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山有木兮

書城自編碼: 365594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杜文涛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0989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修昔底德与政治秩序 》

售價:HK$ 82.8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大学问·魏晋清谈史 》

售價:HK$ 117.6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81.6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正念心理学:全面开启自我觉察与接纳的疗愈之旅 》

售價:HK$ 83.8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售價:HK$ 189.6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中国近代史(中国史学大家蒋廷黻典作品) 》

售價:HK$ 47.8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HK$ 67.2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HK$ 10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4.8
《 对话青年·坚守的力量:30名留学青年圆梦求学路 》
+

HK$ 257.5
《 狄德罗文集共四册 》
+

HK$ 570.0
《 莎士比亚全集(八卷本) 》
+

HK$ 60.0
《 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 》
+

HK$ 76.6
《 素履之往(布面精装) 》
+

HK$ 1728.0
《 汪曾祺全集:全12册 》
編輯推薦:
一部国内不多的以一本书的体量专写古树名木和依附于古树名木之身人文风情的散文集,是作者对新时期生态文学的倾情尝试与贡献。
內容簡介:
《山有木兮》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题写书名。该书是一部以写古树名木为内容的散文集,文章看似描写古树名木,实则不仅仅限于古树名木,还写了依附于古树名木或古树名木所记忆所感知的人文风情,寄托了作者对树的认知与凝思。全书52篇、22万余字,按照作者看树的春、夏、秋、冬时节为序,分为“蚕月条柳”“方觉夏深”“木叶青黄”“冬至阳生”四辑,探索和描写古树名木的生长习性及周边地域勾连出的人文,倾注出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關於作者:
杜文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岚皋县文联主席、岚皋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等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文集《创业巴山》《巴山深处》《家在巴山》等。
目錄
目 录
辑蚕月条柳
河边古柳断笺 /002城里那棵老的树 /022那宅那人那树 /028邂逅那棵唐代的树 /035柏枝垭上一棵松 /040八百年的麻柳树 /046龙安寨上一棵松 /050老荫茶树 /055太平寨下多古树 /061乱石沟边树成林 /066龙板营的银杏树 /071大北河边古树群 /078葵花寨下红豆杉 /083初识粗榧 /087金珠店的老药树 /091鸽子花飞 /099
第二辑方觉夏深
溪柳山庄听夏 /104一河溪流一河柳 /112雨落菩提树 /119双松迎客 /124花开初夏女贞树 /130又见迎春树 /134石在路边树在石上 /139庭中有奇树 /144闻道三株树 /148青冈生马头 /153药树在弯道一侧 /160天主教堂遗留的桂花树 /166桂树生兮山致幽 /174
第三辑木叶青黄
明日秋分 /182隋朝走来的银杏树 /190南宫山上铁橡树 /196红豆树近古人洞 /201珞珈之树 /206泉边两棵高高的树 /212丹东街头银杏树 /220红红的紫薇树 /227古寺生古树 /236巴山顶上这片云杉林 /244拐枣生竹树 /252楠树湾访楠 /260
第四辑冬至阳生
五棵树的两棵树 /270桂山寨上红豆群 /275岩石上的榔榆树 /282贴近那片古茶林 /287仁沟口的老楠树 /293山巅上的黄连木 /298四郎庙前青冈树 /302滔河岸边古楠树 /307漳河坪读树 /311浪河口看朴树 /315漆扒有片银杏林 /319
后 记 /323
內容試閱
《山有木兮》自序



