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终生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110校庆)

書城自編碼: 362493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李希光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7918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HK$ 107.8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HK$ 279.6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HK$ 70.8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HK$ 69.6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爱的能力:为什么我们既渴望爱,又害怕走进爱(第13版) 》

售價:HK$ 83.8
环艺设计手绘 景观 室内马克笔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环艺设计手绘 景观 室内马克笔手绘效果图技法精解 》

售價:HK$ 95.8
明清与李朝时代
《 明清与李朝时代 》

售價:HK$ 81.6
商业人像摄影
《 商业人像摄影 》

售價:HK$ 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1.2
《 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实务手册 》
+

HK$ 229.4
《 爱弥儿(全两册)(权威译本) 》
+

HK$ 85.0
《 好的教育 》
+

HK$ 116.1
《 如何阅读一本书(布面软精装) 》
+

HK$ 822.5
《 浙江大学史料 第一卷(1897—1927) 》
+

HK$ 61.3
《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白金版) 》
編輯推薦:
作者经过20年的教学探索,系统总结了“大篷车课堂”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成果,具有创新性,对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內容簡介:
李希光教授坚持“大篷车课堂”教学已经20年了,这是一个在丝绸之路上延展的体验式课堂,也是清华大学的挑战性课程之一。“大篷车课堂”共计出征 20 余次,有 900 多名学生参与。《终身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对“大篷车课堂”做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大篷车课堂的缘起与经历、实战经验、学生感悟、教学计划、教育理念与研究,对于新闻教育与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關於作者:
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日新书院导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国家三项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巴基斯坦总统奖,获评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所讲授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获评精品课。
目錄
001一章“大篷车课堂”的前世今生
007一节中国需要怎样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007一、寻根之旅:“大篷车课堂”的路线选择
012二、思维模式:人才培养的关键
019三、“大篷车课堂”与“”文明圈建设
021、“大篷车课堂”与“”的传播策略之探索
025五、“大篷车课堂”与文明对话的人才需求
029二节“大篷车课堂”与新闻教育改革
030一、新闻学是承载人类文明和价值观的学科
030二、新闻学是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
031三、新闻学有没有自己的“学”?
033、新闻教育改革与书写“”
036五、有关改革中国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设置的建议
036三节“大篷车课堂”的由来
037一、西域教我当记者
040二、师父带徒弟的“苦行书院”
046节“大篷车课堂”的足迹
047一、学习“慢新闻”的“大篷车课堂”
048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
050三、思想的“大篷车”
052、穿越帕米尔山区
054五、穿越戈壁沙漠
055六、在亚洲北部边地
058七、行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059八、远征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
061九、喜马拉雅山中的无媒体生存
064十、在普拉昌达的家中
068十一、乘坐荒原列车去漠北
071十二、夜宿蒙俄边境线
074十三、一种回归人性的经历
077二章充满挑战的“大篷车课堂”
083一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一——去无聊的地方采访写作
083一、去无聊的地方学习新闻写作
084二、启程前的讲座:好奇心驱动的新闻写作
087三、在原始森林里边跋涉边采访
090二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二——从即时享乐到延时享乐的新闻写作
093一、什么是慢新闻
094二、为什么慢新闻重要
095三、与非虚构文学写作异曲同工
096、人人可当慢新闻记者
097五、慢新闻的采访写作原则和技巧
098六、一种的新闻写作
099三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三——无休止的读书学习
099一、一条被中国主流媒体遗漏的重大新闻
102二、“”记者须知晓的古人阿富汗行记
105三、回到丝绸之路文明的原点写作
.目录109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边走边学
