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旅游文学欣赏

書城自編碼: 32559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王惠、匡健、张德平、丁婧、蔡海燕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10765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9-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售價:HK$ 94.8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售價:HK$ 55.2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麦肯锡原则:成就全球顶级公司的11条经验 (美) 达夫·麦克唐纳 》

售價:HK$ 106.8
氢经济
《 氢经济 》

售價:HK$ 117.6
校园欺凌
《 校园欺凌 》

售價:HK$ 59.8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培训需求分析与年度计划制订——基于组织战略,做”对的”培训! 》

售價:HK$ 82.8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这就是心理咨询:全球心理咨询师都在用的45项技术(第3版) 》

售價:HK$ 153.6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正说清朝十二帝(修订珍藏版)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7.5
《 物流规划与应用 》
+

HK$ 66.7
《 平面构成 》
編輯推薦:
《旅游文学欣赏》紧紧围绕旅游文学欣赏的实际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本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教育紧紧围绕实际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旅游文学欣赏》立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编写,围绕职业教育,着重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按照适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体例与内容贴近教学实际,便于操作,符合高职高专师生的实际教学要求,力争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潮流。
內容簡介:
《旅游文学欣赏》立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规格要求,牢牢把握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趋势,着眼于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以旅游文学欣赏理论知识介绍和旅游文学欣赏能力培养为载体,方便相关课程老师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模块:旅游文学欣赏理论知识、旅游文学名篇导读、江苏旅游景点文学知识。*模块是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准备,着重使学生掌握各类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模块是结合旅游文学的体裁分类而设计的,着重训练学生掌握鉴赏各类旅游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第三模块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背景,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旅游文学欣赏》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或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酒店管理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旅游行业的培训用书,还可作为旅游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的参考书。
關於作者:
王实甫1234-1294,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两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注释】
1 闲对着绿树青山:这是元代杂剧《丽春堂》第三折乐善所唱的三支曲子。《丽春堂》,全名《四丞相歌舞丽春堂》,作者王实甫。
2 潜入:此处意味退隐。
3 龙潭虎窟:指朝廷争权夺势的是非之地。
4 刘伶:魏晋间名士,字伯伦,以诗文和善饮而闻名于世。
5 屈子:即屈原。
6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功成后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
7 棹:船桨,此处作动词,意指用桨划过去。
8 胡必归欤:为什么一定要归去。
9 由咱取:由自己造成的。
10 都装入酒葫芦:意指酒醉后万事皆休。
【赏析】
王实甫的《丽春堂》讲的是金世宗大定年间丞相完颜乐善的故事。这三支连续的曲子,集中而完整地表现了乐善被贬在济南时的生活与情境。一位声名显赫的丞相,骤然被贬到青山绿水之间披蓑垂钓,这一巨大的变化,必然给他带来种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在曲子的前面。有乐善的一段自白:老夫每日饮酒看山,好是快活呵!这种快活的感受是真实可信的。【斗鹌鹑】一曲,表现的就是这种感受。他闲对着绿树青山,得到了大自然的陶冶,因此,烦心倦目都被消遣。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两句,正是乐善从昔日朝廷重臣到眼前闲散隐者这一巨大变化的概括,而且构成强烈对比,显示了乐善对目前生活的快活感。接着,披着领箬笠蓑衣一句。塑造了潜入那水国渔乡之后乐善的形象;寄情山水,飘逸洒脱,体现着隐者生活的情趣。而堤防他斜风细雨一句,又暗暗道出了披蓑垂钓的生活,正可免去人间是非的纠缠。最后,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自饮自斟,自歌自舞,更表现了他无拘无束,闲散自由,与世无争的生活,而这些正是乐善感到快活的最根本原因。
如果说【斗鹌鹑】主要表现了乐善对新的生活的某些感受,那么紧接着的【紫花儿序】一曲,则主要写他对这种生活的一些思考。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三句,表明他既不想如刘伶,也不想效法屈原,他要模仿的是范蠡:功成名就泛舟五湖。这表明,乐善并非盲目地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而是有明确的效仿对象,这正是他思考的结果。而且他认为,他泛一叶小舟,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惊起那几行鸥鹭的生活,正似范蠡归湖的故事。故足以以乐忘忧而不必归欤之叹。曲中所写一滩红蓼两岸青蒲几行鸥鹭,都表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和幽美,以及乐善以范蠡自喻而获得的恬淡心境。
乐善对隐者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是真实可信的。然而,他毕竟是被贬之后才开始这种生活的。因此,在他内心深处,还深藏着难以自解的踌躇。当他内心深处的踌躇隐约泛起的时候,就唱出了这曲【小桃红】:他感到水声和山色都模糊了。闲看云来去,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惆怅。何以如此?就因为他我怨结愁肠对谁诉满腹怨仇而无告,唯有自踌躇。显然,绿水青山的美景,终究不能完全消除被贬谪居的苦闷。由苦闷进而自责:这场烦恼都也由咱取,表现了无限的悔恨。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他发出了感今怀古,旧荣新辱的感叹。所谓旧荣,当然指昔日为相时的荣华富贵;而眼前的自斟自饮,自歌自舞,却成了新辱。因此,他内心最深处的愿望,显然是改变目前的处境,消除新辱,正是这两句的真正意义。然而,他的新辱是皇上贬斥的结果,本人无力消除。于是,所有的踌躇、自责、感叹,只好都装入酒葫芦以酒浇愁,这是他唯一的解脱。
三支小曲,细致而深刻地表现了乐善被贬隐居时的感受、思考和苦闷;也生动地描写了昨日景物,并使二者达到了和谐统一。语言质朴,正与人物性格吻合,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乐善的心理活动过程,曲折地反映了全剧所表现的思想倾向。
【例文二】 红杏深花
明汤显祖
【排歌】〔外引众上〕红杏深花,菖蒲1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生、末接介〕〔合〕提壶2叫,布谷喳。行看几日免排衙3。休头踏4,省喧哗,怕惊他林外野人家。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5,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6春色苴。趁江南土疏田脉佳。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生涯。
【前腔】千村转岁华7。愚父老香盆8,儿童竹马9。阳春有脚10,经过百姓人家。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对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注释】
1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根茎可作香料,外用可以治牙痛、齿龈出血等。古人常在端午节采之。
2 提壶:鸟名,鸣声犹如布谷。
3 排衙:长官排列依仗,接受属员的参谒,坐堂办事。
4 头踏:古代官员出行时排在前边的仪仗队。
5 翦翦:簇簇,丛集的样子。
6 塍:田间的土埂子。
7 转岁华:过上了好日子。
8 香盆:封建社会中奉迎统治者的一种仪式,焚香插在盆里,顶在头上,跪地迎送,表示崇敬和爱戴。
9 儿童竹马:歌颂太守的成语。东汉郭伋,曾任并州牧,有一次他到所属的某地,有几百个儿童骑竹马来欢迎他。
10 阳春有脚:歌颂太守的成语。唐代宋璟,爱民恤物,百姓称之为有脚阳春,所到之处如阳春普照。
【赏析】
这是明代传奇剧本《牡丹亭》第八出《劝农》中太守杜宝所唱的三支曲子。
第一支曲子[排歌]开始五句描述了太守杜宝出行时所见到的山野春光,杏花开放如火红艳,菖蒲抽芽,田野里春日渐暖,竹篱茅舍前酒旗招展,春雨初晴,炊烟袅袅。下面三句点出正值春耕时节,提壶鸟与布谷鸟在声声鸣叫。杏花春雨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四时江南风光画卷中的一幅名画,早已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的心中,至今仍是激发人们旅游的动因。
第二支曲子[八声甘州]头三句描述了田野间一片绿色的麦浪,有如一幅美丽的图画,下面四句描述,春雨如酥,春色已深,应该抓住墒情,及时耕种,切不可违迟农时,致使田地荒芜。田野之美是静态的,而田野中的劳作以及田园生活舒缓的节奏才是最值得竟日奔波之人艳羡的一种生活状态。
第三支曲子[前腔]头五句,描述了百姓对太守杜宝的爱戴与崇敬,有这样一位贤太守,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最后四句描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雨后人们在努力耕种,村村是一片桑麻。日落月出,甚至听不到犬吠,好一个太平年景。
这三支曲子表述了太守杜宝清廉勤政,体恤民情,深受人们的拥戴。杜宝出行劝农催耕,在《牡丹亭》的全剧中,属于情节的枝蔓。但这几支曲子有如一首优美的田园诗、一幅古代的风俗画,自有其可取之处。
【例文三】 访翠 癸酉三月
清孔尚任
【缑山月】生丽服上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眉批】王谢1风流。怕催花信2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昨日会着杨龙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现在苏崑生教他吹歌,也来劝俺梳栊;争奈萧索奚囊3,难成好事。今日清明佳节,独坐无聊,不免借步踏青,竟到旧院一访,有何不可。行介
【锦缠道】望平康4,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韁,引游郎,谁家乳燕双双。丑扮柳敬亭上黄莺惊晓梦,白发动春愁。唤介侯相公何处闲游?生回头见介原来是敬亭,来的好也;俺去城东踏青,正苦无伴哩。丑老汉无事,便好奉陪。同行介丑指介那是秦淮水榭。生隔春波,碧烟染窗;倚晴天,红杏窥墙。
【眉批】一幅江南旧院图。丑指介这是长桥,我们慢慢的走。生一带板桥长,闲指点茶寮5酒舫。丑不觉来到旧院了。生听声声卖花忙,穿过了条条深巷。丑指介这一条巷里,都是有名姊妹家。生果然不同,你看黑漆双门之上,插一枝带露柳娇黄。【眉批】末句天然风韵。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注释】
1 王谢:六朝时望族王氏与谢氏的并称,代称高门世族。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 花信:花开的信息。按自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
3 奚囊:《新唐书李贺传》:[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后因称诗为奚囊。
4 平康:唐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地。在当时,是属于京都侠少和新科进士两种人最常活动的处所,属于极风流的地方。后以此为妓女所居的泛称。
5 茶寮:茶馆。
【赏析】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孔尚任,此剧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即作者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然而由于作者所持立场的原因,其所描写的历史人物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甚至存在歪曲现象。
本文所选片段出自《桃花扇》一戏第五出。
第一支曲子[缑山月]写春景,更有由春光引起的万千思绪,关心国家兴亡的士子纵使在明媚的春光中,心头也是愁绪万千。江山胜迹仍在,只是多少风流人物、烟雨楼台都付与岁月长河中。由是观之,风景或许千百年来没有太大的不同,这是看风景的人心情不同罢了。
第二支曲子[锦缠道]写出偏安之下,表面宁静之中,江南春景好像万象太平。此中情理正如古人所言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若抛开历史背景不论,倒真是一幅原汁原味、歌舞升平的江南春景图。直到今日,还有多少人不远千里,来到江南,看六朝遗迹,寻找毓秀钟灵在水乡中。
若论戏文中精彩之笔,确如点评语云插一支带露柳娇黄最显天然风韵,这也是时下生态之旅的精髓所在,即原生态也。
【例文四】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
