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犹可揖清芬

書城自編碼: 36502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郝永伟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38353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9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售價:HK$ 59.9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售價:HK$ 179.8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父亲身份:探寻血缘之谜 》

售價:HK$ 105.6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悠游人间 赛博朋克少女插画绘制教程 》

售價:HK$ 119.8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李晓鹏说中华史”系列(全二册) 》

售價:HK$ 175.2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绿色剧变:能源大革命与世界新秩序 》

售價:HK$ 82.8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你的韧性超乎你的想象 》

售價:HK$ 71.8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新东方 剑桥雅思官方指南精讲 精确剖析官方指南样题 》

售價:HK$ 8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7
《 口袋美术馆:街头艺术(潮流青年不可错过的街头文化史) 》
+

HK$ 497.5
《 中国当代艺术史 》
+

HK$ 897.6
《 艺术的故事(英文豪华版) 》
+

HK$ 261.4
《 艺术哲学(零基础轻松看懂艺术哲学,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 》
+

HK$ 147.5
《 视觉艺术中的意义(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
編輯推薦:
编辑给编辑做书,多一分羡慕。编辑与作者之间,一步之遥。但往往编辑并不能都成为作者,于是这本小书,多带给人一些惺惺相惜,首先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同行,通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日积月累,终于汇成了自己的一部作品。其次,艺术评论怎么样才能比较有特点呢?我们的编辑作者做到了——既可以是诗情画意的,也可以是快意恩仇的。如他所言:“我毅然选择了从文学的角度对传统书画印艺术做出整体的心灵判断,以文学为翼,令久居藩篱的心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间破障而出。”
內容簡介:
《犹可揖清芬》为一部为当代部分书法、篆刻艺术家及画家所做的评论集结之作,作者从业编辑出版20余年,为36位艺术家作传、作评论研究。按照书法、篆刻、绘画,分为“墨染流年”“品刀问情”“画里话外”三辑,36位艺术家大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员或名家,如孙伯翔、顾亚龙、毛国典、王友谊、朱培尔等。作者用散文化的写法,以文学为翼,从艺术家的作品品鉴、个人生平、成就等方面分析,生动展现了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采,为我国部分当代书法篆刻家的成绩做了群像刻画和较为集中的风采展现。
關於作者:
郝永伟,1977 年11月生于河北栾城。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编辑学会会员。出版人,文化学者,武侠小说创作者。从事出版二十年,懂策划,精校勘,善古籍整理。出版专著《南船北马总关情:元代江西文人诗集序文整理与研究》。发表艺术评论、图书评论,中短篇武侠小说,诗歌若干。
目錄
墨染流年

01.一生低首向魏碑 孙伯翔书法艺术赏读
02.此间的流年 熊基权书法艺术浅谈
03.一云承万象 王友谊书艺琐谈
04.造化功成秋兔毫 张坤山书法艺术浅识
05.平生意气重柔翰 张铜彦书法漫谈
06.有一种青春叫桂子 任桂子其人其书浅谈
07.遇见 浅谈顾亚龙的书法艺术
08.清影问道:范硕的维度
09.一生痴绝处 丁子同书法艺术品读
10.乡关何处 毛国典书艺书事漫谈
11 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 张继书画诗印艺术漫笔
12.卌年修得洪厚甜
13.近墨:一个文人书家的浮世清欢 仇高驰书法艺术散谈
14.沉醉亦知归路 刘颜涛及其篆书艺术杂谈
15.见字如面张红春
16.种在生命里的信仰 韦斯琴书法艺术侧记
17.桂香疏影里,灯下记梦人 李啸书法艺术浅析
18.事关笔墨 崔胜辉书法艺术杂谈
19.别是一种江湖 孟云飞书法艺术琐谈
20.执着此生无倦意 周广胜书画艺术随笔

品刀问情

01.点线岛屿上的漫步者 走近阴凤华的篆刻艺术
02.岂无言归 洪亮书画印艺术杂谈
03.万殊一相,随缘自在 朱培尔书画印艺术杂谈
04.笔下留情,石上寄魂 刘洪洋书法篆刻艺术浅析
05.冯宝麟的“古装都市恋” 从其篆刻书法艺术说开去
06.此中有真意 孙朝军与他的篆刻艺术
07.包浆:真正的岁月留痕 汤忠辉的篆刻艺术漫谈
08.谁令骑马客京华 孙长铭与他的篆刻艺术漫笔
09.烟雨楼下说胤斌