山有木兮,木有枝。
家在温润的巴山北坡岚皋山城里,岚河穿城流淌,县城环绕咸山,放眼皆是树木,每天见的树恐怕要比见的人多了。
见脸识人,见叶识树。遍街的人认识不到几个,满县城的人能尊出姓来的也似乎不多,可岚河边散步或出城散漫,见到树倒大都能呼出其名了。桃、李、梨、栗、栎、杏、桔、柑、茶、松、柏、柿、枣、槐、椿、杉、杨、柳、枫、棕、桑、柘、漆、檀、樟、楠、朴、桂、樱、栾、梅、桦、构、红豆、银杏、粗榧、杜仲、厚朴、花椒、苹果、紫薇、紫荆、梧桐、拐枣、核桃、石榴、海棠、杜鹃、合欢、皂角、榔榆、青冈、珙桐、化香、香果、女贞、玉兰、枇杷、含笑、火棘、木瓜、老荫茶、女儿红、黄连木、猕猴桃、红豆杉、金弹子、蚊母树、鹅掌楸、七叶树……
从这点上说,认识树简单,认识人难矣!见了树品,你便会知道树的习性,树的爱好,树生何样叶,树开何色花,树结了果有什么味,枝叶给你庇多长时间的荫,甚至树在想什么,都能思忖估摸个大概。可人呢,人心叵恻,人心难知,人心凉薄,人欲无壑,知人知面不知心,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世态炎凉的话太多,世态炎凉的事太多。想来,也许是树裸着身子便无了遮掩,人裹了上衣下裳便难透彻出自己的心来。
树长在一起了枝杈交覆,根柢缠绕,互依互踞,便巍然为了树群,绵亘为了风景。可人呢,太密了便会排斥,太近了便会抵触,甚至人自设防,人自相残。人啊,都奢念着与人有适当的距离,有自我的空间!不信吗?人咋都喜欢筑庐砌屋,把自己隔进一方方封闭的小屋里哩。而树呢,则长天大野,山高水长,白云润腑,露水净心地长呀长,把自己送入到天空上面,把自己送入到白云里面,把自己送入到了人的敬仰里。
人有美丑,树却无丑,树兮皆美。直的有笔挺的美,斜的有飘逸的美,粗的有圆硕的美,细的有纤巧的美,壮的有犷悍的美,瘦的有嶙峋的美,扭的有狂狷的美,曲的有婉转的美,老的有沧桑的美,少的有翠意的美……青涩时无手机微信,古城西安边家村校门外的歪脖子梧桐树下,曾被选定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相约共赴俱乐部影院的地方。相邀的人是以前并不熟知的小老乡,后来自然的成为了我儿子的娘。呵呵,这话有岔意,多说一句吧,是我儿子的亲娘。人,如是歪脖子定是不好看的,可作为树,歪着脖颈,却自带着一份骄逸。若干年后,我回校园寻旧,特意多看了几眼那梧桐树,那树还是老样,踮着脚,歪着头,仍是那样的美好,只是比先前粗犷了许多。
西安求学时毕业论文写的是沈从文的《边城》,自后见了他的书便会通读。记得他在一本书后面的题记里写着:“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我去过他的湘西故乡凤凰老城,那城里有着老的胖胖的古树,我想,如他见了这胖胖的大树,沈老定不会难过的。我在凤凰古城那些老树下,我没有难过,我只有仰视,仰视那屹然的大树,仰视那留下了湘西系列精品的文学大师,仰视沈老先生那一份意蕴的恬淡。