109一、把新闻课堂搬到雪山草地上
111二、在真实的世界里培养下一代记者
113三、在普通人身上找故事
114、谁有资格记录真实的故事?
116五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五——转变学习观念和教学范式
119六节“大篷车课堂”的挑战之六——捕捉细节的故事写作
119一、故事写作与新闻写作的区别
120二、什么是好故事?
120三、在堪察加给学生的观察提示
122、学生和老师在堪察加、阿尔泰、勒拿河日记中的细节写作
153三章“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阿尔泰山“大篷车
课堂”学生感悟
159一节“大篷车课堂”令学生印象深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165二节学生在“大篷车课堂”中运用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
172三节“大篷车课堂”学生遇到大的困难和如何克服
178节相比校园教室上课,“大篷车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184五节相比大学生其他社会实践,“大篷车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189六节学生在“大篷车课堂”大的收获是什么?
197七节苦行中,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新认识
205八节行前阅读:读书与苦行的知识互补
216九节在行走中,发现自己的无知,激发新的读书计划
225章“大篷车课堂”的教学计划
226一节勒拿河“大篷车课堂”
231一、出征北极圈
234二、勒拿河教学计划(2019年)
240二节得胜堡“大篷车课堂”
243一、古城堡里的课堂
251二、得胜堡教学计划(2010年和
2019年)
253三节阿尔泰山游牧路线“大篷车课堂”
257一、去距离中国近的大山里写作
269二、阿尔泰山游牧路线教学计划(2018年)
279节堪察加半岛北极航线“大篷车课堂”
283一、“飞往另一个星球”
286二、堪察加半岛北极航线教学计划(2017年)
289五节库页岛东北亚之路“大篷车课堂”
293一、去往“不可容忍的痛苦之地”
300二、库页岛东北亚之路教学计划(2016年)
302六节加尔各答
-吉大港海上丝绸之路“大篷车课堂”
303一、寻路南亚文明
308二、加尔各答—吉大港海上丝绸之路教学计划(2016年)
312七节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古丝路“大篷车课堂”
316一、远征古花剌子模
319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古丝路教学计划(2015年)
目录
323八节蒙古国哈拉和林草原之路“大篷车课堂”
326一、
6次远征草原丝绸之路
327二、蒙古国哈拉和林草原之路教学计划(2014年)
329九节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大篷车课堂”
330一、“与法显同行”
336二、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教学计划(2013年)
339十节唐努乌梁海“大篷车课堂”
341一、走进图瓦
342二、唐努乌梁海教学计划(2012年)
344十一节青藏铁路“大篷车课堂”
345一、寻找香巴拉
346二、青藏铁路“大篷车课堂”教学计划(2007年)
348十二节巴基斯坦“大篷车课堂”
356十三节尼泊尔“大篷车课堂”
359十节“大篷车课堂”综合性新闻
363附录:“大篷车课堂”新闻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364一、绪论
379二、1999—2019年:“大篷车课堂”新闻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389三、布鲁姆目标分类指导下“大篷车课堂”问卷调查和分析
396、布鲁姆目标分类视角下“大篷车课堂”教育理念分析
內容試閱
序一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陈吉宁
南西伯利亚广阔的草原上,几只苍鹰在蓝天白云下舒展着宽大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低空盘旋,夕阳给洁白的佛塔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晖。在草地上铺上两块布,学生席地围坐65岁的敖德汀娜跟前,听这位藏传佛教信徒讲故事。她说:“你们能跟着老师来到遥远的图瓦,是*幸福的人。我的孙女跟你们一样大,她在俄罗斯的城市里读书,但她没有这样的旅行学习机会。你们要珍惜人生,不自大,不嫉妒,不抱怨,不撒谎,不说别人坏话。心胸要像草原一样宽广,能包容,能让就让,该退就退。”
这就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开设的“大篷车课堂”。李希光带着学生去亚洲边地上课,一上就是15年。如果让一个教授带着学生去漠北在蒙古包或草原上课,跑一趟,满足一下好奇心,就够了。真没想到李希光不仅自己其乐融融地在那些“荒蛮之地”上课,他每年带去的学生也很快与当地的老乡融为一体。
眼前的这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在亚洲边地》收录的作品是李希光从过去15年里上过他的“大篷车课”的500多名学生的作业里挑选出来的。书很厚重,回想过去15年一位老师为500多名学生在野外上课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更是沉重的。
早在10多年前,李希光的“大篷车课堂”开设两年时,清华大学的老校长顾秉林专程到密云听李希光的教学示范课,并确定李希光主讲的“走在路上的写作艺术”为清华首批新生研讨课。
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堂”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清华大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所提倡和支持的。在中国步入世界强国的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去看世界、看自己的国家、看自己的周边邻居?中国发展从过去的融入世界到今后的引领世界,所需要的骨干人才,不仅要关心中国,也要关心世界;不仅要懂得中国,也要懂得全球;
