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营养生物技术与转化应用

書城自編碼: 355497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輕工業/手工業
作者: 糜漫天
國際書號(ISBN): 9787518427918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61.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售價:HK$ 90.0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HK$ 105.6
山河不足重 重在遇知己
《 山河不足重 重在遇知己 》

售價:HK$ 54.0
独自走过悲喜
《 独自走过悲喜 》

售價:HK$ 81.6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HK$ 94.8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HK$ 71.8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編輯推薦:
本书由包括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在内的营养科学、 食品科学、 生物技术、 临床医学等领域诸多专家参与编写而成, 是国内首部专注于营养转化与应用的学术专著。 本书整合了组学、 生物工程、 食品工艺、 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技术, 从营养科学前沿理论、 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基础、 营养食品的研发与应用、 营养产品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 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 信息技术与精准营养等方面多维度、 多角度地介绍营养转化的理论、 技术与应用,旨在建立健全营养转化与应用理论指导体系, 更好地推动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 促进营养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为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 系统的指导。
本书作为营养转化与应用领域系统性指导著作, 可供营养科学、 医学、 食品科学、 生命科学以及营养健康产业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 生物制药、 纳米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等) 科技工作者和产业人士参考。 本书的出版将有效推动营养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健康中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內容簡介:
本书由全国知名的营养学专家糜漫天教授牵头,汇集了包括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在内的营养科学、食品科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领域诸多专家参与编写而成,是国内首部专注于营养转化与应用的学术专著。本书整合了组学、生物工程、食品工艺、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技术,从营养科学前沿理论、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基础、营养食品的研发与应用、营养产品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信息技术与精准营养等方面多维度、多角度地介绍营养转化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旨在建立健全营养转化与应用理论指导体系,更好地推动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营养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为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指导。
關於作者:
糜漫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物医药领域863项目首席专家和军队重大专项、创新工程专项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育才奖金奖。现任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第一章 营养科学前沿理论 1
第一节 营养基因组学 1
一、 营养基因组学概述 1
二、 营养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三、 营养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
四、 营养基因组学在疾病干预中的应用 3
五、 营养基因组学展望 4
第二节 营养蛋白质组学 5
一、 引言 5
二、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策略 6
三、 蛋白质组学常用的分离检测技术 6
四、 蛋白质组学主要实验步骤 6
五、 营养蛋白质组学 10
第三节 营养代谢与代谢组学 16
一、 引言 16
二、 代谢组学研究所涉及的临床标本 17
三、 代谢组学研究涉及的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18
四、 代谢组学研究技术 18
五、 营养代谢组研究的模式识别技术 19
六、 代谢物数据库 19
七、 代谢组学在营养代谢上的应用 20
八、 营养代谢靶标研究进展 22
九、 小结 23
第四节 营养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 24
一、 营养遗传学 24
二、 表观遗传学 34
第五节 肠道微生物基因组学 39
一、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39
二、 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 39
三、 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 40
四、 方法学: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五、 肠道微生物与饮食 43
六、 肠道微生物组学与营养干预 44
七、 微生物组学结合精准营养防治慢性病 46
第六节 生命早期营养 48
一、 生命早期 1000d 48
二、 生命早期营养对远期健康的影响 49
三、 生命早期营养影响后代慢性疾病风险的可能机制 54
四、 生命早期的合理营养 57
五、 展望 60
参考文献 60

第二章 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基础 63
第一节 基因工程 63
一、 基因工程概述 63
二、 DNA 分子的提取与检测技术 65
三、 基因工程载体 67
四、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73
五、 重组体的筛选与外源基因的鉴定 87
六、 反义基因技术 90
七、 RNA 沉默 92
八、 基因工程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94
第二节 酶工程 97
一、 易错 PCR 法 98
二、 DNA 改组 99
三、 饱和突变法 99
四、 流式细胞分选法 100
五、 营养缺陷型筛选方法 100
六、 琼脂平板筛选 101
七、 96 孔板筛选 101
第三节 细胞工程 102
一、 概述 102
二、 植物细胞工程 107
三、 动物细胞工程 111
第四节 发酵工程 114
一、 发酵和发酵工程的概念 114
二、 发酵工程原理 117
三、 发酵设备 122
四、 重要发酵工程产业 123
第五节 代谢工程 127
一、 生物合成途径的设计与改造 127
二、 代谢工程提高底物到产物转化的策略 129
第六节 生物传感器技术 133
一、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34
二、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39
第七节 合成生物科技 140
一、 基因的表达调控 141
二、 DNA 组装方法 143
三、 基因组编辑方法 144
参考文献 146