人有长的模样近似的,可树没有,树有自己的独立性。双胞胎、多胞胎的人让外人难分彼此,可一果荚里的籽生出的树苗总有各自的别致处。你多一枝杈,它少一枝柯;你枝有些斜,它枝有些悬;你枝高处生,它枝低处长……. 甚至连每一片树叶都有细微的不同处,这片叶尖稍圆,那片叶尖锥圆;这片叶茎飙扬,那片叶茎缱绻……
人的脚步,被远方拉得水远山长。有一年去云南墨江双胞胎哈尼民俗村,前台接待的是双胞胎,陪同讲解的是双胞胎,双胞胎井水边为你舀水喝的是双胞胎。穿一样的哈尼族服装,说一样温婉尔雅的话,涡一样温柔温暖的笑,换一个位置,我们唏嘘的分不出谁是谁了。从墨江往南,下午便去了西双版纳,满眼帘的盎然热带草木,一片绿,一片巍然,仔细瞅,还是能分出每一株与每一株的差异,每一棵与每一棵的差厘。
又有一年去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河水边看胡杨林。秋阳澄澈,天空湛蓝,树叶金黄,河清水明,色彩亮丽,景致鲜明,忍不住我发了个微信朋友圈。片顷,有千里外友人相问,你去了额济纳旗一道桥?我只发了简略的文字和照片,并未注明小景区名。诧愕间友人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他背临一棵盘虬般的凝重胡杨,身旁流动着河水,河水里映着友人,映着胡杨,映着金黄的阳光,映着“倚树听流泉”的谪仙人诗味。那画面,正是我发在朋友圈里一张身倚胡杨照片的背景画面。旋即,友人告我,他认出了那棵形态独异的树,去年的这个时节,他也去了额济纳河水边的这棵胡杨树下。
儿时在汉中盆地南郑县玉泉小学读书,校园旁有宽绰深邃的玉泉,泉边有玉泉古寺,寺内有一对千余年古柏。柏树玄铜般的坚硬,枝柯繁茂,粗似家里装稻谷木缸。放学后常到柏树下嬉戏,学树上鸟叫,看寺内墙上彩画,也看寺内戏台上村里排练着的“红灯记”样板戏。弹指几十年过去矣,那“李铁梅” 已成了“李奶奶”。那年回去拜望玉泉小学校舍,在玉泉边见到她,她正领着小孙女指着倒映在泉水里的柏树在说着什么,要不是相识人在旁边对我说起,我咋也不会把孩童时眼里一袭红衣、一根麻花长辫子的戏台“李铁梅” 和面前白发苍苍的老妪联系在一起的。问起当年几位同在柏树下戏闹的同学,相识人答曰大都做了爷爷奶奶,问起我那位好看的同桌女生,答曰好多年都没见过了,也不知嫁到了何处。我们在泉边说话,几位年轻人从身旁陌生地走过。他们不认识我,我也没见过他们,也许我见过他们婴孩时的模样,也许他们的父母是我的同学,只是他们匆匆的脚步,并没有容给我打问的时间。泉边的小学因村里人往城里高楼上涌,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先是改成幼儿园,再后来索性闲置了起来,院里长满了荒草。只是那对柏树仍原地倔强地生长着,似乎还是那么粗壮,那么挺拔,矗立在了香火已经旺盛了的古寺里,矗立在了仍然那么清晰的泉水里,矗立在了游子伫足遐思的乡愁里。


