺蜜容易反目成仇
下面再讲熟人。我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是熟人。什么叫熟人呢?就是你认识的人,你单位的人,你的邻居,等等。为什么熟人要亲呢?因为和你经常在一起,这种亲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真亲是假亲,我们朋友之间总有那好得能穿一条裤子,钻一个被窝的。我说的钻一个被窝,没别的意思,就是好。往往这么亲密的关系,在把握不住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界线了,没有隐私了,没有秘密了。这种秘密和隐私,一旦被对方知道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下,或者某个环境中,它就转换成一个杀手锏,他会把你的事撩出来。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或者说在某一个阶段关系非常亲密,后来就翻了脸,有的是因为具体的事件,有的是莫名其妙,慢慢就生疏了,接着会背后说人家坏话。女性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闺蜜,好的时候如胶似漆,翻脸了就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背后诋毁传闲话是非常起劲的。为什么说坏话呢?是因为我知道你的隐私很多,是言之有据的。熟人之间,如果表示了太亲密的关系,就肯定会出问题。我们说的这个亲呢,是有度的,表明了我们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比如你的住宅区,比如你的工作范围,你很亲热地打一个招呼,嘘寒问暖,他在生活中会变得很愉悦。我们生活中很忌讳的是什么呢?就是认识的人之间,互相很冷面。其实你跟他无冤无仇,没有什么过节,就是看不惯这人。
我听过很多人讲,说我一看见那人就烦他,就不喜欢他。问他原因呢?说没原因,我看见他就憋气。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各自有很多内心细微的感受,不是每一个感受细节都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有时候你会有说不出来的一种不适,在熟人之间,我们表示这种亲密,是为了很好地工作和相处。在你的生存环境中表示这种亲密,是让你自己心情愉悦。比如你的邻居打个招呼表示很亲,哎呀,好久没见了,说你怎么样啊,孩子上学了没有啊,毕业没有啊,考上大学没有啊??就是嘘寒问暖,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从某种方面讲,这还是一种客套,但这种亲是表明你自己愿意在这种范围内取得内心的欢乐。其实,欢乐大都是自个儿给的,别人给不了你多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非常好,但依然感到压力很大,为什么呢?因为面临着一种复杂的商业关系。
以前贫穷的时候,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工厂,大家的关系都比较简单。如果能出去聚会吃顿饭,都要念叨很多天,觉得那一顿饭吃得真香啊,那天聊得真尽兴啊,那酒喝得真痛快啊。那种感觉今天很难再有了,我们今天即便有很多应付,都是在表面上,很难深入下去。所以,我们强调熟人之间要亲,这个亲是一定要有度的。

网聊最能体现生人之间如何交际
最后一种关系是什么呢?是生人要熟。这个我做得很好。因为我经常在各种公共场合碰见生人,人家跟我打招呼,我就得回应人家。有的人会问我,说你跟他认得啊?我说不认得。他说不认得你怎么那么热情啊?我说因为人家跟我那么热情,我总不能置之不理吧,这是起码的礼貌啊。
生人要熟,表明你承认大家在同一个文化圈内。尤其是你若出国在外,碰到人家跟你打个招呼,其实就是擦肩而过。人海茫茫,你一生中能擦肩而过的人,不会超过几万个人。也许你会说,某天我到北京站去了,我那一天就擦了好几万个人。那是你理解错我的意思了,我所指的就是你真的能跟对方点头,说上一句话的人,你一生中超不过几万个。你能够记得住名字的,恐怕连一千个都没有。我手机里存着好几千个电话号码,其中许多人就算我怎么备忘,都记不住这个人是在哪儿认识的,也不知道他究竟长什么模样。
一个人能够记住的陌生人是非常有限的,你有机会能跟他聊聊天说说话,感受非常好。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跟生人聊天,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设防,没界线,能够坦诚交流。我们刚才说了,熟人要亲是个假亲,而生人要熟也是个假熟。素昧平生,萍水相逢,这个时候你也不可能和他熟。你不知道他的家长里短,你也不知道他的左邻右舍,你只知道在这个瞬间这个时间段,跟他有一个交往,而且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掏心掏肺地说点儿话。最能够体现这种关系的,是今天的网络。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网聊呢?因为他可以彻底敞开心扉,他可以把他的隐私说出来,这就是生人要熟的一个典型例子。有些话,有些事,在熟人之间是不能说的,是必须讳莫如深的,是要藏在心底不得见光的。为什么?如果他说出来,他单位的人就会全知道,每个人都是喇叭的时候,坏事传千里,好事也难免变味儿。我先告诉你,每个人没有义务替别人保密。你跟某人大倒苦水,或者讲了不那么光明正大的话题,涉及敏感的人或事,然后叮嘱对方,说你千万要替我保密。他没准儿转身就跟另外一个人说,然后也照样叮嘱后者保守秘密,我就说给你啊,你千万不要说出去。可是,很快就会弄得人人皆知,而且很可能变成流言蜚语了。
所以说,生人的网聊,很能说明生人要熟这种社会人际关系的实质。