第三章 营养产品制造关键技术 148
第一节 微细化技术 148
一、 微细化技术概述 148
二、 超微粉碎技术 148
三、 冷冻粉碎技术 150
第二节 分离纯化技术 151
一、 分离纯化的?义及重要性 151
二、 营养成分的提取技术 152
三、 营养成分的精制技术 155
第三节 营养强化技术 159
一、 概述 159
二、 食品营养强化剂 163
第四节 营养素稳态化技术 168
一、 营养素稳态化技术的概念 168
二、 食品加工中稳态化技术介绍 169
三、 营养素改性稳态化技术 173
四、 营养素稳态化在产品中的应用 177
第五节 靶向营养技术 179
一、 胃肠道生理环境 179
二、 靶向递送技术 181
第六节 营养素缓释技术 183
一、 缓释技术 183
二、 营养素缓释制剂特点 183
三、 营养素缓释制剂原理 184
四、 营养素缓释制剂的类型和制备工艺 186
第七节 微胶囊化加工制备技术 191
一、 微胶囊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191
二、 微胶囊化方法和材料 192
三、 部分壁材的性能 192
四、 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 194
五、 微胶囊技术在营养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99
参考文献 202

第四章 营养制品工艺技术 205
第一节 液态制品工艺技术 205
一、 引言 205
二、 新兴热加工技术 205
三、 非热加工技术 209
第二节 半固态制品工艺技术 218
一、 半固态制品的概念及特点 218
二、 半固态制品的发展 219
三、 半固态制品一般流变学性质 219
四、 半固态制品的稳定性 221
五、 半固态形成的方式 222
六、 半固态制品的工艺 224
七、 半固态制品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228
第三节 固态制品工艺技术 230
一、 挤压膨化 230
二、 质构重组与仿真食品加工技术 233
三、 快速冷冻技术 236
四、 非油炸技术 237
五、 3D 打印技术 240
第四节 营养制品加工智能化技术 242
一、 营养制品加工智能化技术 242
二、 自动化智能包装 246
三、 自动化植物化学物提取系统在营养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250
四、 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及控制在营养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251
第五节 营养制品质量检测与溯源新技术 254
一、 引言 254
二、 稳定同位素技术 256
三、 核磁共振技术 261
四、 高分辨质谱技术 264
五、 营养制品的溯源新技术 267
参考文献 271

第五章 营养食品的开发技术与应用 273
第一节 功能性膳食因子 273
一、 活性低聚肽 273
二、 功能性低聚糖 284
三、 功能性特殊氨基酸 291
四、 益生元和益生菌 295
五、 乳酸菌及其应用技术 300
第二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08
一、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法规 308
二、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应用 322
第三节 保健食品与膳食补充剂 337
一、 保健食品 337
二、 膳食补充剂 342
第四节 运动营养食品 345
一、 运动营养食品的定义及其分类 345
二、 运动营养食品的主要有效成分 345
三、 国内外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现状 350
四、 未来展望 351
第五节 老年营养食品 352
一、 引言 352
二、 老年人营养问题及营养需求 352
三、 老年营养食品 365
第六节 代餐食品 368
一、 引言 368
二、 分类 369
三、 加工工艺 375
第七节 军用食品 378
一、 我军军用食品 378
二、 美军军用食品 387
三、 其他国家军用食品 406
第八节 特殊保障食品 408
一、 概论 408
二、 特殊保障食品开发 409
三、 特殊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体系 414
第九节 新食品原料 418
一、 新食品原料的定义 418
二、 新食品原料的特性 419
三、 新食品原料的申报与受理 420
四、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 422
五、 新食品原料目录 422
六、 新食品原料终止审查 426
七、 新食品原料举例 427
第十节 海洋食品贮藏加工技术 429
一、 海洋食品资源概述 429
二、 海洋食品贮藏技术 429
三、 海洋食品加工技术 433
参考文献 436

第六章 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技术及其应用 441
第一节 能量代谢监测技术与应用 441
一、 能量代谢与代谢监测原理 441
二、 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 441
三、 能量代谢测量技术 442
四、 能量代谢监测装置的原理 443
五、 能量代谢监测的临床应用 443
六、 能量消耗的预测 444
七、 能量代谢监测对临床营养支持的指导意义 446
第二节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 446
一、 营养风险筛查 447
二、 营养评定 449
三、 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评定的区别 453
第三节 营养支持共性关键技术 454
一、 肠内营养支持关键技术 454
二、 肠外营养支持的关键技术 463
第四节 疾病人群营养 470
一、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70
二、 重症、 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78
三、 糖尿病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85
四、 血脂异常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89
五、 高尿酸血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92
六、 肥胖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495
第五节 营养素人体吸收利用率评估技术 501
一、 平衡法 501
二、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502
三、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504
四、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举例 506
参考文献 509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精准营养转化 512
第一节 生物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512
一、 大数据 512
二、 大数据发展 512
三、 大数据思维 513
四、 生物医学大数据 513
五、 营养健康大数据 514
第二节 数字化营养及营养信息技术 520
一、 数字化营养的产生和基本概念 520
二、 营养领域数字化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 522
三、 营养领域数字化信息的应用实例 534
第三节 人工智能与智能穿戴设备在营养转化领域的应用 535
一、 人工智能与食物摄入量调查 536
二、 人工智能与个性化营养 537
三、 人工智能与可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 538
四、 人工智能与营养相关疾病诊断与防治 541
五、 人工智能与食品制造业 542
第四节 精准营养与精准营养管理 543
一、 精准营养的定义及现况 543
二、 精准营养的研究内容 544
三、 精准营养未来的挑战 552
第五节 智能化 (信息化) 食品营养评估技术 552
一、 基于数字化照片的食物营养评估技术 552
二、 基于智能手机的食品营养评估技术 556
三、 基于智能手机和激光检测器的膳食数据记录系统 557
四、 基于视频的食品营养评估技术 559
五、 人工智能辅助的食品营养评估技术 560参考文献 562
內容試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营养健康领域新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不断增多, 对营养科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生物制药、 纳米科技、 基因编辑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等, 这些新兴的交叉技术有效整合到营养与食品科技领域, 必将对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整合创新技术的应用、 推动营养与食品领域科技转化也是实现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国民营养计划 (20172030 年) 》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 年) 》 《健康中国行动 (20192030 年) 》 等国家战略的迫切需要。