父亲是新中国的批知识分子。那个年代的人有那个年代人的命运,曾被错划为右派,曾被劳动教养,曾被全家下放农村。二0一六年夏天,为给去世多年的父亲整理年谱,我常常找母亲请她聊父亲年轻时候的事。母亲说起她和父亲是在县城城南堰溪沟边大皂角树下原县畜牧兽医站临街一间小平房里结的婚。那树我是知道的,县城人都是知道的。那树壮阔升腾,临风待月,高过了树旁的楼房,搅动着县城人的心魄,勾连着满城人对老树的摹绘。皂角老树原来和我家有这份渊源呀,它曾是父亲母亲结婚的见证人,是父亲母亲贫瘠而富有的感情的呵护人呵!世事变迁,半个世纪过去,除了大皂角树在,树下的一切都已物易人非。再从大皂角树下路过时,我便停下了观望和凝思的脚步。我想,我应该把这棵树写出来,为着父亲,为着母亲。
树,对人有着亘久的忠贞。选择了一方土地,选择了周遭的人们,树总会不离不弃,固守一隅,把自己的清香留下来,把自己的果实留下来,把自己的荫凉留下来,不计浓淡,不计多少,不计大小。树下的人,不管走多远的地方,不论走多远的时间,你只要回眸,它总会在敦实的原处,对你散发着微笑,呢喃着浅语,把你揽入它的怀抱,揽入似曾相识似曾温暖的情愫里。
没有人催逼,没有人过问。在一个早春二月的早晨,好像是一粒树的种籽拱破土地萌芽了一般,我在书桌上开始了对皂角树文字的淘洗与打磨,写出了《城里那棵老的树》。这便是这本书里早的一篇文字。
乔木高高的伸向天空,与小鸟聊天,与白云低语,与天空浅话,悟道着根梢在大地深处的慨然,传递着天地间生命的奥秘。
山野的乔木,刻记着生命的源头,滋长着涌动的骨血,丰饶着独行的灵魂,贲张着繁茂的枝叶,优游着自在的平静,含蓄着缕缕的芬芳,清明着探望的眼睛。它们坠一滴露水,抛一枚树叶,拂一丝清风,着一抹颜色,含情而生,着意而动,轻灵地听取一片山河在天地深处传来缥缈的回音,察读万水千山在季节深处浸染出的细腻词语。
森森古树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空间,有着空旷的况味,有着几近荒芜的古境。那里枝条繁茂,树花盛开,树果盈盈,春绿秋红,却鲜有人至,又多被人无尽的遗忘。但只要你向它投去眼光,就会知道它密布奔窜的根,生机盎然的身,只一瞥,便会在你探知的眸子里绽开出一季馨香娇艳的花。
春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面对未知的山林古树,面对让人激动的全新时空,像是一只山雀要飞到林梢上,虽然不知能飞多远,虽然不知归处,但我贸然只身走入山林,开始了一次树木的人文之旅。
写了城里的皂角老树,我又想写城里的麻柳古树,想写城里的桂花古树群,想写乡下我熟悉的古银杏树,古松树,古茶树,古老荫茶树,古红豆树,古铁坚油杉树……我写了这一棵,又想写近邻的另一棵,我写了这一群,又想起了另一群……
冥冥中,我写起了古树。冥冥中,有林业部门友人找上门,让写更多的古树,写更多的名木树,助编一部书稿来。兴趣和请托之事复沓咬合,乐哉乎而为之。我遂请托朋友们走遍县境,逐一觐见棵棵古木,逐一觏望群群名树。在我熟知而又不熟知的山山坳坳,沟沟岔岔里,居然藏匿着如此多的佳木嘉树。
山上有佳木,原来佳木如许多!山上有嘉树,原来嘉树何其美!
我走进一条条山林中的小道,走近一棵棵一群群古树。我坐在树旁潺潺的小溪边,坐在溪边的河石上,看树上的苔草,看树上寄生的藤萝,看树梢上喜悦的小鸟,看树冠游走的像树叶一样的云朵。
我走上一坡坡铺满野山菇的山峦,坐在青绒绒的草坡上,手抚着香味喷溅的车前草,静静地和眼前一样静静的古树对视着,看它温婉曼妙的树花,倾听它藏在年轮里的清清幽幽的声音。
我走进一处处野山里废弃的庵寺遗址,袖拂野蒿,眼逡棘刺,手抚寺庙残碑,看碣石上的苔花,瞅漶漫之处的文字,辨历史烟云中的往昔,识寺中峙立的苍劲老树,思树梢阅览过的练达旧事。
我走上一座座开满山花的山巅,嘴里衔着根猫眼草,坐在一块凸出的生满了石花的岩石上,仰头看更大更高岩石顶上的让人惊诧的古树。看它雄沉遒劲如崖石般的身躯,看它蹿入天空深处的林梢,想象它早在这无土的岩石顶上是如何落籽生芽的,它的根又是如何凿入石下的。那根须蛰伏的石缝隙罅里,有着不散的地下泉水么?
我一棵棵树或一群群树的探访着,我一篇篇地写着,开始的时候,是准备写一组古树名木的散文,写着写着,便收不住笔了。太多的历史遗迹蕴藉在古树之中,太多的地方故事依附在名木之上,太多的美好记忆萦牵在佳木的身上,太多的美丽景致迭现在嘉树树上,每一棵古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轶事,每一群古木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
我一篇篇的写着,一篇篇的探觅着人与乔木间沟通的密码。每写下一棵树名时,它们的树体,便胜却人间无数,生动百倍地浮现在我眼前,漾着笑脸,睦和地静静走来,一个接着一个地跟我聊天,说着过往,说着琐事。我努力地想在自己的文字里,展现树给我的感官的细节,绾结沛然的记叙,捕捉到像萤火一般琐碎的美。在平心静气的闲聊中,我的心也渐渐地温软,我的笔也想温软地靠近,靠近……
林业部门的书梓成了。但我青睐古树名木的心没有游离,耕耘古树名木的手没有停顿,美的探索和渲染的笔触没有歇息。
我一棵一棵树的贴近着,我一篇一篇地写作着,不经意间,有了一本书的规模。回首看来,还有好多入过我眼的古老乔木,包括外地的或是邑内的,还没有进入我的笔下。我只能恭敬地对那些乔木,愧愧地暂时说声抱歉,留待以后再写吧。