画里话外

01.那一代人的清风明月 李午申笔墨艺术杂谈
02.天青色等烟雨 吴树强国画艺术别笺
03.满眼生机转化钧 走进魏兵然的艺术世界
04.一苇争流,心迹双清 276
05.不损胸前一片天 李亚花鸟人物画麈谈
06.山水牧歌兼离愁 略谈李政恩的绘画艺术
07.刀光墨影一书生 逯国平书画印艺术小识
內容試閱
自序
更与何人说
郝永伟

以往,读清人陈维崧的《贺新郎》词:“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我亦是,中年后”,总觉得那样的人生感离自己还很遥远。然而,不逢旧梦,将逾十年。时节如流,忽焉已至。中年就这样劈面而来,并无特别,自己同样遭遇了青春已逝的怅惘和“中年危机”的焦虑。初,我理解的人到中年,只要分得清将那些青涩、那些不羁归青春独享,将这些敛衣起身、不如不见,这些该有的人生责任由中年背负即可。结束铅华,屏除丝竹,步入中年,再不是独立不倚的一剪寒梅,亲伦之爱、乡居父老、都市镜像在血管里奔腾起伏,让它们慢慢归于平静便好。事实上,中年的意义远非如此简单。中年,意味着独自面对生活的悲欢与沉浮;意味着不断调和自我言说与众声喧哗的冲突;意味着少年侠气已失,老去禅心未至;意味着“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杯中有酒却难以“共欢此饮”;更意味着再无真相、只有立场的现实对人生理想的无情碾压。
很多时候,似乎不单单是青春期与中年期这两个不同年龄段在认知上的剪刀差,亲情、友情、人情、世事,等等,确乎都在改变。必须承认,日常性的感叹与间歇性的感慨,和着风声雨味,成为人在中年的一种常态,譬如禅宗,直指人心,透彻得令人无法掩饰,心里发凉。是努力做到随遇而安,还是继续跟理想较劲?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动情地写道:“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过对光明的追寻,依旧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面对种种不堪,我们要做生活的勇者。
作为代扎根北京的北方人,浮云沧海、尔来吾往中,工作、房子并未让心灵止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禁锢。可越是禁锢,越想越位,越想逃离。从人生态度上考量,反而是江南和故乡,并置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心绪上的集中表达,允称从世故朝向清澈的瞭望角,生命崇高感再次获取并且在这里不断得以完善和提升。万竿烟雨江南梦,“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自南昌求学北归后,这么多年以来,记不清有多少次去江南了,有时候直接从北京南下;有时候是先回故乡,再从故乡南下。有人说这是青春期后遗症在中年期的非理性泛滥,我不置可否。2018年10月,几个儿时老友自驾先是陪我游黄山,后由西递、滁州醉翁亭一路北归。彼时风乍起,雨初生,尽管《世说新语》里江南诸子的风神早已难觅,但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与石街小巷,较之于大都市的地铁、写字楼,在瞬息万变的流量时代,更能让我把握人生单程旅行的实质。于是,归来之后,我悄然写下了《一生痴绝处》《鱼跃此时海,花开彼岸天》等带有人生感触的评论性文字。一生一世,好好活,真的等不及“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2020年春节前夕,我问道浙西南,却遭逢庚子之疫,被困位于丽水云和县隔溪寮村的老友家长达整整一个月之久。不幸之中有大幸,切切实实,在负氧离子充沛的天地间,我体会了什么叫微雨阵阵、烟树苍茫,如何才是风软一江水、春回江南岸;同时对传统知识分子的读书生活有了全新的体认,探得些微“古人所不言而喻于心”的主旨。至今,我将这次人生遇合视为:一次无法解脱又要求解脱的都市“机器人”对整个人生无奈的有效救治。
“胜事无穷境,流年有限身。”故乡常常是针对背井离乡者而言的。懂得回望故乡,对人生、对生活的理解才会更新锐、更深刻。不过,故乡对于“落叶别树,飘零随风”的异乡人,又有着太多的欲说还休。无论你承认与否,它都是影响生命个体整个人生故事平衡的存在。中年初度,重新诠释对故乡的感受,宛如聆听一首澎湃的老歌,具有不曾因年华失去而褪色的魅力。那不只是我们的青春手卷,更是我们的精神靠山和背景,包含着我们初的入世意愿与终的出世情怀。远在北京,双鬓渐素,笔下的光阴越来越旧,越发怀念故乡的风物及健在与过世的亲友。屈指算来,母亲不再与我相伴冷暖已有七年。每逢清明,我必然会回到故乡,不管还有没有老家旧年的红杏闹枝头,不管还能不能在有风的暮色下漫看炊烟,也不管还听不听得到故园曾经的夜雨剪春韭。虔诚的祭奠之后,我都要到处走一走,尽管烟云满目百事非,内心还是竭力渴望着并痴痴相信着那些岁月里的不期而至。即便人生的后半程,只剩下不断的告别,我也想探一探这告别于我的意义所在。