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围绕交流认知的意识特征、交流语言认知、交流语言认知理论、交流手势认知、交流情境认知、交流合作认知和交流合作学习认知等内容展开阐述,尝试建构了交流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并从人际互动参照性、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共存性、语言核心媒介性、交流情境丰富性、交流互惠合作性等方面,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交流社会认知的主要特征。此外,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的内容体系,针对性地设计实验,为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实验方法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有益探索,从而对现实交流活动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张恒超,文学学士,心理学博士,天津商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交流认知。在国内首倡交流认知研究,建立了交流认知的多元化理论框架体系,并系统提出实验方法论。已主持、部级和省级重点课题共4 项,在CSSCI 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已出版和出版中学术专著4 部。
|
目錄:
|
章 绪言 ·····························································1
节 交流认知的社会性 ···············································2
第二节 语言交流 ······················································11
第三节 交流的“参照性” ················································15
第二章 交流认知的意识特征 ··············································22
节 交流认知的意识性 ··············································23
第二节 交流认知的无意识性 ············································51
第三节 交流认知意识过程的影响因素 ····································67
第三章 交流语言认知 ····················································76
节 交流语言认知特征 ··············································76
第二节 交流语言参照惯例的认知特征 ···································107
第三节 交流语言“听者设计”的发生特征 ·································128
第四节 交流语言观点采择过程的认知特征 ·······························141
第四章 交流语言认知理论 ···············································159
节 交流语言信息理论 ·············································159
第二节 交流语言认知加工理论 ·········································182
第三节 交流语言认知理论研究的实验问题 ·······························206
第五章 交流手势认知 ···················································234
节 交流手势认知理论 ·············································234
第二节 交流手势认知特征 ·············································246
第三节 手语和交流手势 ···············································270
第六章 交流情境认知 ···················································277
节 概论:交流情境的认知视角 ······································277
第二节 交流情境的一般特征 ···········································282
第三节 交流情境和交流认知的辨别力、归纳力、协调力 ·····················305
第四节 交流情境认知影响语言信息加工 ·································312
第五节 交流情境预测性与语言信号表达性 ·······························321
第六节 交流情境塑造参照性语言选择过程 ·······························332
第七节 交流情境认知研究的多层次性 ···································365
第七章 交流合作认知 ···················································370
节 交流的合作性 ·················································371
第二节 交流合作中的共同基础 ·········································377
第三节 交流合作认知理论模型 ·········································392
第八章 交流合作学习认知 ···············································417
节 交流合作学习中的人际互动性 ···································418
第二节 交流合作学习中语言媒介特征 ···································432
第三节 交流合作学习中非语言媒介特征 ·································444
第四节 交流合作学习认知加工特征的解释 ·······························460
后 记 ·································································467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交流认知”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而在现实应用领域中,其涉及诸如教育教学、群体交往、公关人际、行业咨询甚至人机互动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尽管各学科的研究中对于“交流”这一主题和关键词均有所包含,但是缺乏立足于“一般社会认知”角度的专业化系统理论探讨和应用探查。
一、本书研究的创新性焦点“交流认知的社会性”引领体例建构
鉴于交流认知外延的宽泛性和涉及应用领域的多元化,笔者在本书的成书之初考虑将“社会性”这一概念加入到书的主题中。社会性集中体现交流认知的功能性和现实人际性。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交流无处不在,它甚至存在于人类之外的动物族群之中,但是,只有人类的交流才能够体现出社会性特征。