元关汉卿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赏析】
钱塘自古繁华,特别是南宋以杭州为都城,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少见的美丽都市。元统一全国后,关汉卿曾到过杭州,这篇《杭州景》是以一个初到江南的北方人的角度描写了杭州都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景象。【一枝花】概括介绍了杭州的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指出这座南宋旧都是寰宇内的锦绣山和风流地,不仅繁华富贵,而且水秀山奇,到处足供游览;【梁州第七】一曲以移步换景的手法对杭州的景物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是整套曲的核心部分,一开始写城内街巷整齐通达,万家楼阁参差错落,繁华富丽的杭州城,掩映着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到处充满诗情画意。然后作者将笔触伸展开来,转而写城里城外的山山水水,西盐场洁白纯净好似玉带,吴山景色葱茏如翠,钱塘江江面广阔如万顷玻璃,清溪绿水,险峰怪石,一片秀丽风光,值得羡慕,值得题咏;【尾】曲是收煞之笔,再次用简练的诗句来概括杭州的美丽风景,并以作者无法表达的深切感受作结,纵有丹青也画不出,对杭州景致进行了高度的赞美。
这首曲在景物描写方面很有特点,既有概括描写,又有具体描写,全曲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又富有变化。作者充分利用对仗,把景物嵌入其中,意象迷离,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内容丰富的风景画,又充满繁华富贵的民俗气息,其中也饱含着作者对祖国江山秀美风光的热爱之情。从语言上来说,朴素自然,通俗生动,格调清新明丽,体现出关汉卿散曲创作的率真本色。
【例文五】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潼关,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雄踞晋、豫、秦三省,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历代为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作为军事要隘的潼关,始于春秋战国时代,此后历经战争洗礼,仍保留着基本风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一个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起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狭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一览无遗,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砖皆荡然无存,令人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家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的是朝代变换。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是百姓之苦。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兴阿房、未央之建筑,然而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发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慨叹。
第三层末四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规律。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潼关怀古》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例文六】 【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
元张可久
[一枝花]长天落彩霞,远水涵秋镜。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生色围屏,翠冷松云径,嫣然眉黛横。但携将旖旎浓香,何必赋横斜瘦影。
[梁州]挽玉手留连锦英,据胡床指点银瓶。素娥不嫁伤孤另。想当年小小,问何处卿卿?东坡才调,西子娉婷,总相宜千古留名。吾二人此地私行,六一泉亭上诗成,三五夜花前月明,十四弦指下风生。可憎,有情,捧红牙合和伊州令。万籁寂,四山静,幽咽泉流水下声。鹤怨猿惊。
[尾]岩阿禅窟呜金罄,波底龙宫漾水精。夜气清,酒力醒,宝篆销,玉漏鸣。笑归来仿佛二更,煞强似踏雪寻梅霸桥冷。
【赏析】
张可久,字小山,浙江庆元人。曾做过典吏、首领官等小官,一生在仕途上不得志。晚年隐居杭州西湖。他善写散曲,多歌咏山水,表达与此相关的思想感情,风格清新秀丽,有《小山乐府》存世。这一套曲用南吕宫,包括一枝花《梁州》等三支曲子,写情侣夜游西湖、兴尽而归的情景。曲中用比拟手法写西湖夜色,景物的变换与人物的活动融为一体。以词法填曲,精心雕琢;曲辞秀美,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大量熔铸前人诗词名句入曲,又自铸新词,俊语连珠。如长天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佛头青则取自林逋《西湖》的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深似佛头青;生色翠屏出自李贺的《秦宫》诗内室深屏生色画。这首曲集中体现了作者工丽典雅,以辞藻取胜的艺术风格。此曲为传统元曲名篇,不失为张小山的代表作。
【例文七】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赏析】
《水仙子?重观瀑布》是乔吉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小令想象丰富,境界开阔,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奇思妙想,连用一系列的比喻,自远而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瀑布胜景。
前四句以丰富的联想、夸侈的造语,推出了瀑布在天地间的整体形象,写远眺。远处瀑布倾流而下,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使他感到这一奇景是天运神功所造。作者以大胆的想象,把天比作织机,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的水汽如丝丝的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由空间的壮观度入时间的壮观,所谓思接千载,从而更增加了瀑布的雄伟感。
后四句写近景,写走近瀑布后的感受。作者自远至近,已经靠近瀑布飞流的石壁,来到清溪汩流的滩头,感到飞沫飘落在身上,如天降甘露,感到寒气逼人而觉得衣服太单薄了。人怯衣单应凉,而凉又遥应前面的雪练寒。不过前文的寒是因瀑布的气势、色光而产生的心理感觉,而此处的凉则更偏重生理感觉。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微妙的细节,影示了自己向瀑布的步步逼近。同时,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几千年不停息地飞泻而下的瀑布,不禁对永恒的大自然肃然起敬。作者身临其境,不仅看,而且还进一步去感受,去体验。
全曲想象奇特,造语夸张,比喻新颖,语言流畅,词句诡丽,出奇制胜,把那瀑布的雄伟壮丽与人的博大精神、坚定意志二者表现得相得益彰,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入其境,亲身感受到那份力的壮美。
这首小令写瀑布能如此鲜明壮观,生动形象,原因之一是运用比喻手法写瀑布之壮观,比喻艺术极为高超。雪练冰丝带雨露华是借喻,白虹玉龙晴雪是明喻。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既描绘出瀑布的动态,也写出它的静态,还写出它的色相。更为难得的是写出它流走飞动的神韵。由于多种比喻效果的产生,虽然曲中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观韵味极为生动地表现出来。有人称乔吉是曲家之李白,如果从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看,此言确实不虚。
第二节 旅游影视剧
电视、电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作为人们精神领域消费活动的旅游,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影视旅游。西方称之为电影引致旅游,认为它是由于旅游目的地出现在荧屏、影带、银幕上而促使旅游者造访这些旅游地和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旅游吸引物就是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并能为影视旅游所利用。一部制作精良的影视剧在播出过程中,就已经为该地做了有力的宣传。
一、影视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影视业是创意产业,借助灯光、音响等现代传媒技术艺术化地展现拍摄地的传统文化,将剧情、人物融入拍摄地的优美环境中,共筑一个和谐理想的世界,让观众情感移入影视之中,从而触发到拍摄地去亲身体验影视作品中熟悉的场景和画面,这是影视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影视作品中有很多场景取自文化神秘或风光秀丽或幽深险绝,从而激发了观赏者的兴趣,去这些地方旅游。一部有影响力的影视剧,其真正的影响力在于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也就成了影视旅游的动机。
影视作品总是根据主题、人物、风格的要求,运用影视艺术特殊的表现手法,通过挖掘拍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这种典型是经过特效加工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影视的播放,不仅传承了拍摄地传统文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旅游地传统文化。影视作品是推广旅游地文化的重要媒介平台,对外景地旅游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影视具有声像合一、声画结合的特点,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即便是广告、纪录片、专题片等也少不了音乐、美术等传统艺术元素的搭配。通过特效的加工和处理,使作为影片拍摄地的景点或景区透过影视来看时,更加漂亮,更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特别是镜头画面的独特视角对景物美的发掘,能够激发人们对拍摄地真实景物的审美感受,同时影视剧的故事内容也会给拍摄地增添一层梦幻般的文化色彩,无形中加强人们对拍摄地的向往。这种完美的影视拍摄艺术效果很好地形成了外景地的旅游感知形象和品牌。
二、旅游影视剧解说词导读
【例文一】 《走遍中国》
《走遍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大型专题报道栏目。通过人文说地理,通过地理说人文。用镜头带领观众进入中国的地理空间,在现实的地理空间中,将观众带进人文空间,揭秘历史,叙述故事,解密事件,介绍人物,让见证者见证历史,让专家学者进行评论匡正,让观众不知不觉间进入节目所叙述的故事中,共同探索、发现和思考。
第一集 黄河故道的传奇
这片绵延百里的梨花下面,曾是当年的黄河故道,你信吗?一座明代的古城就被封存在这片梨园的下面。繁荣一时的隋唐大运河为什么在800多年前从这里突然消失?你见过中国最大的酥梨王吗?请收看《走遍中国黄河故道的传奇》
我们眼前这片灿若云锦的梨花世界,是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万亩梨园。每年的三月,这里晶莹的梨花总是如雪似雾、绵延百里、香气袭人。但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这片花的海洋下面,曾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黄河两次流经这里。
我们眼前的这部县志,是中国唯一的一部影印版的《砀山县志》,翻开这部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县志,我们发现,与砀山2000年悠久的历史不相称的是,有关它的历史的记载少之又少。
在今天的砀山县城,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丝明代以前的古迹,当地人告诉我们,今天我们看到的砀山县城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砀山的历史随着古城都被埋在了地下,今天的县城是建在当年的黄河故道上。砀山县文化馆馆长黄世东和宿州市文馆所所长韩三华,一直在研究黄河故道的历史文化,他们告诉我们,当年的砀山古城只留下了一块石碑,他们带我们来到了县城内的一家酒厂。在酒厂内的一个亭子旁,我们看到了那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宴嬉台三个大字。黄馆长告诉我们,这三个大字,是唐代诗人李白游砀山时题刻的。而宴嬉台随着一次黄河决口,与整座砀山城被全部淹没了。
也许李白也不会想到,几百年后他题写的碑文,竟会成为砀山古城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但是黄世东告诉我们,石碑原来并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离今天县城20多里的毛李集,也就是说,当年的砀山县城不在现在的城址上。在两位专家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当年石碑的遗址,却发现眼前竟是一望无际的梨园。
砀山的北面就是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孕育了华夏的文明,但这条河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据记载,历史上黄河因泛滥而改道共26次,大的改道就有六七次。
公元1194年,即宋绍熙五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黄河又迎来了一次大改道,这次改道使黄河开始向南由淮河流入东海,但从此宿州市的砀山和萧县就成了黄泛区。
我们在宿州拍摄期间获悉,在宿州市桥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处古河道的遗址,经专家考证认定,这正是宋代已经在宿州消失了的那条隋唐大运河遗址。
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年间,距今有1400多年。它是当时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枢纽,要比后来的京杭大运河早600多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瓷器以及生活用具,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运河的繁荣景象。但隋唐大运河在宿州的河道在800多年前突然消失了?