而今位于老城核心地段的东大街,曾经庙会时代的繁华热闹之地,依旧有属于我独有的记忆坐标,因为在它面前,我变得放纵也纯洁,先锋也怀旧;因为在它面前,我是社会生活的小角色,也是私人生活的大个体。包裹严实的都市职场人素日里为欲役、为物蔽、为名累,然真情之流露,不能只在“往往醉后”。于此,我找到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生命的写作价值。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我们七〇后这一代编辑出版人,经历了传统纸媒和图书出版的断崖式下滑,网络迅速崛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及流媒体裹挟而至,还来不及担心究竟是否折损了传统理想中编创结合的文字生涯的美好,就已经走在了转型的路上。且待细说从头!就我而言,从初的报刊编辑转为图书编辑,再从大众文学图书编辑转为专业型的艺术类图书编辑,貌似一路“打怪升级”,实则充满了编辑职业际遇里的生命哀歌。从初以文学筑基,渴望编出深情自在的人间味道,编出不经意却能打动人心的“文化细节”,在为人作嫁衣中助益文心学脉之回归,助益文化江山几番新,到如今难以向外人道出的职业倦怠感,面对着当务的正业,究竟意难平。叶嘉莹先生说,可以“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我的理解为,把潜在和显在的人生放逐感统统释放出来后,重新树立对于坚守理想的勇气,使生命不至于仓促枯萎,永葆刚健与成长的状态,是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挣着买白菜的钱”的职业牢骚面前,不必惊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眷注的焦点都会发生意味深长的转移,只要津渡未曾迷失,我们仍然可以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仰望星空。
编辑从来都是良心活儿,需要匠人般的精工至诚之心,需要创作者般的独立风骚之魂。转型为专业型的书画印艺术类图书编辑的这六七年中,大型书法篆刻类作品集也好,学理性较强的学术文集也罢,无不写照着艺术从业者对艺术本真的梳理、领悟与展示。可是,话说回来,竟日埋首于“字斟句酌还未妥,案头积稿又成垛”的世界里,编辑得再多,也难以完成一个文学问道者的生命见证。不懂书画印艺术技法的槛外人、门外汉,当握笔学书法的雄心终败给了时间和借口,如何再去融入这一代表了东方审美的艺术,便要颇费一番思量。雨果讲“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因此,我毅然选择了从文学的角度对传统书画印艺术做出整体的心灵判断,以文学为翼,令久居藩篱的心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间破障而出。文学对生命存在的把握与艺术的审美追求在细微通幽处的汇合,历代以下,感人肺腑。当代艺术创作群体不做盲从时代的急先锋,为了艺术的这份执着与坚守,以及由他们辗转跌宕的人生促成的笔刀之下的行吟气质,昼夜讽味间,如睹其人。概而言之,用文学观照当代艺术家群体,解析其艺术与人生,成为我这几年笔耕生涯的一个有效向度。
开始只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路写下来,代表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书画印艺术,在我内心竟如江南夏日的檐雨,长久滴落有声,渐渐汇流成溪,于是,有了这一次的结集出版。即将付梓的评论集以“犹可揖清芬”为名,旨在表明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有值得尊敬的艺术与艺术家存在,清清独坐,广袖轻拂,以寄广远之思。撷取的36篇艺术评论文章,按艺术家们的主要成就分门别类为“墨染流年”“品刀问情”“画里话外”三辑。而这36位艺术家,练达笔墨背后之从容的古稀、耄耋老人有之,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中年有之,风发意气、热血热泪同在的青年亦有之。至于目录的编排,并不敢以所谓的艺术成就论先后,而是大体以年龄排序。这些对书画印艺术的赏析式评论书写,与名利无关,与卖弄无涉,只是作为不惑之年人生路上的一种和声,只是为了将驿动已久的愿望点燃,亦只是为了对不再年轻的生命有新的期待与期许,另外还有对艺术的一份敬爱之心。想来她的问世,当不致灾梨祸枣。
毕竟是中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凌空桥下的那一拨濯足嬉水的少年,后来被岁月的洪流冲散了,带着当年的同窗同框之谊,各自飘零天涯。可我始终愿意做回那个纵身翻越桥栏,踩着窄窄的桥檐,等着长辈们出来喊“危险”的时候,粲然一笑,继续从桥东头挪到西头的那个顽皮孩子。“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其实,又何止二十春!只记得那时候,一星如月,桥下流水。