本文为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陈吉宁教授为李希光教授主编的《写在亚洲边地》撰写的序言,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不仅要研究发达国家,也要关注发展中国家;要能够跨越自己的国籍和文化背景,站在整个世界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大篷车课堂”把学生带到“亚洲边地”有两层意义:一是以中国为中心看边地;二是以边地为中心看中国。这是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中心、边疆、边陲、边地、国家、世界和天下。
今天的学生在理想追求、价值观念、胸怀视野等方面面临严峻考验。像清华这样的大学要培养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而是具有领导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开创者、建设者。
因此,在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多的当代社会,怎样培养非功利心的人,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成长*重要的价值和能力,避免人生目标的功利化、庸俗化,是学校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大篷车课堂”把写作课搬到异乡、陌生的丝绸古道上去讲,这是在培育一种胸怀和价值。“大篷车课堂”上课的地点在历史上和现实中跟中国密切相关。在亚洲边地上课,会发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直接联系,从希腊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到阿拉伯文化,从佛教文化、萨满文化、伊斯兰文化到基督教文化是如何与中国本土文化交流的。亚洲边地的“大篷车课堂”是大视野审视和思考中国边疆重大问题的极佳观察点,从这里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很多老师停留在把传授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同时,还反映出我们的培养体系和环节的不合理,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师生互动太少,教学评价激励机制亟待改革。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贪图过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必须是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英才。广大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为此,我们的教师要利用每一个教学环节、创造一切机会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过去15年里,李希光每年带着几十名学生,走出清华校园,乘火车、汽车或是骑马、骑骆驼、步行,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采访上课。
上课的地点在长城烽火台上、西北戈壁滩、草原佛塔下、漠北毡房里、贝加尔湖边的小木屋里。李希光刻意带领学生去往这种宁静的、没有网络和电视的地方读书、思考和写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读书和写作的冲动。“大篷车课堂”让学生读到他们很少接触的中外名著,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丘处机弟子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还有西人写的《大博弈》,等等。
跟随“大篷车课堂”旅行时,学生们以两三人的小组为单位行动。白天,学生们在边远山村走动并与陌生人说话,他们不仅学习与外部社会开展文化交流,还学会在小组内持
序一: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续地交换想法和经验。晚上,所有小组都回到营地之后(这个营地可能是一顶毡房、一间咖啡屋或者一家旅馆),整个班的人集合起来,汇报他们白天发现的一个有趣的人或者故事。教师以旁观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听取学生们的报告。他并不会作出任何评判,但是会用指导性的问题打断学生,来帮助他们找到故事的焦点,或是挖掘更多细节,或者形成一个更相关的写作主题。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文科学生的写作貌似十分容易,通过关键词或相关词检索很容易地围绕一个主题,用一串串专业术语、一堆堆学术套话,堆砌起一篇万言书。但是,许多学生不会使用简洁、简单、清晰和充满人性的语言文字准确记录和直接描写人类的日常生活、文化历史和社会政治活动。而这种写作却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在丝绸之路上教采访写作不仅是写今天的故事,也是写明天的历史。什么是真实的新闻和历史?客观存在的、原生态的、没有经过文字和图像加工的新闻和历史,是学生走到这些亚洲边地,亲眼看到的、亲身采访到的,没有经过大众媒体和网络修饰和过滤的事实。“大篷车课堂”带着学生去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学生不带偏见地去采访,完全是好奇心激发的。学生在宁静的原野里采访、上课、写作,不仅能准确、真实地记录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关键的是,学生在学习一种善良的、有尊严的、有智慧的、微笑的、幽默的、有思考的、不冲动的原创写作。那是一种摆脱大众媒体和网络肤浅、浮躁与暴戾的真诚写作。
我很高兴地看到清华有李希光这样的教师,他不仅不知疲倦地带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奔赴千里之外带学生实地写作,大量批改学生作业,他还有心地把15年来的学生作业积攒下来,编成这本书。我祝贺《写在亚洲边地》一书的出版,祝福“大篷车课堂”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宽。
2014年
11月
18日
于清华大学工字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