站在硕果累累的梨园里,专家告诉我们,一个方圆四华里的砀山古城,今天就埋在我们脚下七八米深的地方。
两位专家告诉我们,我们脚下的古城是被1597年的黄泛淹没的,砀山县城在历史上被淹过多次,脚下的只是其中的一处古城址。今天我们只能在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去解读这座古城当年的神韵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发掘,这座沉睡了几百年的古城,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展现的将会是一个东方的庞贝古城。
但看着眼前这片果园,我们无法想象这么大的一座城池会消失得如此干净。在运河遗址挖掘现场的河道剖面,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黄河沙土的淤积。
专家告诉我们,由于隋唐大运河贯穿黄河,黄河的改道和历年的决口,一次次的黄泛造成了淤积,大运河开始渐渐萎缩,最后它也遭到了砀山县城同样的命运。
黄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古称大河,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土质疏松,便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流向下游,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后,流速减慢,泥沙慢慢淤积下来.造成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了一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悬河。
【例文二】 纪录片《西湖》解说词节选
总导演 夏燕平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怀的精神之湖泊。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西湖,人们还陌生吗?
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从海水浸蚀的澙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已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南宋后期,临安居民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已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可?波罗、于谦、袁宏道、张岱、袁枚、郑板桥、康有为、陈曾寿近当代的名人孙中山、张静江、蒋介石、司徒雷登、鲁迅、周作人、戴望舒、郁达夫、李叔同、夏衍、毛泽东、周恩来
西湖是勾栏瓦舍。中国的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样式,肇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戏和文自此合璧,南方人谓之戏文。汤显祖、关汉卿、李笠翁、洪昇等都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有过充分的表演。中国有四大民间故事,其中两个故事的发生地传说在西湖:《白蛇传》和《梁祝》。《白蛇传》被中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所演绎,《梁祝》更借以西湖的音乐越剧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誉满世界。西湖还有《红梅记》李慧娘和《杨乃武与小白菜》,这都成了戏。
西湖是壮怀激烈。西湖不乏秀美,西湖也有壮美,悲壮之美。旷日持久的宋金、宋元战争中,产生了一代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宗泽、刘铸、吴价、吴磷、岳飞、辛弃疾、陆游、韩世忠、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除了忠骨岳坟,西湖还有安葬了后来的民族英雄于谦、张苍水,世称西湖三杰。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鉴湖女侠秋瑾面对故国湖山,埋骨西泠。徐锡麟墓、章太炎墓、陶成章墓、浙军攻克南京阵亡将士墓、史量才墓、蒋百里墓您还觉得西湖仅仅是秀美吗?
中国两千年的文明演进,我们都可以在西湖这个舞台上,找到她的发端、发祥和发展。这或许是许多惊艳西湖的人们被《西湖》惊艳的缘故,也是我们创作团队最初的奢望。
第一集 西湖云水
我们的祖先,曾经在传统医药的站位上,来划分我们的文化版图。黄河流域,是针灸文化圈,长江流域,是本草文化圈,江南一带,则是汤药文化圈。这种汤药文化圈的概括,真是挖到了江南文化的最为本质的特征,它与针灸本草不同的是,汤药的汤字盖指液体,而两个读作商音的汤字便可以用来形容横无际涯的水势,因此这汤药文化圈的说法,是直截了当地扑向了水的主题。
一代代前人,有的以风水谈玄,有的为《水经》做注,已经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关于水的文化遗产。不过,在今天我们再去追溯西湖的来历,已经不必求索于《周易》问诸于阴阳了。
这是侏罗纪末期至白垩纪时期的西湖地区,此时这个地方正处在强烈的火山喷发期,炙热的岩浆不停地从岩缝中喷涌而出,就这样,岩浆不停地流淌着,燃烧着,终于有一天,外流的大量岩浆造成了地壳的塌陷,于是火山口成了洼地,而这洼地便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访谈
余秋雨学者:西湖是一个浅浅的海湾,是海水,后来由于潮汐带来的泥沙和长江带来的泥沙,使它和大海的通路封住了,它就变成了内湖。
接下来的沧海桑田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是这片洼地的轮回,却从没有因为岁月的缘由,而停下它的脚步,直到一万两千年前后,海潮的出没使它变成了澙湖,后来,海水终于退去,于是一个被后人称作西湖的湖泊,便出现在了东南大地。
>>访谈
余秋雨学者:西湖有一个奇迹般的问号,也就是说它怎么会这样美丽,它为什么变成奇迹呢?就是它不是天造地设的美景,它不是黄山,它不是张家界,它不是长白山天池,这些都是天造地设的美景,西湖不是。
>>访谈
曾仕强学者:第一个,西湖的水一年比一年清澈。西湖的面积一年比一年加大,这怎么可能,这根本不可能人家只有缩小啦。
>>访谈
余秋雨学者:但是请注意这样的一个内湖,显而易见,它一定是年年蒸发天天蒸发,那么杂草丛生,然后会越来越变成一个盐碱地,然后什么也不是。到如果西湖变成一个盐碱地的时候,周围的生态也就完全变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湖文明、杭州文明根本就不存在了,一个荒凉的海滩而已。那么比较早的时候,这一带的人就想保护住已经开始出现的内湖生态。
2002年,浙江的考古工作者在仅与西湖有一江之隔的萧山,发现了已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它比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还要提早1000年,在跨湖桥文化遗址中,有一件十分重要的文物,这便是这件同样经历了8000年岁月的独木舟。可以说这一次被称作当时的全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的重大发现,是对中国水文化的最为形象的注解,8000年以前所打造的船只虽然搁浅,但是随着沧海桑田的变迁,先民们所生活过的东南大地,却留下了无尽的连天水网。
网,是岁月的脉络。
船,是泽畔的图腾。
古老的《诗经》是先民的歌唱,站在水边的先民们,曾经这样唱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这个杭字,与代表水上行舟的航字,原本就是一个字,但是当舟船文化随着海潮的退落渐渐远去,文明却在大地上扎下了深根,于是便有了杭州的出现,出现在水的家乡。
>>访谈
余秋雨学者:那么特别是在公元7世纪的前期,隋炀帝挖运河的时候把杭州作为一个运河的终点,那个时候大家就认真来对待了,就是努力地希望能够用堤坝把湖和海隔开来。其实这件事情很早就做了,钱塘,就是当时的一个堤坝,把它隔开来。接下来呢,就是一定要用运河的水来冲这个水,让它变淡,越来越淡,然后再把这个已经淡了的湖呢,做了6个井,所谓六井,通向人口聚居的杭州。
在所有表达乡情的词汇里,有一个人们常常会用得到的成语离乡背井。井,并不仅是生活的符号,而且是家乡的象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字,其实并不是床榻的床,而是井床的床,他是看见了洒满井床的月光,才写下了那首家传户颂的怀乡之作。
不过,杭州人对于井的情感,还来自于一种更为特殊的缘由。
正因为杭州的出现是源于海潮的起落,所以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的饮用之水都带着海潮的咸苦,因此城中居民对生活用水的依赖,便唯有储满淡水的西湖,可是全城的居民如果都去西湖取水,其间是怎样的奔波劳苦,可想而知。
直到唐代宗时期李泌来任杭州刺史,这道苦涩的难题才得到了解决。不过这李泌却又是离乡背井,因为他的家乡是在那一片遥远的八百里秦川。
按照史料的记载,李泌的做法是开凿六井,然而,这六口水井说是水井,实际上却是水池,池中的水道又径与西湖相通。自六井开凿以后,西湖之水才在真正意义上注入杭州古城,滋润了千家万户。
正因为这六井依然存在的缘故,今天当我们扒着井栏向井中探头而望的时候,便一眼望见了唐朝。但是,我们望见的却不仅是李泌的恩泽,而且还望见了另一位杭州刺史的功德。
这真是上善若水呀。
白居易来到杭州做刺史,距离李泌开凿六井已经四十年,由于这时的西湖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所以每逢旱天,西湖便变得很浅,而且一逢雨季,湖水又溢满全城。
>>访谈
余秋雨学者:在9世纪的20年代,来了一个第一流的诗人叫白居易。白居易来到杭州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有问题的西湖,你想,西湖从原始的开掘一直到隋炀帝的时候经过一点整治,但是整治的力量也是不够的。白居易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西湖呢?就是杂草壅塞,水量越来越少,周边的土地有待于它来灌溉,海水不能灌溉,只能用淡水灌溉,但是它本身已经很少的水了。白居易面对这个西湖的时候,他是行政长官,他一定要做事。