辛丑新正于知不足斋

有一种青春叫桂子
——任桂子其人其书浅谈

从“大时代里女书家的命运”的视角去探寻任桂子的书法艺术,颇有几分“道上红尘”“花间明月”的感叹在里边。不必说在文化风尘中渐行渐远的蔡文姬、卫夫人、朱淑贞、管道升等古代女书家,亦不必讲以林徽因、谈月色、萧娴、庄闲、张默君、吕碧城、游寿等为代表的民国女性书家的墨香谱系,单是在书坛运动与风潮相对集中的这三四十年,女性书法家一直都作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存在。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往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沦丧。被碎片化阅读包围、被标题党横行、被快餐文化侵蚀的当代女性书家知识分子群体,在多元化的时代底色中,能将笔墨追求作为庸常生活的终救赎,在生命骊歌的裹挟下,万里投荒般孤怀独往于碑帖世界,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坚韧而温婉的情怀,去参与、建构和引领书坛新的语境及风向标,着实感人。“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的时代悲慨终究需要这些典雅、专注、率真而充满母性温暖的笔墨去抚慰。
任桂子出生于有着重庑深檐之世家风范的家庭,父亲曾是傅作义部队的文官,起义后又到当时刘澜涛做校长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读书,之后分到冀南解放区邯郸地区工作。外祖父读过私塾,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辞去公职后赋闲在家,以读书作文为人生乐事。这种静水流深的传统文化家族给予桂子的滋养是难以用语言状括的,尤其是在那个风流云散、斯文不再的特殊历史时期。父辈曾有把桂子培养成一名优秀工人的打算,那是时代因素使然。然而,一个人所受的蒙养往往会延展其对世界的感知和瞭望。有着极高艺术天赋的桂子在精神空间中远离了父母安排的人生轨道,伐碑作史,读帖临摹。在自由放逸、富有诗性的年华里,桂子成长着、经历着。这一青春作赋的岁月,在反复侵扰中国文人梦境的碑帖精华指引下,锤炼出桂子身上一种与天道自然相亲相和的牧歌式祥和与冷静。桂子至今对碑帖中的线条有着出色的解读能力,那应该是一种关于家园和青葱岁月的体认,直似人生若只如初见;更应该是一种将诸多细密的陈年底事跟生锈的雨季放在一起而生出的人生望境,直如当时只道是寻常。
青春不单是成长和经历,还是一种创伤和疼痛。青春无伤,人生便没有疤痕,更不会有精神徽章和标记。席间交谈时,我和作家梅驿女士、诗人王建强先生怀有一般的忐忑,就是到底要不要提及桂子那段失败的婚姻。可话题一打开,葡萄酒加冰的感觉弥漫周身。断续寒砧断续风,五年惨痛的婚姻生活,梦里梦外的酸甜苦辣尽管很难向外人道哉,但面前的桂子却表现得如深海波间的夕照般释然和平静。爱情所该有的两种模式——相忘于江湖,却怀念到哭泣;相濡以沫,却厌倦到终老,在桂子这里全不适用。说到底,她没有在对的时间里找到对的人。人生苦短的限度和爱情的难度使她从更高的意义上去把握书法作为文化载体的奥秘。桂子在自我放逐中做到了自我坚守,岁月就这样静静地在宣纸上流淌,不快不慢,淡泊从容;无竞无争,以安以宁。包括她从工厂调到邯郸电台工作,再从邯郸调到省城从事编辑工作,桂子始终与书法相依为命。人生的寂寥,被她看作宣纸上的留白;人生的伤痛,被她当成化了妆的岁月祝福。所以说,与其用经典老歌里的那句“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来喟叹桂子的那段婚姻,倒不如去追摹一下上天没有给她一份“执手似初呵”的爱情,而她竟然敢于回到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原初状态,并将其当成人生新起点的大情怀来得更真切。