本书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笔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是“体例问题”。在本书的体例上,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学术理论思考和应用研究,首先提出并介绍了“交流认知的‘社会性’特征”:交流社会认知指交流者在特定的社会交流情境下,利用语言、非语言媒介和线索,围绕共同的社会活动目的而发生的合作性人际互动认知过程。因为交流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其主体是社会性的人,其客体是社会性的事件或对象等,其手段是社会性的媒介和线索,其过程是社会合作性人际互动过程,其目的是社会性共享目标的实现或功能执行,所以交流具有社会性,交流认知具有社会性特征,交流行为具有社会性功能。交流的终目的是解决某种社会性问题和实现某种社会性的愿望,大而涉及人类、种族、团体、文化等问题,小而涉及两个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情绪表达和情感沟通等问题。
对于“交流认知的‘社会性’特征”的阐述,相当于本书的中心思想,既引领了本书的写作,也为“交流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思考方向。或许关于“交流社会认知”这一课题的探讨,在未来十几年甚至于几十年的百家争鸣中将会被再归纳、再综合、再解释和再完善性地理论化。
在阐述完“交流认知的‘社会性’特征”之后,笔者接着阐述了交流的“意识性特征”。笔者之所以将意识性问题放在本书结构的前面,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中,意识过程不同于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意识性是一种伴随性的心理状态,其不独立表现和存在,通常是伴随着其他的心理过程而发生和变化的。交流过程是交流者间认知和行为“冲突–协调”的过程,人际间认知协调机制是研究的一个焦点。以语言为核心的认知行为协调过程和模式具有意识性特征,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认知调整过程,对交流者认知资源的要求相对较高,而非语言信息的辅助交流过程则具有无意识性特征,是一种非策略性的认知调整过程。交流中的无意识认知过程与意识认知过程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交流认知和行为的协调。而无意识认知过程的存在,表明交流认知协调过程可以通过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发生,从而绕过彼此对交流同伴心理状态的精心推理,体现出交流认知的节省性。在阐述了交流的“意识性特征”之后,笔者又从交流社会认知的媒介特征出发,分别关注了“语言”和“手势”两大媒介的认知特征和理论解释。这其中,语言是交流的核心媒介,也是外显和意识性媒介,而手势则是非语言媒介的典型代表。但是,语言媒介和非语言媒介并不能完整囊括交流人际互动过程中信息沟通的全部方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交流情境”,因此在后续的结构中安排了“交流情境认知”的论述。
“交流情境”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语言哲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倾向于认为,语言的交流内容并不局限于所说的内容,交流情境影响交流语言的语义,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研究思路的变化,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的语言哲学研究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个交流活动中,交流情境是交流者间的共同交流基础。而从交流情境认知的角度来看,交流情境是交流理解的背景,这种背景是交流发生的前提,具有重要的认知研究意义。事实上,交流情境是交流研究中不可回避的概念,也是至今尚未有明确定义的一个概念。笔者并不奢望在本书中给“交流情境”下一个终定义,而是尝试解释交流情境的典型性认知特征。
后,笔者立足于Gricean 规则,对交流社会认知的“合作性”进行了分析。从Gricean 规则的角度来看,交流必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实际上,Gricean 规则仅仅为交流认知的解释提供了一个相对宏观的框架——交流的合作性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要了解人类交流认知根源性的特征,无论是在个体认知上还是在群体认知上,都必须更广泛地看待交流本身,并将其纳入人类的合作性活动之中。
二、本书研究的思路决定了理论和实证并行
笔者曾就“交流”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写作一本“交流”主题的专著,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犹豫:一是受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交流”涉及学科知识的庞杂等因素的制约,笔者研究所获尚不足以囊括该领域的所有研究成果和争议。二是“交流”这一主题的研究取向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经过多重思量后,笔者认为唯有从自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成果出发,才能更具自我研究的创新特征——理论和实证并行。十年来,笔者正是以实证实验为引导,结合理论文献的不断查证、分析和再整合加工,来尝试探查交流社会认知的具体特征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认识到该领域研究具有非常突出的多元化特点。笔者由衷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身这一领域的研究之中。
本书作为笔者在“交流”领域辛勤耕耘十年的阶段性总结,从立意、体例建构到内容写作,无不展现了过去十年来的研究历程和所获。初笔者只是在实证研究中尝试借鉴了交流实验范式,没想到竟由此产生了对交流认知的浓厚兴趣,并就“交流认知”问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因此,本书全面展现了本人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实证研究成果,
并辅以相应的理论阐述和探讨。
诚然,本书只是笔者在“交流认知”领域多年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并不足以囊括这一研究领域的各个层面。因此,笔者希望本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们能够共同努力,使这一研究领域能够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在研究范式方面,笔者的建议是:既包括理论研究,也包括应用研究;既允许思辨,也允许实证;既允许不断的理论融合,也允许分歧和争鸣的客观存在……
|
|