为了整治西湖,白居易便主持了一项为时三年的水利工程,并在自西湖北岸到武林门一带,修造了一道长长的堤坝,这道堤坝经过古城的变迁,早已隐入了参差十万人家而不复存在,但是杭州的历史却永远不会忘记它,这道理非常简单,杭州,已经是西湖的化身。
断桥所在的这道白堤原本叫作白沙堤,自打被称作白堤之后,它便具有了人赋品格,一个白字,既是一种巧合,又是一种忆念,杭州的百姓曾在这里迎接过流浪于仕途的江州司马,却又希望这位理水的诗人不要抛得杭州,而在美丽的白堤之上作千载勾留。
>>访谈
余秋雨学者:白居易这个大诗人,他把自己最辉煌的年月执行在这个水利工程师所要做的事情上,让杭州的人忘记了他是一个诗人,更忘记了他是中国第一流的诗人。我说他故意把诗藏在石块间,藏在水草丛中,故意的。不过他如果真的在那写很多诗的话,后代杭州的诗人就不敢写诗了,因为他太伟大了。所以在这个里边,文本文化和民众的生态文化产生了很明显的比较,白居易选择的是民众的生态文化。
当西湖的垂柳飘去了唐诗的雪絮,水畔的枝条就开出了宋词的杏花,开着开着,就开成了那一行优美的佳句花退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第二次久住西湖,是在出任杭州太守的那三年时间里,不过苏东坡初来任上便遇上了大旱之年,遇到了河床袒露,遇到了井水干涸,然而到了第二年,杭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带却又是洪涝成灾。于是一项浚治运河、浚治六井、浚治西湖的水利工程便在这位诗人太守的任内,铺开了浩大的场面。
20万众民工的汗水从骄阳似火的盛夏一直洒到了阴霾冷冽的寒冬。
据《杭州府志》记载,浚治西湖的时候,由于苏东坡的决意而为与百般筹措,工程进展尚称顺利。但是剩下的唯一困扰,就是这满湖的淤泥杂草无处安置。这,恰恰又为西湖美景中十分独到的苏堤的出现不仅安置了悬念而且埋下了伏笔。西湖的淤泥杂草最终被派上了最佳的用场。世间许多所谓的弃物,最终的去向往往如此。非是不堪为器用,都因良将未留心。
>>访谈
余秋雨学者:用一个比喻来说,我说他曾经把西湖比成是西子,变成一个美女,面对这个美女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他不愿意做诗人,他愿意做一个真正男人来治理她,苏东坡当时就做了一个真正的治理美人的男人,治理她。
治理得好不好?治理得很好。很好的标准就是,由于他治理的杭州已经有可能成为国都,所以南宋就把它变成了国都。南宋成为国都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和军事形势有关。但这军事形势当中,我要选择它,一定它是美丽的,繁华的,这跟苏东坡的治理有直接关系。
苏堤的出现不但让南来北往的车马行人不再环湖绕远,而且为空阔的水面平添了一道贯通两岸的六桥风光。可以说苏堤的形成,在整个西湖风光的演变中乃是一次创造性的完善。
苏东坡的创造力在无数的文化前贤中,可谓拔山扛鼎,但是凡属于东坡创造却又能独具心裁,他创造了紫砂中的东坡提梁,创造了美食中的无上妙品,更创造了宋词中大江东去式的豪放之风。如果说那些创造都还属于生活与艺术的创造,那么这一道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堤,便是他所创造的政绩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对于同一题材的描写,能够让所有后人全部落入重复的陷阱,同样是一种创造。正由于这种缘故,他那首仅仅28个字的晴雨之歌,才会成为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感谢先民们把这一片水网密集的地方为一代代后人们选作了安身立命之所,因为这里西通水系,东濒沧海,南枕钱江,北贯长河。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恰好位于一个水的交叉点,让经济源流一体,让文化四通八达。
水,又是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古代钱字与泉字本就是互相通用的。西湖,最先也曾叫作钱塘湖,既寓本地的水泉之多,又寓杭州的经济富庶。经济学家曾经断言,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方都在江河的下游。因此,若用今天的话说是占尽了区位的优势,杭州才有了钱塘自古繁华之说。
不过,秦代的大泉五十,虽然直接表明了它的币值,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它在艺术上的优美程度却远逊于有着瘦金书字样的崇宁通宝之类的宋钱。其中的缘由是它在最初铸造的时候,便融进了艺术的基因。
这掌心的铜钱虽然只是一枚,可它却有着一个王朝的经历,当初成于北地最后流落南方。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这一联非常经典的词句,以鲜明的形象勾画出了东方美学中豪放与婉约的最为主要的特征。而杏花春雨一词,本身就挟带者湿湿漉漉的水的意蕴。可以说水,作为世间一种十分独特的物体,在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中,从来就具备着从豪放到婉约的全部特点。豪放时,它可以风生水起,狂澜万丈;婉约时,它又可以风定无波,静水平流。而我们的西湖之水,更多的时候则属于后者,代表着婉约主体呈现出温和的风貌。
>>访谈
许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这个观念超越了我们一般所说的园林。它把真山真水聚拢在一起,它把风月和丽日邀约在一起,和一城的人共度春夏秋冬。
西晋末年,中原崩乱,北方的大量流民开始一路向南迁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史称永嘉丧乱。南迁的人口大约有九十万,其中就包括了一大批士族阶层,像产生过一代书圣王羲之的王氏家族,产生过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谢氏家族,即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所指的王谢二家便是其中的代表。
这种家族中的一些杰出人物,将自己的艺术灵性与江南的青山丽水相融合,再次为江南文化的空灵秀美铺上了一层浓浓的底色。
但是当莽荡的烽烟再起,历史的旧剧又不得不再次上演。
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被金兵俘获,眼看着金兵就要兵临城下,北宋君臣们便匆匆卷起了曾经在《清明上河图》展现过的繁华旧梦,慌不择路地开始了千里流亡。自此,宋氏南迁的长长队伍,便沿着历史的纪年走过了北宋与南宋的分野。
>>访谈
田涛历史学家:举朝南迁,举国都南迁,这样的一个南迁,我们从表面上看来他把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的开封一下子迁到了钱塘江畔去了。临安,临安这个词汇,顾名思义,临安临安者,临时安顿而已,实际上他心里所想的还是有朝一日要光复当时的大宋江山,即所谓的王师北定中原之日。遗憾的是他这种期盼始终没有得到实现。不过当政治中心从北方黄河流域南迁之后,和政治中心一起跨过长江的却有当时源自于黄河流域的各种文明。
对于艺术的迷醉以致痴心不改,赵宋天子们实在是历史上的典型。宋室南迁之后,恢复了设置皇家画院的传统。一些供职于皇家画院的画家也一改北宋时期的画家们所擅长描写的北地山水的面目。
山水是宋代画家最为擅长的题材,而画家们终日面对着西湖的山光水色便自然成了他们描摹的对象。按照北宋的传统,画家笔下的山水都要有一个富有诗意的题名,而这些题名通常又要求文字简洁一语中的并让人过目不忘。因此,在马远等人的画卷上,便出现了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与苏堤春晓这样的排列整齐的点题之句。
这便是西湖十景的由来。由于西湖十景的名字起得十分恰切,终于越叫越响,最后叫成了最具文采的独家景点,并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艺术与山水实景高度融合的优秀范例。
在这里,用水墨丹青作为中国绘画的又一称谓,似乎更为富于东方色彩。色彩,因水而渗透,笔墨,因水而润泽。有了水的十分神奇的功用,人们的那些奇思妙想才得以在这一片深青浅黛的湖山胜处叠翠飞花,并表达出了以灵秀为宗的关于水的主题。
花港观鱼的港是水,柳浪闻莺的浪是水,平湖秋月的湖也是水,三潭印月的潭,自然还是水。水,漾泳着晨雾夕阳,涵纳着云影天光。
水,涌动时有光芒之美,这光芒竟然是千姿百态;
水,平静时有倒影之美,这倒影竟让人浮想联翩。
缓缓驶去,那是苏小小乘坐的油壁香车;
翩翩而至,那是李慧娘眼中的美哉少年。
几道疏帘绿柳堆烟,那是西湖佳话仍然在断桥之侧扮演游湖借伞;
一把破扇遮风避雨,那是绝代疯僧要回到净慈古寺参加蒲团打坐。
西湖之水把东方的画卷浓涂重抹,让千年的岁月情醉湖山。
西湖之美把独家的美妙推向极点,让所有的模仿不敢抄袭。
>>访谈
王旭烽作家:我觉得西湖的精神应该是雅,就是中国文化里的那种文人的精神,非常典型的文人精神。因为中国文化精神层面还是很多的,它有平民百姓的,也有商贾的,也有侠客的,当然也有像于谦的,他也是杭州人,他是高官了。西湖很重要的就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士大夫的精神,尤其是更加偏重于文化艺术这一面。因为中国文化人学了文化以后是要考官的,之后就变成了士大夫。但是西湖的精神更偏重于文化艺术没有附属于政治的那种纯粹的审美的精神。
明代崇祯年间出自浙江东阳的进士张国维曾在一部水利全书式的著述中说道:为政一方,说先要考虑江河之害,不能治水,便不能治政,不能治政,便不能治国。
其实这一关于治水的观点是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管子曾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害,五害之属,水为最大。
事实上,一切有所作为的官吏,对于治水的问题都总是魂牵梦绕,就像白居易,就像苏东坡。
>>访谈
余秋雨学者:西湖是一个人造的美景,是人为了自然生态自我奋斗的结果。这美景有两种,一个就是它天造地设鬼斧神工,让人们享受,让人们糟蹋;另一种像西湖,它本来没有美景,不是美景,它很可能成为很丑陋的地方,但是就靠人类的,它和自然的一种对话,一种艰难的对话,一代代的延续下来,结果就变成了一个到现在为止都让我们很兴奋的一个话题。在马可波罗时代,当外国人都睁开眼睛要惊叹的这么一个美景。
所以我觉得西湖这个奇迹,是非常能够符合当代有关人和自然对话的这么一个中心课题的。
2000年开始的宏大的西湖西进工程,不仅拓展了西湖的面积,而且更是焕发了西湖的美丽。但是热爱西湖的人们,面对这一片葱翠的湖山,并没有忘记它从远古走向今天的无尽沧桑,它从形成澙湖到人工浚治的重大变迁,以及它在从实用功能转化为审美功能的长期过程中,所凝聚的代代辛劳。