木,忠也,秉性忠诚。树冒地而生,冒地的那一刻,大多的树便决定了自己的终身生活地,河边也,山坡也,山岩也。不埋怨,不气馁,不退缩,只要不倒,就向上走,往高处走,迎着风走,往春天的深处走。
木,静也,安娴尚静。静寂寂地出土,静寂寂地开花,静寂寂地结果,静寂寂地挺身,静寂寂地予人馨香,静寂寂地赋人果实,静寂寂地老去,静寂寂地把自己还给大地。
木,讷也,木讷性拙。树木怯怯拙拙,平生不多言不多语,亦无诘屈聱牙之说理,既便在风中,既便在雨中,既便在树欲静而风不止时,也不多喧嚣,更不多嚷闹。
木,医也,医己医他。树自蕴药香,木自酿药液,乔木在一年四季的草木气息里,酿酣醇的甜糖浆,医虫蚀的窟窿眼,治风折弯的裂痕伤,愈雪压垮的断茬口,涤庸邪的污浊身,疗躁动的妄想心。治自己,也把药香糅濡给走近身旁的动物和人类。
木,慢也,慢悠生活。树木清淡闲散,悠游自在,没有浮光掠影,没有浮躁气傲,天长地久地生,洪荒天老的长,一挺身数百年,一伸腰过千年,把自己活成了寿树,把自己活成了寿星,把自己活成了年长的植物。
木,神也,木者如神。人有人仙,树有树神。人类从森林中走来,古树又比人年长,藏有记忆神力,堪为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史书。人树厮守,相依为命,恩恩怨怨,难扯其分中,树便有了奇妙的智慧、神异的功力,被人奉为了神圣之物,以红布搭围,以香裱敬焚,建祠祭祀,筑庙奉供,祭神如神在,祭树神以祈求神灵庇佑人类祛病去灾,暗塑着生命的本真。
我十分地羡慕古老的乔木。我慕叹它们的模样和心性,常异样地想,真想做古树一样的人。甚至有一晚我还做了个我变成了古树的梦,梦醒了却想不起我变成了哪种树,是银杏,是云杉,是岩栎,还是开着紫红花儿结着殷红果儿的红豆树?我奢侈的想,学树的固守,不改初心;学树的恬适,静心静性;学树的守口,深藏浅露;学树的医德,医病医心;学树的超然,慢慢生活;学树的卓识,富有神力。可我知道不能,我只是个俗人,只是一个喜欢安静,喜欢简单,知道感恩,嗜好读书的一位平常人。
身边的人匆匆,身边的事匆匆。身边的人事匆匆,匆匆的人路过匆匆的事,似乎三分钟会错过,半天会忘记,三天会屏蔽,宛若现代人手机里的微信朋友圈。
看着古意的老树,思念着它阅尽千年世态而不疾不躁,忖度着它历经数百载风雨侵袭而不畏不屈,遐想着它宁静辽旷的放达胸襟,崇敬着它仁厚敦义的品德,真喟叹它是位人间的圣者。再看看人急晃晃的脚步,慌张张的神情,轻浮浮的心态,暴戾戾的私欲,虚假假的算计,狡诈诈的欺骗,阴险险的掠夺,血腥腥的伤害,真替我的同类扼腕太息,也为我自己叹息不已。
身边的岁月匆匆,身边的亲人匆匆。从本书的篇文字开始到后一篇文字收尾,前后用时三年。三年时间里,我失去了母亲和兄长两位亲人,失去了两位至亲至爱的人。和千百年的古树相比,人的生命实在是太短促太脆弱了。人只是近邻古树漫长生命里中途偶遇的一位同伴罢了。
早晨,今天的早晨,冬至时节的冷风里,我又从城南堰溪沟边的大皂角树下路过。那陪伴了父母亲青葱岁月的老树,仍然枝壮叶旺,仍然为树旁的人们送拂着草木的清香,仍然为路人礼送着生命的绿意。
唉!人啊!真希望呀,人能像老树一样地活着,天老地老的活着,身心姣好地活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