《营养生物技术与转化应用》 是国内首部专注于营养转化与应用的学术专著。 本书整合了组学、 生物技术、 食品工艺、 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技术, 从营养科学前沿理论、 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基础、营养食品的研发与应用、 营养产品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 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 信息技术与精准营养等方面多维度、 多角度地介绍营养转化的理论、 技术与应用。 《营养生物技术与转化应用》 分为七章,系统介绍了涉及营养转化应用相关的七个主要方面: ①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蛋白组学、 营养代谢组学、宏基因组学、 生命早期营养等营养科学前沿理论与技术方法; ②基因工程、 酶工程、 细胞工程、 发酵工程、 代谢工程、 生物传感器技术和合成生物科技等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理论与技术; ③微细化、 分离纯化、 营养强化、 靶向营养、 营养素稳态化、 营养素缓释、 微胶囊化等营养产品加工制备关键技术;④液态、 半固态、 固态营养制品工艺技术以及营养制品加工智能化技术和食品安全溯源新技术; ⑤功能性膳食因子、 新食品原料、 保健食品、 运动营养食品、 老年营养食品、 代餐食品、 军用食品、 特殊保障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营养食品的研发技术与应用; ⑥能量代谢监测、 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 营养支持共性关键技术、 不同疾病人群的营养支持等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技术及其应用;⑦人工智能与生物大数据、 数字化营养及营养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与智能穿戴设备、 智能化食品营养评估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精准营养方面的管理与应用。

本书是全国知名营养学专家糜漫天教授带领营养科学、 食品科学、 生物技术、 临床医学等领域诸多专家辛勤劳动的结晶, 该书的出版, 建立健全了营养转化与应用理论指导体系, 能更好地推动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 促进营养相关产品的研发与转化, 为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 系统的指导,为从事食物与营养工作的企业、 科技工作者、 教师、 医生、 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参考工具, 为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食物与营养健康知识提供了读本。

前言

习近平主席在 2018 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 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 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 打通 最后一公里, 拆除阻碍产业化的 篱笆墙, 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 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营养科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系人类健康、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深入研究和揭示食物、 营养影响生命质量的本质和规律, 整合创新技术的应用, 推动营养、 食品领域技术进步和科技转化显得十分重要, 也是推动实现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的迫切需要。 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营养健康领域新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不断增多, 对营养科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化学合成、 生物制药、 纳米科技、 基因编辑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 3D 打印等新兴科技正迅猛而来, 如何将新兴的交叉技术有效整合到营养科学的发展中来, 为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注入新鲜血液, 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 因此, 我们急需将各种理论、 技术整合建立起完整的营养转化理论指导体系, 以更好地推动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 促进营养实用性关键技术及其产品研发与应用, 尤其是医用食品的研发、 营养诊断试剂、 营养测评设备及器材等临床营养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本书由包括中国营养学会营养转化医学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在内的营养科学、 食品科学、 生物技术、 临床医学等领域诸多专家参与编写而成, 是国内首部专注于营养转化与应用的学术专著。 本书整合了组学、 生物工程、 食品工艺、 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技术, 从营养科学前沿理论、 营养转化的生物工程基础、 营养食品的研发与应用、 营养产品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 营养评价与营养支持、 信息技术与精准营养等方面多维度、 多角度地介绍营养转化的理论、 技术与应用,旨在建立健全营养转化与应用理论指导体系, 更好地推动营养学科建设与发展, 促进营养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为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 系统的指导。

本书作为营养转化与应用领域系统性指导著作, 可供营养科学、 医学、 食品科学、 生命科学以及营养健康产业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 生物制药、 纳米技术、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互联网+等) 科技工作者和产业人士参考。 本书的出版将有效推动营养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健康中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编者知识水平所限, 资料收集不尽全面, 本书尚有诸多不够完善之处, 恳请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改进建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