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这样,当它们的实用功能一旦走到极致,便往往会与审美功能欣然而遇。这,已经为众多的文化遗产所证明。正因为它们与西湖有着相同的经历,所以当我们站在西湖水畔的高峰,去了望万里江山的时候,我们便看到了连通南北的京杭运河,看到了横亘大漠的丝绸之路,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地下军阵,看到了绵延北国的万里长城。
西湖,湖水虽浅却深不可测;
西湖,面积不大,却云水无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彩,高雅如西湖的诗词,通俗如断桥的传说,以及雅俗共赏的林林总总,正是自西湖云水而来。
此时,当我们飞行,在掠过长堤的时候,在掠过三岛的时候,在掠过名重东南的六和塔的时候,在掠过水网纠结的西溪湿地的时候,我们又完全可以说,只要西湖不干,便是活的遗产。
注: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断桥残雪
柳岸闻莺花港观鱼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
以恢宏的视野和精微的视点,集婉约与豪放于一体,熔纪实与写意为一炉,不但要注重细节,而且要打开空间,力求这一部西湖新作,能够贯通中国历史的文澜道脉,能够发掘江南文化的深层底蕴,能够博采独绝天下的四时光影,使之成为一部视觉艺术的西湖全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对与西湖相关的人物、景物、文物与风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拍摄外,还对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施诸情景再现,对西湖演变的往古岁月再作三维复原。通过披阅西湖的文献史料,通过分析已有的各类作品和通过对与关于西湖的具体采访,在事件分类、人物分类、细节分类、景点分类和再现分类等诸项工作的基础上,《西湖》产生了十集的篇目,它们依次为《西湖云水》《临安的记忆》《西湖旧影》《湖山晴雨》《香市》《戏文的神采》《画印西湖》《西博往事》《伊人在水》和《天堂》。这些篇目,不但与统领全篇的主题紧密相衔,而且有着各自的独特使命,同时也将展示出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仅以《西湖旧影》为例,它既要争取搜集到大量的早期影片资料,又要计划在同机位、同景别、同景物而又要摄取到不同景色的前提下,完成西湖旧影与当今风貌的比照,使这部作品具有一种文献感。
【例文三】 纪录片《江南》解说词节选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约;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一部展示中华区域文化的开篇之作,诗人杨晓民与众名家精心打造的文化艺术精品,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长卷,令人心动的电视文化苦旅。江南,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盆景。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明悠远,是中国最具特质与魅力的独特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怀。《江南》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思辨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包含魅力的意象,诠释吴越文化的灵魂以及江南的园林、山水、风俗、饮食、民居、市井、工艺、戏曲等,展现生态、形态、情态浑然天成的东方农耕文明、乡土建筑文化、社会发展文脉等山河画卷,使我们在有限的地域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意蕴和中华文明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江南》,触摸中国文化根系的一幅生动且雅致的人文镜像,具有很纯粹的文化品质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第一集《在水一方》 第六集《民间故事》
第二集《水源木本》 第七集《吴歌越调》
第三集《人景壶天》 第八集《青梅煮酒》
第四集《莲叶田田》 第九集《桨声灯影》
第五集《烟雨青山》 第十集《朝花夕拾》
第一集:《在水一方》
就从这里开始吧。
周庄、同里或者乌镇,水乡的古镇在江南生长。
在古镇上走一走,以这样的方式体会江南,我们细致而明确地感受到了江南的精神和风采。
水流在水里,风淡淡地吹着风。
在这里,流水和流水,不就是江南翻飞的水袖吗?不就是把江南舞动得风姿绰约、灵秀飘逸的水袖吗?
在朴实无华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返璞归真,这水做的江南,这江南的流水啊。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是江南最根本的从前以来。
十多年前,古镇的农民耕田的时候,掘到了一些石斧陶器和玉镯玉瑗,这一个发现,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和重视,考古学家们从各地赶来,仔细看过了这些石斧陶器和玉镯玉瑗以后说道,这是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离开现在,应该有五千五百年了吧。
五千多年前的古镇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只能知道,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曾经在这里编织着生活,在这里的山下,在这里的水边,他们随意地唱着自己作的歌曲,一些鱼儿,悠闲地从他们身边游过。
我们不能知道,我们的先人从何而来,他们是千里迢迢赶来还是风尘仆仆路过,我们只知道,当他们和这一片山水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这里开荒种田,纺纱织布,然后生儿育女,这一片山水,是我们的先人最初的家园。
我们也不能十分清晰地勾画出五千多年以来春夏秋冬的交替和风花雪月的演变,我们还是只能从古镇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中,领略岁月浩渺和沧海桑田。
江南的水乡都是这样的,一半儿是水,另一半儿是岸。
那一些石阶从水上升起,通到屋前宅后,水乡的生活和水紧密相连,水乡的生活就是水做的生活。
这一条河贯穿古镇,这一条河仿佛就是一棵大树,两岸的房屋,就是生长在这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和果实了。
上桥下桥,船来船往就是水乡古镇的日常生活。一些东西要送到镇里来,装船,一些东西要运到镇外去,还是装船。一些人要往镇外去,上船,另一些人回到镇上来,下船。古镇人家的一部分就是船,而船的一部分,就是古镇人的家了。
就这样看过去,古镇的河上,不就是一幅书法吗,水面是宣纸,船是写在纸上的行书,二岸的石驳岸,就是这一幅书法的装裱了。
然后,河的两岸,就是街了,青石板铺砌的街。
才下了一阵小雨,青石板显得光亮和明净。
许多年以前,小镇的街是用小石子铺砌的,叫蛋石街。今天的青石板,虽然少了蛋石街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诗意,但依然透着一丝苍古,并且融入了古镇的人情风貌,很和谐。
周庄的清早大抵如此。
像往常一样,最先醒来的人生起了炉子,夜里面把煤炉熄灭了,不仅仅是节省蜂窝煤,也是为了防火。然后街上有了买菜的人,扫地的人和上学的孩子。
老人下着店铺的门板。当地人把店铺的门板叫作塞板。这样的塞板在苏州已经不多见了,只有一些古镇还保留着。在今天看来,下一扇塞板,日子就翻过去一天。下完塞板的老人,独自在一边坐着。这一坐,就像是已经坐了百年。
对于周庄来说,百年就像昨天,老人记忆着昨天外婆唱的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我说外婆蚕宝宝外婆桥,上了年纪的人都这么说,外婆桥就在周庄,是富安桥?还是那双桥?还是又说不清楚了。
这个桥,那个桥,周庄有许多的桥,周庄人每天都会走过这些桥,走过这些桥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想到,这些石桥日后会改变他们如清晨般宁静的生活。在周庄人看来,富安桥,或者双桥,几百年来,它们只是人们行走的路,或是老人邻居聊天的地方。
富安桥是周庄最老的桥,桥的四角建有四座高大的桥楼,这样的造桥方法在江南水乡难得见到。双桥交错着,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
画家陈逸飞先生那幅《故乡的回忆》就是取材于双桥。这双桥使陈先生名扬海外,更使周庄名扬天下。
白天,周庄的白天是属于旅游者的。今天周庄人的生活,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的。
坐在船上游览,这是游览周庄最好的方式。穿桥过洞,颇有情趣。每穿过一个桥洞就出现一种景色;每拐过一座桥堍,又另有一种意境。就像苏州园林,曲径通幽,又豁然开朗。好心情的旅游者听着船娘的歌声,触摸着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就好像沾上了江南的好风水。
有一位诗人这样描述周庄:水乡的路,水云浦,进庄出庄一把橹。河水慢慢流,船橹慢慢摇,当年沈万山站在家中,指挥着他的大小船只进进出出,做着纵横四海的大生意。那情形一定繁忙,或许是鸦雀无声。
旅游者议论着沈万山的财富,说得最多的就是:南京的城墙有一半是沈万山造的。当年他还想犒赏朱元璋的军队,却不料因此惹恼了朱皇帝,流放云南了。
然后,让我们来谈谈乌镇吧。
乌镇的长廊是很有特色的,长长的长廊,长到了什么程度呢?那时民间有个传说,叫作有天无日。乌镇的长廊长得把太阳都遮掉了!唐朝的丞相裴休裴就喜欢这样的长廊,他坐在长廊的藤椅里,看得见乌镇的美丽景色却晒不着太阳。他在长廊里吟诗作画,喝酒饮茶。兴致所致,他或许还会玩一把文字游戏呢。
哥字分开两个可,颜色相同和尚与尼姑。和尚吃青菜,尼姑吃蘑菇;
林字分开两个木,颜色相同饭与粥。一根木头烧饭,一根木头烧粥;
朋字分开两个月,颜色相同雪与霜。一个是阶前雪,一个是月下霜;
吕字分开两个口,颜色相同茶与酒。一个口喝茶,一个口吃酒。
诞生唐诗的抒情年代,在乌镇,曾经有过这么一位意趣风发的丞相。
穿过唐朝长长的长廊,我们去看社戏。
修真观戏台建于清同治年。石质台基,台框高三米多。戏台背河当街,面对修真观,三面都可以看到戏台上的情景。戏台上也有副对联,叫作:锣鼓一场,唤醒人间春梦;宫商两音,传来天上神仙。
小镇上爱看戏的人很多,尤其是妇女,如果今天戏台那儿有唱戏的要来,从一清早开始就心神不定了。看戏呀看戏去,锣鼓一响,脚底发痒,看越剧看花鼓戏、看京戏、看昆曲、看皮影去!逮住什么就看什么!