编辑职业生涯的寂寞坚守和隐匿性塑造了桂子身上特有的文化气息,表现在书法上便是一种青春气、贵族气。她从不与那些笔墨叠加笔墨、光环叠加光环,而实际上却离真正的书法越来越远的人为伍。当世俗爬满世人额头的时候,她却在笔墨世界里,用自己的线条来打捞童真。正因为桂子始终未曾放弃,所以关于青春的自由和梦想在付诸笔墨后,都还是本来的样子;所以她才能在这片笔墨风生水起处、文化河山中找到自己的终归属,就像我们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人修书,书修人,桂子与古为徒又不去做古人的皮影和替身。漫天匝地的寒夜里,即便一根线条,挥笔下去,亦能饱含历史温度和人文情感。桂子清新如晨起草露般的笔墨能萌动人心,因为那是一种本色的书写。她并未将书法作为获取物质利益的捷径,如今她这一切荣誉和地位的得来,恰恰缘于她的本色书写和那份难得的青春气和贵族气。
我素来以为,一个好的书法家的评判标准,关键之处还是要有自己的笔墨语言和故事来挑战这个时代,或者说能够将自己的人生意气与旨趣通过笔墨来实现。风雨敲窗,信笔拈来,桂子铺演出的绝非那一点书家逸事和野趣,更有着对尘世劳蛛缀网的突破和对精神激流的执着。作家阿宁将桂子书法的价值归结为“放下”二字,至为允当。“任桂子的书法,乍一看单纯、洁净,透过字里行间,你能看见一个女子面对宣纸时的那份平静、虔诚,除了笔墨,她心中没有别的,或者说不管她经历了多少,在面对宣纸的那一刻她做到了放下。佛家有语:放下便是。放下又是多么难!这就是书法的魅力。”
桂子的书法从唐楷起步,又以汉隶、甲骨、金文筑基,兼及“二王”和米芾。“她把一根线条从颜真卿、柳公权,写到欧阳询、褚遂良,进而又在篆隶的王国里尽情游历了许多年,经历了《曹全碑》《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礼器碑》《西狭颂》的洗礼后,又上溯到《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篆书名器,这种天长日久的反复临习,也许是每一个书家都要经历的,并不稀奇,但她在经历了这一切后,又让自己重新回到行楷的世界里,返回到一片单纯、洁净的线条之中,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种“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石涛语)的书写磨砺,准确来说是一种流转全身的会通精神、一种诗性的创造,比20世纪80年代烫人的摇滚还能击穿人心。显然,桂子的笔墨里已有了自己的东西,其细腻如同洗着古人征衣的江南细雨的细腻;其简淡恰似喝着柚子茶,坐在夹竹桃下看水穷云起的简淡;其坚韧仿佛以凌霄花攀岩姿态绽放出的不可让渡的生命活力。
德国作家塞缪尔·厄尔曼年逾七旬方始写作,笔力已达老成,在其《青春》一文中深情畅言:“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无不青春永驻、风华长存。”七旬老人用诠释青春的方式打造的文学经典,被桂子的笔墨再次丰满地诠释出来。青春的永驻确乎在于心境而非年华,书法正是这样一门能够调动激情与想象力,具备诸多人文增长点且能修炼心境的艺术。书法是桂子心中的“一台天线”,她所接受到的一应世间信号都通过笔墨来过滤、沉淀,存档备忘。长年临帖的某一日里,在与传统碑帖神髓长期对话的间隙,捻动着手中的那串紫檀佛珠,我不知道桂子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怀想与情愫:在水仙仿佛并不曾开过的窗台,穿庭风温柔地掠过,渐渐老去的容颜在笔墨世界里获得涅槃新生,焕发出别样的风华,而心灵的安然止泊,也正在这样的墨色与深秋。
薄薄脆脆的熟宣,简洁厚实的人生。当资本席卷着功利远去,面对时代风云多变的宽大背景,留下来的,多是沉甸甸闪着光的,并非泥沙俱下的东西。作为当代知名女书家的桂子,其渐成风格化的书写,说实话,离“大师”尚有一段距离,然而毕竟正在路上,且散发出风清月白的笔墨意气。而今桂子年届花甲,却青春依旧。那份沐风临流、秋水濯足的天真,想来绝非孩童般的无知,乃是一份坚韧而飒然地经受大寂寞后的心性裸露;亦是时人大多低头向世俗找寻人生的旨归时,她却还有闲情痴痴地仰望着星空。面对桂子其人其书,换句话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