不一定做到,但一定要知道
今天说的这三层关系,是转着圈说的。人际关系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候是错综复杂的,就像蜘蛛网,甚至像是一团乱麻。如果你能从内心有意识地去认识,去区分,去把握,你就能把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不但能理出个头绪来,还能做到有条不紊,该干嘛就干嘛。这中间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要弄清楚亲人、熟人和生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
这种关系我们往往处理不好,处理不好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好。生活中,职场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好朋友。有的人能够终身做朋友,但大多数人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呢?你地位有变化,就可能出现利益问题,过去不牵扯利益的时候你两个人会很好,一旦产生利益纠纷,你们可能就会掰了。人在利面前能够让一步,比什么都强。这么多年走过来,我才实实在在知道了这一点。
我年轻的时候,处理人际关系也没经验,不知道如何妥善处理。今天你听我说得头头是道,貌似很圆通,其实也不一定,更别说我年轻的时候了。我今天说的事,我未必能做得到,能做到我就是个神仙了。但我明白,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是很重要的。我们不是一直说只讲道理不说真相嘛,有的事情是没法知道真相的,你看电视节目里,闹矛盾的双方来了以后,各执一词,都不依不饶。你听谁都是真的,其实谁都有不真的一面,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拣有利于自己的说,尤其面对公众表达的时候,一定是拣有利于自己的说。所以,我们不再寻求很多事情的真相,我们只说出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你一生是大有好处的。

【脱手秀】

这盘子有意思,你看正面,全是蔬菜。它背面的珊瑚红描金,写着大清乾隆年制字样。这种盘子比较稀少,你很少能看见大清乾隆年制的。我第一次看见这种盘子是在瑞士。瑞士日内瓦有一个鲍尔博物馆,鲍尔一生中搜集亚洲文物,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他去世以后,故居被改成了一个博物馆。他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官窑,其中就有这样一件。看看,紫的是茄子,红的是西红柿,还有瓜。为什么在乾隆官窑中画有蔬菜呢?因为当时皇家大力提倡发展农耕培植,这也是民生。
今天,不论你买多少蔬菜东西,你肯定少不了跑菜市场。菜市场最能反映当地的民生,我其实每年都会有几天去菜市场转转,我去菜市场干吗呢?去看,去观察。我觉得菜市场里有着人生百态,菜市场里的人的关系就特别有意思。
菜市场里遇到亲人是啥状态,一言难尽。熟人和生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却能比较直观地呈现出来。譬如,很多人在那地方买了好多年菜,跟小商贩都非常熟了,但不知道人家姓甚名谁。有时候就说丫头,给我拿俩茄子师傅,称上半斤豆角之类的,对方也热情打着招呼,仿佛亲朋好友一般待你,至于那丫头叫啥名字,那师傅是哪里人氏,你却一概不知。不过,你们已经从生人变成熟人了,而且是恰到好处的那种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