有关乌镇,还有姑嫂饼和蓝印花布作坊。
用极细麦粉和糖及芝麻印成圆饼,有椒盐者,有白糖者,味甘而润,远近闻名。
这是茅盾笔下的姑嫂饼。
很久以前了,乌镇有一家家庭作坊,专门做一种小酥饼,味道很好,有一种甜丝丝的香味,生意自然是好。但是,这家人家有个规矩,就是做酥饼的技术传媳不传女。这家的小姑就不服气,有一天深夜,偷偷地往嫂嫂做小酥饼的配料里撒了一把盐,仿佛撒下了心中的一口恶气!奇怪的是,第二天的小酥饼竟然出奇的好吃,它既不是甜的,也不是咸的,它是椒盐的。嫂嫂当然也尝了椒盐小酥饼,同时尝到了小姑子心里的委屈。好了好了,你这个聪明的倔丫头,我算服了你。我们给这个新产品取名叫姑嫂饼,好不好?小姑嘴巴里塞满了姑嫂饼,她轻轻地捏了一把嫂嫂丰腴的手臂,表示自己喜悦的心情。
乌镇一带称蓝印花布为拷花布,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它取天然植物蓝草的色素为染料,以黄豆粉和石灰粉为防染浆,刻纸为版,利浆漏印,染色而成。
就像乌镇人介绍的那样:蓝印花布融进了青铜饰纹的高古,秦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
我们说蓝印花布得以源源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它的平民化。
纺纱、织布。在没有成为蓝印花布之前,蓝印花布是一匹匹刚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色土布,它们身上带着江南女孩手上的余温,而颜色,是与生俱来的本白色。
它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织布机,它们依恋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那些水灵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孩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它们的目光也不离开,这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啊,乡村土布对江南女孩子天荒地老般的爱情。
蓝印花布,它的工艺,它的图案,均来自民间。工艺是染布。
江南的女孩子谁不会染布呀?就像江南的女孩子人人都会绣花一样。
图案是花卉草木,也不复杂的,江南女孩子眼睛里天天都是花花草草的影子。
江南的女孩子既是水做的女儿,更是花草薰香的女儿啊!
乌镇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风吹过的时候,那些悬挂着的布匹们则作着优美的舞蹈,一眨眼工夫就能飞到天上去的感觉。我们在这些悬挂的蓝印花布前站了很久,我们要读出它们清香的味道,要读出它们缤纷的图案,要读出许多江南女孩灵动的青春,要读出染布工人乌青手下一颗美丽的心。
暮色降临,我们听到了远方慈祥的声音:
你寄我的信,到今天才收到,或许是你写好信以后没有马上去投寄吧。你拍的照片我看过了,还不错的,但你自己不很满意,这是严格要求,我很欣赏,准备作一首诗给你,你不要性急,何时作成说不定的。
这是晚年的叶圣陶,与他孙子的一封家书。
写信,是叶圣陶晚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写完以后,是急忙地寄出去,然后内心的牵挂和远方的等待似乎才有了着落。这一些信显得平和友善。
寄完信之后,老人久久地看着窗外,眼睛有一点迷惑了,而这时候,在老人的心底渐渐地清晰起来的,是小桥流水,藕与莼菜。
【赏析】
《江南》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思辨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包含魅力的意象,诠释吴越文化的灵魂以及江南的园林、山水、风俗、饮食、民居、市井、工艺、戏曲等,展现生态、形态、情态浑然天成的东方农耕文明、乡土建筑文化、社会发展文脉等山河画卷,使我们在有限的地域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意蕴和中华文明生气勃勃的创造力。
文化宝库知识
《优秀旅游纪录片简介》
1. 《一路向南:到世界的边缘》:用行动来证实,用脚步来注解。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一辆摩托车,一寸寸穿越亚马逊雨林、安第斯高原,一步步走过墨西哥、智利、巴西、阿根廷,直到世界的尽头乌斯怀亚,最终完成世界上最长的陆地穿越。历时三个月,行走在神秘美丽的南美大陆上,从结伴同行到孤身一人,谷岳究竟体验了哪些神秘刺激的风俗,挑战了什么稀奇古怪的职业,又经历了几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危险?他不是勇士,却敢于同按部就班的世界决裂;他不崇拜英雄,自己却成为走在路上的标榜。
2. 《探秘帕米尔》:即使很多去过帕米尔、了解帕米尔的人都很难简单地概括帕米尔的魅力所在,因为这片位于亚洲中部的高原实在承载了太多的传奇。从自然环境来说,帕米尔是有名的世界屋脊,是地球两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数条庞大的山系纠结于此。而从人类历史的进程上来看,帕米尔高原为丝绸之路要冲,历代王朝多曾在此设立葱岭守捉或驿站,这片高原本身就是一部写满了人类交流史的土地
3. 《临安寻梦》:在钱塘江下游北岸有一座古老的城市杭州。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之后,杭州作为这条经济动脉的终点,逐渐富庶于东南。五代时期,吴越国选择这里作为都城所在地;到了北宋朝积累了丰盈的财富与无数华美的建筑园林,杭州获得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公元1115年,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并与北宋消灭辽,后将北宋覆灭。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并于1129年建都杭州,改其名为临安。本片介绍了临安的前世今生。
4. 《走遍北京世界之最》:展示了由北京市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发起,评选出的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包括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天安门广场、北海公园、十三陵、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云居寺、永乐大钟等旅游景点。从中反映出了千年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是了解北京风光,体会北京神韵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电视系列片。
5. 《魅力斯洛文尼亚》:第一部以中国人的文化视角来拍摄制作的介绍斯洛文尼亚自然风光、历史传统和当代文化的系列文化纪录片。《魅力斯洛文尼亚》以《大地深处的乐章》《天堂印象》和《一个被爱的地方》三集分别讲述了四个斯洛文尼亚人和一对中国夫妻各自不同的生活、情感和他们不同的梦想。
6. 《北纬30?中国行》:百集系列特别节目《北纬30?中国行》以自然、家园、文化为主题,延续《边疆行》《沿海行》的风格,吸收新闻、专题、纪录片等不同节目类型的长处,以真取胜、以情动人。节目展现北纬30度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描绘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性美、人情美,以自东向西沿纬度线行走为推进线索,深入关注普通群众的人生故事和生存状态,紧扣当下最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脉动,向世界展示中国北纬30度带上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7. 《文明甘肃》:精神文明建设大型电视系列片《文明甘肃》,全方位讲述了甘肃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的长足进展。从八千年前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俯拾皆是的遗迹昭示着甘肃厚重的历史;从举世瞩目的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到国人心灵读本《读者》,古往今来陇原都孕育着绚烂的文化;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到蜚声中外的舞剧《丝路花雨》,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既是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又是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资源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堪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8. 《丹麦?哥本哈根》:介绍了丹麦哥本哈根的城市规划特点、城市发展史、著名建筑、人民的生活状况、人文景观和历史事件、罗斯基勒城堡和克隆堡宫等著名城堡及历史悠久的卡尔斯博格音啤酒厂,游览记录着丹麦乡村景象的农村生活博物馆以及路易斯?安娜音艺术博物馆,展现哥本哈根的美丽景色和丹麦人对儿童的关爱。
习 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山水游记作为独立文体被确立始于 。
A. 登城赋 B. 永州八记 C. 陋室铭 D. 虎丘记
2.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的伽蓝指的是 。
A. 宫殿 B. 民居 C. 佛寺 D. 道观
3. 黄庭坚《登快阁》诗中 青眼聊因美酒横 之青眼典故指的是 。
A. 阮籍 B. 嵇康 C. 刘伶 D. 山涛
4. 王维《鹿柴》一诗中的返景指的是 。
A. 景物 B. 自然 C. 返回景区 D. 夕阳
5. 郦道元《三峡》中的亭午含义是 。
A. 驿站 B. 正午 C. 上午 D. 下午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谢灵运《游敬亭山》
B. 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
C. 苏轼《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D. 刘禹锡《晚泊牛渚》
2. 游记文包括 。
A. 山水记 B. 游记 C. 亭台记 D. 杂记
3. 下列诗句属于描写九华山风光的有 。
A.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B.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C. 五钗松拥仙坛盖,九朵莲开佛国城
D. 滴翠峰前天柱高,云门清醮发仙璈
4. 下列楹联出现在黄山地区古村落的有 。
A. 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B. 饶诗书气有子必贤,得山水性其人多寿
C. 慈孝后先人伦乐地,读书朝夕学问性天
D.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5. 旅游具有其他生活方式所不同的 等特点。
A. 享乐性 B. 欢悦性 C. 新奇性 D. 异地性
三 简答题
1. 怎样理解旅游文学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2. 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阐述旅游诗的意境美。
3. 分析柳永《望海潮》这一类城市风情词的特点。
4. 古代山水旅游诗是如何在魏晋时期产生的?
5. 谈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欣赏古代游记和现当代游记?
四 案例分析题
1. 简述《巴蜀双城记》节选中所讨论的成都与重庆两个城市的文化特色。
巴蜀双城记节选
现代高虹
重庆的人文地理特别容易孕生出少年气盛的自命不凡。年轻的心总是与这个城市火热的气氛合拍一些。长江嘉陵江边一站,不由地就吟哦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类的华章乐句,不由地便有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冲动。
记得我在重庆读小学时,老师带了一帮学生去鹅岭公园看菊展,齐声朗诵的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明明是吟诗赏花的雅事,也弄得金戈铁马、杀气腾腾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还让细嫩的嗓子故意羼些痰音,显得笃厚一些。夜登枇杷山,看万家灯火,两江汇流尽踏足下,于是又忙着把阑干拍遍,感慨无人会,登临意,其实岂止是无人会,胸中一片乱七八糟的生命原始冲动,自己也未会。
重庆夏季别名火炉,冬季雅号雾都,而山高路不平是四季皆然,确实不是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但越是生存境况不佳的地方,倒越容易生长出铺张的激情、不凡的志向,这大概正可以印证一句老生常谈逆境出英雄吧。
城市到底出了多少英雄这很难说,但英雄的豪迈气概却溢满了这座水深火热的城市。这表现在市民阶层,你可以看到街头巷尾的小小口角转眼便升级为大动干戈,双方比试着谁更能逞强称霸。最初的事由完全不重要也完全被忘记了,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决不能输这口气,非要拼个你死我活。重庆人常用一句话评价某人:那崽儿有点亡命。口气中绝无一丝贬义。亡命之徒谁都觉得可怕,而重庆人表达的却可能是一种敬佩。
这种英雄气概在文化人那里,大多表现为精神的无限扩张,向往不平凡,拒绝平常心。从小他们戴着红领巾去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前扫墓,高声朗诵我愿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对世界是你们的这种慨然允诺信而不疑。他们是鲁莽的理想主义者,注定要磕磕碰碰吃很多苦。直到年龄大了,英雄也就有些老了。
闲适的都市
成都是一座以闲适闻名的都市。
成都的闲,在以生活节奏紧张为时尚的现代社会很有些遭人物议。外地朋友来到成都,主人立即呼朋引类,轮番款待。茶肆酒座,细品漫议,为主为宾,好不快活。结果客人临走时留下评论:你们成都好悠闲,慢悠悠的生活节奏,只怕在此长住,人就要变得懒散了,做不成什么大事。主人面面相觑这话怎么说的?好茶好饭全喂白眼狼了。还有那心智糊涂的本地人,蜀奸似的直点头:是啊是啊,我就是被这种生活给耽误了。言下之意,他只要是东出夔门西越剑门,立马就成龙成凤如何了不得了。
此言甚不合孤意。悠闲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它甚至是生命最佳状态之一。我总想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段话广为传播。那是他把塞纳河畔的维也纳和它的近邻德国作了一番比较之后所说的一段话。大意是这样:没有那种对安逸舒适生活的享受意识和审美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维也纳人。维也纳人并不能干,也没有紧张的生活秩序,只能愿意享受生活,并为此搞出了卓越超群的音乐和艺术。问题在于:维也纳人的闲适和享乐使他们产生出了如瓦格纳、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这样的艺术长河中的巨星,而成都的闲适产生的是什么呢?茶馆里的清客、街头上的混混儿、麻将桌上的高手、说东家长西家短的长舌妇。值得在某种意义上称道的唯有因闲适而格外发达的各种小吃。
看来,艺术和文明的前提确实需要闲适和富足,但闲适和富足并不铁定产生艺术和文明如果市民骨子里缺少一种追求精神、追求美的深刻本能的话。
于是,成都的闲适终究是应该招致非议的了。
平民的乐园
曾经听闻一位老成都眉飞色舞地描述当年坐落在市中心的皇城古都风貌,雕梁画栋,城门森严,十分威风气派,哪是现在的粗陋而毫无特色的展览馆能望其项背的?他痛斥在特殊时期中拆毁皇城兴修万岁展览馆的刘吉挺、张西挺是千古罪人,这夫妻二人在特殊时期期间给四川造成许多灾难。老成都的那份痛心疾首,颇使人联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留北京古城墙而四处奔走呼号的梁思成而老成都与老北京也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城墙、牌楼、护城河,茶馆、庙会、鸟笼子,品目繁多的风味小吃和种花养草的四合院,处处都标志着这是个平民的乐园,而绝不带点上海、重庆式的冒险家的乐园的色彩,那吱呀胡琴和哐哐鼓伴奏着还嫌不够,必须加上高亢如云的帮腔的川剧,一板一眼唱着的都是常人的生老病死、歌哭悲笑。
既然生在这座平民的乐园,成都的知识精英们,也就不必与享受着平庸快乐的草根市民作战了,反应该去充分体会一下这种快乐最好的去处是茶馆和书场,而书场往往都设于茶馆,所以可说是一回事。
那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铺设着木桌竹椅的茶馆,一俟走进,便可丢开几十年教育、几千年文化在我身上的重负,自在地沉没于贤愚一体、皂白不分的人群中,满足牛要跟牛在一起、马要与马处一堆的原始要求美学家朱光潜语。而那些好像出生时便落草于茶馆的说书人,更是市井街巷里的百年精怪,每一个毛孔都浸透着人情世故。他们还是化雅为俗的大家,化神奇为腐朽的高手。一个说书人说一个女人如何漂亮,如花似玉,紧接道:如花椒似芋头,麻不死你也要噎死你!直听得我目瞪口呆,叹道:匪夷所思,化典至境!说书人也很得意,沾沾自喜,他们真心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且是唯一的学问、最好的文章。
平民的乐园虽然有一种常态自妙的况味,但在现代社会,毕竟杂糅着许多迟暮、守旧、破败、凋敝。提及闲情二字,其相邻的姊妹词似乎是优雅、舒适、幽静、安宁等,而成都的闲情却不需要这么讲究,它竟然滋生于简单以至于简陋、粗糙以至于粗鄙、随意以至于肆意的场景。
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不讲究、不精致、瞎凑合、穷应付,是成都闲情的地方特色。于是你可以看到:正规的楼堂馆所永远竞争不过街边的大排档摊贩。一到傍晚,临街的红锅饭馆和麻辣烫桌子便摆出占了人行道,食客们密密麻麻,吆五喝六。其场景和气氛十分不堪,而收费并不比酒楼宴厅便宜多少。尤其是夏日的冷淡杯,一张简易桌子,几条矮板凳竟然招客无限。男子们露天作业兼赤膊上阵,而装扮时髦的女郎将长裙往胯下一塞,长久陪坐。你别看桌上乱七八糟,地上一片狼藉,仔细瞧去,这些糙人中多有手机、商务通和高档手袋随身,再看美女如云依依相伴,便知其中富翁不少。既是如此,何不去花园餐厅、皇家酒楼?答曰:这里自在。
这情景使人这样想:正如一切战争武器武装不了恐惧一样,一切现代化的装置,装备不出一个现代化的人来。
改良火锅
重庆人不无自豪地说在饮食花样上他们是执牛耳者。火锅的发祥地在重庆,且源于重庆社会底层的码头工人的故事已是尽人皆知,还有什么酸菜鱼、啤酒鸭无不是他们的发明。重庆人敏捷能干、热情好动、善于兴风作浪,让别人跟在后面一浪一浪地赶。
但重庆人生性粗枝大叶,饮食上也显出粗犷有余,必须要由精细而温和的成都人来拾遗补阙。成都人是最精明的改良主义者,他们将重庆人的发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加以改良,最后面目全非,让重庆人完全认不出自己生的崽了。比如酸菜鱼在重庆兴起时,绝对是将大棵大棵的酸菜整熬,鱼骨头架子连头带尾地潜伏汤底,一个菜非要用小号面盒来盛不可。而这个菜一到成都,酸菜就成了碎米粒样,一片一片雪白的鱼肉飘浮其上,那鱼雷般的骨头架子是决不会让食客看见的了,熬汤以后早被厨房捞出,这道菜最后用了细瓷汤盆装好了,体面地登堂入室。
重庆火锅来到成都,保留其辣鲜香烫,但成都人是不会让那种傻大粗黑的灶具锅瓢出现在餐桌上的。还有锅里的作料也不会那么峥嵘毕露。要知道重庆火锅里辣椒是整个整个、花椒一舀满勺,而生姜呢,大块大块连拍破都不肯的。
重庆火锅最初常备一种十字架格子,一俟发展来成都,这东西早被挡在城门外了。其实那才是早年重庆火锅特有的人文景观:素昧平生的食客可同桌共用一锅,锅中扔个十字架形的格子,四面就座的客人他们或许不相识的同一只锅进食,但只管经营面对自己的那一格,点了什么菜就放自己那一格里烫熟。
但那十字架子有点像官样文章,仅具形式而已它漂浮在汤面上,底下却是公海并无国界。就有毛肚黄喉从这个格子丢下去却从那个格子冒了出来,对面客人打捞起来,一看自己并未点这道菜,便自觉用筷子送了回来:这是你的,跑过来了。这边的客人慷慨道:不客气,你吃就是!不等火锅吃完,两人已称兄道弟哥俩好了。这种粗放是成都人所没有的,成都火锅也决无不相识的人共用一锅的情景。
一次重庆有客人来成都,我不怀好意地请去一家所谓重庆无渣火锅,那里是每人一个酒精炉,小号奶锅大小的不锈钢锅,精致小巧的盛菜碟子,把那习惯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汉子弄得手脚无措,初是碍于秀雅的服务小姐和我这个主人的情面,直着脖子僵手僵脚地硬挺着,到后来,终于花和尚般叫了起来:这顿鸟饭,吃得俺好憋气,也敢叫重庆火锅,待洒家去取了他招牌来!
语言的精灵
温文好脾气的成都人,容易受到好惹是生非的重庆人诟病。首先便是语言令重庆人嘲笑。外省人听起来完全没有区别的四川话,在本地人耳朵里竟然可以分辨出那么多的差异,那么强烈的对比:重庆话横、杠、快、冲,成都话绵、软、慢、文。就市井俚语而言,重庆土话偏于粗,成都土话流于俗。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成渝两地知青有机会初次接触和正面交锋,双方很快便确定了自己的优劣势及位置:重庆知青以拳头逞强,成都知青以舌头取胜。
重庆知青回城来,十分好笑地向街坊邻居学说成都知青奚落自己的话:重庆崽儿,求钱莫得,馆进馆出。其学说的重点是被夸张了的莫和馆的发音。挨了骂顾不上回报,先被其发音用词吸引住了,觉得十分新奇可乐。至于没钱还下馆子,是事实也正是其豪迈之处,不予以还击。
以阳刚著称的重庆小伙子听到绵软的成都话乐不可支,耳朵十分受用,尤其话从姑娘嘴里吐出来的时候。而重庆女人对这种娘娘腔表示反感,很难说潜意识中没有几分嫉恨和悻悻然,因为成都语音显然更能体现女性的娇媚。曾经听到一个重庆晚报的女记者厌恶地说:我最烦成都人说晚报了,让他们一说,我们就成了Y报了。
其实除却偏颇和成见,就事实而论,成都话确实比重庆话更丰富,更有表现力,这一点,对语言颇有研究和体验的成渝两地的作家都不否认。而且认为这可能和两地人性格有关:重庆人一发生摩擦,说不上三两句便老拳相向,哪里有机会操练嘴皮子?而成都人遇事多半是狗掀门帘子,靠的就是嘴上功夫,大家都不依不饶,却又像嚼上了牛皮糖,缠了半天还维持着原有事态,既不相让也不升级,其间要费多少唇舌、要用多少词语?久而久之,语言自然积累得丰饶胜人,风格自然修炼得炉火纯青。
市民式幽默
一辆奥拓车后窗贴着一句话:长大了,就是卡迪拉克;一架虚位以待的人力三轮车挂出一块牌子: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都是城市里的幽默风景。成都街上跑得最多的正是奥拓和三轮,其实在成都公然表现自己幽默的人并不多。不过这也好,我一直认为,缺少足够的聪明最好不要尝试幽默,就如同没有洋溢的才华轻易不要抒情一样。
初识成都人的幽默是真正生活在这座城市之后。我的编辑工作中经常要指出别人作品的不足以便理直气壮地退稿,但当编辑不久我便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说你这作品没有新意,他说那你可以当古文发表啊;我说你这文章写得太幼稚,他说你把它看作童话不行吗终于忍不住我笑了起来。这就是成都式的幽默了:有点油滑,有点狡狯。最重要的一点是,遇事它不和你正面冲撞、不与你直接过招,就像溜冰场上,你直杵杵、笨拙拙地朝一个人奔去,他灵巧一闪躲开,当你叭一声摔了个大马趴,回头一看,那成都人正远远地朝你脱帽致意呢。
在成都街头曾经见到过很好玩的一幕,但当事人双方都不是开玩笑,而是相当认真的:一段时间市公安局整顿自行车,要求每辆车都必须安装上尾灯,动员了大批老头老太,满街捉拿没有尾灯的自行车。
事情其实很简单,一个尾灯花不了几个大子儿,但成都人就这么奇怪,他们千方百计想蒙混过去,用了比装尾灯不知多少倍的心力来应付这些老头老太。于是街上出现的尾灯匪夷所思,千奇百怪:有人铆上一块小钢板刷上红漆,被查问时车主岂止振振有词,简直是得意非凡了;有人用胶水将大活络丸瓶盖粘上去,一个急刹车,瓶盖叮哩当啷掉了下来,老太太寻声望去,该自行车落荒而逃。也有破旧不堪的丑车安上了个崭新漂亮的新尾灯,活像病马配金鞍那多半是从人家新车上顺手牵下来的。一个下雨天,只见前面的自行车走出了一条血淋淋的路,心里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原来被别人挖掉尾灯的地方,车主贴了一块红纸在上面糊弄老太们,被雨一淋可不就滴滴答答淌血水。看着满街的成人、老人们一本正经地逮着、躲着,一会儿,一种特有的幽默感就会油然而生。
有文化的人爱把幽默说得太深沉,比如幽默是智者的优越什么的;没文化的人又常常把油腔滑调当作幽默。其实,市民似的幽默最宝贵的潜质既不是表现智慧,也不是让人开心好笑,而正在于它能够化解冲突,成功地将人从非此即彼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使模棱两可变得合情合理。
从重庆到成都
人太年轻的时候,一颗心总是向上的、奋进的,与重庆特有的热烈张扬的氛围总是更相容一些。向往着不平凡,拒绝着寻常巷陌的日常生活,于是便无端地对小桥流水的成都生出许多隔膜与粗鲁来,认为成都人操娘娘腔,没有血性,缺少刚烈,满城转悠着小市民。成都,恰如一个巨型的,散发出淡淡的肥皂气息的小康人家。
这种不无矫饰的情怀保留得那么长久,直到长大成人,长成了一个年轻女人,嫁到成都安家过日子以后,它还是在心灵深处隐隐作祟,如归隐田园的将军,梦回吹角连营。白天醒来,一样的提篮子上小菜市场,见成都少妇的菜篮里买了一块生猪肉、一斤水豆腐,末了也选上一束鲜花搁面上,便无端怀疑人家是要拿那晚香玉炒肉片或煮一个豆腐汤难道如此实际过日子的人也会有爱美之心、浪漫之情?这近乎无理取闹的怀疑,其发源仍是那虽被日子冲淡了的,却又被时间凝固了的,对世俗生活的不爱。
成都以一种近乎虚无、十分内敛的姿态,接纳了不知多少年轻狂者。成都生活是一只缓缓的手,将这些人脸上过于浓厚的戏剧妆轻轻抹去,还原其普通而平常的五官。浓墨重彩本来是沧海英雄的底色,但在稀松平常的成都人中间,却容易讹变成小丑装扮。此时,才智激情将会无所适从,它们得让位于世故人情。
久之我感受到了,其实成都并不是拒斥所有的奋进、追求和腾达,它只不过以自己特有的悠闲,让一颗太忙碌的心在这里有所停驻。松弛闲适的老成都,为激进情绪,为劲旅人生,提供了一个驿站。你完全可以在此进行检点,看看你是否走得太快,是否落下了什么比如爱情,又比如灵魂。
2. 调查并分析本地旅游资源中的旅游文学资源。
目錄
目 录
第一篇 旅游文学欣赏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文学概述 3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文学的关系 3
一、旅游文学作品是旅游风景促销的
重要载体 3
二、旅游文学作品大大增强了旅游
景点的吸引力 3
三、旅游文学作品能促进旅游景点的
进一步开发 4
第二节 旅游文学的概念与构成 4
一、旅游文学的概念 4
二、旅游文学的构成 6
习题 7
第二章 旅游文学的特点与功能 9
第一节 旅游文学的特点 9
一、多样性 9
二、抒情性 10
三、审美性 10
第二节 旅游文学的功能 11
一、宣传功能 11
二、审美功能 11
三、传播功能 13
习题 14
第三章 中国旅游文学发展简史 17
第一节 旅游文学的奠基:先秦两汉 17
一、先秦旅游文学 17
二、秦汉旅游文学 18
第二节 旅游文学的兴盛:魏晋南北朝 18
一、魏晋旅游文学 19
二、南北朝旅游文学 20
第三节 旅游文学的繁荣:唐宋 21
一、隋唐五代旅游文学 21
二、宋代旅游文学 23
第四节 旅游文学的持续发展:元明清 24
一、元代旅游文学 24
二、明代旅游文学 25
三、清代旅游文学 26
第五节 旅游文学的突变:现当代 26
习题 27
第二篇 旅游文学名篇导读
第四章 旅游诗词曲赋名篇导读 31
第一节 旅游诗词 31
一、旅游诗词的概念 31
二、中国旅游诗词的发展轨迹 32
三、中国旅游诗词的审美特征 35
四、旅游诗词的种类 36
第二节 旅游散曲 44
一、旅游散曲的内涵 44
二、旅游散曲名篇选读 45
第三节 旅游赋体 50
习题 63
第五章 旅游散文名篇导读 65
一、散文游记的特征 65
二、旅游散文的类型及审美功能 66
第一节 古代游记 67
一、古代游记的产生与发展 67
二、古代游记名篇选读 73
第二节 现当代游记 76
三、现当代游记名篇选读 78
第三节 文史散文 86
一、文史散文的创作特点 87
二、文史散文名篇选读 88
习题 100
第六章 旅游戏曲、剧作名篇导读 103
第一节 旅游戏曲导读 103
一、旅游戏曲的概念 103
二、旅游散曲的主要作品 103
三、旅游戏曲导读 104
第二节 旅游影视剧 114
一、影视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
影响 115
二、旅游影视剧解说词导读 115
习题 135
第七章 旅游楹联、题刻名篇导读 143
第一节 旅游楹联 143
一、楹联的起源与发展 143
二、楹联的审美特征 144
三、旅游地楹联选读 145
第二节 旅游题刻 157
习题 163
第八章 旅游小说、报告文学名篇
导读 167
第一节 旅游视角下小说名篇导读 167
一、小说与旅游的关系 167
二、旅游视角下小说名篇导读 168
第二节 旅游视角下报告文学名篇
导读 190
一、报告文学 190
二、旅游视角下报告文学名篇
导读 191
习题 201
第三篇 江苏旅游景点文学知识
第九章 江苏山水类旅游景点文学
知识 205
第一节 江苏山水旅游简述 205
第二节 江苏山水景点名篇导读 205
一、江苏山体景观文学名篇 205
二、江苏水域景观文学名篇 213
习题 223
第十章 江苏人文建筑类旅游景点文学
知识 225
第一节 江苏建筑文化简述 225
第二节 江苏人文建筑景观文学名篇 225
一、江苏陵墓建筑景观文学名篇 225
二、江苏园林建筑景观文学名篇 229
习题 235
参考文献 237
內容試閱
前 言
旅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并且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旅游文学作为文学与旅游的交叉学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文学对于旅游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无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文化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世纪,旅游文学包罗万象,其广泛的内容全方位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人们认识社会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旅游文学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现实情况,还可以从某一个侧面了解到该地区的历史。这是因为旅游文学作家在记游的同时,为了使作品更有深度,很自然地要抚今追昔,由眼前的景物写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读记游作品,常常可以同时收获历史知识。例如李白的记游诗歌: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本书紧紧围绕旅游文学欣赏的实际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在设计本书时,我们牢牢把握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趋势,着眼于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以旅游文学欣赏理论知识介绍和旅游文学欣赏能力培养为载体,确定了以下三个主要章节:旅游文学鉴赏理论知识;旅游文学名篇导读;江苏旅游景点文学知识等。第一个章节是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准备,着重使学生掌握各类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个章节是结合旅游文学的体裁分类而设计的,着重训练学生掌握鉴赏各类旅游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第三个章节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背景,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本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教育紧紧围绕实际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本书立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编写,围绕职业教育,着重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按照适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体例与内容贴近教学实际,便于操作,符合高职高专师生的实际教学要求,力争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潮流。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的王惠老师、匡健老师、张德平老师、蔡海燕老师和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的丁婧老师。全书由王惠任主编,撰写大纲并负责统稿,匡健、张德平、蔡海燕、丁婧任副主编。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专著和教材,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在内容和体例编排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